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2020-12-17 騰訊網

最近心血來潮,又刷了一遍羅蘭·艾默裡奇導演的《決戰中途島》,不得不說,這部片子中的戰爭場面十分宏大,航母,俯衝轟炸機等各種軍事裝備也是令人大飽眼球,在看片的同時,也讓我對這場百年前的戰爭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決戰中途島》電影海報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中途島海戰,這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一次重要戰役,對陣的雙方分別為美國與日本海軍,而這場海戰主要是在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因而也被稱之為中途島戰役。

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利用登陸艦隊來引誘在珍珠港事件中倖免於難的美軍航母,再利用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母進行伏擊,從而達到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可惜事與願違,最終慘敗的反而是日本聯合艦隊。

日本偷襲珍珠港

當年的偷襲珍珠港,其實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傑作,不過在這次行動中,卻存在著有兩大敗筆,其一便是沒有繼續進攻轟炸珍珠港的油庫,還有就是沒有去耐心搜尋200裡不遠處美國航母企業號,這也為後來日本在中途島遭遇慘敗埋下了伏筆。

美國企業號航母

在重創珍珠港以後,日本可謂是橫行太平洋,甚至把香港、菲律賓和馬尼拉等地都全部佔領了,並且趕走英國艦隊,真是囂張至極,可山本五十六心裡清楚美國仍然擁有企業號與約克號,以及很快便趕來大黃蜂號,而三艘航母群對日本海軍構成了巨大的危險,所以必須除掉這個障礙!

儘管美國在珍珠港損失慘重,可幸運的是仍有三艘航母完好無損,因此羅斯福總統希望能儘快恢復太平洋航母戰鬥群,於是派出尼米茲海軍上將,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而在此時的太平洋上,美國尼米茲上將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也開始了真正的較量,一場雙方之間的生死之戰拉開序幕。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尼米茲

中途島為何會有這個名字呢?這是因為其在太平洋上與日本和美國都是5000海裡,所以有了這中途之名,當時這裡也駐守了美國航空大隊少量部隊,而山本五十六的中途島計劃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不久前美國空軍在企業號航母上起飛後超低空飛行,轟炸日本東京,雖然並未造成多大傷亡,可是卻震驚了世界!

轟炸東京

日本本土竟然被轟炸了,甚至威脅到日本天皇的生命安全,這是當時的日本海軍所不允許的,擁有強大海陸空怎麼會被轟炸呢?因而也促使山本五十六決定孤注一擲與美國航母進行決戰。

其實尼米茲剛上任時就看出軍隊中帶有點悲觀情緒,畢竟這時的美國軍隊剛剛經歷珍珠港的慘敗,所以他為了恢復戰士們信心,決定轟炸日本本土!同時也讓日本人嘗到被轟炸的滋味。

與此同時他也加強了情報工作,尤其幾個月前美國擊沉一艘日本潛水艇,從潛艇裡發現日本密碼,本以為日本會更改密碼,可幾個月下來,卻發現日本竟然沒有改變密碼,尼米茲手下情報局匯集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破譯密碼的專家,這也為中途島之戰的最終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美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

美軍在破譯日本密碼過程中發現日本頻繁往來電報中反覆提到一個地點:ZF島,而尼米茲猜測可能中途島,於是做了小實驗,就是從中途島故意發出一條用明碼來標的電報:我島內淡水設備壞了,希望來中途島的戰艦自備淡水,發出後等待日本破譯日本電報,果不出所料,破譯日本電報大意:ZF島淡水缺乏…

而就在南雲忠一率領四艘航母奔向中途島時,美軍也將三艘航母企業號,大黃蜂號,約克號派往中途島進行集結,當日本航母群對中途島開始進攻,美軍為了麻痺日本海軍,故意從中途島機場起飛十幾架飛機衝向日本航母群,同時日軍外圍偵察機發出報告沒有發現美國航母,其實,有兩架偵察機在戰列艦上起飛的,這也正好迷惑了日軍。

中途島海戰

南雲忠一在得到偵察機匯報的沒有美國航母的情報後,馬上就下命令讓日軍航母上所有飛機裝好轟炸飛彈,重點打擊中途島上的飛機場,就在這時,等待很久美國航母群也到位了,這時也被日軍偵察機發現,立刻報告南雲忠一,此時南雲忠一猶豫不決,最後決定甲板上飛機掛彈改為魚雷飛彈攻擊美航母。

利用日軍更換飛彈的空隙,美國飛機也來了,成群結隊美國飛機向日本航母展開強烈進攻,在猛烈的進攻下,相繼有三艘日本航母被擊沉,而日本南雲忠一也被打紅眼了,讓唯一生存航母上的飛機換好魚雷直奔美軍航母群,並在不斷努力下擊沉美約克號。

美國「無畏」俯衝轟炸機炸沉日本航母

當日本飛行員返航時,尼米茲將軍立即命令企業號上所有飛機起飛緊緊跟隨日本飛機,在日本飛機降落航母時,美軍空軍對日本攻擊中途島中最後一艘航母發出強烈進攻,並最終成功將其擊沉。

這場激烈的中途島海戰,堪稱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分水嶺,美軍憑藉這次的勝利扭轉了自開戰以來的被動狀態,而日本海軍則失去了開戰以來所佔據的戰略主導權,並最終預示了日本失敗的下場。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分享點讚,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想看更多精彩的原創作品就來關注天下誰人布史君吧,每天都有更新!

相關焦點

  • 山本五十六之死:尼米茲不想伏擊敵方主帥,但羅斯福非要他死
    1937年七七事變時,山本五十六大罵陸軍「禍國殃民」,他認為日本應該在東北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工業基地,以此來對抗蘇聯和美國,而不是和中國全面開戰耗費力量,甚至一怒之下戒菸。之後日本陸軍在中國取得了所謂的「輝煌戰果」,海軍中許多中層軍官不甘只讓陸軍搶風頭,多次找到山本五十六,為了海軍地位,無論如何要「帝國南下和英美開戰」。
  • 「軍事小白」如何看《決戰中途島》
    對「軍事小白」來說,如何更好看懂《決戰中途島》,本報結合主創採訪和歷史資料,給出重要知識點,你要心中有數哦。因此了解《決戰中途島》整個故事的背景,就非常重要。 因為電影複雜的劇情和快速的節奏,很多「軍事小白」可能對電影裡面關於軍事作戰的一些細節展現,不能及時理解。《決戰中途島》聚焦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僅在中途島戰前六個月,日軍偷襲珍珠港致美軍慘敗,中途島開戰時美軍實力遜於日方。
  • 《決戰中途島》日本走下神壇,南雲忠一如何將日本送上斬首臺
    該影片改編自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中的中途島戰役,全片基本都是激烈的空中對決。影片以日本人偷襲珍珠港開始,將停在珍珠港內所有軍艦炸毀,對美軍造成重大創傷開始,但好在美軍航母當時不在港口,而正是這一天也便成為美軍黑色的星期天。美國因此受到巨大震駭,美國總統羅斯福在次日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日本因此也正式向美國宣戰。由於珍珠港偷襲對美軍影響極大立即召開高層會議確立了切斯特.尼米茲為此次珍珠港事件的最高指揮官。美國此刻也正式捲入二戰。
  • 決定命運的中途島戰役,山本為何沒有集中力量,是顧慮還是錯誤?
    作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戰役,決定了日本和美國之間,強弱力量的對比,也決定了兩國在戰爭中截然不同的命運。而日本的作戰方案,從一開始就精細無比,但是卻沒有集中他們的力量。那麼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而沒有這樣做呢?
  • 《決戰中途島》到底好看嗎?為什麼懂行的人都覺得好?
    在劇情結構上,影片一開始的引子是1937年羅斯福總統針對日本侵略中國發表的著名的「防疫演說」,接著是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海軍武官萊頓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對世界局勢的討論。看似和影片主題很遙遠,其實恰恰緊扣了戰爭這個大主題,可謂頗具匠心。
  • 從《決戰中途島》看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
    近年來,二戰題材的電影似乎備受青睞,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也在2019年被搬上了熒幕,影片以參戰士兵鮮活的故事和激烈的戰鬥畫面,將1942年6月初發生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那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展現在觀眾眼前,拋開戰爭場面、人性刻畫、演員演技不談,情報之戰似乎是剖析這場轉折之戰絕佳的切入點。
  • 資深電影人羅振林看《決戰中途島》
    戰爭片的核心元素是「對峙」與「互攻」,新近上映的影片《決戰中途島》也不例外。作為美國海軍情報官的他從一開始就出場,而且與日本海軍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有交集,從旁觀者的視角觀察山本五十六的言行舉止和對美國的態度,這為後來萊頓能夠成功輔佐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上將對整個戰局做出精準判斷進行了有效鋪墊,令觀眾信服。而派屈克·威爾森所飾演的萊頓中尉與伍迪·哈裡森所飾演的尼米茲上將的對手戲是本片最為吃重的角色關係線之一。
  • 找茬《決戰中途島》:不僅武戲錯漏頻出,文戲考證也有5大缺陷
    自從影片上映以來網絡上就吐槽聲一片,火眼金睛的軍迷們挑出大堆錯誤,多集中在武器裝備和作戰細節上,比如「亞利桑那」號的20毫米炮、TBD同時掛魚雷和炸彈、一號炮位裝魚雷的日軍驅逐艦等等,令人很懷疑艾默裡奇在號稱籌備該片的十幾年間,有沒有找過一個真正靠譜的軍事歷史顧問。其實在這些武戲之外,《決戰中途島》在文戲方面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糟糕,尤其在表現日方決策的片段中特別明顯。
  • 決戰中途島24小時:黎明殺機
    可是在他身後數千公裡的日本本土,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心中卻始終籠罩著陰雲。「我們的潛在敵人是美國」,從1920年代起,日本就把美國當成了未來的對手。但是山本並不贊成與美國開戰。他認為只要打敗美軍航母,美國通向澳大利亞的補給線「便無論如何也不能保持」,而「進攻中途島,我們有把握把敵之航空母艦部隊吸引出來並在決戰中加以摧毀」。山本還有一個殺手鐧,他讓人告訴軍令部:「如果他的計劃不被採納,他可能辭職。」當初軍令部不同意山本襲擊珍珠港的時候,他也宣稱要辭職。
  • 中途島海戰破譯日軍密碼的美軍功臣授勳內幕
    日本人攻擊中途島的這個計劃代號為「米」,是山本五十六親自主持,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總負責。宇垣對這個計劃有這樣的描述:今年6月以後,我們應該攻佔中途島、約翰斯頓和帕爾米拉。派空軍上島,派遣聯合艦隊進攻部隊前往攻佔夏威夷,同時逼敵艦隊與我決戰。
  • 電影《決戰中途島》中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後來都怎樣了?
    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美軍轟炸東京的報復行動,中途島戰役前的美日雙方的準備部署和情報戰,到最後的中途島海空對決,《決戰中途島》更像是一部戰爭紀錄片,幾乎完全依據史實呈現了整個戰役前後的過程。
  • 電影《決戰中途島》中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你了解多少?
    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美軍轟炸東京的報復行動,中途島戰役前的美日雙方的準備部署和情報戰,到最後的中途島海空對決,《決戰中途島》更像是一部戰爭紀錄片,幾乎完全依據史實呈現了整個戰役前後的過程。電影中的人物,也基本都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
  • 《決戰中途島》漫威、DC、全面攻佔總統都來了,大卡司陣容
    擅長大製作的動作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日前在接受外媒《Screen Rant》因附和名導馬丁史柯西斯對於漫威電影的評論而引發波瀾,但他在新片《決戰中途島》裡,集結好萊塢眾多威猛男星中,卻也不乏來自漫威、DC等系列電影演員,甚至連《速度與激情》系列、《全面攻佔》系列的要角都集結在這場海空激戰中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決戰中途島》海報《珍珠港》的影子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美國的太平洋戰爭電影迎來了輝煌的史詩時代。這些影片不以塑造人物為主,也不刻意煽情和突出戰爭殘酷,而是著力於對交戰雙方戰前心態的逼真展現和各種力量激烈的交鋒。其代表作品,就是反映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虎!虎!
  • 哈爾西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四位上將之一?《決戰中途島》的大BUG
    深度摘要:《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紹中,翻譯出現了大BUG,字幕上出現了哈爾西是美國僅有的四個海軍上將,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了。圖1:《決戰中途島》最後對哈爾西的介紹,劃線處是重點《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紹中,翻譯出現了大BUG,字幕上出現了哈爾西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四個上將之一」,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了。
  • 戰爭片如此多嬌 為何《決戰中途島》是近年最佳
    ·萊頓和山本五十六對談的這場戲。山本五十六的原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日本這個國家由於一而再再而三的勝利,已經接近瘋狂。我已經算是這些人裡面夠理性的了,你們美國別逼我,別掐斷對我們的石油出口,否則我們就只有發動戰爭了。這裡實際上是日本和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對話。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決戰中途島》一部值得觀看,高度還原英雄歷史的電影
    電影《決戰中途島》雖然以《中途島》為名,但是並不局限於「中途島戰役」。其開篇就是美國的政治立場——關注正在發生的戰爭,但是不會插手戰爭。看到這一句話時,我還是愣了一下。畢竟我原本以為電影會直接圍繞中途島進行。沒想到,會把時間線拉到偷襲珍珠島之前。這也意味著,《決戰中途島》會貫穿珍珠港和中途島。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首先是情報上的失誤,日本海軍竟然讓美國間諜在戰前破譯了自己的海軍通訊密碼,這是致命之失啊,最終導致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爆發前就了解了日本海軍所有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戰神附身,也很難打贏美國啊。
  • 《決戰中途島》不談情說愛,只有戰爭,卻遭吐槽就兩個人泡在海裡
    自從《決戰中途島》這部好萊塢大片公布拍攝以來,早就被很多影迷所期待了,畢竟這種改編自歷史真實戰爭的大片最受人喜歡。其實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早在十五年前就想拍這部電影了,據他自己介紹,當時向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提出拍攝計劃,沒想到趕上了該公司被日本索尼影業收購,因此拍攝計劃被擱置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