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2020-12-17 唐朝一秀才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中途島海戰

那麼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犯了什麼錯,讓其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完敗於美國呢?

首先是情報上的失誤,日本海軍竟然讓美國間諜在戰前破譯了自己的海軍通訊密碼,這是致命之失啊,最終導致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爆發前就了解了日本海軍所有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戰神附身,也很難打贏美國啊。

中途島海戰的指揮官山本五十六

按說日本這個國家是非常重視情報和間諜的,他們為了侵略中國,曾數十年如一日的偵查收集中國的情報,繪製的中國地形圖比國民政府的軍事地圖都準確,可見日本間諜的水平有多高。完全搞不明白,他們為什麼在關係自己國運的海戰中,犯如此大的情報錯誤。

更離譜的是,日本間諜在戰前沒有搜集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預定的偵察行動也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了。因此山本五十六對敵情作出了完全錯誤的判斷,雙方一明一暗,使美國享盡了先機之利。

決戰中途島

其次是沒有集中兵力,山本五十六本來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就計劃集中全部海軍航母消滅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逃脫的航母,確保日本在太平洋的絕對制空權,從而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前。

但是在中途島海戰開打前,山本卻將日本聯合艦隊分成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更是將2艘重型航空母艦用於遙遠的北方戰爭(攻擊阿留申群島),使得在中途島方向主要靠南雲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這4艘航空母艦上共有艦載機261架。而美國海軍卻最大限度地集中部署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於中途島方向的飛機達到354架,在數量上反而佔了優勢。

艦載機

所以中途島海戰時,日本的艦船和士兵人數雖然遠多於美國,但核心戰力的艦載機卻弱於美軍。如果日本能將7艘重型航空母艦全部用於中途島海戰,那麼日本的艦載機將會遠超美國,縱是美國掌握日本通訊密碼,日本仍有取勝的可能。

另外是作戰觀念落後,開戰前日本海軍的天才將領山口多聞就向海軍總部提出放棄過去的艦隊編隊方式,建議採用把全艦隊變成以航母為戰鬥核心,四周以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逐次配置組成防護圈的全新編隊方式。但由於日本海軍內部守舊派(戰列艦派)的阻撓,這個最適合當時海戰的編隊方式沒有被採納,使日本錯過了最後取勝的可能。

航母編隊

反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由於戰列艦大都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消滅,使他們放開了束縛的手腳,建立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其他艦船都圍繞保護航空母艦。由此看來,日本偷襲珍珠港反而幫了美國海軍。

最後就是海軍派系鬥爭,大家不要認為只有國民黨軍才有無窮無盡的派系鬥爭,實際上日本軍中的派系之爭一點也不輸於國民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航母的總指揮是南雲忠一(也是前線總指揮),這個人是是水雷專業出身,並非指揮專業,而且崇尚巨艦大炮,排斥航母。

南雲忠一

但是因為海軍派系鬥爭(南雲忠一上面有人)和論資排輩的原因,他卻指揮日本全部的航母。而當時海軍中有名的航母名將山口多聞和小澤治三(二人都是日本海軍中真正的航母戰專家)卻得不到重用。

在南雲忠一這種不懂也不愛航母的指揮官手中,日本航母縱是有十分之力,也難以發揮六分,又何談戰勝美國呢。

相關焦點

  • 二戰前期日本中途島海戰大敗的象徵,「赤城號」殘骸找到了
    在發現日軍航空母艦「加賀號」殘骸後,美國深海探測船「海燕號」20日又宣告尋獲另一艘在「中途島海戰」沉沒的日軍航母:大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旗艦「赤城號」。
  • 中途島海戰:日本人真的只是運氣不好?
    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美軍一舉擊沉4艘日軍航母,徹底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被動局面。日本方面的很多資料都認為這場慘敗是因為運氣太不好,美軍飛機正巧在日軍航母艦載機加油換彈的節骨眼上發動了攻擊,只要日軍戰機起飛,這仗就不會輸,事情果真如此嗎?
  • 沒有自知之明的得寸進尺:看二戰日本對美國發起的中途島海戰
    於是在戰略上,日本海軍就面臨對澳洲和中途島的兩線作戰。四、珊瑚海海戰,為中途島海戰奠定基礎的前哨戰1942年5月3日,日軍按計劃佔領了澳洲東北索羅門群島的圖拉吉島。珊瑚海海戰,成為為中途島海戰奠定基礎的前哨戰。五、中途島海戰:日軍使用誘餌戰術中途島海戰中,日軍又進行了兩個方面的作戰,即主力對中途島作戰,還有一支偏師對中途島北方的阿留申群島作戰。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僅僅以一艘航母的代價一舉擊沉日本四艘主力航空母艦。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軍部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命運的五分鐘」,也就是說在短短五分鐘內,日本的三艘航母就被美國的轟炸機給炸沉了!
  • 中途島海戰因為「命運五分鐘」失敗?其實是日本人自己太蠢
    如果說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哪,相信熟悉歷史的軍迷們一定會說是中途島海戰。日本將他們的失敗歸結為「命運的五分鐘」,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因為當時距離日本艦載機起飛就只差五分鐘而已,恰好是在這期間,美國海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殺到,將日本航母炸至起火,從而決定了中途島海戰的勝敗。
  • 日本海軍最初的現代化航母 在中途島海戰中覆滅
    蒼龍與飛龍編隊在日本海軍1934年的造艦計劃中,2艘中型航母赫然在列,這就是蒼龍號和飛龍號航空母艦。但由於日本電氣焊接技術不成熟,加上由於噸位限制只得減輕艦體結構,導致蒼龍級的防禦力較為薄弱。(飛龍號的排水量增加也正是因為加強了艦體結構和改進防護)竣工的蒼龍級建成後的蒼龍號和飛龍號合編為第2航空戰隊,參與了日本聯合艦隊大部分的太平洋攻略。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日本人能最終佔領美國嗎?
    日方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戰略目標從始至終都是奪取東南亞的戰略資源產地,而對於最大的阻礙和假想敵美國的戰略應對,在開戰前的幾十多年裡一直停留在那套從日俄戰爭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漸減邀擊"作戰上。"漸減邀擊"作戰, 即以輕型水面艦艇,潛艇以及岸基航空兵在美國海軍艦隊橫跨太平洋過程中不斷將其削弱,最後由日本海軍主力在北菲律賓海的一次"決戰"中,以戰列艦對戰列艦的傳統戰列炮擊戰法將美國海軍全數消滅的作戰計劃。
  • 《決戰中途島》全景式海戰
    又名: 中途島 / 中途島海戰 / 中途島戰役 / Battle of the Midway看完這個最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之後我曾想拿這個片子和2001年的《珍珠港》比,說「不如珍珠港,跳躍感太強,老想把整個太平洋戰爭全表達了,但也算是中上之作
  • 《中途島之戰》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
    各位觀眾們大家好我是小白遊戲影視的小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影片是《中途島之戰》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又一二戰題材的電影《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是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中途島,這個只有不到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險要,它處於北美與亞洲的太平洋航線中途,地理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戰爭的慘烈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中學歷史課本讓我們有了一個印象: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展現了航母的作用;而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則讓航母主宰了海戰。因為損失了4艘航母的日本將戰場主動權拱手相讓,非常明顯地驗證了航母的作用。但最近幾年,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航母真正成為海戰決定性力量的戰役,是發生於1944年的雷伊泰灣海戰。
  • 工業實力決定戰爭實力:日本如果贏下中途島海戰,結局會有變化嗎
    南雲忠一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大腦短路,造成了日本海軍在幾分鐘內的手足無措和毫無建樹,也正是這幾分鐘的空檔期讓日本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這一場被雙方都寄予厚望的大戰,以美國勝利,而日本失敗收場。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消失的五分鐘」或者是「上帝一定是個美國人」這樣情緒化的話語,事實就是南雲忠一背棄了戰前的方針,舉棋不定,最後導致了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失敗,簡單,而又真實。
  • 勝算:大先生一番言論,不用吃驚,只是再現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做法
    日本當時的高級軍官非常狡猾,他編造出了一套言論,我們看似腦洞大開,其實只要是了解二戰時期中途島海戰的人,還是對於他的這番言論不陌生的。中途島海戰發生在1942年的6月,也就是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之後的半年,當時的指揮官是山本五十六和南雲忠一,這場航空母艦群之間的戰鬥,以日本完敗,美國大獲全勝為結局,但是為了不影響軍中士氣,也為了不影響國內很多人的期望,日本方面也佯裝自己獲得了勝利,但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大肆宣揚,這和美國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說本身就虧著心呢,難道還要開香檳慶祝嗎?
  • 海軍料理帖No.2 中途島海戰時戰列艦「霧島」的戰鬥餐
    日本海軍航母機動部隊於1941年12月7日奇襲夏威夷珍珠港,重創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從而為日本陸海軍侵佔東南亞和西太平洋諸島掃清了最大的障礙。在太平洋戰爭最初半年中,日軍連戰連捷,攻城略地,但是在珍珠港奇襲中逃過一劫的美軍航母始終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的心腹之患,特別是1942年4月18日,從美軍航母上起飛的B-25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更讓山本堅定了殲滅美軍航母的決心,為此擬定了中途島作戰計劃,以攻擊美軍前哨中途島為誘餌,引出美軍航母艦隊加以消滅。
  • 中途島戰役日本慘敗,原因有三,其中一個預示著日本必敗
    今天來跟大家回顧一下可以說是決定日本二戰存亡的關鍵一戰——中途島海戰。 大家都知道中途島海戰最終以日本慘敗結束,我個人總結了幾點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中途島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近日,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引發了對這場戰爭的回憶。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 二戰期間,中途島海戰中的「飛龍騎臉」事件!
    在二戰中,通過中途島海戰,美國海軍獲得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在此次戰役中,美國海軍完美的解決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也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而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海軍有一艘航空母艦也叫做「飛龍號」!在日本海軍的赤城、加賀和蒼龍號被美軍摧毀後,只剩下飛龍號可以作戰,指揮權也就移交到了飛龍號上,由山口多聞少將指揮!飛龍號雖然剩下的飛機沒有幾架,但是仍然重創了美軍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 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決戰中途島》電影海報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中途島海戰,這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一次重要戰役,對陣的雙方分別為美國與日本海軍,而這場海戰主要是在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因而也被稱之為中途島戰役。
  • 從《決戰中途島》看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
    例1:戰爭伊始——偷襲珍珠港談中途島海戰,不得不提日本偷襲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因為這是六個月後美國在中途島擊潰日本聯合艦隊的緣起,更是這場情報之戰的開端。1941年,日美之間的外交談判遲遲沒有進展,日本決定向美國開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直接攻擊美軍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除掉日本海軍最大的威脅—美國航母。但要將這一構想變成可實施的方案並付諸行動,還面臨無數的困難和風險,而情報工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 中途島海戰竟影響到隆美爾的北非戰場?說說二戰時的印度洋局勢
    看中途島戰役,說日本本來是有打算打印度洋的,在斯裡蘭卡海戰甚至擊沉一艘英國航母。英國東方艦隊敗退至東非,而那幾艘光輝就算全來也打不過聯合艦隊。如果不是中途島戰役全滅,那印度洋上日本人真可能橫行無忌。那是否存在日本拿下吉布地或者但丁並封鎖埃及補給的可能性?如果存在,那麼對埃及英軍會有決定性打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