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那麼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犯了什麼錯,讓其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完敗於美國呢?
首先是情報上的失誤,日本海軍竟然讓美國間諜在戰前破譯了自己的海軍通訊密碼,這是致命之失啊,最終導致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爆發前就了解了日本海軍所有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戰神附身,也很難打贏美國啊。

按說日本這個國家是非常重視情報和間諜的,他們為了侵略中國,曾數十年如一日的偵查收集中國的情報,繪製的中國地形圖比國民政府的軍事地圖都準確,可見日本間諜的水平有多高。完全搞不明白,他們為什麼在關係自己國運的海戰中,犯如此大的情報錯誤。
更離譜的是,日本間諜在戰前沒有搜集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預定的偵察行動也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了。因此山本五十六對敵情作出了完全錯誤的判斷,雙方一明一暗,使美國享盡了先機之利。

其次是沒有集中兵力,山本五十六本來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就計劃集中全部海軍航母消滅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逃脫的航母,確保日本在太平洋的絕對制空權,從而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前。
但是在中途島海戰開打前,山本卻將日本聯合艦隊分成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更是將2艘重型航空母艦用於遙遠的北方戰爭(攻擊阿留申群島),使得在中途島方向主要靠南雲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這4艘航空母艦上共有艦載機261架。而美國海軍卻最大限度地集中部署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於中途島方向的飛機達到354架,在數量上反而佔了優勢。

所以中途島海戰時,日本的艦船和士兵人數雖然遠多於美國,但核心戰力的艦載機卻弱於美軍。如果日本能將7艘重型航空母艦全部用於中途島海戰,那麼日本的艦載機將會遠超美國,縱是美國掌握日本通訊密碼,日本仍有取勝的可能。
另外是作戰觀念落後,開戰前日本海軍的天才將領山口多聞就向海軍總部提出放棄過去的艦隊編隊方式,建議採用把全艦隊變成以航母為戰鬥核心,四周以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逐次配置組成防護圈的全新編隊方式。但由於日本海軍內部守舊派(戰列艦派)的阻撓,這個最適合當時海戰的編隊方式沒有被採納,使日本錯過了最後取勝的可能。

反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由於戰列艦大都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消滅,使他們放開了束縛的手腳,建立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其他艦船都圍繞保護航空母艦。由此看來,日本偷襲珍珠港反而幫了美國海軍。
最後就是海軍派系鬥爭,大家不要認為只有國民黨軍才有無窮無盡的派系鬥爭,實際上日本軍中的派系之爭一點也不輸於國民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航母的總指揮是南雲忠一(也是前線總指揮),這個人是是水雷專業出身,並非指揮專業,而且崇尚巨艦大炮,排斥航母。

但是因為海軍派系鬥爭(南雲忠一上面有人)和論資排輩的原因,他卻指揮日本全部的航母。而當時海軍中有名的航母名將山口多聞和小澤治三(二人都是日本海軍中真正的航母戰專家)卻得不到重用。
在南雲忠一這種不懂也不愛航母的指揮官手中,日本航母縱是有十分之力,也難以發揮六分,又何談戰勝美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