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程度副詞

2020-12-09 騰訊網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

「最」、「甚」、「極」、「絕」、「殊」、「太」、「尤」等。例如:

群臣爭功,歲餘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史記 蕭相國世家》)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賈誼《論積貯疏》)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史記 呂不韋列傳》)

四面險絕,無由升陟矣。(《水經注 清水》)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 趙策》)

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 主父偃列傳》)

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歷。(《史記 張丞相列傳》)

以上八例中「絕」充當補語,其他諸例中的程度副詞充當狀語。這一組七個程度副詞中,「最」、「太」可以不譯;「甚」、「極」、「絕」、「殊」、「尤」等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非常」、「特別」義。

有的程度副詞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這樣的程度副詞有愈、益、彌、加等。例如:

丞相遂發病死,錯以此愈貴。(《晁錯傳》)

(譯:丞相很快發病死了,晁錯顯得更加尊貴。)

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勿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李將軍列傳》)

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史記·孔子世家》)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朕親率天下農,十年於今,而野不加闢。(《漢書·文帝紀》)

這些例句中的程度副詞可以譯成「更」、「更加」等。

天子業出兵誅宛,宛小而不能下,則大夏之屬漸輕漢。(《漢書 李廣利傳》)

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 ,不敢發。……故盜賊寖多。(《史記 酷吏列傳》)

春秋之時,王道寖壞,教化不行。(《漢書 刑法志》)

(譯:春秋的時候,先王所行的正道逐漸被破壞,政教風化不能實行。「寖」通「浸」。)

項王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史記 項羽本紀》)

這些例子中的「漸」、「浸(寖)」、「稍」都是逐漸、漸漸的意思。

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義,例如: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柳宗元《黔之驢》)

古漢語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詞有「差」、「少」、「略」、「頗」等。例如:

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後漢書 光武紀》)

(這裡的「差」和「差強人意」的「差」都是「略微」的意思)

太后之色少解。(《戰國策 趙策》)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 項羽本紀》)

臣願頗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

例的「差」是略微的意思;例「少」,不是多少之少,也是稍微、略微義;例的「略」也是略微義;例的「頗」亦表程度較輕,可譯為約略、稍微。

但是,「頗」有時也表示程度之高,相當於今天的「很」,例如: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

魯周霸、孔安國,洛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史記 儒林列傳》)

古今異義

大體來說,在程度副詞中,表進一層意思的「加」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稍」表逐漸、「少」表略微與今用法不同;「頗」字的二義中,今天現代漢語中只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義。

相關焦點

  • 程度副詞「異常」的語法化探析——兼談漢語程度副詞形成中的一條語法化途徑
    文中所用語料,上古至近代的文獻藉助袁林研製的漢籍全文檢索系統(第二版)進行檢索,現代所用語料利用北京大學漢語語言中心網站語料庫進行檢索,並參考傳世版本文獻。在《現代漢語詞典》查得,「異常」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形容詞,表不同於尋常之意;二是做程度副詞,表示非常、特別之意。
  • 現代漢語 實詞:副詞、形容詞、動詞、名詞
    合作媒體(可點擊關注):寫作教程古代漢語文學公眾號現代語言文學中文編輯校對(提升語言文字水平)——、區別詞    2.主要加動詞性成分,也可加名詞 eg.光書就有十箱 就這幾家商店開始營業二、副詞的種類1.程度副詞(1)主觀:太、真→感嘆句,帶有語氣詞        客觀:很、非常→陳述句(2)絕對:很、非常       相對
  • 文言基礎知識:程度副詞(二)
    副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表示範圍、時間、否定、語氣、程度、情態等,在句中通常作狀語,這種詞叫副詞。和其他虛詞相比,副詞數量最多。而且,一個副詞常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表示語氣,有的既表示語氣、又表示時間,有的在同一個句子裡兼有幾種不同的作用。所以同一個副詞,有人說是語氣副詞,有人說是程度或別的什麼副詞。
  • 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在這一點上,學習古代漢語和學習外語是一樣的。而且,和學習外語相比,學習古代漢語更需要強調掌握古代漢語詞彙。古書讀不懂,主要不在於不懂古代漢語語法,因為古代漢語語法和現代漢語語法差別不特別大,主要是不懂古代漢語詞彙。如果能掌握一批古代漢語的常用詞語,大致上就能看懂那些一般難度的古書。
  • 第四屆「漢語副詞研究學術研討會」
    2張先亮試論話語標記「還說呢」3唐賢清、田洋靛房方言中的「滿沒VP/AP」結構4張誼生「很/太+名/動」的形化模式、演化機制及其表達功用——兼論程度副詞在相應組配中的四種功用5楊德峰、楊鴻祿「程度副詞+有+N」和「程度副詞
  • 從「常常」與「往往」的對比看漢語中的頻率副詞與概率副詞
    論文作者簡介:    石定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領軍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句法語義及理論句法。    孫嘉銘,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句法語義。、馬真等的觀察符合漢語事實,但是用於對外漢語教學時還顯得不夠細緻。
  • 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
    主要表現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由於虛化程度不一,漢語的副詞從總體上看,是一個比較混雜而模糊的集。一方面其外延不甚清楚,範圍不易確定。同形容詞、區別詞、時間名詞、連詞、助詞、代詞、語氣詞等都存在著交叉糾葛的現象,需要劃界分辨。
  • 文言基礎知識:程度副詞(一)
    副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表示範圍、時間、否定、語氣、程度、情態等,在句中通常作狀語,這種詞叫副詞。和其他虛詞相比,副詞數量最多。而且,一個副詞常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表示語氣,有的既表示語氣、又表示時間,有的在同一個句子裡兼有幾種不同的作用。所以同一個副詞,有人說是語氣副詞,有人說是程度或別的什麼副詞。
  • 現代漢語中的形容詞與副詞
    副詞:常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程度、範圍、時間等意義。副詞大致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副詞都能做狀語,除「很」、「極」還可作補語外,副詞一般不能做其他成分。其實漢語中副詞分類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很多語法學家依據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從概念意義(即詞彙意義)的實在與否和句法功能的搭配能力的不同角度對副詞都有不同的說法,從70年代開始,以句法功能來區別的觀點逐漸成了主流說法,因此現在講副詞一般是看們與其他詞的組合能力和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其實也就是句法功能而定了。
  • 《古代漢語》基礎知識
    依據這兩個標準,古代漢語中的詞可以劃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詞彙意義。虛詞則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沒有詞彙意義。  二、實詞的分類  在古代漢語中,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代詞和副詞。
  • 程度副詞與頻度副詞
    程度副詞用語表示程度,常用頻度副詞有:almost 幾乎;enough 足夠;fairly 相當;greatly 十分;hardly 幾乎不;much 十分;nearly 幾乎;pretty 相當;quite相當;rather 相當;really 的確;too 太;very
  • 古代漢語最全筆記
    (以王力和郭錫良本為主) 《古代漢語》學習大綱一、說明古代漢語是古代漢民族使用的共同語。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個是文言文,一個是古白話。「古代漢語」課所要講授和學習的內容是古代的文言文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其中文言文的學習以先秦兩漢的作品為主。
  • 第五屆「漢語副詞研究學術研討會」日程安排
    >室主持人王  琴、顧  軍序號報告人報告題目1畢鳴飛程度副詞「挺」的意義與用法2顧  軍程度副詞詞義的模糊性及其原因分析3姜其文漢語新興程度副詞「十足」試析4吳劍鋒  章近勇句法-語義界面和句法-語用界面的習得:以漢語否定性副詞結構「不太」為例5王  琴王資穎皖北方言極性程度量構式「X+哩很哩很.」
  • 副詞,表頻率副詞的%程度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副詞中頻率副詞有多大的百分比程度,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副詞的定義是什麼?副詞:指在句子中表示行為或狀態特徵的詞,修飾動詞、形容詞、其他副詞或全句。表:時間、地點、程度、方式等概念我們說一下表程度概念的副詞,也叫頻率副詞,有:always(總是), usually(通常),frequently(經常) often (經常)sometimes(有時), seldom(不常),rarely(
  • 古代漢語知識大全
    如:「復闢、爪牙」,在古代是褒義,現在是貶義。而「鍛鍊」,在古代是貶義,現在變為褒義。(2)詞義輕重的不同。如:「誅」,古義輕,只是責備的意思;今義重,表「殺戮」。而「感激」的情況則相反,古義重,是「憤激」的意思;今義輕,表「感謝」。(四)常見副詞的用法特點這裡根據意義和用法把副詞分成程度、範圍、時間、情態、否定和表敬六類。
  • 每日一星 | 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
    首先,從副詞本身看。同印歐語系諸語言的副詞相比,漢語的副詞是一種相當特殊的詞類。主要表現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由於虛化程度不一,漢語的副詞從總體上看,是一個比較混雜而模糊的集。一方面其外延不甚清楚,範圍不易確定。
  • 古代漢語複習資料
    王力古代漢語複習資料第一部分  古代漢語基礎知識一、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1字典辭書的編排:1)按部首和筆畫排列
  • 古代漢語學習大綱
    一、古代漢語的性質1.  古代漢語是古代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是現代漢語的前身,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續和發展。2.  古代漢語有兩種書面語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話。3.  古代漢語的學習對象是文言文。二、古代漢語的教學目的與要求1.  培養學生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以繼承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2.  提高運用與分析現代漢語的能力。三、古代漢語課的學習方法學習古代漢語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原則。
  • 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
    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 2019年04月28日 09:43 來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作者:張明輝 朱紅雨 字號 關鍵詞:21世紀;專書副詞
  • 古代漢語:連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以並且而則況矧但第抑雖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設故」等。·「與」:(1)一般是連接體詞(名詞、代詞)或體詞性詞組,組成聯合結構,表示並列關係,可譯作「和」。(2)有時也連接謂詞性成分,表示選擇關係,可譯為「或者」「還是」。如「殺人以梃與刀,有以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