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

2020-12-16 中國社會科學網
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

2019年04月28日 09:43 來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作者:張明輝 朱紅雨

字號

關鍵詞:21世紀;專書副詞;方言副詞;副名結構;動態研究

內容摘要:

關鍵詞:21世紀;專書副詞;方言副詞;副名結構;動態研究

作者簡介:

  

  摘  要: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一直是語法研究熱點和重點內容,從晚唐到清朝前期的漢語副詞研究大多是宏觀與微觀、共時與歷時相結合的研究,經過了傳統期、突破期和深化期的研究歷程,副詞的詞類歸屬、範圍、分類等問題得到了激烈的討論,進而得出了大家普遍認可的基本結論。文章著手於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總結近十幾年前人研究成果,認為21世紀副詞研究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專書副詞研究、副詞對比研究、方言副詞研究、副名結構的多角度研究以及新興副詞動態研究等。

  【作  者】張明輝[1] 朱紅雨[1]

  【作者單位】[1]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遼寧大連116081

  【期  刊】《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9年第1期

  【關 鍵 詞】21世紀 專書副詞 方言副詞 副名結構 動態研究

 

【全文閱讀】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pdf

作者簡介

姓名:張明輝 朱紅雨 工作單位: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

相關焦點

  • 現代漢語時間副詞研究述評
    黎錦熙(1924)在第一本現代漢語語法著作《新著國語文法》裡第一次提到了「時間副詞」這個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分類。他把時間副詞分為四類: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不定時。他認為,不定時時間副詞「可通於過去、現在、將來三個時間」。從「動作的性態與時的關係上」,他把不定時時間副詞進一步分為六小類:表綿延、表匆促、表急進、表漸進、表突起、表偶發。
  • 第四屆「漢語副詞研究學術研討會」
    為了推動副詞研究進一步地深入發展,便於學界同仁的切磋交流,上海師範大學與華僑大學將於2017年12月上旬在福建廈門聯合舉辦第四屆「漢語副詞研究學術研討會3 蔡  瑱舟山話中副詞「多少」的量性特徵與量化表達4 王世凱現代漢語認識情態標記「別」的功能及其語法化問題5 崔曉芳、夏軍長治方言副詞「更加」的程度用法和非程度用法6 姜其文試說極性估測情態構式「充其量」7
  • 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
    而漢語副詞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詞義比較虛化,比如「很」「就」「才」」「剛」「還」「都」「便」「慢」「又」「再」等等。將這些詞劃歸實詞總使一些人感到不合語感,難以接受。再加上一旦把副詞歸入實詞,勢必同傳統的虛詞研究和通行的虛詞辭典產生分歧,從而使得現代語法分析同傳統的虛詞研究相脫節,與一般的虛詞辭書相抵悟。這不僅會使廣大學習者感到困惑,而且還會影響到今後的副詞研究與教學。
  • 現代漢語 實詞:副詞、形容詞、動詞、名詞
    「現代漢語文學」為語言文學類公眾號,設有現代漢語、現代文學、漢語考研、文學考研、文學作品、學術交流幾大內容板塊
  • 每日一星 | 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
    而漢語副詞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詞義比較虛化,比如「很」「就」「才」」「剛」「還」「都」「便」「慢」「又」「再」等等。將這些詞劃歸實詞總使一些人感到不合語感,難以接受。再加上一旦把副詞歸入實詞,勢必同傳統的虛詞研究和通行的虛詞辭典產生分歧,從而使得現代語法分析同傳統的虛詞研究相脫節,與一般的虛詞辭書相抵悟。這不僅會使廣大學習者感到困惑,而且還會影響到今後的副詞研究與教學。
  • 漢語語法史研究高端論壇(2018)綜述
    塗險峰教授說,武漢大學文學院素有漢語史研究的傳統趣旨,熱忱歡迎各位與會專家的到來。吳福祥研究員指出,漢語語法史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專書語法描寫、斷代語法研究和貫通式的通史研究三個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漢語語法史研究的工作重心被放在專書語法研究和斷代研究上,通史研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 第五屆「漢語副詞研究學術研討會」日程安排
    程度副詞詞義的模糊性及其原因分析3姜其文漢語新興程度副詞「十足」試析4吳劍鋒  章近勇句法-語義界面和句法-語用界面的習得:以漢語否定性副詞結構「不太」為例5王  琴王資穎皖北方言極性程度量構式「X+哩很哩很.」
  • 曹煒,李璐:21 世紀以來的漢語指示、疑問代詞研究
    21 世紀以來的十多年是漢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研究的全面繁榮期,具體表現為:從語音和語用的角度研究指示代詞的成果豐碩,指示代詞研究的種類增加,出現了旁指代詞研究的專書;單個指示代詞的研究以「這」「那」為主,單個疑問代詞的研究以「何」系疑問代詞和「誰」「孰」系疑問代詞為主。
  • 漢語語法史研究高端論壇(2019)綜述
    報告圍繞漢語歷史語法研究,或從專書語法描寫、斷代語法研究和貫通式的通史研究三個方面進行,或宏觀論述,或微觀分析與描寫。對代詞、副詞、介詞、助詞、體貌以及被動句、平比句、增賓句、使動句等熱點性的語法項目都有深入的專題研究,在理論支撐、研究方法以及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充分展現出當今漢語語法史研究的多元化傾向和求真務實的學風。
  • 現代漢語中的形容詞與副詞
    副詞:常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程度、範圍、時間等意義。副詞大致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副詞都能做狀語,除「很」、「極」還可作補語外,副詞一般不能做其他成分。(2)副詞一般不能單獨構成句子,只有一部副詞在有上文的條件下(有的還需要有語氣詞的配合),可以單獨回答問題。例:"沒有"、"也許"、"差不多"等。(3)一部分副詞能起關聯作用。
  • 漢語語法沒那麼簡單!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有感!
    通過閱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這本書,了解了當代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從其中學到研究漢語語法的新方法。本文簡略地分析了這本書的特色以及有所欠缺的方面。最後對語法單位分級問題提出了看法,認為應該分為語素、語素組、詞、詞組、句子、句組六級比較合理。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詞的兼類
    現代漢語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門學科,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它不僅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包括現代漢語各方面。詞的兼類是現代漢語語法需要研究的詞類分析。當你讀到一句話你接受的是它的情感傳達,語法要研究的是它的內質規律。
  • 副詞研究 | 現代漢語副詞連用的語義變化與分布
    副詞連用時語義變化的特點有語義相加、語義強化和語義凸顯三種。4.1 語義相加指的是連用的兩個副詞的整體語義是其部分語義的簡單相加。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語義相異的副詞連用中,但也有一部分出現在語義相近的副詞連用中。
  • 2019年度上古漢語學科研究綜述(上)
    李佐豐《先秦漢語的零代詞》(《中國語文》第3期)全面梳理了主語、賓語和補語位置上的零代詞。張萍《上古漢語形式賓語句研究》(《上古漢語研究》第3輯)考察了「聞之曰」「有之曰」這類代詞「之」佔據賓語位置但不指代上文內容的句式,認為其中的「之」是形式賓語,其作用是在句法上完形。
  • 第21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暨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
    12月4日—6日,第21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暨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視頻討論會以線上視頻方式舉行。此次會議屬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10周年系慶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室、《中國語文》編輯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 程度副詞「異常」的語法化探析——兼談漢語程度副詞形成中的一條語法化途徑
    關於漢語史的分期,筆者參考了高本漢、王力及太田辰夫等前人關於漢語史分期的研究,最後對漢語史的分期是:先秦至西漢為上古漢語,東漢至隋唐為中古漢語,晚唐五代至清代為近代漢語,五四運動以來為現代漢語。其中,1840 年至1919 年是近代到現代的過渡時期。
  • 古代漢語: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性質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詞表示某種情況的最高程度。這樣的程度副詞有: 「最」、「甚」、「極」、「絕」、「殊」、「太」、「尤」等。
  • 第五屆出土文獻與上古漢語研究暨漢語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春燕 通訊員連佳鵬 楊萌萌)9月21—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一室與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聯合主辦、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承辦的「第五屆出土文獻與上古漢語研究暨漢語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復旦大學召開。
  • 《現代漢語詞典》的歷史地位
    《現代漢語詞典》比較好地反映了現代漢語詞彙的面貌,而《國語辭典》卻是現代詞語與古舊詞語的雜糅。  二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用語應該是典範的現代白話文。20世紀前半葉的漢語詞典,釋義用語大多是文言或半文言。《國語辭典》就是用半文言作注的,釋文中「謂、貌、猶、之、者」等帶有文言色彩的詞隨處可見。
  • 上海師範大學673現代漢語
    3、專業培養目標 1、語法學方向研究古今漢語的語法結構,研究古代漢語、近代漢語及現代漢語的歷史變遷和歷史發展規律。出版著作《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現代漢語副詞探索》、《現代漢語副詞分析》以及《現代漢語虛詞》、《助詞與相關格式》等;已在語言學雜誌及學報、論文集上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其中A類6篇,B2類12篇,CSSCI類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