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假,都是兒童近視的高發期。特別是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暑假,孩子們的活動項目和區域受到了局限,投入到電子產品的時間和精力更勝以往,近視的概率也相應變大。
近日,福州一位5歲男童檢查發現近視高達1800度。據醫生介紹,男童3歲時就有1600度。度數之高,讓人震驚。
小男孩的事件並非個例。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份《世界視力報告》顯示,中國城市青少年近視率達到了驚人的67%!暑假期間,無論是公交、地鐵上,還是在馬路、商場裡,處處都可以看到帶眼鏡的孩子的身影。保護孩子的視力,已成為每位父母都要高度重視的事。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有保護孩子視力的意識,只是對孩子當前的視力狀態以及如何科學的保護孩子視力的方法沒有清晰的認知,從而無法有效的保護孩子的視力。
比如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帶眼鏡,時間長了眼球會變突、變形,成為所謂的」金魚眼「,所以能不戴就不戴,能拖著就拖著。
但其實眼球變突是因為近視本身引起來的,和戴眼鏡並沒有明顯的關係。近視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其中軸性近視就是眼球的前後直徑延長,看起來給人一種眼球往外凸的外觀感覺。
還有一種可能是視覺外觀的假象,因為近視鏡是凹透鏡,戴上眼鏡後人的眼睛看上去會變小,眼睛凸起或凹陷的感覺都會縮小,當把眼鏡摘下以後,感覺明顯放大,眼球看起來就會比戴眼鏡時凸起了。
要想保護孩子的視力,不能盲目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而應相信科學,相信專業醫師的判斷,否則孩子的視力得不到保護,近視的度數逐漸加深,10米之外六親不認,50米之外雌雄莫辨,就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醫學博士,原北京同仁醫院眼視光醫師遊玉霞擁有多年一線兒童眼科的問診經驗,她總結道:保護孩子的視力,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防」和「控」。
防,指的是近視之前的預防。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曾針對學生的視力與成績進行過一次實證研究,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級、不同視力狀況的學生在各個科目上的成績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視力正常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等階段各科成績排名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前50%的水平;各個階段視力不良的學生成績則差異較大,有的能成為各省高考狀元,有的卻排名靠後,尤其在高中階段,數學、英語和總分排名基本都處於後50%的水平。
近視與否,可能真的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起到一定的作用。儘管我們不一定非要孩子成為學霸,但保護孩子的視力,讓孩子即使不帶眼鏡也能清清楚楚的看清世界,是每位父母的都希望的事。那麼,如何預防孩子近視呢?
眼科主治醫師,遊醫生提供了三個預防孩子近視的小技巧:
1)給孩子從小建立眼健康檔案,每半年給孩子檢查一次視力;
2)採用護眼「20-20-20」原則,既每次看20分鐘,就要向20英尺(大約6米)的風景遠眺休息20秒,來監督孩子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增加他的休息間隙;
3)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這是最重要且簡單的預防近視的方法;
控,指的是控制孩子的近視度數,不再加深。
如果孩子已經近視了,父母先要判斷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
對於區別兩者的方法就只有一種——散瞳驗光。
散瞳驗光通過藥品阿託品,使得睫狀肌處於放鬆、麻痺的狀態,無法對光線的變化起到調節作用。這樣就可以起到消除一切視疲勞、消除假性近視的存在。如果檢測出的屈光度是正常的話,那說明孩子的視力下降是由假性近視造成的,但是,如果檢測到屈光度異常的話,那就說明孩子已經患上了真性近視。
如果孩子是假性近視,父母可以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假性近視是可逆的,可以通過藥物或物理治療恢復正常。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堅持每天做3-4次眼保健操、多觀察綠色植物等;
如果孩子真的近視了,父母也不必過度焦慮,近視雖不可徹底消除,但可以矯正,讓孩子的近視度數不再加深。
矯正方法如下:
1)佩戴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是目前市場上的近視矯正器械之一,不僅可以矯正視力,還可控制度數增長,主要在晚上佩戴,還不影響白天的正常生活,但OK鏡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只有孩子滿8周歲,且近視度數600以上,散光200以內,角膜狀態比較好,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後才可以配;
2)使用阿託品滴眼液,這是一種睫狀肌麻痺藥物,可以起到放鬆睫狀肌的作用,還可以與調控眼球省政的M受體結合,使眼球增長的慢一點,從而使近視度數增加的慢。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滴眼液還沒有在國內正式上市,只有少數醫院有,並且是處方藥,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比如少讓孩子吃甜食、油膩的食物等。
排除遺傳因素的幹擾,大多數孩子的視力都可以通過外在條件來適當調控。從預防和控制層面,眼科主治醫師遊醫生手把手教你如何把握孩子眼睛發育的關鍵期,如何理性、科學的管理好孩子的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