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娃的「咪咪」提前發育、6歲男孩的「小雞雞」異常大……都說如今的孩兒發育早,令一些家長暗暗自喜。然而兒科專家卻深感憂慮,因為這可能是性早熟的標誌。醫生提醒,絕大多數性早熟都是可以治療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發育異常,應該儘早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孩子們今年放了超長假期 被查出性早熟的比往年多
6歲的可可(化名)力氣很大,經常搞點小破壞。爸爸給他洗澡時發現,可可的「小雞雞」格外大。父母帶他去醫院,檢查顯示孩子的骨齡已達11歲,診斷為一種少見的內分泌疾病,還有性早熟。
欣欣(化名)今年8歲,媽媽給她洗澡時發現,女兒左乳下面有硬塊。為了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父母帶欣欣到醫院檢查。沒想到,欣欣是性早熟。
記者從市中心醫院兒保科了解到,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孩子們放了一個超長的假期,一個個都「膨脹」了,被查出性早熟的孩子比往年多。
市中心醫院兒保科主任文湘蘭介紹,目前,在她手上治療的一個6歲小男孩已經開始長鬍鬚,第二性徵發育得很成熟。經檢查,孩子的骨齡已達13歲。
問題多數出在飲食上 早期藥物治療可改善
「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發育,就稱為性早熟。」文湘蘭介紹,性早熟的表現和正常發育的順序是一樣的。女孩的性早熟會先表現在乳房發育,之後是腋毛、陰毛的生長以及月經初潮。而男孩的性早熟則首先表現在性器官的發育,隨後是腋毛、陰毛的生長,最後才是變聲、長喉結。
「性早熟女童多見。」文湘蘭介紹,相較於女孩,男孩出現性早熟不那麼容易被發現,建議爸爸定期檢查兒子身體,儘早發覺孩子身體變化是否異常。
性早熟對兒童的危害很大,除了個子長不高等生理危害外,對兒童的心理危害也很嚴重,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和行為異常。
醫生表示,性早熟的孩子,問題多數出在飲食上,以吃蛋白粉和蜂蜜的最多。這類保健品會引起激素分泌過多,孩子長期食用就會引起性早熟。另外,因經常吃燕窩、膨化食品、飲料、豆漿、洋快餐等食物出現性早熟症狀的孩子也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過多接觸一些不雅視頻、電視,也有可能引起性早熟。
據悉,性早熟的孩子,如果通過早期藥物治療,可以改善身高,抑制第二性徵的發育,逆轉不良的心理行為問題。(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