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清華雪景圖
攝影:馬躍(清華)
公眾號:RunningPhoton
最近收到一個諮詢。大概是:一位同學好不容易考上名校法碩,發現自己不喜歡律師、公檢法相關職業,問我怎麼辦。首先,不想當律師,不想進公檢法,都不是問題。
所以,當你發現有了這個想法時,不要慌,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還是因為法律這個職業太無趣,導致你徹底對這個職業失去興趣?大部分律師,尤其是紅圈所和美資所律師,工作強度非常大。但也有一些歐洲所(比如瑞士、法國、英國)在中國辦公室的律師以及一些小所的律師團隊,工作強度沒那麼大。這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比如,我一個同學,工作三年,在一家知產業務比較厲害的小律所做知產業務。每天基本不用加班,周末更不用加班。這種工作機制是合伙人定的,也可以說明合伙人追求的更多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高薪基本和加班強度成正比,不要指望你可以拿著高薪不加班。這個問題就更容易解決了,只要你在校期間足夠努力,成績和英語足夠好,進入外資所和國內Top中資所,起薪2萬不是夢。即使起薪無法2萬,慢慢往上爬,也是很可能越來越高薪的。首先,律師分訴訟和非訴。訴訟律師因為要出庭,需要有比較好的辯論和口才能力。但是對於非訴律師,對於辯論和口才的要求相對低些,至少在低年級的時候如此。更何況,這些東西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和練習來提高的。因為當時他們被保研的時候,也並沒有想清楚他們為什麼來法律專業。很可能是因為當時不想找工作,剛好有保研的機會,就來了。也有發生在跨考法碩的同學當中。當初,他們以為律師這個職業很賺錢、很受人尊敬。當時我周圍不少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時。他們每天還是會去上課,但下課就回寢室看綜藝了。他們不會思考:如果不從事法律相關職業,畢業的時候我幹嗎?當別人手裡都早早有offer,都在為自己想要工作機會而努力的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裡?比如,畢業求職時想去的崗位對英語要求特別高而自己無法滿足,或者要求有一些職業資格而自己並沒有考。那時候你想去提高英語、想去考一些職業資格,已經來不及了。最後的結果是:求職的時候海投,能拿到什麼是什麼。後悔自己在校三四年,沒有思考未來的方向,沒有努力。他們最後都會找到工作的,畢竟是清北畢業的。但那一定不是他們想要的高薪工作,也不是他們最想要的工作。這樣的生活和狀態,是你想要的麼?
所以,當你發現你對法律或者律師這個職業徹底失去興趣的時候,該怎麼辦?首先:你所學的法學專業是不能放棄的,好不容易考上的名校,碩士學位是一定要拿到的。千萬別中途輟學或放棄。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真的會有這樣的同學,不喜歡法律就放棄名校的學位麼?以前我不信,直到有人這樣問我,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同學這麼任性。在這裡我奉勸一句,很多就業機會是只留個清北的學生的。其次:迷茫可以,但是一定要探索和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你不喜歡本專業可以,但是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同學那樣,放棄自己。你想從事的工作有什麼門檻?你現在可以進行哪些努力?還有:我們所做的選擇,依賴於我們已獲得的信息。
當你獲得一些信息的時候,你才會考慮可能的機會。而當你都不知道相關的信息時,自然無法做出最適合自己或者最優的選擇。所以,一定要拓展自己的認知,一定要獲得更多的你感興趣的信息。你也可以多參加一些校內外的活動,通過認識不同的人,來獲得「第一手信息」。最後:
不要覺得好不容易考上名校,發現不想當律師之後,質疑甚至後悔當時的選擇。當初的努力,讓你變成更優秀的自己,才能獲得比別人更好的機會。所以!再忙也要養成點「在看」的好習慣!Stay humble and 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