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話山西口音太重,蔣介石說他難成大事,最後他卻成了開國元帥!

2020-12-22 騰訊網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曾經有一位學生,他的校長蔣介石因為他說話山西口音太重,所以一直不重視他,還說他日後難成大器。結果他不但成長為紅軍最年輕的方面軍總指揮,也是唯一一位出生於北方的開國元帥;而且還成為他老師蔣介石的勁敵。這位學生就是一位名叫徐向前的學生。

徐向前的本名是徐象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西人,由於家裡比較貧困,致使半途輟學,後又在百貨鋪裡當過學徒,1919年,十八歲的他考入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畢業後他當了一名鄉村教員,算是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1924年徐向前聽說廣州的國民政府辦了軍校,並且在上海招生,隨後,徐向前和同村的幾位朋友一起去報考,由於他的文化課學的還算好,所以輕鬆的通過了初試。

在廣州參加複試的時候,儘管他沒有任何數學基礎,一份卷子上幾乎沒寫幾個字,但是他還是被學校錄取了,成為黃埔軍校的一名學生。黃埔軍校這次一共收了470人,分了4個隊,徐向前被分在一隊。

當時黃埔軍校的校長是蔣介石。學校開課以後,校長蔣介石每星期都會來學校視察,除過問話外,還要找幾名學生面談,以便日後的人才調動。所以,學校裡基本上所有學生都和蔣介石單獨相處過,彼此交談過。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校長蔣介石發現了很多有用的人才。

有一天,蔣介石和往日一樣坐在辦公室,讓學生排成長隊站在他的門外,一個個叫進去問話,這裡面就有學生徐向前。

徐向前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蔣介石校長問他:「你是哪裡人,以前在家裡都幹些什麼」徐向前如實回答了他的提問,可是蔣介石一邊仔細地打量著徐向前,一邊又失望地搖搖頭。

直到徐向前離開蔣介石的辦公室,蔣介石竟然對手下的秘書說:「剛才這個人以後不會成大事,所以不能重用他」。蔣介石做出這樣的判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徐向前不是一個高大威猛的人,加之他說話又有很重的山西口音,聽者很難聽得懂,所以蔣介石一直不喜歡他,導致他一直沒有受到蔣介石校長的重用。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不怎麼起眼,又帶有很重山西口音的學生,蔣介石校長萬萬沒有想到,最後他可以成為一名新中國的元帥。

徐向前從黃埔軍校畢業之後,他參加了河南安陽的國民革命軍,可是此處軍紀散漫,令他很是失望,所以他決然的離開,隨後就加入了中共。1929年6月,徐向前受中央派遣,到鄂東北任紅一軍31師副師長。

1930年,他又任紅1軍副軍長兼1師師長,1931年,紅1軍與紅15軍合成紅4軍,徐向前則任副參謀長,隨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正式成立,年僅30的徐向前擔任總指揮,成為紅軍人數最多和最優秀的一個方面軍的總指揮。

徐向前在擔任參謀長的時候,曾組織部隊連續挫敗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第一,第二次圍剿,擔任總指揮時也組織了一系列戰役,打破了國民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

徐向前組織的戰役,給國軍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直到此時,蔣介石校長才意識到自己錯失了徐向前。當時蔣介石還開出懸賞徐向前的賞金是十萬,足以證明,徐向前的存在已經很大程度的威脅了蔣介石校長。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的時候,徐向前被國家授予元帥的軍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更不許看不起任何一個人。蔣介石校長因為徐向前的長相和說話口音的問題而被嫌棄,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這個曾經最不起眼、最不受重的學生,竟然在1955年,被國家授予元帥的軍銜,他也是唯一一個擔任過解放軍三大最高軍職的元帥。

相關焦點

  • 他是黃埔軍校學生,蔣介石認為他最「沒出息」,此後成了開國元帥
    他是黃埔軍校學生,蔣介石認為他最「沒出息」,此後成了開國元帥說起學校的發展史,不得不提一下中國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學校——京師大學堂,因此,他才擔任黃埔軍校的校長一職。在軍校內,他會定期對學生進行文化選拔,以拉升師生感情,然後對他們加以重用。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的這位人物,是蔣介石認為最沒有出息的人,這個人就是徐向前,此人由於領兵優秀,在建國後的受訓儀式上被授予元帥軍銜。
  • 徐向前由於方言差異,不受重視,後來卻成了開國元帥
    「布衣元帥」徐向前考入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在當時是中國的最高學府,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北京大學,在那個時候,一般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去上好的學校,但在當時,黃埔軍校為了召集更多有才能的人,同時也為了讓寒門子弟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黃埔軍校從各個省市選拔有才能的人才,就這樣,徐向前抓住了這次機會,報名黃埔軍校。徐向前由於方言差異,不受重視,後來卻成了開國元帥。
  • 他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曾被蔣介石認為「沒出息」
    一位是實力雄厚的地方軍閥--閻錫山,一位是威震四方的解放軍元帥--徐向前,要說起來兩人還是老相識,嚴格來說兩人還有著師承關係。徐向前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其家就在山西省五臺縣,所居住的村子與閻錫山的老家只有一河之隔,在年紀上徐向前比閻錫山小18歲。
  • 十大開國元帥中,蔣介石最佩服的人是他,和老兵共用一件衣服
    而其中的一位,他在戰爭中立下了無數功績,就連蔣介石都很佩服他。 蔣介石特別的喜愛朱德元帥,在多個採訪中都表示過自己對朱德的崇敬之情,不僅如此,朱德將軍在紅軍的心中,也是深受大家喜愛和尊敬的,一開始,他也只是以為普通的士兵,後來因為自己的出色的能力被提拔到司令官,被票選成革命軍的黨代表
  • 看似尋常的元帥,他的成就父母沒想到,還有兩個人更沒想到
    然而,有一位元帥,卻有點太老實了,幾近木訥,毫無稜角,不顯山,不露水,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並不是一個能讓人刮目相看的人,其實大家都是被他騙了。 他就是徐向前元帥。 父母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兒子會成為共和國的元帥
  • 蔣介石跟賀老總有什麼恩怨?對人說:我跟他只能出現一個
    (蔣介石與十大元帥之賀龍篇)在十大開國元帥中,賀老總的人生可以說是最傳奇的。賀老總出身於武術世家,爺爺賀良仕是清朝的武舉人,「能馳駑馬,挽強弓,有一身好武藝」,但是後來家道中落。蔣介石當年雖然在上海也混過青幫,但他並不喜歡有江湖氣的人,不過,賀老總卻是個例外。蔣介石在南京招兵買馬,同時要挖武漢的牆角,就讓秘書長李仲公辦一件事,說:「我看我手下那些人都不是湘西一條龍的對手,你去把他給我挖過來。」李仲公問這個人是誰?蔣介石不滿地說:「你連湘西一條龍都不知道?
  • 老蔣觀看十大元帥照片,指一個人對宋美齡說:他,太厲害了
    1955年,我軍大授銜,許多有功將領,分別被授予少將,中將,上將軍銜,還有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退守臺灣的蔣介石在授銜後看到了一份報紙。報紙上面報導了大陸開國十大元帥的名單。蔣介石看了許久,才指報紙中的陳毅對坐著身邊的宋美齡感慨到:,如果沒有他戰爭可能結束不了這麼快。
  • 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時看錯了他,曾感嘆:看走了眼,是誰這麼厲害?
    在一個看臉的時代,長得不好看的確是吃虧的,不過,以貌取人的蔣介石就更加吃虧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蔣介石曾經因為黃埔軍校中的一個學員的長相普通,而嫌棄他,最後,這個學員不但成為了蔣介石強勁的對手,而且成為了開國的元帥,即便蔣介石大呼後悔也已經為時已晚了。
  • 他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退出軍界後,竟成了超級大富豪
    蔣介石也深知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共調集了40萬兵力參戰,而日軍方面共計10萬人,兵員對比達4比1。應該說,在人數佔據如此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即便打不贏,也不至於輸得太慘吧?然而,現實卻很讓人失望,一個月之間,國軍折損約20多萬人,38座城池落於日寇之手,豫湘桂會戰成了自淞滬會戰以來正面戰場上的又一次大潰敗!
  • 他是葉劍英元帥的秘書,被蔣介石委任少校,後來成為一國主席
    他與毛澤東、周恩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他曾長期在中國從事革命事業。有意思的是,他曾經一度當過解放軍元帥葉劍英的秘書。那是中國抗日戰爭的時候。1939年,胡志明來到中國,先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工作;後來,他來到了湖南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並擔任黨支部書記,同時負責兼收聽外國電臺的廣播,記錄下來供有關單位作時事教材。
  • 只有他可以配槍進蔣介石的臥室,得到毛主席的盛讚,最後成為元帥
    後來在黃埔軍校籌建的時候,葉帥是20個籌建人之一,最後在黃埔軍校建校的時候,他任副教育長,全部黃埔軍校的課程,當時都是他制定的。葉帥制定完黃埔軍校所有的課程之後,就去東徵了,所以沒有參加開學儀式。也正因為如此,他在東徵,在黃埔軍校跟蔣介石就結下了非常好的友誼。
  • 蔣介石視他為心腹大將,但他卻沒向解放軍開過一槍,拒絕元帥稱號
    從現在追溯到70年前,正是國共最後一次決定生死的較量,國民黨的敗亡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蔣介石的政權已經脫離了人民,在老蔣的國民黨軍隊中,有些人他們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與小日本誓死抗擊,但是卻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總是打不過解放軍,其中有一名國民黨的高級指揮官,他是抗日英雄,他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
  • 閻錫山的背後只有整個山西,他到底是有什麼底牌敢和蔣介石叫板?
    山西人都喜歡說山西最幸福的時候就是閻錫山當山西王的時候,因為那時候,閻錫山一心思的想把山西建設好,讓山西的人民生活的幸福。閻錫山反對蔣介石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蔣介石的所作所為太過分了。作為一個堅定的反對蔣介石的人,他還成立了一個反蔣聯盟,他自己當了這個聯盟的盟主,雖然每次閻錫山和蔣介石的較量都是閻錫山處於劣勢,但是蔣介石仍然那他無可奈何,那麼,背後只有一個山西的閻錫山到底是用什麼來和蔣介石叫板呢?
  • 他是國軍陸軍總司令,手下走出8位元帥,死後兩岸共同哀悼!
    1927年,南昌起義的爆發,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而在這次起義隊伍中,多年後走出我軍很多響噹噹的大人物,光是開國元帥就有六位之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義隊伍主要來自於同一支部隊,那就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而方面軍總指揮就是今天所要講述的人物,他就是張發奎。
  • 歷史解讀:蔣介石看到十大元帥名單後,感嘆:這個人,太厲害!說的是誰?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十大元帥的歷史故事,講的是蔣介石看到十大元帥名單時,感嘆這個人太厲害,咱們一起看看他到底說的誰吧!說到十大元帥,那肯定都不會陌生,小編覺得小時候每家每戶的牆上都掛著他們的照片,他們是新中國的領路人,是我們永遠銘記的人。是他們帶領著中國人民走向了新中國,他們在那段最艱難最黑暗的歲月,就像是指路明燈,為了祖國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 八路軍三位師長,蔣介石最怕誰?最忌恨誰?
    1937年8月22日,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同意設總指揮部,下轄三個師。 按戰鬥序列,這三個師為: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 第115師師長是林總(開國元帥);120師的師長是賀老總(開國元帥);129師的師長是劉伯承元帥。
  • 十大元帥都是什麼學歷?有兩位是名牌大學畢業,學歷最低的是他
    那麼,開國十大元帥的學歷如何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探討一下。十大元帥,都是職業革命家,他們最需要的當然是軍事知識。所以,有五位元帥畢業於軍校。朱德元帥參加過舊式科舉考試,後來考入四川省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這是一個體校。再後來,朱德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軍事理論。畢業於雲南講武學堂的還有葉劍英。葉劍英元帥從家鄉梅縣東山中學畢業後,考入了雲南講武學堂。
  • 沒打過仗卻被任命為司令,他被俘後蔣介石沉默半晌,說了十個字
    回國之後就被蔣介石視為左膀右臂,並且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跟戴笠一起組建了「復興社」,復興社這個名字都是由他建議定下來的。跟戴笠不同的是他主管的是「別動隊」系統,這個系統大多是軍校的失業學員,將他們培訓成了專業的特工。武器和待遇甚至比戴笠的「特務處」還要好,秉持著「見官大一級」的想法,到處耀武揚威。
  • 57位開國上將中,他資歷最深比元帥還老,一生低調從不爭功!
    建國後,在1955年,我軍進行了首次授銜,其中有上千位將軍,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其中包括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等軍銜,而被授準尉以上軍銜,則高達60餘萬人。
  • 蔣介石拿著十大元帥名單,指著一個人對宋美齡說:這個人太厲害
    蔣介石拿著十大元帥名單,指著一個人對宋美齡說:這個人太厲害十大元帥是國家的重要人物,只有浴血奮戰,經歷沙場,立下汗馬功勞,才有可能匹配上該位置。1955年時期,國家一片祥和穩定,而毛主席也對徵戰沙場的將士們,進行一一授銜,無論元帥或者上將,無不是最好的褒獎!授銜結束,大約有一千多名人選被授予不同軍銜,而名單的出現,也吸引了眾人矚目!就連蔣介石也難以放下好奇之心!內戰期間,同蔣介石交手最多的莫過於十大元帥,而各位元帥的能力,蔣介石也是心中有數,而元帥們不能為己所用,也是遺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