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詩歌盛宴:傳統文化與時代氣息交融碰撞

2020-12-13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下午,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第十一屆詩鄉顧村年會詩歌音樂會在詩鄉廣場拉開帷幕。此次年會不僅是詩的盛會,更是傳統文化與時代氣息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盛會,它涵蓋了今年3月啟動的「建國70年印記·我的顧村情緣」詩歌散文和攝影作品徵集、2019年寶山區「顧村杯·我的祖國我的夢」兒歌童謠大賽、2019年10月15日的《詩鄉和韻8—時光深處》作品點評會、10月15日下午的詩歌音樂會以及群文展演等系列活動。

圖說:詩鄉顧村年會現場。 郭劍烽 攝

上午,名家點評詩集《詩鄉和韻8—時光深處》舉行。中國詩詞學會副會長,上海詩詞學會原會長,魯迅文學獎原評委褚水敖,《上海詩人》執行主編季振邦,上海大學教授張燁以及顧村詩人60餘人參加了交流會。點評會針對2019年出版的顧村詩人《詩鄉和韻8—時光深處》作品集結合詩壇現狀,進行了點評交流。

詩歌音樂會分頒獎、朗誦、音樂會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2019年寶山區「顧村杯·我的祖國我的夢」兒歌童謠大賽「十佳」小詩人和「新中國成立70年周年印記·我的顧村情緣」詩歌散文和攝影作品徵集優勝獎頒獎。第二部分為泰和新城小學學生們朗誦的十佳小詩人作品,這些充滿童真的作品在孩子們真摯的稚嫩的聲音裡,是那樣的美好與純淨,如同清澈的小溪,在耳邊清脆地遠去。由著名詩人孫思創作,共富新村小學和顧村朗誦社朗誦的《祖國啊祖國》感情飽滿、氣勢恢宏,抒發了顧村市民對祖國的深情。第三部分是由上海輕音樂團演出的「我和我的祖國」獻禮音樂會,指揮孟津津,有交響樂演奏,羅雨、黃曉、李再耀、高山等男女聲獨唱,這些飽含深情的曲目把觀眾帶進了我們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帶進了當下美好的新時代。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第十一屆詩鄉顧村年會的舉辦,一方面推動了民間詩歌藝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形式的傳承發展,促進當代詩歌在民間創作的繁榮;另一方面也使民間詩歌藝術更廣泛地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2019年11月18日下午即將在龍現代藝術中心舉行的第四屆上海國際詩歌節「顧村雅集」分會場的中外詩人詩歌朗誦會,屆時將有來自11個國家的11位外國詩人、上海著名詩人與顧村詩人同臺的朗誦,這將是顧村史上第一次中外詩人薈聚的詩歌盛會。

相關焦點

  • 聆聽聲音的力量 感受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碰撞交融!——第十四屆...
    用文字記錄真實,用語言抒發感情,用演繹迸發激情,在花開的舞臺,傳播時代的聲音!作為播音系重要的教學實踐品牌活動之一,「花開的聲音」朗誦會旨在全院範圍內發掘青年學子中的朗誦人才,弘揚朗誦藝術,傳承中華語言文化。
  • 碰撞與交融 | 當中國傳統戲曲遇見現代裝置藝術
    本次主題展覽項目創新性地將「戲曲」、「藝術裝置」這些不同領域的藝術形式相結合,讓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與現代裝置藝術相互碰撞與交融。主題展系列作品選取傳統戲曲視覺符號,作為裝置藝術的創作題材與表現載體,並增加其他綜合材料,重新排列組合作品的藝術符號關係,是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與拓展,用現代裝置藝術的創新手法賦予戲曲新內涵。
  • 漢服、琵琶、皮影戲,抖音二次元活動與中華傳統文化的交融盛宴
    期間,七段不僅與觀眾就二次元文化展開討論,還在線連麥元氣學院參賽達人「彈琵琶的小羊」、「栩影醬」、「你小佑哥哥」,並用皮影與各位選手共同演繹二次元內容,漢服、琵琶、皮影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符號與經典二次元文化的內容交織在一起、匯聚於直播間,一場中國傳統文化與二次元文化的交融盛宴就此拉開。 為什麼是皮影?
  • 豪宅的傳承與超越,離不開文化的碰撞交融!
    客廳空間 建築作為凝固的藝術,是歷史文化的記錄者和見證者,揮寫著民族的、時代的、文化的發展篇章。千年以來,無論是西學東漸,還是東學西漸,多元文化在相互碰撞中相互借鑑、相互交融,不同文明體間的交流成為影響歷史發展的永恆主題,而建築,則是文化碰撞的最佳載體。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時間:2020/12/24 15:25:1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徐小雯 吳婭琳 劉時玉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Staub琺瑯鑄鐵鍋,東西方餐飲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實際上,Staub琺瑯鑄鐵鍋是一口糅合了東西方餐飲文化的鍋具,首先它的鍋蓋上擁有Pciots 自循環水珠設計,它能萃取食物精華並在鍋蓋上凝結,再均勻滴回食物中,形成「美味循環」,令食物鮮嫩多汁更入味,如此原汁原味呈現食物的天然美味,恰巧符合中式烹飪的特點與要求。
  • 樹人英語 | 中為核,西為式之有趣的文化碰撞
    這是一場中國傳統故事的盛宴,既有表現中國宏大宇宙觀的《盤古開天地》,也有表現中國人堅毅勇敢的《夸父逐日》;既有表現中國人無畏精神的《后羿射日》,也有表現中國人百折不回精神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既有展現中國人瑰麗奇幻想像的《神筆馬良》,也有表現中國人勤奮刻苦的《鑿壁偷光》……上古傳說傳達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寓言故事也描繪了中國人的生動的畫像。
  • 禹城市張莊鎮:一村一場戲 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盛宴」
    他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寫人民、演人民、為人民,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劇團,深入鄉間地頭、深入農民中間,為農村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截至目前,已在各村演出了20餘場,為鄉親們帶來了一場場文化盛宴。
  • 武漢以時尚文化迎接新年 實現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
    圖為「繡夢中國·時尚武漢」活動現場 江朝 攝中新網武漢1月2日電 (江朝 徐金波)「繡夢中國·時尚武漢」2021武漢時尚文化新年發布活動1日晚在漢口江灘上演,該市以用時尚文化、絢麗風景和美好祝願開啟嶄新的2021年。
  • 新聞特寫:灌南家門口的圍棋「盛宴」
    8號在我縣舉行的首屆全國各民族少年兒童圍棋邀請賽,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了一場豐盛的圍棋文化「盛宴」。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小棋手們各個聚精會神,步步為營,招招緊逼,不放過一個棋子,不漏掉一個地盤,大家屏氣凝神,在黑白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對弈。
  • 詩歌與旅遊的碰撞 桃花潭畔「詩與遠方」文化盛典即將啟幕
    中國的著名旅遊目的地,大多跟詩歌有關。山水的靈動引出詩篇,詩歌之美又賦予山水無限的魅力和想像。詩歌之路,亦是旅行之路。如何發揚中華詩詞的魅力,做大做強文化旅遊,不僅是旅遊行業從業者需要思考的,也是需要當代詩人行動的。
  • 新世紀,徐志摩詩歌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和西方文學的影響
    徐志摩來自中國傳統大家庭,從小在古典文學的浸染中成長,青年時代出國留學。徐志摩的詩歌中表現出與中國傳統文化渾然天成的契合,又呈現出對外國文學豐富的借鑑。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開放視野中認識評價徐詩的獨創性,並由此梳理考辨徐志摩詩歌與外國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關係,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是徐志摩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 文化與科技碰撞 古典與現代交融——記《山水情韻——青島自然資源...
    ,是對傳統的政區專題地圖的一次大膽嘗試和突破。數字內容豐富多彩,與紙圖內容交相輝映,尋求文化與科技的碰撞,實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美學、科學、製圖學聯袂演繹,創作具有文化高度、繪圖技法精良、科技先進的地圖作品,兼具地圖實用性和觀賞收藏價值,推動地圖的發展和創新。在研創初期,首先從升華地圖中的山和水的表達入手,因為山和水作為地圖中重要的地景地物,也是自然資源的重要因素。
  • 海潮文藝丨中韓傳統文化在舟山的一次國際範碰撞
    中國藝術家說:這是全國首次書陶藝術交流,是紙上芭蕾和指尖藝術的一次完美交融  韓國藝術家放棄去香港參加藝術活動的機會來到舟山,很想深入了解舟山海洋文化  他說:舟山和歐洲的一些城市很相似,有漂亮的建築、壯觀的海景
  • 文化傳承與創新 創客大學教學點――仰恩大學舉行2018公益詩歌朗誦會
    2018公益詩歌朗誦會現場。(林楷煜 攝)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 為更好地傳承中華經典文化,給新時代文化注入新鮮「血液」。第23個「世界讀書日」前夕,創客大學教學點——仰恩大學舉行了一場以「春天,我們再出發」為主題的2018公益詩歌朗誦會。
  • 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美?看看《大國芬芳》的服飾設計手稿就知道了
    文化君說:詩歌、樂與舞,讓人想起北島的一首詩青燈掀開夢的一角,你順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把酒臨風,你和中國一起老去與此同時,手稿中,團扇、琵琶、蓑笠、燈籠……諸多傳統元素也處處展現著中國風的大美大雅,配合由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繼文老師打造的舞美設計,青綠山水、荷塘拱橋、剪紙、國畫……眾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中國風的服裝、造型完美交融,一場詩樂舞的視覺盛宴就此開啟。
  • 「科技人文社會」新時代重大問題跨學科合作與交融高端論壇創新港開壇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實習生 孫雨花)9月11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學和陝西省社科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科技•人文•社會」新時代重大問題跨學科合作與交融高端論壇在創新港涵英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教授等學術大咖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學科交叉思想盛宴。
  • 自信的中西文化碰撞
    海外網「發現中國」採訪團隊對藝術節的盛況做了融媒報導,向全世界的網友們展現了走在文化創新前列的上海藝術風貌。作為中國最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之一,上海自近代以來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這顆閃耀在東方的明珠以其獨有的藝術感召力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向人們講述著絲路精神、中國故事。
  • 山東師大: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具「時代味」
    這是繼去年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後,山東師大獲得的又一「國字號」殊榮,而重視大學文化建設成為山東師大的「制勝法寶」。「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在山東師大校園裡,宣講國學、誦讀經典、發揚傳統、傳播文化的場景比比皆是。學校在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思政、科研和實踐的進程中,讓大學文化散發出濃濃的時代氣息。
  •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 英語的交際性
    社團名稱:高三英語文化社、外研社時間:2018年4月2日地點:博學1樓 四層合班教室主題: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人數:40人指導教師:李國華  王蓉暉  鄭東蘭  閆玉慧              曹麗娜  王 鳳   渠聚泓  楊繼偉活動報導內容:高考臨近,為了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