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1月8日電 (記者 崔玉玉)10月,上海國際藝術節在滬開幕。海外網「發現中國」採訪團隊對藝術節的盛況做了融媒報導,向全世界的網友們展現了走在文化創新前列的上海藝術風貌。
作為中國最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之一,上海自近代以來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這顆閃耀在東方的明珠以其獨有的藝術感召力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向人們講述著絲路精神、中國故事。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是一場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盛宴。世界各大頂尖藝術團紛紛亮相,讓上海這座城市更加搖曳多姿。
網友「黑髮」說:「昨晚,我急匆匆穿越了車水馬龍的城市,來到上海音樂廳前的草坪。在皎潔的月光陪伴下,傾聽了一場紐西蘭摩登毛利四重唱音樂會。會場音響效果好,而且秩序井然。上海真是一座國際化的藝術之城!」
網友「清風竹影徐徐」在欣賞了西班牙蒙特塞拉蘇亞雷斯舞團的弗拉明戈舞劇《安達魯西亞之歌》之後,激動地說:「第一次現場欣賞了西班牙弗拉明戈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演員的表演很賣力,現場感染力很強,演出非常精彩,讓我們體會到了原汁原味的西班牙民族文化、西班牙民族舞蹈和西班牙民族音樂。」
優質的文藝作品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利器」。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崑曲、秦腔在藝術節期間大放異彩,不僅打動了遠道而來的國際友人,也讓國人重新認識了傳承幾百年的文化瑰寶,帶動了大眾繼承和創新中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熱情。
網友「燕子蘭湖」說:「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劇目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演出的秦腔古裝劇《節婦吟》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上演。早就聽說秦腔很棒,這是第一次現場觀演秦腔,有一下子被秦腔震撼到了的感覺。我深深體會到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唯一參展劇目,舞臺劇《偶然 徐志摩》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感動。網友「江上藍」說:「這部劇將詩人人生三十五年的時光,濃縮成了三個小時的戲劇作品,揉合了徐志摩的著作、人生觀以及與三名女性的情感故事,結合現代舞、華爾茲、中國崑曲、詩詞朗誦、現場鋼琴等表演藝術元素,展現這位浪漫詩人的一生。全劇非常精彩,長達三個小時卻讓人毫無倦意。」
海納百川的上海,曾經風華絕代,現在摩登時髦。藝術散播在法國梧桐街道上,也貫穿在寬窄弄堂裡,不露聲色地悄然形成獨特而包容的上海文化。上海,作為聯繫東西方文明的紐帶,正在用藝術的語言,向世界講述一個文化創新的上海,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責編:劉亞偉、武曉芸
31172317,.自信的中西文化碰撞,.2017-11-08 18:33:11,.204333,.劉亞偉、武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