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小醫話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
我前兩天寫男孩比女孩通常要提早出生的文章時,有好些寶媽給我留言說,足月後就會選個日子,讓醫生給剖腹產了。
確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不少,很多產婦覺得自己反正是剖宮產,足月後什麼時候生都可以,還不如選個「良辰吉日」。但這樣做可行嗎?重點是到底好不好呢?
我給你講,其實醫生有時候都不會給你講實話了。我記得我懷二胎時特地掛了一個專家號看,專家當時都給抱怨說,現在的人啦!為了能生個好日子,非得讓她在那個時間做剖腹產術。醫生怎麼說都不行,只能簡單粗暴拒絕:「檔期已排滿!」
1、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最適合剖腹產的呢?
我們都知道,37~42周出生的寶寶都是足月寶寶,37周之前出生就屬於早產。在孕期發育正常的胎寶寶滿37周就可以算足月了,但這個時候的胎寶寶離真正的預產期還有大概3周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從足月到正常發動出生(預產期)還有一個宮內繼續發育的階段。
顯然,37周足月出生肯定沒有預產期出生好了,至少順產是這樣的,畢竟「瓜熟蒂落」,這是遵循自然規律。但是,剖宮產也是這樣嗎?看看醫生怎麼解釋。
37周足月以後,產婦到底要在何時剖腹產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才可以決定最終時間。產婦必須接受B超、胎心監護等檢查,了解胎寶寶發育情況後才能確定能否剖腹產。一般來說,分為兩種情況。
(1)健康準媽媽:建議39周後
醫生建議,正常情況下孕39周後就可以剖腹產了。因為大多數胎寶寶此時已經發育成熟,並且也比較穩定,出生後患病的機率比更早出生的寶寶要低。
(2)特殊準媽媽:建議不早於36周
部分產婦確實有一些特殊情況,如果不提前剖腹產就可能威脅到寶寶和媽媽的健康甚至性命,但即使這樣,剖腹產的時間也不應早於36周,否則寶寶出生後患病機率會大增。
2、剖腹產有哪些缺點呢?
我們知道,剖宮產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因此剖宮產是在產婦不能順產的情況下才進行的「第二選擇」,畢竟它的缺點也是比較突出的。
(1)剖宮產畢竟是需要麻醉的手術,在手術過程當中,平均出血量較陰道分娩多一倍,產後出血的概率也會增加,還會發生麻醉意外、術中出血、術中副損傷、術後腸粘連等併發症。
(2)沒有經過產道擠壓的寶寶,出生以後有近期和遠期的併發症,近期的併發症就是呼吸系統疾病會增加。長遠來看,將來在動作協調方面的發展可能比自然分娩的孩子差一些。
(3)再次妊娠發生疤痕妊娠、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概率也會增加。
(4)剖宮產過程短,縮宮素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媽媽還沒有完全適應孩子分娩的這個過程,所以產後乳汁的分泌就會有延遲。
(5)已經有研究表明,剖宮產的孩子感覺統合平衡能力會受到影響。因為剖宮產的寶寶降臨人世的「環境」發生改變,正常的產道生產過程帶來的神經接觸的感覺被人為破壞了。順產時,寶寶在產道中的皮膚感覺、壓迫痛覺、運動感覺、溫度感覺,都對他的神經系統有良好的刺激。這實際上是新生兒早期智力開發的第一課。
3、剖腹產後要注意哪些問題?
剖腹產畢竟是手術,手術後飲食和生活中都必須要注意點,否則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1)剖腹產產後6個小時不能進食,而且排氣之前不能吃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
(2)產後第1天,可少量進食流質食物,分6~8次進食;
(3)產後第2天,依然可少量進食流質食物,分4~6次進食;
(4)產後第3天可正常進食,但要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並多補充優質蛋白,促進傷口恢復;
(5)剖腹產後至少3個月才能同房,而且一定要注意避孕;
(6)剖腹產後最好讓子宮休息兩年,再進行第二次生育,否則容易發生兇險的瘢痕妊娠;
(7)剖腹產後出院第一周,注意監測體溫,以免有感染髮熱的情況。
你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如果是剖腹產,是打算在哪天剖?快端上你的小板凳,坐下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