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青年被判有罪,那麼煽動他們犯罪的蔡英文蘇貞昌呢?

2020-12-12 臺海網

臺北法官判處當年攻佔臺灣行政機關的「太陽花」青年有罪。這個判決來得有點晚,但總算是來了。然而,「太陽花」青年有罪,當年鼓動這班青年攻佔當局機關、攻擊警察的民進黨呢?那個收割「太陽花運動」果實、摘取地區領導人大位的蔡英文呢?

2014年3月23日19時,「黑島青年陣線」召集人魏楊等人領著一班青年攻入臺灣行政部門辦公樓,他們搗毀樓內設備和公物,攻擊守衛大樓的警察。那一晚,站在他們身邊,卯足全力挺他們的是民進黨。「蘇貞昌主席與蔡英文、謝長廷、遊錫堃率同民意機構黨團同志及黨務幹部們,現已步行進入行政機關辦公樓內,和院內的同學們一起。」當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臉書上宣布。

與此同時,蔡英文發表聲明,要馬英九「應立即出面,針對人民訴求,給予正面回應」。24日凌晨,臺北警察開始強力驅離學生,謝長廷與學生手拉手躺在地上。蔡英文則把頭像換成黑色,嚴詞譴責馬英九。蘇貞昌更是痛罵「歷史必將對此留下嚴厲的罵名,而人們永遠不會原諒」。看看,這個時候民進黨不正是與「太陽花」青年躺在一條戰壕裡嗎?沒有民進黨蔡英文蘇貞昌們縱容,這班學生哪有這麼大膽氣進行這麼猖狂的行動?

民進黨支持「太陽花」青年,當然不是支持他們所謂的「公民不服從」,更不是為什麼「民主」。蔡英文蘇貞昌們有著更現實的算計,這是幼稚的「太陽花」青年無法企及和理解的。蔡英文由於更早「耕耘」青年,領頭的幾個人都與她的「小英基金會」有關,理所當然成為運動的利益收割者。之後,蔡英文強勢重回民進黨主席寶座,在當年的「九合一」選舉中,挾「太陽花」之利擊潰國民黨,贏得多數縣市執政。在2016年初的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擊敗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民進黨再次在島內執政。

看看今天台灣政壇的頭面人物,除了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外,蘇貞昌成了行政部門負責人,回到當年他鼓勵學生攻佔的大樓上班了,遊錫堃成了立法機構的負責人,那個地方是「太陽花」青年首先攻佔的地方。最不濟的謝長廷成為當局的「駐日代表」。民進黨輕鬆地摘了「太陽花」的成果。

今日「有罪」的「太陽花」青年成就了當年的民進黨,但「太陽花」的貽害卻有由兩岸特別是臺灣民眾來承擔。貽害最深的就是兩岸關係的倒退。「太陽花運動」後,島內政治向民粹發展,在民進黨的操弄下,島內民意也由「恐中拒陸」向「反中抗陸」轉變,「反中」成為島內政治正確。特別是2019年,民進黨為贏得地區領導人選舉,不斷操作「反中」議題,在「忘果乾(亡國感)」的催化下,一切與大陸有關聯的人和事都會在島內引起反對。這次抗擊新冠疫情中,民進黨當局用「雙重標準」對待在大陸的臺灣同胞,使他們回家之路曲折而漫長,這種不合理操作卻得到島內的支持。兩岸關係經過民進黨執政的對立衝撞,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關頭了。

民進黨搞砸了兩岸關係,埋單的卻是臺灣民眾。由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動搖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原來業已形成的兩岸大交流格局戛然而止。大陸民眾赴臺旅遊銳減,直至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島內旅遊業者成為最大受害者,整個行業一片悽慘。民進黨當局為阻撓島內青年赴大陸就業創業,開罰在大陸就職的青年人,推高島內失業率。由於民進黨借新冠疫情損害陸生權益,大陸學生赴臺就學意願下降,島內大學又失去生源。也許,民進黨當局本就想與大陸「脫鉤」,只是臺灣怎可能離大陸而去?「脫」的結果,可能就會是更激烈的「融」。到時候,臺灣民眾又成為最大的「埋單者」。

如果說,判「太陽花」青年有罪,是遲來的正義,那麼,臺灣民眾更應該問的是,縱容鼓勵收割「太陽花」果實的民進黨應該承擔什麼責任?臺灣因「太陽花」而起的民粹會把臺灣帶向何方?

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年輕人,該冷靜下來了,思考一下臺灣的未來,思考一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太陽花學運」被判有罪 是司法公正回歸還是另類操作!
    既然「太陽花學運」有罪,又為何6年後才對「太陽花學運」分子判刑定罪?可謂迷霧重重。    從客觀上講,「太陽花學運」癱瘓「立法院」、衝擊「行政院」,犯罪事實清楚,判刑證據確鑿,罪有應得。這難道真的是遲來的法律「正義」?非也!
  • 「太陽花學運」頭目二審改判有罪,民進黨要為法治社會「踩剎車」?
    眾所周知,2016年蔡英文率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其任內第一位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上任後,第一件公文除發布機要人員人事案外,就是批示撤告126位「太陽花學運」分子,頗有對「太陽花」們收編示好,感謝其「奪權」有功的意味。不過,仍有21人被公訴。
  • 遲來的正義「太陽花學運」頭目等7人二審被改判有罪
    「學運」頭目魏揚等人二審被改判有罪。(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6年前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分子攻佔臺灣行政機構事件,臺灣檢方共起訴132人,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對這些人撤告,其中「學運」頭目魏揚等10人一審被判無罪,在島內引發極大爭議。臺灣檢方不服提起上訴,臺灣高等法院4月28日二審宣判,認定魏揚等7人煽動他人犯罪,改判2個月至4個月有期徒刑。
  • 「太陽花」頭目的真面目:蔡英文的臥底
    對這項人事決定,綠營自己人也都看不懂:林飛帆不是民進黨黨員,過去還曾公開批評過蔡英文,如今怎麼成了副秘書長了呢?正在海外訪問的蔡英文卻是對此很滿意:「年輕人願意投入公共事務,我們都願意正面看待」。對此,民進黨派系相當不解,直呼出乎預料。
  • 靠收割「太陽花成果」上位 民進黨不敢對美國暴亂表態!
    川粉攻陷議事廳,美國國會山莊濺血,民主黨打算用「煽動叛亂」為由彈劾川普,計劃提案由眾議院表決,但這起震驚國際社會的事件迄今,收割2014年「太陽花學運」成果,獲得「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人士卻普遍噤聲不語,包括許多長期挺綠營的「法學大師們」也沉默,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對此沒表態,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僅以「遺憾」回應。
  • 疫情有關犯罪解讀之二十三 | 煽動分裂國家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一、實施兩罪具體方式方法。  1.煽動是指行為人以語言、文字、圖像等方式對他人進行鼓吹煽動,意圖使他人接受或相信所煽動的內容或去實行所煽動的分裂國家的行為,而並非行為人自己實行,這是煽動分裂國家罪與分裂國家罪的根本區別。  2.煽動的對象,可以是一人或眾人。
  • 案例解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間,杜導斌先後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了其撰寫的《論顛覆政府是合法的》等26篇文章,採取誹謗的方式公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在庭審中,杜導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表示認罪服法。法庭充分保障了杜導斌的訴訟權利,杜導斌及其委託的辯護人作了充分辯護。
  • 美國會「淪陷」,馬英九點名蔡英文、蘇貞昌:為何如此靜默?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8日表示,此事震驚全球,在各界紛紛譴責暴力之時,為何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如此靜默,沒有同聲譴責暴力?報導稱,馬英九辦公室表示,美國朝野一致,都強力譴責入侵國會的暴力行為,支持警方執法。
  • 煽動分裂國家罪
    兩罪的客體是相同的,即國家的統一;兩罪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即分裂國家。但它們有明顯的區別:一是實施的行為不同,本罪是煽動行為,後罪是組織、策劃、實施分裂的行為。二是犯罪形式不同,本罪是任意共同犯罪,即單個人即可構成,後罪是必要共同犯罪,只能以共同犯罪形式存在。
  • 最後政見會 蘇貞昌高度勝蔡英文
    許信良延續兩岸政策主軸,蘇貞昌、蔡英文均強調自己與黨的關連,但蘇從個人延伸到黨再到臺灣整體,接續打出不能喊「唯一支持」,會破壞黨團結的感性呼籲。蘇超越蔡以個人為出發的結論,高下立判。   蔡英文在這場初選得失心太重或被派系綁架,蔡陣營連續操作的「唯一支持牌」、「抹藍對手」都可看出一個想要得到權力的人展露出的欲望。
  • 美國國會「淪陷」,馬英九點名蔡英文、蘇貞昌:怎麼不吱聲?
    有兩個人卻沒吱聲,被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點名了。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報導,常常與川普政府「一唱一和」的蔡英文當局至今未表達看法。8日,馬英九辦公室發新聞稿批評,在其他領導人紛紛譴責暴力時,蔡英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選擇靜默,未同聲譴責暴力,令人遺憾。
  • 「太陽花」遭「政治性判決」引臺灣退休警察抗議
    2014年3月18日,在民進黨的煽動和支持下,由部分學生和團體主辦的震驚臺灣的所謂「反服貿黑箱」的「太陽花學運」爆發,部分青年學生和民眾先是佔領臺灣「立法院」,癱瘓議場,使「立法院」陷入停擺狀態;接著又攻佔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辦公場所,恣意進行打砸。
  • 當年蘇貞昌給蔡英文釘子 現在蔡英文送蘇貞昌轎子
    2011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左)到超越基金會拜訪「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右),蘇貞昌多次表示,如果蔡英文要指派什麼工作給他,直說無妨,不過,蔡英文沒給予明確答案。但或許是在初選時二人的嫌隙未解,蔡英文就像是帶著伴手禮前來,說要請蘇貞昌擔任「最重要的角色」,但就算蘇貞昌摸著他的「電火球」,九度逼問蔡英文什麼是「最重要的角色」?甚至說願為黨的團結做一切,請蔡英文直接派工作,但蔡英文就是不願打開「伴手禮」,公布希麼是「最重要的角色」。    蔡英文:他們沒有照很好,再一次。
  • 被蔡英文拋棄?蘇貞昌權力被「架空」
    導讀: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是蔡英文在2019年任命的,不過近來有種種跡象表明,蘇蔡兩人的關係並不和諧,人們懷疑蘇貞昌的權力可能被蔡英文架空了。蘇貞昌疑被蔡英文「架空」據臺灣《聯合報》文章稱,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份訪問臺灣,見了蔡英文,見了「國安會秘書長」以及「經濟部長」,然而卻沒見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人們對此現象質疑蘇貞昌被架空。但是蘇貞昌卻說,他在擔任行政機構負責人沒多久時,蔡英文和他討論過開放「萊豬」議題。
  • 趙秉志: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在司法實務中,不能把發表任何不利於國家政權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過激言辭,攻擊、謾罵社會主義制度的人,都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論處。如果是因為對黨的一些基本政策產生誤解、有牴觸情緒而發牢騷、講怪話,這屬於思想教育問題,不能作為犯罪處理。但是,如果行為人的煽動行為是針對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屬於―般的錯誤言論,而應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論處。
  • 臺政客:蘇貞昌是想「報復」蔡英文
    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隨後也聲稱,將會竭盡全力來配合「監察委員」的工作,以追查真相。 民進黨的「酸葡萄心理」 2020年12月30日,臺灣監察部門林文程在對「行政部門」進行巡查時指稱,馬英九當年為了參與世衛大會,曾經和大陸進行過協商,在協商的時候,馬英九做出了什麼樣的承諾和讓步,臺灣民眾有權知曉。
  • 什麼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顛覆國家政權罪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對一般公眾而言十分陌生,到底什麼樣的行為才算顛覆國家政權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呢? 不完全等於「反革命罪」  顛覆國家政權罪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是1997年新修《刑法》中加入的罪名條款,與此同時1997年的《刑法》也取消了「反革命罪」,據此有些分析就認為顛覆國家政權罪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是「反革命罪」的替代。
  • 蔡英文攪局香港 邱毅:有4點動機
    香港反對派煽動的示威活動已持續兩個多月。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每次到示威現場報導時都注意到,除了有「港獨」分子扛著英美國旗走來走去,來自臺灣地區的各種旗幟也會出現在人群中。「臺獨」影子正在香港亂局中晃動。民進黨當局多次隔海為暴徒搖旗吶喊。蔡英文最近的涉港表態是在8月19日和20日,她聲稱「支持香港人追求民主自由」。
  • 「太陽花學運攻院」案對香港社會的啟示
    四年前,臺灣「太陽花學運」分子攻佔臺行政機構案一審,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魏揚等人無罪,但該案日前發生逆轉。臺灣「高等法院」認為魏揚等7人觸犯煽惑他人犯罪,改判2個月至4個月徒刑。雖然全案仍可上訴,但臺灣「高院」的裁決向臺灣社會傳遞了正面的信息:任何暴力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任何人都不能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破壞社會秩序和挑戰法律規範。這對發生香港「反修例」風波的香港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示。
  • 蘇嘉全成蔡英文秘書?蘇貞昌直言:兩人事情沒那麼簡單
    臺頭聞編輯:暗藍陳菊在臺灣地區選舉的過程中為蔡英文能夠成功實現連任出力頗多,這也使得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陳菊應該收穫勝利的果實。近日有消息稱,陳菊的身體狀況堪憂,正在考慮辭職。蘇貞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陳菊的身體很好並且會繼續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