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品牌商尋求增長點 多品牌集合店成「新寵」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在傳統百貨業態銷售慘澹、電商瓜分零售品牌實體店銷售的背景下,「多品牌集成大店模式」正成為鞋服品牌商進行渠道變革、鞏固自身競爭優勢、尋求業績新增長點的「新寵」。

  試水多品牌集合店

  日前,廣州男裝企業卡奴迪路推出首家多品牌高端精品買手店「01MEN」,並將企業經營範圍由此前的以服裝服飾生產銷售為主變更為零售業。奧康國際也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4.017億元,未來3年新建奧康國際館150家。更早試水這一模式的還有報喜鳥,報喜鳥集團這兩年由品牌商向零售商轉型,自2012年開始報喜鳥集團新推出旗下全新零售業態、多品牌集成大店「鳳凰尚品」。

  七匹狼、361°等也在多品牌集合店方面有所嘗試。從2007年起,七匹狼就開始在全國開設多家大型旗艦店和生活館,在多種不同風格的店鋪中,七匹狼把傳統男裝、男性服飾、家庭服裝、家居用品等合為一體,生活館中除了企業自己的子品牌外,還嘗試將一些國際品牌納入其中。

  361°在2013年的鞋博會上首次推出集合店的概念,整合旗下的361°運動、361°童裝以及361°尚品牌產品,基於「時尚一家人(Family Fashion)」 的理念,推出了361°集合店。361°總裁丁伍號表示,在行業內首先推出「集合店」,是希望通過探索不同的商業模式,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效益好於單品牌專賣店

  多品牌集成大店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要求店內匯集一大批品牌。「鳳凰尚品」店內匯集了來自義大利、法國、美國、韓國等國家約20個男女鞋服、皮具類品牌;「01MEN」店內更是匯集了全球多個國家的約100個國際品牌;七匹狼生活館,除了旗下自品牌,也嘗試引進了一些國際品牌;361°的集合店則是由旗下的3個定位不同的品牌組成。

  業內人士表示,多品牌集合店主要由三類品牌組成。第一類是企業自有品牌;第二類是來自義大利、法國等國的國際品牌,企業通過代理模式進行合作;第三類是通過相互合作模式獲得經營權的品牌,如相互參股之類。

  曾有一家多品牌公司計算過,客人在單品牌店鋪逗留的時間不長,但在集合店裡,客人停留的時間明顯高出單品牌店3倍。他們還算過另一筆帳,採用集合店模式能夠使店內每平方米的租金壓力、人員成本減少,估計比單品牌店下降15%,但是銷售額卻能增加很多。

  「對於購物中心來說,通過引進集合店,同樣意味著在相同的面積內,單品牌的總數將會大大增加,租金和經營效益也會相應增加。」MOSO品牌運營中心總經理黃繩榕表示。據介紹,國美、蘇寧就是從大商超百貨中劃分出來的典型家電品牌集合店。

  多品牌合作存在風險

  據了解,除了361°、七匹狼等泉州品牌企業在嘗試多品牌集合店外,一些泉州消費者常常接觸的品牌店,比如三號倉庫、東+紅、三福等也是採用多品牌集合店的模式在運作。比如,東+紅店裡的服裝,除了東+紅自家的品牌外,也有其他品牌。

  三福更像一個多品類的集合店,一樓全部為男裝、女裝,二樓即為女生用品集合地。「品牌集合店所提供的綜合體驗可以完美地展示商家的產品,吸引大量體驗者,給目標客戶更強的購買慾望使之促成交易。」泉州市有度廣告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孝寬表示。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品牌集合店由於是多品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如果有某一方突然退出,就可能面臨重新組合的風險,更嚴重地甚至直接導致集合店解散,這些問題使品牌集合店相對於單品牌店,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不過,能夠提供更多品牌的集合店未來是發展方向,消費者會更願意到一個能夠提供更多選擇、服務的地方購物。」中國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鈦格表示。

  據了解,不久前在石獅舉辦的買手匯上,時尚集團以一個多品牌買手店的形式展示了公司代理的30多個歐洲服裝品牌,吸引了很多買手和本土服裝企業的關注。由於看好多品牌買手集合店在泉州的市場,李鈦格近期正在石獅選址,準備在石獅開一家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買手集合店。
  (來源:泉州晚報 作者:劉文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鞋服多品牌集合店成顧客青睞的實體店模式?
    現狀:鞋服多品牌集合店大行其道   據統計,2015-2016年,中國有上萬家鞋服品牌門店關閉,其中有我們熟悉的品牌:波司登、紅蜻蜓、百麗、達芙妮、安踏、九牧王、李寧、七匹狼等;但是,國際和國內鞋服品牌集合店加速了擴張或集合店模式轉型,並取得了持續的逆勢銷售增長。
  • 奧康等加速終端變革應對零售變局 多品牌集成店成新寵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傳統百貨業態銷售慘澹、電商大肆瓜分零售品牌實體店銷售的大背景下,「多品牌集成大店模式」正成為鞋服品牌商進行渠道變革、挽救銷售下滑頹勢、鞏固自身競爭優勢、尋求業績新增長點的「新寵」。
  • 鞋服品牌特賣已成電子商務競相追逐新寵
    鞋服品牌特賣已成電子商務競相追逐新寵 2013-06-09 15:39:39 來源:網上輕紡城 日前,在天貓、凡客誠品、當當網、京東等企業的推動下,電商市場上掀起了一陣名品特賣熱潮
  • 增強集客能力 品牌集合店成長春購物中心新寵
    「有別於網店或在線平臺,我們改變了同質化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直接面對設計師,為消費者推薦全球新銳時尚前沿的時裝設計師品牌、國際化的潮流信息和消費選擇。」D2C區域經理樂樂告訴記者。新近登陸長春卓展的好孩子星站是一家多品牌集合店,該店引入的就是國際流行的集合店營銷模式。
  • 從本地童裝到全球品牌 泉州鞋服企業加緊收購童裝品牌
    泉州鞋服企業加緊收購童裝品牌從本地童裝到全球品牌 去年泉企動作頻頻核心提示安踏收購「小笑牛」,匹克收購「嗒嘀嗒」,鳳竹加碼「童裝集合店」……近兩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童裝市場的成長性越來越高。2017年評估的國內童裝市場達到1500億元,童裝童品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頗有遠見的閩派鞋服企業正加緊布局市場,特別是通過收購的形式,儘快涉足童裝童品市場。 □記者 溫文清 文/圖2017年國內最受關注的行業收購行為之一,恐怕要數安踏收購香港中高端童裝品牌小笑牛(KINGKOW)了。
  • 五角場商圈兒童業態: 注重創新 品牌集合店成「寵兒」
    (不完全統計)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走訪的這幾個商場中,兒童業態共有61家。其中,兒童早教29家,兒童樂園6家,兒童攝影2家,兒童零售22家,兒童生活服務2家。   贏商網梳理業態分部發現,五角場商圈中兒童早教培訓的佔比最高,其中有不少英語培訓機構,如學樹堂美式學科英語、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
  • 借道「集合店」 港服裝品牌搶佔內地
    香港金蛋集團旗下勇俊控股(Handsome Hero)執行長沈嘉奕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未來9個月,他們將投入1000萬美元在內地開設150家店,其中多品牌集合店「HH」100家以上,而在兩年前,其店鋪數量還不到30家。 越來越多的海外及香港本土服裝品牌開始以「集合店」的形式出現在內地市場上,開店的速度讓人覺得這個市場有些「瘋狂」。
  • 特步X-STREET多品牌集合店全國首店落戶廈門SM
    X-STREET是特步集團首家多品牌多品類集合店,集合了特步(XTEP)、索康尼(SAUCONY)、帕拉丁(PALLADIUM)、邁樂(MERRELL)四大品牌,六種時尚風格。該店面佔地1500多㎡,裝修風格為工業設計簡約風,打破空間局限性,為消費者帶來時尚感滿滿的購物體驗。加上時尚感十足的潮酷元素,讓不同區域的潮品尖貨更加吸睛亮眼。
  • 個性化品牌成購物中心新寵 2016年廣州多了這些品牌!
    搜鋪網消息:據搜鋪網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1月1日起,截至2016年8月18日,首入廣州品牌25個,其中零售品牌佔一半以上。從這25個品牌來看,除了三家,其餘品牌皆入駐購物中心,且以個性化和創新性品牌為主,可見,品牌選址購物中心已然成趨勢,而創新與個性是當前購物中心招商的要素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I2快時尚O2O體驗購物平臺打造的國內第一家「I2淘品牌集合體驗店」在廣州高德置地冬廣場開業。該店集合了各大淘品牌,讓消費者可以在高檔購物中心享受淘寶價購物。
  • 解密現代購物中心新「秘訣」:品牌集合店
    品牌集合是大勢所趨  我們不難發現現代購物中心正加速引進品牌集合店。據估計,未來品牌集合店在購物中心佔比將達到四成,集合店的成長帶來是讓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  金源新燕莎MALL和富力購物中心都引進了愛慕內衣品牌集合店,金源新燕莎MALL在5月還引進了「SAMMY」(森美)品牌集合店,國瑞購物中心則引進了MAP by BELLE,金寶匯引進了雙妹,在萬達購物廣場已經可以看到NANA&VIVIAN……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商業不斷向差異化方向發展,購物中心的集合店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 購物中心新寵KKV的品牌集合店進化論
    在過去幾年,購物中心主力店主要有兩種類型:奢侈品和快時尚品牌。但隨著Z世代成為主流消費群體,需求開始向小眾化、專業化、多元化,忠誠度趨低等特點轉變,由對快時尚品牌的追捧到「審美疲勞」的年輕消費群體開始轉變,TOPSHOP、NEWLOOK、Forever 21等品牌先後退出中國市場。
  • 揭秘鞋都的前世今生:一個湧現出十多家知名鞋服品牌的傳奇縣城
    當然也有人知道中國的「鞋都」晉江,在這個不起眼的濱海縣城裡,曾經誕生了安踏、特步、德爾惠、貴人鳥、361度、鴻星爾克等眾多國內知名體育用品品牌。雖然如今這些體育鞋服品牌,倒閉的倒閉,停牌的停牌,僅有安踏、特步等寥寥幾個品牌發展較好,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晉江這個小縣城,所賦有的傳奇色彩。那麼這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漁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為中國鞋都的呢?
  • KK集團做起了潮玩生意 推出潮玩集合店品牌X11
    圖源/X11官微及大眾點評 聯商快訊:盲盒熱賣,讓KK集團也打起了潮玩集合店的主意。 繼KK館、KKV、THE COLORIST調色師之後,KK集團最近推出了潮玩集合店品牌X11。 目前X11已在上海環球港、上海南翔印象城、廣州悅匯城開設三家實體店。
  • 開闢香氣線下體驗場景,優優集用品牌集合店吸引年輕用戶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全球香水市場規模約為3906億元,中國在其中佔比僅為2.5%,未來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國內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新興香水品牌會有爆發。   36氪最近關注到一家線下香氛集合店「優優集」,成立於2019年,專門收錄年輕原創的香水品牌,目標用戶為一二線城市80後-00後群體,客單價在80元左右,月復購率約為30%。
  • 奢侈品買手集合店品牌ifidol入駐深圳灣萬象城
    作為奢侈品買手集合店品牌——ifidol,好衣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再次擴大線下門店布局,於12月18日正式進入深圳灣萬象城。這也是2018年繼深圳深國投入駐之後,再次入駐深圳,為其重點城市布局更進一步。
  • 百家品牌鞋服產品特賣活動將於石獅舉行
    百家品牌鞋服產品特賣活動將於石獅舉行 2013-04-27 09:19:10 來源:網上輕紡城 記者從市經貿委獲悉,泉州市將於4月29日至5月5日,在石獅服裝城藝術展覽中心舉辦百家品牌鞋服產品特賣活動
  • 小眾品牌、國貨之光……美妝集合店來了!
    其實,「美妝集合店」並不算新鮮事物,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絲芙蘭、屈臣氏、萬寧等。這一業態的優勢在於:無論是品牌、產品品類,還是價格區間,都有豐富的選擇,消費者得以一次性買齊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而無需輾轉於各個品牌的專櫃;能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美妝試用體驗,這是線上渠道無法獲得的。
  • I.T、C&J等品牌集合店和購物中心關係解析
    雖然每個品牌的風格與設計理念不盡相同,但卻被同一店面召集在一起,互相融合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牌集合店。   品牌集合店是時代的產物,更是企業多品牌戰略深入操作的表現形式。其實早在幾十年前,歐美國家便開始流行這種業態。買手制的盛行也加速了品牌集合店在歐美的發展,並使其成為歐美國家當今的主流零售模式。
  • 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下月底前全面退出中國
    核心提示: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妝集合店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難了。根據《青眼》報導,英國著名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將於5月31日前陸續關閉。 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妝集合店的日子似乎越來越難了。
  • 品牌更新迭代加速 「趣」品牌成購物中心新寵
    贏商網獨家策劃「趣創商業新主場」系列報導,探求體驗商業創新思維,提供「以變應變」經典案例,打造趣創商業新主場!   如今,品牌更新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一些缺乏個性、毫無特色的傳統品牌逐漸被淘汰。與此同時,高顏值、重體驗又會「玩」的有趣品牌開始大舉進攻購物中心,並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