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兩會代表委員有不同聲音

2020-12-19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也經常有一些單身女性來問凍卵事情,他們意志堅定,聲稱自己有能力養育孩子。」北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何方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則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

圖文無關。張濤攝

首例「冷凍卵子」案,

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權利

彭靜提交的《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中,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彭靜認為,利用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可以給予女性更多生育平等的選擇機會。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是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有很多網友對彭靜的提案表示肯定,「她代表所有單身女性發聲」、「女性凍卵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有網友聲稱,「有風險應告知,像手術前的告知一樣,成年人認字也是為自己負責的;怕買賣,制定管理買賣方面的規定;有技術門檻,從醫療資質管理……這些都和單不單身沒有關係,單身女性也應有凍卵的權力。」

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

多方風險存在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在今年兩會帶來一份關於「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的建議,也引發熱議和關注。

孫偉表示,冷凍卵子與冷凍精子不同,冷凍卵子需要人為服用或注射激素,用超過生理劑量的促排卵激素促使女性體內產生比自然生理狀態下更多的卵子。這種狀態有可能導致一部分人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產生例如腹水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血栓。因此,不建議只是單純想藉助冷凍卵子手術人為推遲生育年齡的女性冷凍卵子。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此外,孫偉認為,在凍卵技術成熟之前,如果貿然放開禁令,大家都去冷凍卵子,就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或催生買賣卵子行為,甚至衍生代孕等違法行為。孫偉認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建議女性

在最佳生育年齡24-29歲進行生育

「凍卵不一定保險,而且有一定的醫療風險。而且凍卵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冷凍幾個卵就一定能夠得到一個活孩子。」北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何方方稱,中國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且對於凍卵的需求也在增加,但若真正實施起來,依然有很多困難及問題。

何方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假如取卵20個,理想狀態下,成熟卵大約80~90%,冷凍復甦率大約存活大約60~70%,受精率大約70%,養成3天的胚胎又有一定的損耗,從3天養到5天,養成率50%,再經過PGS篩查,……,經過層層損耗,取卵20個,可能只有幾個可移植的胚胎。移植一個通過PGS篩查的胚胎,平均懷孕率60~70%,懷孕後還有大約20%的流產率。所以,取20個卵,才可能有一個活產。

何方方稱,「冷凍卵子的目的是以後要孩子,但她們會在年輕的時候把卵取出來,就需要通過生殖輔助技術,20個卵子佔用著,很多女性在最初冷凍卵子,但若後來結婚了,就不用這個卵子了,這樣就浪費了這個卵子,會造成技術濫用。」

「有了生殖輔助技術以後,很多人可能會推遲生育的年齡,如30歲凍卵子20個,到40歲才用,這個卵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未必會達成懷孕的目的。」何方方也表達出自己的擔心。建議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24-29歲進行生育,35歲以上高齡婦女生育,發生妊娠期合併症、併發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

相關焦點

  • 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導讀】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更多關於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導讀】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更多關於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人大代表回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
    孫偉受訪者供圖原標題:孫偉代表: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引發廣泛關注,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
  • 兩會|為31歲單身女性的「凍卵」事:「65後」和「55後」吵起來了
    花十幾萬「凍卵」有必要嗎?圍繞單身女性的「凍卵」要求是否該獲批,「55後」和「65後」,兩位女性代表/委員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提案。這源於一起人權案件。2019年12月,我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公開審理,此案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
  • 女代表女委員PK單身女性凍卵,你贊成還是反對?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孫偉建議「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引發了巨大的輿論熱潮。在孫偉看來,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是違法的嗎,為什麼禁止?
    今年兩會,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原衛生部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意味著,未婚女性在國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是法律禁止的。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人大代表這個建議就是然並卵
    作者:畢文章25日,全國人大代表孫偉提出的「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建議受到廣泛熱議。孫偉接受@緊急呼叫專訪回應此事稱,這一建議是希望向單身女性科普最佳生育期,她擔心女性凍卵等到高齡再生育,那時發生風險的機率會更加。她稱當前國家不允許給單身女性凍卵,她的建議是說了事實,並未感到壓力。諸位看官,又是凍卵,又是「然並卵」,你們是不是如墜五裡霧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強制離婚冷靜期,維護了誰的利益?
    我以為本次兩會,有關重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話題會被人大代表們提起,然而我沒想到,有關女性的兩項話題才是人們討論的重點。第一項,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提出的關於「禁止單身女性凍卵」的建議。
  • 代表回應「禁止單身女性凍卵」:技術有待進一步科普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昨天(5月25日)關於「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的報導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新京報記者採訪到該建議提出者,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她回應稱,凍卵問題有待進一步科普,希望通過提出該建議提醒公眾適齡結婚生育。
  • 為31歲單身女性的「凍卵」事:「65後」和「55後」吵起來了
    導讀這是新時代女性的權利,法律應該與時俱進,不建議禁止。來源:醫脈通作者:蘇暄本文為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今年兩會,有個話題很有女性圈碰撞感。花十幾萬「凍卵」有必要嗎?圍繞單身女性的「凍卵」要求是否該獲批,「55後」和「65後」,兩位女性代表/委員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提案。這源於一起人權案件。2019年12月,我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公開審理,此案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和道德問題,原告徐女士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彭靜委員提《女性生育權》,建議單身女性凍卵輔助生殖合法化!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提交《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單身女性擁有生育權在法律上並未明令禁止,但實踐中遭遇重重困難,障礙之一是單身女性實施凍卵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並不被認可。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上熱搜,女性不想未來後悔,難道錯了嗎?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引發廣泛關注,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禁止凍卵,不可以也沒必要
    代表是不是高看我們了??? 這可是凍卵哎!!! 我只想說這位代表, 看來你對凍卵一無所知。
  • 單身女性凍卵需求越來越多 「人工凍卵」放開會有哪些風險
    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了一份《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就引起了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這項技術目前為大眾所知,技術也日漸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開放單身女性「人工凍卵」有哪些風險。風險1:凍卵的不確定性凍卵並不能保證未來一定能夠生寶寶。
  • 禁止凍卵、別提女權、本升專!這些「奇葩」提案,你看懂了嗎?
    最近兩會,出了不少提案,有非常明顯從商業利益角度出發的,比如伊利公司的人大代表李翠枝建議禁止進口嬰幼兒奶粉。也有出發點特別好,但目前實施起來有難度的,比如全國政協委員許洪玲建議:聘請老師授課開展家長教育,父母也要「持證上崗」。
  • 單身女性能凍卵嗎?政協委員提案建議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提交《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單身女性擁有生育權在法律上並未明令禁止,但實踐中遭遇重重困難,障礙之一是單身女性實施凍卵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並不被認可。
  • 單身女性的凍卵:中國女性覺醒的風向標
    前段時間,微博上很多人在討論是否支持單身女性冷凍卵子,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很多人反對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凍卵技術還不夠成熟。男性存精不受歧視,單身女性凍卵依然不行中國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標明「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而《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都沒有否定單身男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權利。這看起來難道不是十分可笑的麼?
  • 單身女性,不配擁有一個孩子?
    經過半年塵封后,這一具備較大爭議的話題通過兩會代表們的建議,再次成為網友們爭論的焦點。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對於單身未婚女性「凍卵」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在今年的兩會上,成為了持反對意見的一方。
  • 是時候放開對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
    作者:馬 青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了一份提案,重提賦予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育技術的權利(包括凍卵),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 單身女性凍卵需求越來越多 「人工凍卵」放開會有哪些風險 | 鵝知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引發廣泛關注,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