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也經常有一些單身女性來問凍卵事情,他們意志堅定,聲稱自己有能力養育孩子。」北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何方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則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
圖文無關。張濤攝
首例「冷凍卵子」案,
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權利
彭靜提交的《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中,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彭靜認為,利用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可以給予女性更多生育平等的選擇機會。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是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有很多網友對彭靜的提案表示肯定,「她代表所有單身女性發聲」、「女性凍卵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有網友聲稱,「有風險應告知,像手術前的告知一樣,成年人認字也是為自己負責的;怕買賣,制定管理買賣方面的規定;有技術門檻,從醫療資質管理……這些都和單不單身沒有關係,單身女性也應有凍卵的權力。」
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
多方風險存在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在今年兩會帶來一份關於「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的建議,也引發熱議和關注。
孫偉表示,冷凍卵子與冷凍精子不同,冷凍卵子需要人為服用或注射激素,用超過生理劑量的促排卵激素促使女性體內產生比自然生理狀態下更多的卵子。這種狀態有可能導致一部分人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產生例如腹水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血栓。因此,不建議只是單純想藉助冷凍卵子手術人為推遲生育年齡的女性冷凍卵子。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此外,孫偉認為,在凍卵技術成熟之前,如果貿然放開禁令,大家都去冷凍卵子,就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或催生買賣卵子行為,甚至衍生代孕等違法行為。孫偉認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建議女性
在最佳生育年齡24-29歲進行生育
「凍卵不一定保險,而且有一定的醫療風險。而且凍卵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冷凍幾個卵就一定能夠得到一個活孩子。」北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何方方稱,中國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且對於凍卵的需求也在增加,但若真正實施起來,依然有很多困難及問題。
何方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假如取卵20個,理想狀態下,成熟卵大約80~90%,冷凍復甦率大約存活大約60~70%,受精率大約70%,養成3天的胚胎又有一定的損耗,從3天養到5天,養成率50%,再經過PGS篩查,……,經過層層損耗,取卵20個,可能只有幾個可移植的胚胎。移植一個通過PGS篩查的胚胎,平均懷孕率60~70%,懷孕後還有大約20%的流產率。所以,取20個卵,才可能有一個活產。
何方方稱,「冷凍卵子的目的是以後要孩子,但她們會在年輕的時候把卵取出來,就需要通過生殖輔助技術,20個卵子佔用著,很多女性在最初冷凍卵子,但若後來結婚了,就不用這個卵子了,這樣就浪費了這個卵子,會造成技術濫用。」
「有了生殖輔助技術以後,很多人可能會推遲生育的年齡,如30歲凍卵子20個,到40歲才用,這個卵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未必會達成懷孕的目的。」何方方也表達出自己的擔心。建議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24-29歲進行生育,35歲以上高齡婦女生育,發生妊娠期合併症、併發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