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總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令大人啼笑皆非,有時候也會因為童言無忌,造成一些尷尬。而在現在從幼兒園就有大量作業,爸爸媽媽逼著孩子寫作業,造成親子矛盾,這個時候天真的孩子就會有換個爸爸媽媽的想法了。
女兒完不成作業被媽媽罵哭,女兒直接問老爸:「可以給我換個媽媽嗎?」
現在的孩子真是有點可憐,從幼兒園就開啟了寫作業模式,進入了題海遊泳掙扎。有位寶爸在網上就分享了這樣一件童年趣事:自己的女兒因為貪玩沒有及時完成幼兒園作業,媽媽一頓呵斥,就把女兒訓哭了,最終很不情願地寫完了作業。
爸爸下班回家後,女兒一頭扎進爸爸的懷裡,委屈地哭了起來,爸爸問女兒怎麼了,女兒這才抬起頭來開始「控訴」媽媽,最後女兒直接問爸爸:「爸爸,我問你個事,你當初為什麼要和她結婚,我不想讓她當我媽媽,可以給我換個媽媽嗎?」
這突如其來的靈魂拷問,爸爸立時就懵了,趕緊捂住了女兒的嘴巴,然後對女兒說:「這種事怎麼能亂說呢?你要換媽媽,也就是我要換老婆了,你媽媽不會答應的。」這時孩子媽媽走過來了,爸爸補充到:「當然我也不會同意的。」見自己的願望落空了,女兒又大哭起來。
這一幕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不得不說兒童的世界真的很天真很無邪,更或許孩子的世界還不應該有作業。
這段視頻很快走紅,網友們也是紛紛表達看法:
網友1:這孩子太可愛了,簡直是個蠶絲棉的小棉襖。
網友2:還是親閨女,一眼就看出了你爸爸的內心想法。
網友3:我家的女兒直接說,媽媽我不想要這個爸爸了,我們能不能去買一個回來?不,要買三個,一個給我寫作業,一個陪我玩,一個掙錢給我和媽媽花。
網友4:傻孩子,親媽只會觸及你的皮肉,後媽可能會毀滅你的靈魂哦!
如何處理好孩子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的情況呢?
隨著孩子的作業不斷增多,現在的家庭矛盾大多轉變為家長和孩子作業之間的矛盾了,陪玩寫作業折磨的不僅是家長,還有孩子,常常因孩子作業和學習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呢?
1、給孩子儘早養成好習慣
習慣越早養成越好,形成過程越容易。孩子的學習習慣也是,從孩子一上學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做作業時的端正的坐姿、態度等等。養成得越早家長日後越省心。
2、不要吼叫和責罵孩子
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往往家長覺得孩子笨和拖拉,怎麼說她也不聽,我這孩子這是怎麼了?再想想別人的孩子,簡直對孩子要絕望了,就忍不住對孩子吼叫責罵甚至是動手。這樣的家長簡直是瘋了,沒有用孩子的水平去考慮問題,不要忘了她還是個孩子,換位思考,多一點耐心和理解。如果對孩子吼叫責罵,只會讓孩子更沒心思做作業,只有抗拒和恐懼佔據她的心靈。
3、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也和孩子一同學習
寫作業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孩子的事情,俗話說「觀棋不語真君子」,面對孩子的作業也要這樣,不要過多的評判孩子的學習,如果她向你求助和她發現錯誤的時候才可以出手幫助。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無需目不轉睛的盯著,而要靜下心來,捧起一本書,或者拿起一支筆,讀讀寫寫,和孩子一同學習,這才是給孩子營造該有的學習氛圍。
小貼士:
孩子最需要的是愛和理解,愛會讓她得到安全感,理解會讓她獲得自尊和自信。一個孩子重要的不是學習好與壞,更重要的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只要擁有這兩種基本信念,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有更大的成長動力。所以,在日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貶低、刺激孩子,更不能拿別的孩子來比較羞辱孩子。
今日話題:你是怎樣陪孩子寫作業的?有時候會發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