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失眠、情緒消沉、煩躁緊張、焦慮抑鬱?沒辦法,社會給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少人的心理健康頻頻亮起紅燈,進行心理諮詢,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說起心理治療,我第一個想起的是弗洛伊德。被譽為「精神分析之父」的弗洛伊德,開創了「潛意識研究」這個新領域,他通過夢境的分析,深入研究人的精神和思想。
他提出了很多開天闢地的理論,比如:潛意識、自我、俄狄浦斯情結、力比多。如果說愛因斯坦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黑暗宇宙的大門,那麼弗洛伊德就為我們開闢了一條通向心靈深處的道路。
你想不想學一點心理學,想學心理學,就要先懂弗洛伊德。丹尼爾·史密斯撰寫的這本《天才的另一面:弗洛伊德》,讓我們認識弗洛伊德,去發現他天才光環下的另一面。
一.自我剖析和外界評價
01.自我剖析,與之搏鬥
弗洛伊德通過對自己的剖析來展開研究。他將研究成果寫了出來,這等於自己將自己完全袒露在世人面前,但同時他又痛恨別人記錄他的隱私,弗洛伊德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矛盾體。
他拿自己開刀,深入地剖析自己,找到人類內心深處隱藏的惡魔,與之殊死搏鬥,並想辦法戰勝它。他曾這樣說:「我傾注最多心血的病人,就是我自己。過去我是從局外人的角度為病人治療,而現在我正親身經歷這一切。」弗洛伊德以己之身,告訴眾人:心理問題不但能被發現,也可能被治癒。
弗洛伊德以非凡的勇氣,面對自己的心魔,通過自我分析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研究成果。他不僅以身作則,還要求所有精神分析學會的成員,每個人必須像他一樣進行自我分析,來獲取經驗。
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完完全全地體現了一個科學人、觀察者、實驗者和思考者的專業和敬業,但是弗洛伊德卻說:「實際上我根本不算是一個科學人,我不是觀察者,也不是實驗者,更不是思考者。」弗洛伊德認為自己更像一個探險者和徵服者。
02.被質疑,被斥責
作為「徵服者」的弗洛伊德,太悲催了。因為眾人對他研究成果的質疑,從未曾停止過,甚至有人斥責他為科學騙子。
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的哲學家維根斯坦,在《美學、心理學及宗教信仰的授課及會話》這本書中寫下了這樣尖刻的批評:「我從未指望過能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看到智慧的火花。有之,但絕沒有大智慧。」
就連弗洛伊德的好友和學生,都給出了差評。比如,他的好友與合作者布洛伊爾直接警告學界,弗洛伊德的偏執已經沁入骨髓。他的學生,後來創立了分析心理學的著名心理學家榮格,以及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哲學家的卡爾·波普爾,也都給出了類似的評價。
其實弗洛伊德最不被認可的原因,就在於他的研究成果大多缺乏足夠的證據,維根斯坦稱他的研究成果,甚至連假設都算不上,只能稱為推測。
弗洛伊德年紀越大,就越輕率,沒有被充分論證的理論學說,一個接一個地公開發布,而且愈演愈烈,特別是被確診患了癌症之後。於是,弗洛伊德招來了更多更嚴苛的批評。
加拿大社會和文化專家杜弗蘭說:「弗洛伊德幾乎在他提出的所有重要理論上都犯了錯,歷史上沒有哪一位名人能在這一點上望其項背。」
弗洛伊德曾33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卻一次都未獲獎,主要是因為愛因斯坦的反對,兩位大師展開互懟模式,令人錯愕。
確實,將「俄狄浦斯情結」,以及「對夢境的認識」等觀點,放在當今科學研究的顯微鏡下,已經顯得很不靠譜了,他對女性性問題和同性戀的看法,更是大錯特錯。
隨著精神分析學影響力的擴大,人們對他的質疑聲也更加響亮。「弗洛伊德的偏執已經沁入骨髓」「弗洛伊德幾乎在他提出的所有重要理論上都犯了錯」等批判不斷,隨著科學的發展,他的研究結論被一一推翻。
儘管弗洛伊德犯了那麼多錯誤,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批評意見,就抹滅他的絕世風採。雖然他的結論存在缺陷,但弗洛伊德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勇敢地開啟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徵程。我們應該心生敬意,如果沒有他邁出這堅定的第一步,就沒有現在的精神分析學。
二.弗洛伊德的成功三要素
弗洛伊德之所以能功成名就,是因為他掌握了成功三要素,分別是:早立志、發現興趣和尋求幫助。
01.早立志
弗洛伊德年滿18歲時,就認為自己「肩負上天賦予的使命」,立志「一生要為人類的知識做出一些貢獻」。弗洛伊德心目中住著兩位英雄,分別是:哥白尼和達爾文。哥白尼創立了「日心說」,開創了天文學,是一位改變了人類宇宙觀的偉人。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論,推翻了唯心主義形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
弗洛伊德之所以敬他倆為英雄,是因為哥白尼和達爾文完全顛覆了人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所以弗洛伊德也想引領一次這樣的「顛覆」,這成了他的人生夢想。
02.發現興趣
與所有人一樣,弗洛伊德也曾迷惘過。直至有一天,弗洛伊德在一個講座上,聽到有人朗誦歌德的短文《論自然》,他深深被其「美妙」所打動,於是決心學醫。由於他將關注點轉移到了更加冷僻的科學研究項目上,結果他花了整整8年時間,才拿到醫學學位。
大學畢業後,他先在一家研究所工作,然後在麥內特精神病診療所行醫。麥內特點燃了弗洛伊德心中的火種,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並義無反顧、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其中。
弗洛伊德認為自己具有捍衛信仰的所有勇氣和熱情,拿他自己的話說,為了見證偉大時刻,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弗洛伊德在給妻子的信中是這樣描述自己的:我非常固執,我無所畏懼,我需要巨大的挑戰。在理智清醒的人眼裡,我做的許多事情稱得上十分輕率……但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敢於冒險,充滿希望,辛勤工作。
經過一路的尋尋覓覓,弗洛伊德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戰場,那就是心理學。此後,心理學主宰了他的每一年、每一天,乃至他的所有。要實現人生目標並不容易,他知道要實現目標,靠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只有尋求幫助。
03.尋求幫助
弗洛伊德自孩提時代,就非常擅長交朋友,尤其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儘管幾乎沒有人認同他的研究成果,但是他還是能先後與布洛伊爾、弗利斯,結成搭檔,成為研究上的夥伴。
為了能夠讓「精神分析」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在《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書出版後,他在家裡成立了一個討論小組,每周三晚上集會,進行思想交流,很快討論小組更名為「星期三心理研究社」。
1908年,更名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大會。不久,影響力迅速拓展到了維也納以外。之後,又成立了柏林精神分析學會。1910年,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正式成立。就這樣,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以燎原之勢,掀起了一股全球性浪潮。
在眾多幫助弗洛伊德的人裡,不得不提到兩位大咖,那就是阿德勒和榮格。他倆在心理學界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在離開弗洛伊德後,分別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和分析心理學。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最早的追隨者之一,是精神分析學會元老級人物。他是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的人。兩人最終徹底決裂,阿德勒帶著9名追隨者退出了精神分析學會,創立了「個體心理學」。
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榮格,他致力於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六年時間。擔任過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會長。在1914年,二人分道揚鑣。榮格離開弗洛伊德後,創立了「分析心理學」。
儘管阿德勒和榮格與弗洛伊德以分手告終,但他們為「精神分析學」所做的貢獻,絕對是毋容置疑的。這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弗洛伊德強大的號召力,他可以吸引到許多精英來幫助他,從而相互成就。
三.讓弗洛伊德揚名立萬的2個理論
01.精神分析理論
我們先來說說「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曾在《歇斯底裡症研究》中寫道:「當病人儘可能詳盡地用語言描述該事件之後,他們的症狀就會立刻永久消失……」。基於此推導出的結論就是,造成歇斯底裡症病人痛苦的根源是回憶。
於是,弗洛伊德決定挖掘病人的回憶,來進行治療。為了這個實現目的,他放棄了「電療」這種主流治療方法,改用催眠術。但很快他發現治療效果千差萬別,沮喪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按壓技術」。
他將自己的雙手按在病人的前額,然後讓病人描述按壓時,腦海中出現的各種畫面和閃現的回憶。如果一次按壓沒有效果,就重複按壓。
之後,弗洛伊德不斷完善心理學模型,1896年,他提出了「精神分析」這個概念,後世把1896年視為精神分析誕生的時間。弗洛伊德開始利用更新的技術鼓勵病人暢所欲言,讓他們把導致疾病的回憶說出來。
也是在這個時期,弗洛伊德放棄了「按壓技術」,嘗試「自由聯想」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需要讓病人放鬆下來,然後讓他們暢所欲言,話題可以毫無關聯地跳躍,想說什麼說什麼。同時,弗洛伊德開始在治療中使用躺椅,躺椅也因此成了精神分析的象徵之一。
說到心理治療,我們的腦海裡就展現出病人躺在躺椅上,閉著眼睛,跟心理治療師說話的場景。在躺椅上治療,就是從弗洛伊德那裡開始的。不過,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那些場景裡,心理治療師的座位在哪裡呢?是在躺椅的後面,這是有原因的。
病人覺得心理治療師仿佛是上天派來拯救自己的英雄,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救出來,所以他們會對心理治療師產生強烈的依賴感,甚至愛情。如果治療師的座位椅子在躺椅後面,就可以免除與病人的目光接觸交流,這樣可以相應地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在治療過程中,弗洛伊德發現人會通過三種方式,來掩蓋和壓抑不愉快的回憶,分別是:移情、投射、阻抗。
簡單說明一下,移情就是病人把感情轉移到另一個事物或人身上;投射就是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阻抗就是建立心理防線,拒絕配合治療。移情有對「愛」的移情,也有對「憤怒」的移情,我們來看幾個著名的移情案例。
先說說對「愛」的移情,「安娜·歐病例」是弗洛伊德事業起步的重要裡程碑,其實弗洛伊德並沒見過安娜,她是弗洛伊德合作夥伴布洛伊爾的病人,所有這個病人的信息都弗洛伊德從布洛伊爾那裡獲得的。
安娜在長達幾個月的治療過程中,相信自己愛上了布洛伊爾,嚇得布洛伊爾從此再也不為任何病人提供全面和長期治療了。弗洛伊德自己的女病人也在接受治療時,向他表達愛慕之情,就因為這個事兒,才讓弗洛伊德做出了把自己的座位移到躺椅後的決定,這樣就可以不與病人面對面了。
接下來說說對「憤怒」的移情,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很可能在心理治療師身上,發洩憤怒的情緒。
比如,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病人之一「鼠人」,這位病人是一位軍人,之所以叫他「鼠人」,是因為他在服兵役期間,一個上尉給他介紹了一個與老鼠有關的酷刑。在這之後,病人就產生了一個念頭,害怕這種酷刑會落到自己和親近的人身上。他有著持續不斷的恐懼,在治療時,對弗洛伊德爆發過狂怒。
02.無意識理論
弗洛伊德學說的核心就是「無意識」,我們現在叫做「潛意識」。弗洛伊德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夢的解析》中,將人的精神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意識就是我們能夠感知到的,能夠思考和討論的事物;前意識就是處於休眠狀態的想法和回憶;無意識則是意識和前意識無法觸及的渴求、願望和衝動。
打個比方,我們來到一個公司面試現場,無意識就是候選人待著的大廳,各種心理衝動是候選人,它們彼此間是互相競爭關係。經過面試,淘汰了不少選手,淘汰的就是潛意識,成功入職的就是意識。也就是說勝出的,就成為了意識,失敗的就成為了潛意識。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吧。
弗洛伊德曾說無意識「像電一樣無法被認識」,所以他深入研究,不斷修正,結果把無意識弄得更加複雜。1923年,弗洛伊德發表了《自我和本我》,這篇著作是他的一個裡程碑,也是他對意識模型最著名的一次修正。書中,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無意識,包含了我們的需求和欲望,它的行動準則是「快樂原則」,是由個體本能驅動的。舉個例子,嬰兒如果餓了、渴了、冷了或熱了,就會通過啼哭,要求大人立刻滿足他。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本我。
與本我相對立的叫做超我。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道德準繩,通俗來說,就是良知。我們越了解這個世界,我們的超我越完善。本我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超我說,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因為社會環境不允許。因此,超我會引發很多情緒,包括:自責、愧疚、羞恥等。
這時,自我出現了。它被夾在本我和超我之間,很努力地調和著這二位之間的關係。其實,理智和判斷力都來自於自我,自我可是一位八面玲瓏的全才,它可以壓抑本我中陰暗的本能,並迫使自己認識到這樣做,才是正確的、應該的,從而保護了自己。
自我其實是很現實的,它會打壓對短期愉悅的渴望,而優先考慮在現實生活中能獲取長期好處的行為。自我能幫助我們成長和進步,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間搭起了友好的橋梁,實現我們的長遠利益。
人類一直在開疆擴土,從未真正思考過,到底該怎麼看待自己?弗洛伊德對無意識的提出,堪稱一場開天闢地的偉業。所以說,弗洛伊德不愧是天縱奇才!
結語:
弗洛伊德在18歲時,就立志要肩負起上天賦予的使命,為了夢想,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是一個徵服者,不斷挑戰自己、挑戰世人。他從不畏懼人言,再狠的差評,都無法捆綁住弗洛伊德前進的腳步,他執著地走著自己認定的路。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之父」,是近兩百年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前無古人的黑暗路上摸索著,創立了「精神分析學說」,顛覆了人類看待自己的方式。將「精神分析、潛意識、心理治療」等生僻的概念,一點點滲透到人們的認知和生活中。
想深入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更好的相處,學點心理學很不錯,要學心理學,那就從讀懂弗洛伊德開始吧!
聽我說的不過癮,想想全面了解弗洛伊德,這本書再適合不過了。我特意搜索了京東全網,這家店每滿100可減50元現金,可跨店使用。這樣算下來就是對摺,才一杯奶茶錢。
想不想學一點心理學?想學心理學,先懂弗洛伊德,可以買這套書,等於掌握了心理學的一半!
弗洛伊德心理學精神分析五部曲《弗洛伊德心理學全集5冊》,你沒看錯,真的是5本:
《夢的解析(上)》《夢的解析(下)》《性學三論與愛情心理學》《精神分析引論》《自我與本我》
原價¥158.00,現京東秒殺僅¥52.70,平均一本僅10.54元,還包郵噠!你自己算算是不是便宜?書籍製作非常精美,如果送人都超有面子!
僅限2天,截至6月19日23:59,趕緊下手!晚了說不定就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