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著世界回到原點

2021-02-21 中國青年雜誌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其實這件事,討論的人已不少。

近期網絡上的熱點雖然意不在此,但起因也一定程度上有關於我們對知識仍然敬畏。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經歷一些大大小小的事,記憶是很勢利的東西,它不會幫你保存每個細節,對它來說,供你緬懷不是它的目的。

人是經驗的動物,某種程度上說,你的經歷決定了你有怎樣的三觀,決定了你是個怎樣的人。

@文|宋亮玉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應該算一道辯題,它之所以會有這麼大分歧,我想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對「用」這個字的定義不同。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排除工具書,比如教科類,學術類書籍。因為當你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時,這些書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你可以通過書本獲得高等函數的各種定理。

而我說的讀書,就是廣義的意思,當有人問你讀書到底有用沒用,你其實清楚他說的讀書是指什麼書。

只有在抬槓的時候,才會把上面這種刁鑽的角度拿出來。為了避免沒有意義的爭辯,我先把這個口子封死。

那麼接下來就是問題核心:讀書有沒有用 ?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經歷一些大大小小的事,記憶是很勢利的東西,它不會幫你保存每個細節,對它來說,供你緬懷不是它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經歷漸漸蒸發,殘留下的那點結晶,才可以堅定地留在腦子裡。那點結晶,就是經驗。

人是經驗的動物,我們所有對未來的判斷幾乎只能依靠經驗,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經歷決定了你有怎樣的三觀,決定了你是個怎樣的人。


而讀書,其實是一個創造經歷的過程。比如隨著主角成長,故事雖然是他人的,但感悟卻是你的。吸收別人不同的經驗為己所用,一點一點縫在自己身上,逐漸變成了你的三觀。

它不僅是一種觀念,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人生方向的選擇,小到對事物的看法,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但結果卻是蝴蝶效應。

你從出生開始,經歷過的事、讀過的書都變成了你的衣服,現代文明裡,衣服是你坦然行走在街上的資本,從這方面來講,讀書絕對是有用的,它可以讓你有遠見,甚至有修養。

它可以讓你在這個世界裡活得更加心安理得。就是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爭論?

我看過不少讀書無用論,發現所有這些論調都不是無所依託,它們一樣邏輯縝密,並在生活中有例可循,我們明明說的是同一件事,卻得出完全對立的結論,那只能說明一點,不管有用還是沒用,都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核心。

讀書是構建三觀的過程,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問題來到了另一個層面,構建三觀到底有沒有用?

我已經許久沒有被任何文章打動過了。網絡上充斥著《連生活都難以維持,還談什麼詩和遠方?》《平凡才是生活的真諦》《最怕你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是該平凡地活著,還是為自己博一次,這本是兩個對立的觀點,但他們依然可以頭頭是道地說服一些人。我只能說他們都是對的,只是價值觀不同。

就像毛線有兩頭,你拽著其中一頭,一點點進入毛線團的核心,當你把它徹底打開時,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根,它的根就是另一頭。

你可以把整體一概接受,也可以選擇毛線的中點,甚至可以固執地抓著一頭不放,原本就沒有什麼對錯,選擇而已。但問題在於,你一旦做出選擇,便創造了矛盾。

就像事物的發展雖然是向各個角度不斷膨脹的,沒有特定方向,但人的發展有方向,人的文明有方向,人類沒有原地踏步,所以我們做出選擇,分出對錯,讓事物一分為二,一半好,一半壞。

平凡還是拼搏,它們是同一件事物衍生出的兩個選擇,要麼原地踏步,要麼做出選擇,別無他路。

人性原本不分善惡,但我們為了文明棄惡從善,把對人類有利的那一面定義為「善」,另一半自然就變得「不善」。

矛盾的兩大陣營也是如此,一面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絕對真理,一面是以人類發展為前提的相對狹隘的正確。

這一矛盾不僅在創作中成為壁壘,其實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往小了說,你提出豬肉要煮熟吃,很多人都會贊同,但豬卻不會這麼覺得;往大了說,法國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本身也是一個病句,絕對的自由最終會凌駕於法律之上,它不會平等。

甚至給了我自由,為什麼不給我自私的自由,反而要我博愛。最終的結果是,這三樣東西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妥協才可以在一起。

動物園裡的老虎為了一口飯吃,不得不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比如直立行走和鑽火圈,因為火圈的另一頭是食物。

老虎有跳火圈的能力,但也有傷人的能力,這是真實,而我們把一部分真實隱藏起來,讓老虎覺得自己只能跳火圈。

大自然馴化了人類,人類反過來充當了一部分動物的大自然。如果有一天,這世界最後一隻老虎是生活在馬戲團裡的,也許鑽火圈就變成了它們的天性。

那時候我們將面對另一個選擇:殘酷且真實地活著,還是虛偽但美好地活著。


如果你是老虎,為了火圈後的食物,你願意接受人生這場修行嗎?它必定充滿苦難,磕磕絆絆,這是我們創造矛盾的代價。

但人生往往如此,你似乎別無選擇,必須加入這場修行,你必須讀書破萬卷,因為當你把那些正確的三觀一點點縫補在自己身上的同時,也學會了拆解的能力——思維邏輯。

這是生活始料未及的,它讓我們跳火圈,我們卻擁有了跳的能力,任何一件事的盡頭都是另一面,你不用回頭,只需向前,當你用讀書突破真與對的界限,你會繞著世界回到原點。

那時候,你看到了事物的方方面面,那個矛盾最終會在你心裡和解,你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困惑的少年。

這就是世人追求的改變。從此,你可以通過這個能力找到另一個角度活著,找一個不那麼兇險,但心安理得的角度,這就是屬於你的意義。

而倘若你不讀書,你甚至連獲得這樣意義的途徑都沒有。你不會把苦難轉變成幸福感,你不會看到水下的另一面。

你看到的不過是旁人給你看的,你做的不過是旁人要你做的,你甚至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

你會變成那個以為跳火圈才是天性的老虎,這隻老虎不一定不幸福,但一定是殘缺的。你失去了選擇的機會,被剝奪了了解真相的權利,變成了一個傀儡,就像活在楚門的世界。

你在思想上永遠會是一個嬰兒,需要靠著大人一步一步指引。你所有的思想都是設計,你的身上被無數條線拉扯,控制著你的每個動作。

我小時候愛看周星馳的無釐頭,因為不用思考,只需發笑。如今追到他導演的《美人魚》,其實不過是愛一種情懷,所有過分解讀的悲傷、深意和諷刺,我都不信。

長大一些,我愛看《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愛的是一種成長,原來電影也可以不用讓主角說笑話,不用在槍林彈雨裡穿行還安然無恙,安安靜靜地講一個故事,卻一樣有些東西可以從中汲取。

它給我打開一扇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幻想,那是一種希望。

如今最愛的是《怦然心動》,我不知道我愛的是什麼,它沒有周星馳的捧腹大笑,沒有肖申克的絕境逢生,沒有《七宗罪》的看破真相。

它拍了一朵普普通通的花,當這個世界都在「我明白了」的欣喜和「明白了又能如何」的絕望中循環往復的時候,這朵花就那麼無人問津地美好著。就好像在說「別傷心,還有我」。

努力去讀書,努力跳過一個又一個火圈,努力接受世界的修剪,這是屬於你的修行,因為當你不斷獲得食物的時候,你會獲得一個前所未有的能力,就是從火圈的另一頭再跳回來,那時你會發現,有一個巨大的矛盾等著你去拆解。

你會在某種程度上,獲得思想上的自由,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如果你在前行的過程中碰到了同樣的人,看著他孤獨地從火圈裡跳出來,你要告訴他,「別傷心,還有我。」

別怕,你會孤獨,但是也會偉大;別怕,你也不會孤獨,會有人前僕後繼地來尋找這個真相。

責任編輯:宋澤宇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回到原點
    回到原點作者: 邱實今年,將是我最後一次在校園裡以學生的身份迎接又一個9月的開學季,交過畢業論文後,我將正式褪下學生的外衣,成為一個社會人。「畢業了去哪兒?」在我心裡,結局早已設定,我只是用將近5年的時間畫一個色彩豐富的圓,最終我會嚴絲合縫地回到我的原點。唯一的問題就是該再用多一點的時間充實這個圓,還是直接回到原點,開始著手畫一個更大的圓。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出國熱從未降溫,我也像千千萬萬中國學生一樣,篤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創業者思考需要「回到原點」
    行業老兵,前智聯招聘 CEO,現看準網-Boss直聘 CEO 趙鵬認為這中間的問題在於,創業者失去了自己的「原點」,創業者做了一些沒有能力、精力和時間,或是與當初所設定目標差距比較大的事情,沒有來得及回到原點。這當中,有創業者自己的想法,也有時候來自於外界的勸導,包括同伴、同行,甚至是投資人。
  • 《回到原點》將帶給你怎樣的思考?
    回到原點(吳冰老師下水文系列)回到原點,是一種生命的自我覺醒。我們從母腹中呱呱墜地時,兩手空空,把世界看成跟自己同樣純淨。其實,此時的我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回到原點,回到我們生命的原點。回到原點,我們就會重新找回自己:擁有純淨的內心,遵規守紀的生活,簡單的物質需求,百折不撓的創造精神。回到原點,我們才意識到人生真正的快樂就如同兒童得到一塊糖果那樣簡單;回到原點,我們才領悟到人生的成功就是一次次跌倒後的一次次艱難的爬起和爬起後的一次次繼續邁開前進的步伐!
  • 電影《回到原點》即將全國公映 8月24日登陸院線
    據導演邱曉軍透露,《回到原點》並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以情節取勝的敘事性電影,而是一部畫面迤邐的詩意電影,一部在平淡寫實中散發著生活氣息,講述當代社會情感故事的寫實劇情片。影片沒有英雄人物,意在通過人與人之間細膩與真誠的情感,時不時讓觀眾的心靈泛起小小漣漪。  金馬影帝萬梓良的出演,無疑是《回到原點》最大的看點。
  •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就回到原點想想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就回到原點想想《中華小當家》中有這樣一幕:小當家在考特級廚師時,實在想不出該做哪道菜,難的要崩潰。這時阿飛問他你的料理原點是什麼?然後對他說:成人學習英語的心態和方法,完全可以參考小學生學習中文的過程。
  • 瘋狂三十(一)-回到原點
    離開了那個工作四年、愛過並恨過的民辦高校,人生回到了原點。那是一所怎麼樣的學校了,似乎在裡面的每一個人都不快樂。於是四年後,也是一樣的夏天,在並未找到下家的情況下,遞交了辭職報告,交接了工作流程,一切回歸原點。這個看似瀟灑的離開,中間夾雜的猶豫,糾結,或許只有每個裸辭過的人才能真實感知。
  • 莫比烏斯之環:最終會回到原點
    在看待事物時我們都沒有看到其背後細細的一根線,正在承前啟後使前後兩種事物相互聯繫,最終都會回到各自的原點。看多了很多人間冷暖,都很相似:當受害者變成施暴者,施暴者變成了受害者,在兩者之間轉換,沒有誰會因此擺脫命運中的那個環。
  • 春夏秋冬,再度回到原點《小森林》
    「在某個地方跌倒時,回頭看過往努力的自己,苦惱著在相同的地方跌倒,人生似乎在原點畫圓停滯不前。但在每次積累經驗下,最終不管失敗或成功,其實都已不在原點停留,而是以螺旋般的方式前進,或許緩慢卻是慢慢將生活擴大延伸,如果是這樣想的話,就會想要再更努力一些。」這段話出自市子母親的信件內容,電影的時序正好來到春季。
  • 廣東數學題難到有人哭 考生調侃回到原點(組圖)
    對於今年的作文題《回到原點》,不少考生也表示審題不難,有考生以相親節目切入論述,不少則以劉翔為事例寫作。相對語文題的「波瀾不驚」,下午開考的數學則引來一片「尖叫」聲,稱無論文科數學或理科數學都很難,有考生更是考到哭。網友則調侃稱,今年廣東高考數學把文科生當理科生考,把理科生當奧數考,考完正暗合早上作文題——「回到原點」。數學:好難啊!
  • Lady Gaga:晦冥之夏,回到原點
    《Chromatica》是Gaga回到出發原點之作,製作主張似乎沒什麼野心。團隊用Spotify海量播放1990年代House舞曲,刻意避免1990年代還沒出現的技術。他們要營造撫慰耳朵的聲音,讓具有時代感的聲音連通時光通道,使人跌落徜徉在熟悉的聲音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迪斯科文化又回潮,LGBTQ亞文化隨著熱門美劇《姿態》(Pose)回到主流視線。
  • 【高銘專訪】 回到原點,人生若只如初見
    與他的交談中,他一再強調的就是人不要被世俗所謂的條條框框束縛住,要回到原點,世界並不是顯而易見那樣的,有太多未知的東西,太多我們理解錯誤的東西。回到原點,人生若只如初見。2010年,您的第一本書,被譽為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出版,那麼您是出於什麼原因關注精神病人呢?首先我不是關注,只是一個愛好去接觸,跟關注沒有關係,只是出於一種好奇。
  • 蔡英文還應老老實實回到「西雅圖模式」原點
    對於宋楚瑜不再出席APEC的原因,曾有與宋楚瑜關係良好的人士透露,宋楚瑜此前是抱著「替臺灣人做事、把臺灣招牌帶到世界」的心態答應出任蔡英文特使,但第二年交流時發現民進黨當局的態度幷不積極、落實也不夠,讓他產生失落感。  不過,也有另外的說法。
  • 《動物農場》:一場回到原點的革命
    在讀懂這本書之前,我們要了解20世紀人類世界發生了什麼,如果不清楚,那麼根本不會明白這個荒謬的童話在影射什麼。凡是革命者,一開始似乎總是為了一個無比正義的理想。農場中的動物們也不例外,在老上校(農場中年齡最大的豬)的號召下,大家義憤填膺,發誓要反抗人類的無恥剝削,翻身做主人,實現所有動物平等的目標。
  • 即使再努力,也只會陰差陽錯的回到原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很多事都像是被命運安排好了一樣,那些得到的東西,失去的感情,從事的行業,以及承受的痛苦,無論做什麼,都無力改變,即使再努力,也只會陰差陽錯的回到原點
  • 「把剪刀給我,隊友還等著我上場呢」 冰球電影《回到原點》觀影小記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2日,由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出品的冰球題材紀錄片《回到原點》在北京奧運博物館3D影廳舉行了首映式和主創分享會,導演張溪泉和一眾主演及「北京1979」冰球隊的老成員們悉數到場,騰訊體育
  • 回到原點,重拾初心 | 優秀閱讀史
    作者 | 高穎審核 | 劉鳳娟編輯 | 趙鳳金時間回到這一年一直到2015年,熟悉了網師學習氛圍的我不再瘋狂追趕,而是放慢節奏慢慢消化課程,先後選修了《蘇菲的世界》《教育教學經典研讀》等課程。2015年的夏天,循著一條招考信息,我考進了市裡的一所學校。
  • 第六屆政治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政治傳播:回到原點,守正創新
    本屆論壇主題:政治傳播:回到原點,守正創新開幕式2019年10月26日上午8:30-8:50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第一會議室主持人:張洪忠(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8:50-9:00合影留念
  • 原點水霜是幹什麼的?LIROSA原點水霜對皮膚真的有用嗎?
    原點水霜是幹什麼的?LIROSA原點水霜對皮膚真的有用嗎?然而很多女性朋友對水霜不太了解,那麼LIROSA原點水霜是幹什麼的?LIROSA原點水霜對皮膚真的有用嗎? LIROSA原點水霜是幹什麼的? 簡單來說,一瓶水霜=面膜+面霜+巨補水+長效鎖水+超保溼+調整水油平衡+修護皮脂膜+細膩毛孔+淨透細胞+彈潤嫩滑=燈泡肌。適合所有人群。其主要作用就是把皮膚補水補到飽。還可以當:眼霜、護髮素、身體乳、去角質、妝前乳等多種用途。
  • 自然人代開優惠將陸續暫停,企業節稅又回到原點
    很多企業註冊個人獨資、註冊個體工商戶、通過自然人代開等等,都是為了節省部分稅收,那麼自然人代開陸陸續續暫停之後,企業節稅的方式又回到原點了,還是得通過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 劉煒「回家首練」緊張冒汗,回到原點一切又重新開始
    「這可能是我職業生涯最後一個賽季,以球員身份回到母隊,穿上以前的球衣,也算是實現一個夢想,就像回到了原點。」38歲的劉煒站在上海體育職業學院的籃球訓練館裡,看著熟悉的球場,熟悉的教練還有熟悉的隊友,逐字逐句地說出了這番話,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微微笑了,「我還是趕緊換上球衣訓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