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東北】紮根東北:盤錦留住了人才 更留得住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宋雅靜 2020-09-25
趙圈河鎮、胡家鎮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小鎮,甜水鎮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小鎮,3個村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盤錦9月24日訊(記者宋雅靜)近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深入遼寧盤錦,走訪中藍科技、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紅海灘,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盤錦經過近幾年的建設發展,無論是高端人才還是農民兄弟,都選擇紮根東北,留在盤錦,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近年來,盤錦市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各項經濟指標總量或增速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最具活力潛力的城市之一。
據記者了解,盤錦是改革創新的活力之城。近年來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市和創新型城市,區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東北三省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取得總排名第六、地級市排名第二的優異成績。
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林雪接受記者採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林雪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公司的部分高管、人才都是從南方引進的,新盤錦人來到這裡,逐步愛上了盤錦的生活環境,很多人把一家老小都遷到了盤錦,紮根成為了我們城市的新鮮血液,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盤錦是城鄉一體的普惠之城,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目前已形成「四鐵四高」和「一環七縱六橫」大交通體系。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290天。全市行政村黑色路面全覆蓋,農村燃氣戶戶通,建成園林新村50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均達到100%,一體化大環衛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域客運公交實現一體化運行,客運公交站點2公裡半徑覆蓋率等指標達到100%。盤山縣、大窪區成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項目縣,趙圈河鎮、胡家鎮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小鎮,甜水鎮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小鎮,3個村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
盤錦農業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呂義接受記者採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盤錦農業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呂義對記者表示,近年來,盤錦市在全面建設美麗鄉村並取得顯著效果的基礎上,傾力打造全域美麗鄉村「升級版」,即通過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工程,建成了城鄉一體化大環衛體系;通過道路硬化、村屯綠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的「四化」工程,全市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4小時供水、燃氣入戶、壁掛爐取暖、「廁所革命」,農村日常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健全道路維護、燃氣管理、垃圾集收運等專項辦法和管理機制,美麗鄉村建設進入標準化、常態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智慧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遊、民宿產業等蓬勃發展,稻米、河蟹、果蔬、水產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持續做大做強,農村三次產業加快融合,灘紅葦綠的自然風光、稻香蟹肥的生態景觀與庭前屋後的民宿生活相映成趣,農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強。
同時,圍繞激活鄉村發展活力,大力推動國有農場居民點住宅用地改革,實施「引賢下鄉」和「鄉村振興合伙人」工程,吸引大批人才回流、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玉琳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露介紹獼猴桃品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玉琳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露對記者表示:「之前我在外面做商貿,從農村出來在城裡打拼,近年重回鄉土,在農村培育獼猴桃,帶動鄉親們就業增收,生活越來越好,獲得感很強。」
據悉,盤錦致力建設富裕和諧的幸福之城,現已率先成為全國首批36個小康城市之一。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全省最低。各項社會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15年提標,人均達到1870元/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現整合,城鄉一體化居民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月696元,國標線以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保持動態為零。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