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青年作家怎麼寫東北?(文末有贈書)

2020-12-15 光明日報

鳥瞰長春(閆寒 攝)

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包學菊:

雙雪濤、班宇、鄭執等東北青年作家,最初是在一些文學賽事、網絡平臺上顯露鋒芒。隨後,經由《收穫》《作家》《小說月報》等純文學刊物的肯定,逐漸以「新東北作家群」的姿態為人熟知。當他們集中化的敘事主題與美學風格不斷被標記出來,讀者特別是文學批評家對這一青年作家群體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在他們筆下,有人看到「東北」,有人讀出「先鋒」,而很多與作家同時代的人,則欣喜於遇見了小說裡的「父輩」,尋找到了再次理解那一代人的路徑。

走進雙雪濤的《大師》《無賴》《飛行家》、班宇的《逍遙遊》《盤錦豹子》《肅殺》《空中道路》、鄭執的《仙症》等作品,故事中的父輩已然在場。如小說人物所言,這些曾經的車間工人、吊車司機、倉庫管理員們滄桑半生。在國企改制時遭遇的種種挑戰,成了他們中年後走不出去的層層壁壘。小說中的父輩幾乎正在被遺忘和自我遺忘。但是,作為敘述者的「我輩」,看到的則是上一代人憑著韌性撐起生活,在困境中發出內心的光亮。所以,這些青年作家拋下外部的價值判斷,更多地描寫了父輩形象內在的精神力量,也讓他們靈魂裡灼熱的尊嚴真正被注意到。

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

雙雪濤的小說《大師》以這個題目概括「父親」的一生,就是在肯定這種精神的力量。父親「黑毛」是類似阿城筆下「棋王」的人物,一生愛棋,下崗之後歷經艱辛,但棋藝不沾染金錢,常給對手留機會,堅持著自己的底線。他在棋藝世界的強大和現實生活中的窘困形成反差。父親接受了無腿雲遊和尚的挑戰,在鏖戰至勝負關頭時,一個有意而為的「錯誤」讓他落敗了,但「他的眼睛從來沒有這麼亮過」。獲勝前的剎那,仍有放手的智慧和成全對方的慈悲,這種內心的清明、高貴早已超出了輸贏的方寸之間。

班宇在《盤錦豹子》裡將「姑父孫旭庭」的生活道路描畫得蜿蜒曲折,雖然其中一些命運走向是人物自主選擇的結果,但如每個捲入時代洪流的個體一樣,在對庸常歲月的抵抗中,孫旭庭還是試圖發出聲響證明自己的存在。步入暮年的父輩在一次次爆發中捍衛著自己的尊嚴。

鄭執《仙症》中的父輩,以成色十足的愛恨,闖過生活的關口。他們可能會因為拒絕世俗的邏輯,而被定義為異於常人,但依然仰仗著智慧,支持自己走過半生,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新東北作家群」還有一些作品,也是從自己的少年經歷出發,回溯世紀末的父輩經驗,讓讀者重新認識到「那代人是有力量的,即使是沉默的,比我們要有生命力,比我們篤定」。

班宇《逍遙遊》

有評論者談及「新東北作家群」的寫作主題,稱之為「一個遲到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以「下崗」為標誌的東北往事,不是由下崗工人親自講述,而是由他們的後代在近年開啟。選擇書寫這樣的主題,對雙雪濤、班宇、鄭執等作家來說,首先是出於個體表達的需要。這批「80後」東北作家,大都經歷過父輩下崗帶來的生活變動,當成年後有能力回顧並辨明那段歷史時,就想把自己當年的感受集中傾吐出來。於是,他們紛紛在文學上尋找安頓、紓解自己的出口。當然,在講述「遲到的故事」時,東北作家們必然會與故事裡那些真正的主角相遇,一個直面和理解父輩的入口也得以建立。感應到上一代人生命裡的熱烈、沉重,讓成長中所需要的情感聯結和精神力量在小說敘述中重新確認,「新東北作家群」的父輩形象也由此鮮明起來。

更重要的是,「新東北作家群」超越了個人表達的有限性。他們對父輩的言說不僅是為自我發聲,更是對東北及東北之外的普通人、對每一次席捲在時代潮湧裡的普通人的言說。從親緣和地緣視角中凝結出的人物,都是現實的隱喻。在時代大潮之中,如何擁有內心的尊嚴,如何面對自身的渺小,是他們想由父輩的故事發出的召喚和思考。他們「偏執地記錄」,努力地讓父輩們在小說裡浮出歷史地表,也是對自身文學使命和社會責任的承擔。這些青年作家作為父輩記憶的共同體,鄭重地將那一代人塵封的故事開啟。而他們要表達的也正是對社會正義和公平的渴求,對群體關係重建的嚮往,以及發出時代仍須努力的信號。而當這些聲音抵達讀者心靈,「新東北作家群」也就實現了對自身一部分文學使命的完成。

長春一汽生活區 今昔對比

雙雪濤、班宇、鄭執等青年作家在父輩身上發掘另類的詩意,在一個群體層面確定文學新的生長節點,這是近些年來他們對時代和人生的積極回應,也在新的意義上推動了「80後」這個概念的迭代更替。文壇上使用「80後」這個具有標籤色彩的指稱已經有二十年了,它幾乎牢牢地與新世紀以來的青春文學捆綁在一起。但是,在那長得失控的青春敘述裡,一些年輕作家把純粹個人的內心傾訴、脆弱憂傷的成長體驗、空洞的物質想像引向了虛無主義的情緒。在他們嘗試突圍的那段時間,更為年輕的「新東北作家群」則以自己的登場,開始將成熟的、有歷史感和責任感的小說推向讀者,轉而鋪墊了一個不同的文學格局。可以說,依舊是「80後」作家,但這一群體的內部更新正在進行。當文學敘述的豐富性、形象建構的深度與力度逐漸展開,雙雪濤、班宇、鄭執等東北青年作家最終可以與任何代際的作家站在一起,而無需標籤。

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張維陽

近來備受關注的東北青年作家雙雪濤、班宇、鄭執,以及與其行文風格近似的賈行家、趙松等人,以文學的方式對國有企業改革背景下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東北城市進行了歷史的重述。其作品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呈現了他們眼中東北城市在歷史變遷中的樣貌,記載了改革年代東北城市的興衰,記錄了那些大歷史中個體的命運軌跡和情感記憶,表達了對普通小人物的關懷。這些作品的坦誠與真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了讀者和評論界廣泛好評。

但這些作品表現出的沉重與失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東北城市的堅韌,以及東北人的樂觀與堅強,其對東北城市的書寫,難以完整地還原改革年代的東北城市形象。

鄭執《生吞》

書寫東北城市所經歷的困惑與疼痛這沒有問題,但沉迷這樣的書寫,讓東北的城市在作品中被列上迷惘的標籤則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我們需要反思的文學、撫慰精神傷痛的文學,也需要面向未來的、充滿力量的文學。因此,梳理改革開放以來的東北城市文學的發展脈絡,思索如何表現這些改革路上的代價、敘述老工業基地的重生,如何展現東北城市的朝氣和希望,提煉和整合出東北復興的精神能量,成為擺在作家和文學研究者面前的重要命題。

相較於北京的正大氣派與胡同氣息、上海的洋場風貌與弄堂景觀、成都的休閒從容與包容友善、深圳的狂飆突進與青春洋溢,文學中東北城市獨特的氣韻與風貌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表現。

哈爾濱城市景觀

作為黑土地之上成長起來的東北城市,有著不同於其他城市群的「獨一份」的文化韻味與城市精神,我們可以感受到其邊界與輪廓,但其內部結構還並不清晰,有必要對其進行文學的提煉、表現和建構。這樣不僅可以彰顯東北城市獨特的地域色彩與文化魅力,也可以增加中國城市文學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這需要作家的辛勤勞作,也需要文學研究者的熱情參與。希望通過作家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讓東北城市文學和東北城市的形象與命運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關係,使東北城市文學成為東北復興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動力。

相關焦點

  • 他們是東北大學的「文體名宿」
    他們是東北大學的「文體名宿」他們是東北大學的「文體名宿」,用優秀的作品影響了無數後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些「文體名宿」都有誰吧!劉長春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1927年底就讀於東北大學體育系,1932年畢業。
  • 四字弟弟都關注的文學圈「東北文藝復興」 班宇:用小說表達東北...
    尤其是純文學領域,曾經談到「東北作家」,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蕭紅、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或者當代作家遲子建……而在近一兩年,媒體或者社交帳號上討論「東北作家」,很可能指的是當代東北青年作家,比如雙雪濤、班宇、鄭執、賈行家等幾位年輕的東北籍作家。雙雪濤、班宇、鄭執三人都生長於瀋陽鐵西區,是工人子弟。鐵西區是著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歷和凝聚了大時代的變遷。
  • 第四屆東北(黑龍江)青年公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閉幕
    12月18日-19日,第四屆東北(黑龍江)青年公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青年宮開幕,來自黑遼吉蒙的青年社會組織代表、高校社團負責人、發達地區資深公益代表共計92家社會組織百餘人齊聚冰城,開始「推動青年至善、服務本土社群——志願服務與基金會」的深度交流和探討。
  • 東北大學舉辦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知行論壇
    11月29日,東北大學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知行論壇開幕式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王玉輝,遼寧省科學技術廳科技人才與自然基金處處長劉佳、遼寧省教育廳社會事業高等教育處處長孫楊、中共瀋陽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一處處長劉群,東北大學校長趙繼,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輝出席論壇開幕式,東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人才工作辦公室、各學院負責人,各領域青年學者近百人參加論壇開幕式。
  • 2016遼寧東北大學物理學科「青年千人計劃」招聘公告
    2016遼寧東北大學物理學科「青年千人計劃」招聘公告  東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坐落在東北中心城市瀋陽,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具有92年辦學歷史,建設歷程始終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同向同行,勇於創新,敢於擔當。
  • 東北大學誠聘海內外高水平人才、優秀青年人才
    東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坐落在東北中心城市瀋陽,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在國家建設和發展時期,東北大學強化自主創新,成為第一臺電子管模擬計算機、第一套國產連鑄連軋電器控制系統、第一臺國產CT機、第一個大學科技園的誕生地。
  • 東北大學90歲院士聞邦椿寫就百部著作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東北大學聞邦椿院士以90歲高齡完成百部著作。12月20日,一場以「弘揚科學精神,分享大成智慧」為主題的聞邦椿院士「百部著作」品讀交流與贈書大會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 弘揚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讓科學家精神光耀時代、源遠流長。據了解,多年來,聞邦椿院士在機械工程和科學方法論等領域持續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
  • 有著光輝歷史的東北大學,在東北只能屈居第四
    學校地址有兩處分別在在原文學專門學校舊址開辦文法科大學,在原六大國立高師之一的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舊址開辦理工科大學。並提出「知行合一」的校訓。之後奉天省省長劉尚清兼任東北大學校長,踵事增華,歷有建設。他在1928年5月13日給其長女梁思順的信中寫到,「清華、東北大學皆請他,兩方比較東北為優,因為那邊建築事業極有希望……所以我不等他回信,徑替他做主辭了清華……」可見當時東北大學良師薈萃,學風淳穆。
  • 梁文道x賈行家:東北「文藝復興」了嗎
    你有沒有注意到,近一兩年,東北作家群體開始備受矚目,更不要說之前趙本山帶來的東北語言藝術的影響。除此之外,一些與東北有關的歌曲也開始流行,比如《野狼Disco》,儘管裡面夾雜著大量的廣東話,大家卻覺得這很東北。於是便出現了一個說法,叫做「東北文藝復興」。
  • 東北電力大學榮獲吉林省「青年大學習」大學生辯論賽吉林...
    中國教育在線 訊 11月28日,由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省教育廳、省關工委、省學聯共同主辦的2020年「青年大學習」大學生辯論賽吉林賽區總決賽在東北電力大學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東北電力大學辯論隊以3場全勝戰績榮獲吉林賽區總冠軍。東北電力大學與北華大學獲得優秀組織獎。
  • 又被毛不易唱哭:別黑了,這是東北人才懂的東北
    要是還覺得東北男人個個大男子主義,身上一定要穿緊身衣,剃寸頭,手臂背上必須有紋身,還一定要露出來……嗯,估計是因為影視劇看太多了。大部分東北男人向來是豪爽敞亮,實誠熱情,實打實的寵妻狂魔(參考李健)東北女人少了扭捏的姿態說起話來也格外清楚明白。那些說東北女人都虎的,可能是真沒來過東北。
  • 東北石油大學主題團日 萬名青年雲端傳遞青春正能量
    東北網5月3日訊(李唯達 許麗娜 記者 許諾)5月4日青年節即將來臨,東北石油大學通過官方微博線上舉行「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主題團日活動,該校萬名團員青年齊聚雲端。在線上活動期間,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東油校友滕少臣,黑龍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東油師生趙瑛傑、王澤美,用44噸愛心蘿蔔助力戰疫的「龍江好人」、東油學子李普一以及正在綏芬河志願崗位服務的學生範雨欣分別分享了自己勇於創新、勵志成才、愛心捐贈、抗擊疫情的故事及人生感悟,為廣大團員展現了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傳遞了榜樣的青春力量。
  • 東北文藝是如何又「支稜」起來的?
    寶石Gem創作的這首帶有濃重東北口音的歌曲,幾乎每句歌詞都能讓人想起90年代的流行文化,曲子也是朗朗上口。《野狼Disco》發表後便席捲網絡,不僅出現在了四臺跨年晚會上,甚至改了歌詞上了央視春晚。上一次如此火爆的東北歌曲,還是2001年雪村的那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 心懷東北大地的文化人
    二十餘年來,在投入民間文化搶救的仁人志士中,有一位與我的關係特殊,他便是曹保明先生。這裡所謂的特殊,緣自他身上具有我們共同的文學寫作的氣質。最早,我就是從保明大量的相關東北民間充滿傳奇色彩的寫作中,認識了他。我驚訝於他對東北那片遼闊的土地的熟稔。
  • 東北風原創歌詞一枚:《東北男主播》
    一東北人,東北漢,東北綿羊沒人看。你去玩,我去玩,大家玩成連連看。二東北人,東北漢,東北老太一大串。這一串,那一串,抖音竄出二人轉。三東北人,做主播,帶著老頭玩直播,啃饅頭,吃饃饃,生吃大蒜樂呵呵。副歌 東北青年作主播,東北青年玩直播,東北青年抄傢伙,拿個手機就要播。
  • 東北的四季,分明清晰
    我從小出生在東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很多作者把春天描繪的很美,而我卻不然,在我的生活中,春天就是大風四起,塵土飛揚,如果不戴上眼鏡,會睜不開眼睛的(其實我是想寫會迷眼,可是迷眼的迷不知道怎麼寫)夏天,天氣熱得喘不上氣來,太陽光很足,雖然也花紅柳綠,生機盎然,但是蚊蠅滋生,特別是蚊子,我是躲也躲不過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襲擊。
  • 這裡是東北大學! -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
    因為,選擇東北大學有千萬個理由選擇東大。又僅僅因為,她就是東北大學。東北大學坐落在東北中心城市遼寧省瀋陽市,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設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現在的東大,建設一流共築夢想因為,在這裡是無數青年的希冀之地,是無數學子的造夢搖籃,有大師雲集的校園,有精尖科技的前沿,在這裡,你將讀懂奮鬥的意義,追求卓越皓首窮經,你會收穫青春,收穫友誼,收穫最美好的自己。
  • 東北二本大學超眾多985,青年科技獎獲獎,野百合也有春天
    近日,公布了青年科技獎的獲獎名單。今年這個獲獎名單中最大的看點是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有一個獲獎者徐闖,竟然來自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東北的高校都生存得很艱難。但是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是東北小城市的大學。無論是挖人還是用錢砸都沒有那個條件。
  • 記錄時代落水者的尊嚴,是東北文藝復興的最大意義
    05就在王兵拍著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的工人時,有個22歲的搖滾青年,在夜幕下的哈爾濱唱著不掙錢的搖滾樂。這個青年名叫梁龍,他給樂隊起名叫二手玫瑰。搞搖滾之前,他在賓館裡幹過保安。大半個世紀前,東北作家蕭紅也曾在哈爾濱生活了8年,在這裡深受現代文明衝擊,走上文學之路。那時的哈爾濱,一眼望去都是俄式與歐式建築,西餐館林立,外資企業有上千家,是遠東首屈一指的國際化都市,人稱「東方小巴黎」。
  • 東北地區全國性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兩所學校,雖然都掛有「東北」兩個字,其實他們並不在一起,東北師範大學位於吉林省長春市;而東北林業大學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兩所學校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所以招生範圍依舊是全國為主,尤其是近些年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更是如此,相對學生素質都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