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木
對那些蠻不講理、發潑死纏的人,有一句話說,龜兒抱雞婆打擺子——又撲又顫。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餵得有雞,雞屁股就是一家人的油鹽來源。雞婆一般下一段時間的蛋就要罷工偷懶不下蛋了,稱之為賴抱雞。賴抱就是要孵雞崽崽了,但哪有那麼多蛋來抱雞崽崽,賴抱雞就抱假蛋,撲在雞窩裡一天到黑不動窩。有人靠近了,就伸起頸項發威,還跳出雞窩來,一邊咯咯地叫,一邊抖一抖的扇動翅膀撲撲的響,嚇人巴沙的,那就是抱雞婆打擺子了。
以前竹林邊屋邊就是菜園地,總有些不自覺的雞跑來偷吃,把菜啄得光刷刷。張大嫂大聲喊,哪個的雞不管好點,我撒鬧(毒)藥了哈,鬧倒了就不照閒(不負責任)哈。這算是發表聲明。鄰家王么娘的雞就天天跑去吃菜,她也不當一回事。張大嫂真的就炒了麥子浸在藥裡頭,第二天一早撒在自家的菜園地邊,王么娘的雞吃了麥子遭起了。這下不得了,她提起死雞就去找張大嫂撕皮(算帳),哦,就是你把我的雞鬧死的,你要賠起。張大嫂說先就招呼了的要撒鬧藥,自家不把雞管好,這陣來怪我,我的菜遭吃了還沒有找你賠哩。王么娘撒潑說,我不管,反正是你鬧死了我的雞,你就要賠起。
但不管咋個說,張大嫂就是一分錢不賠,王么娘高聲大喊造聲勢,還算了一筆帳,一個雞一個月下二十個蛋,要賣好多錢,不賠就了事了,沒得那麼撇脫。
看她一副蠻橫無理的樣子,圍觀的人都笑,硬是抱雞婆打擺子又撲又顫。王么娘只好提起死雞回去了。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