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糖業及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榮獲全國糖業科技創新獎

2020-09-05 廣西製糖學會

廣西大學糖業及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榮獲全國糖業科技創新獎

2020年9月3日,廣西大學糖業及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糖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擴大)會議上被授予全國糖業科技創新工作先進集體。這是對近年在糖業技術創新與進步、推動中國糖業做大做強、促進全行業經濟技術指標改善和技術水平提高及糖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做出的表彰。

中心於2006年獲教育部批准組建,2010年通過驗收,2019年以良好成績通過教育部建設評估,是我國唯一的部級糖業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堅持以研究科學問題為核心,以關鍵技術應用為突破,以解決行業急需難題為目標,是集科學研究、科研成果工程化與產業化推廣、專業人才培養為一體的一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平臺。主要研究方向為甘蔗資源利用理論與技術開發、綠色製糖理論與技術開發、糖料蔗-水產/畜牧業種養循環新模式理論與技術開發。

中心研究團隊現有骨幹成員19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與高級工程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涵蓋製糖、機械、自動化、動物營養、發酵工程等多個專業,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近五年共承擔科研項目50項,科研經費達2500萬元。在綠色製糖、自動化煮糖技術及產品多元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創新發明的甘蔗混合汁膜法物理澄清工藝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推廣應用,突破全球製糖化學澄清方法&34;技術難題,實現化學助劑&34;添加製糖生產;自主研發的煮糖結晶過程智能控制系統,打破國外對連續煮糖裝備技術的壟斷;創新發明甘蔗朗姆酒生產技術,填補我國朗姆酒釀造的空白,使產品產值較白砂糖和酒精增加10-20倍;研發&34;膜法砂糖、紅糖、黑糖、食用糖漿、甘蔗汁飲料等系列高端產品已產業化推廣,引領技術創新,顯著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中心將一如既往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學科交叉和研究特長,聚力行業&34;發展戰略,開發綠色加工、甘蔗資源要素多元高值化、種養循環新模式構建等引領和支撐性技術,破解產業&34;與&34;之間根本矛盾,將中心打造成具有國際一流技術開發與人才培養的平臺,促使我國&34;傳統製糖轉向&34;甘蔗產業,同時為東協與&34;涉糖國家提供技術與人才支持。

(廣西製糖學會 文/圖)


獲獎


甘蔗混合汁膜法物理澄清工藝技術生產現場


中心甘蔗全產業鏈建設藍圖

相關焦點

  • 以深化改革譜寫糖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副產品綜合利用進一步深化,酒精生產逐步轉向酵母及其抽取物生產,蔗渣製漿由造紙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的綠色環保餐具,全區蔗葉利用量約175萬噸,利用率25%;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建設開枝散葉,園區累計建成投產項目21個,完成投資38億元,201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9.4億元。
  • 全國糖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落實會在貴港市召開
    農卓松指出,近年來貴港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有關糖業發展的決策部署,以「建基地、強龍頭、補鏈條、惠農戶、築保障」為抓手,積極穩妥推進糖業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糖業發展活力,推動糖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貴港市蔗糖業已形成以甘蔗製糖、造紙為主業,綜合利用製糖副產品生產酒精、輕質碳酸鈣、有機復混肥、益生菌等為支撐的多元化產業群,全市蔗糖業總產值達20多億元。
  • 廣西深化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糖業是廣西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優勢產業之一,涉及蔗農千家萬戶。2019年是廣西糖業改革發展的關鍵期,為了加快推動糖業「二次創業」,廣西繼續深化糖業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取得良好成效。當前「雙高」基地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為了確保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雙高」基地建設任務,廣西糖業將加強建設後期管護,制定切實可行的管護機制,壓實受益方的主體責任和縣鄉村的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路網工程的後期管護,讓糖料蔗基地長期發揮效益。同時,加強精細化生產,向科學精細管理要效益,加快非「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
  • 鳳糖產品在全國糖業質量評比中全面開花
    2020年10月10日 20:2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梁柳英 編輯:潘曉明 鳳糖產品在全國糖業質量評比中全面開花
  • 光明食品集團全資收購廣西鳳山糖業
    12月3日,國內食品產業巨頭光明食品集團宣布,已經全資收購了廣西柳州鳳山糖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糖集團),目前,鳳山糖業在桂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鳳山糖廠開榨。據了解,鳳糖集團位於廣西四大食糖主產區之一的柳州地區,是廣西乃至全國領先的製糖企業,擁有糖廠10家,控制甘蔗資源約125萬畝,2013/14榨季產糖約60萬噸,產能處於行業前列,旗下擁有「網山牌」等知名白砂糖品牌,市場網絡覆蓋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
  • 資源優勢多抗風險能力強 內外資本看好廣西糖業
    日前,英國糖業(海外)公司廣西技改項目獲得了香港渣打銀行深圳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南寧市新城支行、光大銀行廣州分行1.5億元人民幣的聯合貸款。該公司計劃將此款投在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工程上,新擴建的工程將於2005/2006年榨季投入使用,項目全部擴建完成之後,在今後的一兩年裡,英國糖業(海外)公司集團的日榨量每天可以提高6000噸,年產糖量大約在55萬噸,比目前增加約25%。
  • 南寧糖業擬攜啟迪創新等投建雙新糖業研究院
    南寧糖業(000911)(000911.SZ)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450萬元與南寧啟迪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啟迪創新」)、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廣糖集團」)、廣西沿邊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跨境金融」)、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華糖業」)、廣西東亞扶南精糖有限公司(「扶南精糖」)、廣西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
  • 廣西日報:「掘金」甜蜜事業——記我區糖業專家林榮珍
    ▲《廣西日報》2021年1月11日第6版新聞截圖「跟甜蜜的事業打交道22年,製糖行業越來越讓我著迷,累並快樂著。」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安全環保部副部長、糖業專家林榮珍在製糖生產領域甘之如飴。小試身手研發智能生產信息管理系統1999年大學一畢業,林榮珍奔向她追夢的第一個舞臺——農墾糖業集團下屬的柳興糖廠。
  • 南寧糖業(000911.SZ)擬攜啟迪創新等投建雙新糖業研究院
    智通財經訊,南寧糖業(000911.SZ)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450萬元與南寧啟迪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啟迪創新」)、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廣糖集團」)、廣西沿邊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跨境金融」)、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華糖業」)、廣西東亞扶南精糖有限公司(「扶南精糖
  • 共建「一帶一路」 共商糖業藍圖
    、中國—東協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博覽會(以下簡稱:糖博會和農機展)將於2020年12月19—21日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糖博會和農機展以「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共創高質量新糖業新農機」為主題,由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農機中心、中國糖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主辦,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農業機械化協會承辦。
  • 廣西糖業協會首個團體標準《白砂糖》正式發布
    2017年12月6日,廣西糖業協會正式發布團體標準《白砂糖》。這是廣西製糖行業首個團體標準,也是全國首個糖業團體標準。《白砂糖》團體標準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廣西糖業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廣西大學、廣西製糖學會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已通過廣西糖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核,並於2017年11月24日在全國團體標準平臺進行發布,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廣西實施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
    本報南寧訊 (記者/駱萬麗)成本居高不下,這是困擾廣西糖業發展多年的煩惱。5月8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區已印發《廣西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今後3年我區將採取糖料蔗生產降本增效、食糖生產降本增效、糖業商貿物流降本增效三大行動,力爭到2021/2022年榨季,主要指標較2018/2019年榨季全面提升——蔗農每畝累計增收500元以上,糖料蔗3個榨季平均畝產5噸以上,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率67%以上,噸糖不含稅銷售成本下降300元/噸以上
  • 走出苦澀就是甜——廣西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觀察_滾動新聞...
    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 題:走出苦澀就是甜——廣西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觀察新華社記者 何偉廣西是全國糖業主產區,食糖產量連續多年佔全國總產量6成以上。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採取強有力措施實施糖業「二次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讓農民嘗到更多甜頭。
  • [收購]南寧糖業:關於擬收購遠豐糖業75%股權及擬參與競拍廣西永凱...
    (2)遠豐糖業與廣西輕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持有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頒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證書》,登記號為:201393023,成果名稱為:利用甘蔗糖廠低純度物料生產高品質紅糖的技術研發,發證日期為2013年9月19日。
  • 看好兩岸糖業合作 臺糖對投資廣西表現濃厚興趣
    (中國臺灣網 鍾寶華 攝)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廣西玉林消息 促進海峽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創造雙贏,是兩岸共識。此間在廣西舉辦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研討會」上,臺灣糖業公司有關負責人就看好兩岸糖業合作,表示出投資廣西的濃厚興趣。
  • 不重組,中國糖業沒有希望
    這是我國製糖業歷史上的第一資產大重組。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企業通過資產的紐帶聯合起來。它們在發揮各自優勢的過程中,極大地提升了我國製糖業的國際競爭力。  廣西糖業資產重組業內人士的期盼廣西糖業資產重組競爭力在重組中提升北回歸線橫穿廣西中南部,那裡氣候溼熱,紅色土壤富含甜蔗生長所需的多種礦物質,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甘蔗林。廣西甘蔗種植面積、蔗糖產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位。
  • 南寧糖業對外投資設立參股公司 註冊資本3000萬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月8日消息,南寧糖業(證券代碼:000911)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450萬元與南寧啟迪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沿邊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東亞扶南精糖有限公司、廣西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廣西海棠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廣西雙新糖業科創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東亞糖業集團以「七個塑造」培育企業知名品牌
    合資26年來,該集團累計納稅約95億元,向中方股東分紅約18億元,按時足額兌付蔗款560多億元,不斷開創了政府、企業、蔗農「三贏」良好局面,有效推動產業扶貧、促進鄉村振興,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中泰合作的成功典範,集團董事長汪東財先生也因此被授予2018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和廣西金繡球友誼獎。
  • 關於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環保核查情況的函
    經黑龍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和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初審,以及我部組織的核查與社會公示,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基本符合上市環保核查有關要求。  附件: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核查範圍內企業概況   環境保護部   2013年3月28日   抄 送:黑龍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環境保護廳,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全國首個糖業團體標準《白砂糖》正式發布
    央廣網南寧12月7日消息(記者鄧君洋)廣西糖業協會昨日(6日)在南寧市正式發布團體標準《白砂糖》。這是廣西製糖行業首個團體標準,也是全國首個糖業團體標準。《白砂糖》團體標準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廣西糖業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廣西大學、廣西製糖學會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已通過廣西糖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核,並於2017年11月24日在全國團體標準平臺進行發布,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