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說:過去人們努力要做成某事,現在人們試圖要成為某人

2020-12-11 視不見聽不聞

柴契爾夫人對中國人而言還算是老朋友,無論是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後那華麗麗的摔跤,還是各色榜樣名單中的勵志故事,這位老太太給人的感覺總與鐵性、高雅相伴。作為老朋友,中國觀眾是多麼希望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些與中國有關的片段,當然重要的不是她的摔跤,而是中英談判的歷史。

不過,以純粹歷史的眼光和思維去看待傳記片顯然並不明智,倘若抱著窺探歷史的態度觀看《鐵娘子》,你會發現它更多的是一個女性勵志故事,而且所謂的勵志也更多的是停留在臺詞上,而並非藉藉故事情節,簡約式的拼貼使得歷史變得虛弱,柴契爾的真實形象也越發模糊。

當然,歷史和真實從來不是傳記片的唯一且最高標準,作為藝術創作,真實與虛構、歷史與藝術始終是傳記片無法擺脫的主題。歷史專於記事,藝術長於寫情,有史無情是複製,多情無史總虛空。所以,單純使用歷史標杆去衡量這部影片顯然太過苛求,何況在柏拉圖那裡,影子的影子,已經與真實世界隔了三層。

柴契爾坎坷的早年奮鬥——位及首相——卸任後的生活,《鐵娘子》所使用的是典型的傳奇三段論的結構。不過影片並非採用平鋪直敘的線性方式敘述,而是以老年生活開始,通過各種情感流的斷想連接起她的風雲歲月。而問題恰恰出在這裡,片中幾個對人物性格深度起重大作用的事件如競選、賓館爆炸、處理罷工、馬島戰爭等零散的拆卸在各處,沒能釐清上述風雲之事各自及相互之間來龍去脈的關係,須知,傳記影片應力避橫亙的拼貼(倒是從技術上看,影片的轉場頗為用心且流暢)。

在鏡頭和音樂幫襯下,影片常常以茫然的柴契爾渲染女性政治家的艱難和尷尬,由於創作者和傳主的女性身份,影片對男權社會中受壓制的女性表示了極大的興趣,男性政客的嘲諷、如潮的黑皮鞋中一抹女性亮色、女休息室裡那個熨鬥和熨衣架,這些指向性明確的鏡頭傳達了典型的女性主義的精神,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創作者無意延續女性主義精神,對女權的呈現並沒有藉借人物的走向首相位置而得到強化,反倒借一隻咖啡杯將所有的女性的獨立和奮鬥打破,所謂的比廚房、孩子、洗茶杯更有意義的事情全都化成了女人的柔弱。

或者創作者認為這正是女性的悲劇之處,且是男權社會帶來的悲劇。而悲劇並不會阻止榜樣的力量的驅動,它所帶來的只是老去的「鐵娘子」本人在眼睜睜看著丈夫的幽靈一去不回頭時無盡的悵然和悲痛。無論影片中的人會有多少悲傷痛苦,但對於觀眾而言,所得到的感受遠遠不止這些。傳記片對歷史人物的表現,不啻為一場「造神」運動,政要商人、勞模英雄、各類藝術家等等,能值得樹碑立傳者,多已形成「榜樣的力量」。

柴契爾夫人說:It used to be about trying to do something.Now it's about trying to be someone.(過去人們總是努力要做成某些事,現在人總試圖成為某個人),這似乎是滄桑智者對偶像時代、造神運動深刻洞察,但反諷的是,影片也無可避免的成為造神隊伍裡的一員。其實所謂的「造神」並非只有通過高、大、全表現人物非凡的人格精神,那些叫囂要展示大人物普通人的一面,用所謂的普遍人性詮釋大人物的凡人狀態也可以達到此目的。

柴契爾初入國會時,主觀鏡頭表現的那些俯視的男性塑像,令人充滿眩暈感,此處除去表現人物此時抑制不住的激動外,還暴露了她已經將這些人看作了「神」,而她正勵志成為其中的一員。所謂的人性、普通人,連帶著勵志話語,實則都是造神的添加劑。對於如今這個人人都渴望成為偶像,並且偶像遍地的時代,造神運動是無法阻擋的,但是造神和滅神也僅僅在一紙之隔。

影片最令人驚奇的當是Meryl Streep,用嘆為觀止形容她的表演也非言重。之前看過有關柴契爾夫人的影像資料,所以觀影中總是恍惚這是否便是真實的鐵娘子,聲音、動作(中年、老年)、氣質如此相像,也難怪《鏘鏘》中竇文濤、梁文道等人說這種表演已近乎宗教,與靈魂附體無二,此言雖荒誕,但是,梅姐確實被一個眾人想像中的柴契爾附體了。

當一個女人去完成傳統上男人做的事情的時候,她的人生成了保守黨宗旨信條最好的反映,從這一角度來看右派政治理念成功了,但繁華落盡見孤寂,「鐵娘子」一詞去掉了定語,這對於柴契爾本人而言,不知究竟意味如何。

相關焦點

  • 柴契爾夫人心聲:若時光倒流將不再從政
    葬禮規格近乎國葬柴契爾夫人的發言人蒂姆·貝爾和柴契爾夫人的子女發表簡短聲明說,她去世時「很平靜」,希望人們不要贈送鮮花,而代之以向醫療和慈善機構捐贈。屬於英國保守黨的柴契爾夫人於1979年至1990年間擔任英國首相,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紀初以來連續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
  • 教育的反思:柴契爾夫人晚景悽涼,一對兒女為何對她卻冷若冰霜?
    柴契爾夫人注重事業、拼搏奮鬥的決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她在家庭和子女的教育上卻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一、不正確的家庭觀念,導致柴契爾夫人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柴契爾夫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家是她沒有事才會去的地方。
  • 【名人教子】柴契爾夫人寵子禍事多
    政治名門之後跑到別的國家發動政變  柴契爾夫人再度成為世人眼中的焦點人物。不過,這次不是因為國際大事,也不是因為她本人,而是因為兒子馬克·柴契爾捲入到赤道幾內亞的軍事政變陰謀中。但是為了給首相「溜須拍馬」,好多名牌大學還是競相爭著讓這位學習成績極差的男孩成為自己的學生。不過「高高在上」的馬克並不領情,表示自己已經厭倦學校生活,決定放棄學業。不過,這位號稱「鐵娘子」的首相併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嚴加指責,而是和顏悅色地教導他,可能是因為只有一個兒子的原因,柴契爾夫人很溺愛馬克。
  • 她親歷鄧小平與柴契爾夫人的交鋒
    圖為1982年鄧小平與柴契爾夫人會談。左二為張幼雲。「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檔案,全國僅此一件」,十堰市檔案局有關負責人說。 張幼雲介紹,1984年12月19日,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籤字儀式上,她站在鄧小平同志身後。當時,她手上有一本《中英聯合聲明》的草籤文本,她鼓足勇氣,將文本扉頁放到鄧小平面前:「請您籤名。」鄧公欣然命筆,接著李先念、吳學謙、姬鵬飛等一一留名。張幼雲又請英方首腦籤名,柴契爾夫人等也樂意揮毫。
  • 新聞背景:柴契爾夫人執政11年的成就及問題
    本世紀以來任期最長的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不久前辭職了。這樣,戰後英國歷史上一個以她的名字為標誌的重要時期——「柴契爾主義」時代宣告結束。一時間,評價瑪·撒分爾夫人執政11年半當中的成就及問題,成了西方輿論界的一個重要話題。
  • [S]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簡歷)
    瑪格麗特希爾達柴契爾 (Margaret Hilda Thatcher,通稱柴契爾夫人) 1925年10月13日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市。1943年進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女子學院攻讀化學。大學時代參加保守黨,並擔任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
  • 星盤上的T三角格局:永遠的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英國外交部想要和平解決,柴契爾夫人卻在幾天內就派兵去了南大西洋,一舉奪回福克蘭群島。這一仗後她的人氣開始飆升,並輕鬆贏得了1983年的連任。1984年英國保守黨在布萊頓召開大會,愛爾蘭共和軍轟炸了柴契爾夫人和她的內閣入住的格蘭德大飯店,造成5人死亡31人受傷。
  • 陶傑:柴契爾讚賞中國改革 敬佩鄧小平
    ,可以說讓英國從戰後以來一直低迷的經濟出現了中興的局面,柴契爾夫人堪稱是近代史上數的過來的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政治人物之一,當然同時她也接受過人們的愛戴和憎惡,究竟如何評價這一位政治人物,今天我們在現場請到兩位嘉賓,一位是陶傑先生,一位是何亮亮先生,我們一起談一談柴契爾夫人和她的時代。
  • 柴契爾夫人葬禮舉行 英國聖保羅大教堂鳴鐘(圖)
    柴契爾夫人的靈柩由十名軍人護送進入聖保羅大教堂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率各界政要於4月17日參加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為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舉行的隆重葬禮。  當柴契爾夫人的靈柩由十名英國軍人護送進入聖保羅大教堂時,教堂的鐘聲不斷敲響,英國女王和菲利普親王以及全體參加葬禮的人起立等待靈柩安放在前臺。
  • 柴契爾夫人的「一面鏡子」
    學會鼓勵孩子也是需要父母做出努力的。有這樣一位年輕的爸爸,當他看到兩歲多的兒子打碎了奶杯,奶灑了一地而呆呆發愣時,立即跑到兒子面前安慰他說:「寶寶長大了,手真巧,會自己拿奶杯了。」接著,年輕的媽媽也趕了過來說:「歲歲(碎碎)平安,年年成長。不要怕,下次一定會拿得住。」  家長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善於利用孩子心理特點。抓住他點滴的進步和成功,對他做出的努力給予讚賞和鼓勵。
  • 英國檔案揭密:柴契爾夫人曾拒與熊貓同機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最新發布的英國國家檔案館文件披露,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曾拒絕與大熊貓搭乘同一班機飛往華盛頓。
  • 3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為何含淚辭職,又因何晚年悽涼?
    晚年的柴契爾夫人由於病痛的折磨、子女的誤解等等,的確顯得很悽涼,但比起這些原因,最折磨她內心的卻是自己帶領英國走出經濟困境,打贏「馬島之戰」,自己反而從「保守黨的珍珠」成為了眾矢之的。常言道:哀大莫過於心死。所以說柴契爾夫人晚景悽涼並不是物質上的,更多恐怕是精神生活上的悽涼才是。
  • 柴契爾夫人多次中風後留後遺症患痴呆症/圖
    多次中風的後遺症  柴契爾夫人現年83歲,是英國迄今惟一一位女首相,下野前執政11年。不過,「鐵娘子」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記憶力嚴重衰退。  如今,她正經歷痛苦和掙扎。卡蘿爾告訴讀者,柴契爾夫人幾乎無法拼湊出一句完整的話。「現在,只有當她談及唐寧街首相府的生活時,才能偶爾看到當年的影子。」
  •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平民女孩升級英國首相的傳奇人物
    三十年前的今天,是柴契爾夫人正式辭去保守黨領袖的日子。作為英國的第一位女首相,同時也是19世紀初連任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她已經成為英國史上必然談起的一位傳奇人物。她的政治哲學與思想主張早已上升為了柴契爾主主義。而她也因其強硬果決的政治手腕,被各國媒體稱為「鐵娘子」。
  • 82歲柴契爾夫人第4次為時尚雜誌做模特兒(組圖)
    柴契爾夫人為《時尚》雜誌拍攝的照片封面上赫然寫著「柴契爾夫人」>  日前,已經82歲高齡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登上了英國版《時尚》雜誌。這是柴契爾夫人第4次為時尚雜誌做「模特兒」。  曾為英國威爾斯王妃黛安娜拍攝最後官方紀念照片的攝影師馬裡奧·泰斯迪諾此次成為柴契爾夫人的攝影師,為她拍攝了一組照片。多年來馬裡奧一直有個願望:為柴契爾夫人拍照。如今他的夢想終於實現。馬裡奧是比利時著名的時尚攝影師,除黛安娜外,他還曾為世界超級名模凱特·摩斯、英國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等拍過照。
  • 真實歷史:為什麼柴契爾和女王,在南非的種族問題上發生衝突?
    儘管柴契爾被詆毀為種族隔離統治的有效支持者,但歷史學家多米尼克 桑德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表示,我們現在從以前不公開的檔案中了解到,「柴契爾夫人私下裡對南非的批評比人們想像的要多
  • 解析柴契爾夫人生前名言 跟鐵娘子學英文
    中新網4月19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網站19日刊文,介紹柴契爾夫人生前留下的智語警句,並解析其英文語法。  文章摘編如下: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英國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告別了人生舞臺。  ﹝小心你的想法,因為它們會成為言詞。﹞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小心你的言詞,因為它們會成為行動。﹞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小心你的行動,因為它們會成為習慣。﹞
  • 新聞英語:「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逝世 享年87歲
    新東方網英語訊:柴契爾夫人於1979至1990年間擔任首相,至今仍是英國史上唯一女首相,更曾獲民調肯定為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最偉大首相。柴契爾夫人改變了英國。她不僅讓本國的社會秩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也在蘇聯帝國瓦解後大大重塑了國際政治。她改造了僵化的英國經濟,制服了工會,努力「推回政府的邊界」,將國企私有化。
  • 柴契爾夫人的這個小故事會對你有所啟發
    柴契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有名的第一位女首相,對於她在政治上的作為,還沒有去過多了解,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個小故事,我深受其影響。說的是有一次柴契爾夫人在其官邸宴請客人,都是些國家要員,期間一位女侍者在端送湯水時,不慎弄翻,撒到一位客人身上很多,此時這位女侍者很恐慌不知所措。
  • 韓和元:透過奧斯卡贏家《美國工廠》感受當年柴契爾夫人的憤怒
    一夜之間失去工作的人們,開始聚集在舊工廠門口祈禱。他們感謝神明,感謝他給予人們陽光和寒冷的空氣,同時祈求他給予指引,好讓他們度過艱難的日子。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直到六年後,情況才發生改變。當然,前來拯救他們的既不是神明,也不是美國政府,而是一位來自遙遠中國的企業家。這位不遠萬裡造訪這座鏽帶 (Rust Belt) 城市的中國商人,正是福耀玻璃的董事長曹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