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角度與頸椎承受壓力示意圖
這兩天有不少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歐洲脊柱協會近日發表聲明稱,「手機脖」已成為新一代的全球疾病。一個人的頭部重約5公斤,當前傾看手機等電子設備時,通常呈60°角,由於重力和槓桿作用,頸部肌肉就要承受25公斤以上的重量。
所謂「手機脖」,就是因長時間保持低頭、頸部前傾的姿勢看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造成頸部不適或頸椎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脊柱專科的醫生說,現在因為終日低頭看手機從而引發頸椎病的患者確實越來越普遍。
手機脖成了新一代的全球疾病
特別是在年輕人中更普遍
記者搜索發現,歐洲脊柱協會(EuroSpine)發布這個聲明,時間是在一個多月前(2017年1月11日)。聲明的標題是「簡訊脖——新一代的全球疾病」。
聲明寫道,智慧型手機是當今最流行的贈與親人的禮物之一。脊柱專家們注意到,使用智慧型手機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簡訊脖!
歐洲脊柱協會說,簡訊脖是一個新術語。它指的是由於長時間低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無線設備而造成的頸部疼痛。
造成簡訊脖的物理原理很簡單:人的頭部的重量約為5公斤。當頭部向前彎曲,向下看電子設備的屏幕時,彎曲的角度通常為60°。此時,由於重力和槓桿原理,頸部肌肉需要承受的壓力會到達25公斤以上。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增加頸部和肩部的負擔。長期如此,造成的後果可能包括頸部不適、疼痛、僵硬和頭痛。隨著時間變長,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歐洲脊柱協會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由1000多位國際脊柱專家和脊髓護理領域的醫學專家組成,是歐洲在脊柱研究相關方面最大的一個非營利醫療組織。
歐洲脊柱協會秘書託馬斯·布拉特說,簡訊脖變得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要密切關注這種前傾動作帶來的影響,因為已經開始影響年青的一代。」協會主席瑪格麗塔·諾丁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時應該頻繁地中斷、休息,有意識地多放鬆頭部和頸部。
還有人認為,「簡訊脖」這個問題在中國更嚴重,在中國叫「微信脖」更加適合。
看手機的正確姿勢
因為一天到晚低頭玩手機
高中生頸椎出現反弓、骨質增生
浙二骨科脊柱專業組副主任醫師陳剛說,他的門診裡,因為看手機引起頸部疼痛的確是越來越多。
「我門診日看的頸椎病病人裡,跟手機相關的起碼佔一半以上,但兩三年前,這種病例還是零零星星的。」
給陳剛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高中生。他因為有頸部疼痛、雙手有麻木感,媽媽帶他來看病。可是,男生進診室時,就低頭在玩手機,就診過程中還是在玩手機,整個看病過程幾乎都是媽媽在和陳剛溝通。
「他媽媽跟我說,小孩性格內向,自從給他買了個智能機後,他就幾乎機不離手,跟家人說話也更少了。我忍不住問那個男孩在玩什麼。男孩說了一個什麼遊戲的名稱,說不能停下來的。我說你不是脖子痛麼,還玩?他咧了咧嘴笑笑,還是說不能停。」陳剛說。
這個男生後來拍了個片子,結果顯示頸部的生理曲度已經變形了,從正常的「前屈」變成了「後凸」,也叫「反弓」。反弓是一個不正常的狀態,長此以往,會影響頸部的肌肉、神經、血管,更糟糕的是,男孩的頸椎已經有了骨質增生,壓迫到神經,所以才會有雙手麻木的現象。
得「手機脖」的不光是年輕人,陳剛發現四五十歲的病人也很多,特別是四十多歲的女性,工作上也熟練了,孩子也比較大了,空閒時間比較多,也很喜歡玩手機。
「頸椎病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頸椎長時間保持一個錯誤的姿勢,一開始可能只是肌肉酸痛、痙攣,接著頸椎間盤、小關節、韌帶開始退變,開始有骨質增生,椎管、椎間孔變得狹窄,造成脊髓壓迫或神經根壓迫,就會出現四肢麻木無力、頸部疼痛、行走如在棉花堆上等症狀,甚至還會有頭暈、胸悶等。」
反弓在早期是可逆的,但時間長了,骨刺長出來了就會慢慢變得不可逆。最嚴重的反弓往往伴有神經壓迫,需要做手術,上鋼釘內固定,才能把反弓矯正過來。
陳剛碰到過因為長期低頭,通過保守治療已經沒法矯正的反弓,最後只能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