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化部門要拆孫中山紀念館圍牆 遭當地居民反對

2020-12-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網

據臺媒報導,臺「文化部」計劃改建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園區,建議拆除園區圍牆,改為「開放式」。但臺北市正和裡裡長尹俊富說,當地很多居民反對拆除周邊欄杆圍牆,他質疑臺「文化部」是在拿意識形態開刀。

據臺灣《聯合報》10月6日報導,孫中山紀念館編列1.5億元新臺幣,進行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針對園區非建物部分重新規劃設計,預計2020年完成規劃設計,2022年完工。其中,圍牆部分的設計,臺「文化部」建議為開放式。

但報導稱,當地居民反對拆除圍牆,國民黨「立委」費鴻泰邀請臺「文化部」等部門並表示,臺「文化部」要推動古蹟文化保存也要尊重民意,圍牆是附近居民長久以來的共同生活記憶。

尹俊富說,許多裡民都反對拆圍牆,欄杆是搭配當初建築設計者王大閎的原創,相當有特色,拆了就不是孫中山紀念館了。他還說,當初館方連孫中山紀念館前方升旗臺和旗杆都想拆掉,大家反彈才作罷,他質疑文化部拿意識形態開刀, 「本末倒置」。

正聲裡長陳秀蘭則說,裡民認為紀念館區應有裡外之分,希望欄杆圍牆不要拆。興隆裡長羅松美表示,周邊老人家活動需要扶手,政府推動開放公園之餘,還是要顧慮裡民需要。

臺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孫中山紀念館本體已指定為市定古蹟,依照臺「文資法」,圍牆是在古蹟本體範圍內,相關修復都要送文資審查,對於拆除鐵欄杆圍牆,許多裡民有不同看法,「文化部」要考慮,依據文資法規定,古蹟修復要納入民意。

《聯合報》報導稱,由於孫中山紀念館改建計劃涉及古蹟維護,這場「圍牆戰爭」將在10月底臺北市政府的文資會議展開。

針對此報導,孫中山紀念館館長梁永斐聲稱,從未想過要拆升旗臺和旗杆,「希望外界不要泛政治解讀」。但島內網友已然批評臺「文化部」的做法,有人直言:」這樣的部長被掌嘴真是剛剛好」。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借「景觀修復」要拆孫中山紀念館圍牆 民眾怒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北「國父紀念館」被列為指定古蹟,如今卻傳出臺「文化部」想拆除它的旗杆、旗臺及圍牆。消息一出,島內反彈聲浪不斷。臺灣「文化部」規劃「國父紀念館」園區整建。據臺灣《聯合晚報》6日報導,「國父紀念館」編列1.5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進行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其中針對園區非建築物部分重新規劃設計,圍牆更新美化編列1400萬元,明年完成設計,辦理工程招標及施作,2022年完工;圍牆部分,設計建議為開放式。有人認為,此方案實際是要把圍牆拆掉。拆除「國父紀念館」周邊欄杆圍牆迅速遭到強烈反對。
  • 臺當局借「景觀修復」,要拆「國父紀念館」圍牆惹怒民眾
    據臺灣《聯合晚報》6日報導,「國父紀念館」編列1.5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進行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其中針對園區非建築物部分重新規劃設計,圍牆更新美化編列1400萬元,明年完成設計,辦理工程招標及施作,2022年完工;圍牆部分,設計建議為開放式。有人認為,此方案實際是要把圍牆拆掉。拆除「國父紀念館」周邊欄杆圍牆迅速遭到強烈反對。
  • 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臺北9月9日電 題: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巨大的孫中山先生銅像、逸仙生前遺物及親筆書寫的「博愛」、「公為天下」……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關於「孫中山紀念館」,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普設。在臺北市,越來越多的大陸參觀者走進孫中山紀念館,擷取先生生前點滴,緬懷兩岸共同精神領袖。
  • 江蘇文化日曆 | 踏尋孫中山足跡:國父紀念館
    藏經樓孫中山紀念館是抗戰前中國佛教會發起募捐而建的中山陵園附屬紀念性建築。孫中山紀念館成立於1987年5月,隸屬中山陵園管理局。主要職責為收集、整理、研究、展示孫中山先生及其相關的著作、文物和史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中山陵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主樓高20.8米,頂上蓋綠色琉璃瓦,屋脊為黃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飾有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樓內珍藏孫中山先生的經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貴史料。
  • 「國父紀念館」網站不介紹孫中山
    臺「國父紀念館」網站的主角竟然不是孫中山(中評社圖片)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要在教科書上「去國父化」,連「國父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也甚少孫中山的史跡,反而是紀念館本身甚至是館長個人的介紹篇幅不少,到底誰是主角,完全是本末倒置。
  •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與臺灣輔仁大學籤文化交流合作協議
    原標題:南京孫中山紀念館與臺灣輔仁大學籤文化交流合作協議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3月27日電 (記者 申冉)27日,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與臺灣輔仁大學正式籤訂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未來將定期舉辦兩岸青年及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為海峽兩岸青年一代交流溝通開啟新的民間渠道。   當日,輔仁大學大陸推廣代表許弘森先生和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館長張鵬鬥在中山陵內中山書院舉行了合作協議籤訂儀式。
  • 臺"文化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等場館今起全面測體溫
    臺"文化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等場館今起全面測體溫 2020年01月30日 11: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延燒,臺當局「文化部」提高所屬場館防疫層級,今日(30日)宣布所屬各場館如臺北孫中山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傳統藝術中心及臺灣戲曲中心等,對進入室內的民眾都須全面量額溫,如有發燒,將主動提供口罩並建議就醫。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當《北京法源寺》遇上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新華社臺北11月9日電(記者張鍾凱 劉剛)8日晚上,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外面細雨綿綿。當燈光漸熄,幕布落下,熱烈的掌聲在裡面的大會堂響起,在演員陸續謝幕後仍然經久不息。  「好看,真的好看!兩個多小時都沒走過神兒。」60歲的觀眾竺麗貞說,「這段歷史我們都很熟悉,他們演得很棒,很真實,讓人感覺很親切也很感動」。
  • 孫中山紀念館被指無償用地 臺北市政府討錢(圖)
    原標題:孫中山紀念館被指無償用地 臺北市政府討錢(圖),但土地所有權臺北市府佔7成,租金卻從來沒進市庫,孫中山紀念館自稱沒錢,卻被發現每年光館內盈餘就高達2500萬(新臺幣,下同),面對財政局抗議「即使無償使用,有盈餘就該依比例繳回市庫」,孫中山紀念館承諾會再協調。
  • 國父紀念館裡看孫中山書法
    凡到過臺灣旅遊的客人必看的就是臺北蔣介石官邸、臺北故宮博物院,再就是臺北的地標式建築101大樓和國父紀念館了,這裡就先看一下國父紀念館和孫文書法。臺灣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
  • 孫中山後人在臺灣:在國父紀念館前擺攤
    此後,孫中山3次到臺灣,從事革命活動。  1900年9月25日,孫中山獨自一人從日本奔赴臺灣,在臺北設立指揮所,指揮了惠州起義。第二次到臺灣是1 913年8月,孫中山住在臺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館裡(這裡現已改建為臺北市國父史跡紀念館,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孫中 山赴台歷史遺址)。他在此接見了一些在臺的老同盟會會員,向他們了解情況,徵詢意見。
  • 中山公園老房子不如改成紀念館(圖)
    中山公園老房子不如改成紀念館(圖) 年02月02日16:45  來源:北方熱線-瀋陽日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
  • 興文重教 擦亮「孫中山文化」招牌
    孫中山文化資源將成為人文灣區建設的一部分。圖為今年3月12日,我市舉行隆重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 本報記者 黎旭升 攝陽春三月,翠亨村的木棉花盛放,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開展的「村外木棉花正紅」攝影、歷史文化導賞、研學等系列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 臺孫中山紀念館附近9聲槍響 一奔馳轎車連遭8槍
    圖片來源:臺灣TVBS網站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報導,18日午間,臺北市光復南路靠近孫中山紀念館附近傳出9聲槍響。中午12點半,一部黑色的奔馳轎車停在臺北市孫中山紀念館光復南路附近,車內的黃姓駕駛正在等待老闆娘做私人沙龍美容。沒過多久,忽然看見一名黑衣蒙面歹徒、背著包包,先行對空鳴槍,接著就朝著車內連開8槍。
  • 走進冷遹紀念館
    2004年8月,對故居進行了重新油漆,恢復倒塌的西圍牆;2005年,拆遷了故居前門民房2200平方米左右,維修了故居主樓,並進行了布館陳列;2006年,興建了前門廣場4200平方米,綜合用房185平方米;2007年修建辦公用房130平方米,對故居內進行綠化美化;2008年修復故居內被拆的東廂房;2009年,故居安裝了監控設備,整治改造了後花園;2010年,提升了紀念館布館,並對後花園進行了綠化改造…
  • 臺將為中正紀念堂復名 廢止臺灣民主紀念館(圖)
    臺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臺灣民主紀念館相關人士指出,臺當局「教育部」將在今天上午將「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卸下,換回一年半前民進黨在位時拆下的「中正紀念堂」牌匾。  據報導,中正紀念堂從今天零時開始封園,預計封到今晚12時為止,共24小時。消息人士說,預定今天上午8時開始拆卸牌匾,換上「中正紀念堂」新匾。
  • 臺當局恢復「中正紀念堂」牌匾
    商報訊據廈門日報、法制晚報報導,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日動工卸下「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牌匾。前年代替「大中至正」牌匾的「自由廣場」牌匾則維持不變。
  • 江東中心小學要把校門開在華光城小區裡 居民反對
    浙江在線08月31日訊「學校要把校門開在小區裡,可是我們居民都不知情。我們反對開這扇門,但學校已經開始裝門了。為這件事,小區的居民還跟學校發生了衝突。」華光城的一位居民向熱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