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生蛆」,海天味業回應:不是企業問題,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2020-12-19 農業行業觀察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更關注企業生命!尤其是,食品企業,遭遇食品安全事故,或將會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產品被抵制、營收下滑、股市下跌...

講真!食品安全,任何一家企業都必須當作戰略「錨定」,否則...

-010-

號稱「醬油界茅臺」海天味業出事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市值蒸發1500億,約等於一個快手!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調味品行業的營業收入就已超過3000億元,調味品行業品種豐富,種類繁多,需求旺盛,調味品行業發展穩定而繁榮。

其中,海天味業就是調味品行業「弄潮兒」。

2020年4月份,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食品飲料企業》,榜單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食品飲料企業。排名第一的不是伊利,不是雙匯,而是海天味業。海天味業成為中國價值最高、最賺錢的食品企業,近半年價值增長1800億,達到4700億。

這家以醬油起家的調味料公司,2014年成功登陸A股,一夜之間34個員工身價過億,龐康更是以199億元的身家,躋身於頂級富豪行列。

從財報來看,短短數年,該公司總市值從383.86億狂飆至如今的4700多億,總市值6年連翻10倍,冠絕群雄成為行業「巨無霸」。這個醬油廠,儼然已是「小茅臺」!

樹大必招風!

上市之後,海天味業一直被業界認為「資本泡沫」、「估值過高」、「天花板見頂」。曾在2018年,海天味業還出現縮水400億的窘況,危機處在頻發邊緣。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表示:「近幾年,海天味業的業績狀況一直很好,除了多次陷入質量風波以外,也面臨著終端動銷不及預期、品類擴張緩慢、原材料成本上漲過快等問題。」

近日,海天醬油產品多次被曝光生出蛆蟲,讓不少消費者大吃一驚;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海天味業聲稱,消費者開瓶後科學保存就不會出現蛆蟲,生蛆蟲與產品品控無關。

在食品安全事故頻出的同時,海天味業的股價及估值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質疑,市值縮水約20%,或超過1500億。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食品安全事故對海天在口碑、品牌上有較大影響,會使產品在消費者的購買認知層面出現問題;在資本端,也會有連鎖反應。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也表示:食品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遭遇食品安全事故,再強大的品牌依然會遭遇輿論的質疑和譴責,面對公眾和消費者的質疑做出「負責任的態度」才是正道。

有媒體表示,海天味業在生蟲事件陰影下,儘管影響不是致命的,可海天味業卻很難重回股價巔峰。

-020-

其實,海天味業的成長,一直與「醬油門」等食品安全事故伴隨成長。每每面對食品安全事故,海天醬油從來沒有主動承認過錯誤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盤點下:

1、醬油瓶頻頻出現蛆蟲

似乎,海天醬油瓶裡出現「蛆蟲」已是常態。

早在2013年7月,南方都市報曝出拆封3天的海天醬油瓶裡有蛆蟲遊動;

2014年,當代生活報曝出消費者購買的1.9升海天金標生抽食用過兩次後出現數十條白色小蟲;

2016年,深圳新聞網曝出,深圳男子在海天醬油裡吃出蟲子,維權三個月未果。

僅2017年,在江西便有4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被曝光。比如

2017年9月,江西南昌魏先生、郭先生均發現自家海天醬油有蛆蟲;鄒女士則反映,一歲多的孫女在食用了生蛆的海天醬油後,出現腹瀉、嘔吐等反應;同年10月,江西徐女士在只是拉開了一下塑封、還沒有完全開封和食用過的海天醬油裡發現蛆。

2018年,海天醬油也發生多起「醬油生蛆」事件」。

2020年,《廣州日報》9月17日報導,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

此外,8月27日有微博視頻顯示,一名女性消費者稱所購買的海醬油瓶內發現多個活動的蛆蟲;9月9日也報導顯示,杭州的周先生買了海天味極鮮醬油,買回家不到兩周,發現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的蟲子。

2、兒童醬油被爆虛假宣傳

早在2014年,海天的兒童醬油被公眾質疑「與普通醬油沒有差別」。

根據媒體注意到,該試驗報告中指出:「由此可見,市場上的兒童醬油的營養品質未必都優於普通醬油,而且兒童食用醬油的量也非常小,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所謂兒童醬油的時候,還是應該多一些理性。」

曾在2015年,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就曾根據群眾舉報,對「海天」牌「兒童醬油」跟普通醬油配料相似,涉嫌虛假宣傳對其作出行政處罰。後來海天不服處罰決定,對前者先後提起申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但以敗訴告終,被罰款15萬元。

3、海天味業不斷甩鍋拒不認錯

從2013年-2020年,海天味業發生「醬油生蛆」幾十起食品安全事件,然而,海天味業公司均表示「與產品無關」、「不是企業問題」、甚至還以「完全系消費者儲存不注意、不當造成」、「不是企業品控問題」等理由甩鍋、推卸,幾乎沒有一次向消費者主動表示道歉!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及行業專家均對此表示質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海天醬油瓶內出現蛆蟲事件,一方面可能和海天味業在生產醬油過程中的殺菌環節有關。另一方面,消費者是否合理使用及存放環境也會影響產品質量。

朱丹蓬還強調稱「出現一次蛆蟲事件可能是偶然現象,但多次出現蛆蟲事件,這不禁讓人質疑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這也將嚴重損害該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030-

食品安全,決定企業生死!

這幾年,食品安全、健康成為國家食品監管紅線,並對食品企業設置高壓政策,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係到千千萬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可是在我們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令人心驚膽戰。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不少國人都是持著擔憂和不信任的態度,因為中國每年都會爆出各種食品安全問題。

比如,在今年3月15號這天,多家辣條生產廠家爆出環境髒亂差問題,重新引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熱議。

其實,食品安全事故幾乎每年都會有企業踩紅線,而且很多企業都是抱著「僥倖心態」。其實,導致這樣的食品安全頻發的原因是「違法成本低」。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表示:讓出問題的企業倒閉能杜絕食品安全問題。

因食品安全,導致企業虧損、被公眾抵制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2013年,臺灣頂新集團三陷「黑心油」事件,引起了公眾抵制、股市低迷、政府封殺、市值蒸發等連鎖反應,還導致臺灣上市食品類股,市值蒸發近400億元(新臺幣);其中味全市值兩天內蒸發了21億元,其他上市食品股市值蒸發近350億元,災情比頂新集團更重。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對於食品企業而言,食品安全是企業的命脈,一旦失守很難收復。

所以,作為擁有千億級的食品巨頭海天味業,能否承受「食品安全」之重呢,我們拭目以待吧。(完)

全網搜索【農業行業觀察】一起探尋農業食品生鮮新商業新模式

相關焦點

  • 海天味業稱醬油生蛆「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屢現食安事件或影響生產...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賈玉靜)面對一個月內數起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603288.SH)方面今日回應稱「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蛆蠕動;9月9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周先生發現其買回家不到兩周的海天味極鮮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蛆蟲;8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數日前剛買的的海天金標生抽,開封後瓶內出現蛆蟲。
  • 海天味業稱醬油生蛆「不是企業品控問題」屢現食安事件或影響生產...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賈玉靜)面對一個月內數起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603288.SH)方面今日回應稱「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蛆蠕動;9月9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周先生發現其買回家不到兩周的海天味極鮮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蛆蟲;8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數日前剛買的的海天金標生抽,開封後瓶內出現蛆蟲。
  • 從海天醬油生蛆事件看企業應如何應對輿情
    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輿情概況7月9日,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現場》報導稱,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對此,海天味業新餘總代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醬油含有胺基酸,夏天溫度過高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放在冰箱內保存,或者放在陰涼通風處。
  • 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海天回應醬油生蛆系消費者保存不當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
  • 海天醬油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 都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至於醬油開封後出現蛆蟲,海天味業解釋說,不止調味品,酸奶、泡菜等發酵產品在炎熱的條件下也容易生蟲。而醬油生蛆「完全是消費者儲存不當造成,與醬油自身質量無關」。然而,就在今年6月底時,江蘇崑山消費者陳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僅開封三天的海天醬油也生了蛆蟲。
  • 無解的「醬油生蛆」現象:搞不懂是產品變質,還是真相「變質」
    今日(18日)午間,張欣在對《每日經濟新聞》的回覆中稱:「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醬油生蟲在夏天很常見,主要原因是開蓋後,如未蓋好蓋子,醬油的香氣會吸引蒼蠅,有種蒼蠅會直接產蟲,因此有個研究機構專門做過研究,並出過一份科普視頻。」張欣還表示,晚一些時候海天味業將對此事發布一份說明。
  • 海天醬油蛆從何來?到底是廠家質量問題還是顧客保存不當?
    9月18日,海天味業的董秘張欣做出回應,稱夏季醬油生蟲很正常,特別是用後不及時扣好蓋子,很容易把蒼蠅吸引過來,蠅會在瓶中產卵。為此,海天味業官方微信還發布了相關推文。02實際上,「海天生蛆」之新聞不是第一次。
  • 不是第一次!海天醬油曾多次被爆長蛆 另有一款產品檢出不合格
    來源:消費者報導原標題:不是第一次!海天醬油曾多次被爆長蛆,另有一款產品檢出不合格■按:醬油有蛆到底是因為產品質量有問題,還是因為消費者保存不當?海天醬油又「出事」了。▲@海天味業9月18日發布的微博推文局部截圖但這已經不是海天醬油第一次被曝出有活蛆了。今年以來,曾有多地消費者曝料自己購買的海天醬油內發現蛆蟲。
  • 海天味業股價破百 2700億市值堪比上汽集團:曾遭生蛆事件
    Wind數據顯示,從今年4月25日迄今,共有22家券商和機構對海天味業給出盈利預測,其中有5家機構上調了對海天味業2019年淨利潤的預期,同時有7家機構上調了對海天味業給出的目標價。只有1家機構下調對海天味業2019年淨利潤的預期,同時沒有任何機構下調對海天味業給出的目標價。
  • 近日海天醬油瓶內發現活蛆,真的是質量問題嗎?恰恰相反
    近日多地消費者,曝光海天醬油發現活蛆。9月16日,湖南李先生稱購買的海天醬油,使用不到一周,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8月27日,一位女性消費者,稱購買的海天醬油內發現活的蛆蟲,9月9號日報導顯示,杭州的周先生,在使用海天醬油十天左右,發現瓶內有蛆蟲。
  • 從海天醬油「活蛆」事件,看食品安全問題
    9月17日海天醬油被曝還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活蛆。嚇得我趕緊看了看我家的醬油是不是也有問題,然後發現我家的醬油是千禾牌的……鬆了一口氣。從2017年起,網上就經常有網友爆料買的海天醬油生蛆,給大家截圖看看。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 海天生抽營養素參考值被指不合標準
    原標題:海天醬油被江蘇省消保委點名近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其中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海天醬油多次陷入風波。而在江西,近兩年連續陷入「生蛆」門事件。
  • 「採訪札記」海天味業:5000億市值的醬油護城河在哪裡?
    但這裡卻出現了現象級的海天味業。資本市場有無數的疑問,「賣房子的為什麼不如賣醬油的」既是其中知名的一個。那這瓶醬油的護城河到底在哪裡,它又如何一步步打破味道的地域限制衝擊全國?不乏文章從技術、銷售、成本等各個角度進行分析,近日證券時報高質量採訪團一行走進海天味業,近距離洞察,或許海天的成功不在於哪一方面,而在於每一方面,一如那句經典的話語:「最偉大的事,是把小事做到極致」。深入海天,可謂帶著疑問慕名而來。曾有幸參觀過茅臺、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深入之前對海天內心揮之不去的標籤仍是「一個做醬油的」。
  • 「醬油茅臺」之後 海天味業的野望
    作為A股「醬油一哥」,海天味業一直在擴充自身產品線。2014年,海天味業通過併購開平廣中皇公司的主要資產,進軍腐乳品類;2017年,海天味業位於江蘇宿遷的全資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收購江蘇潔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丹和醋業70%的股權;2020年初,海天味業斥資1.6億元收購合肥燕莊67%股權,提高海天味業對上遊原料的把控力;今年8月,海天味業布局火鍋底料市場;2020年10月,海天味業擬與寧波海珀匯投資合夥企業和寧波海珀睿享投資合夥企業
  • 海天味業市值縮水近20%,醬油產品被曝「生蟲」
    據《廣州日報》9月17日報導,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附有相關視頻,因個人原因,該視頻已被發布者刪除。 行業人士分析,導致出現蛆蟲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海天味業在生產醬油過程中的殺菌環節出現問題,另一種是消費者不當的使用和存放。
  •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海天味業跌落神壇?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食品安全大於天」,然而,海天味業近日頻頻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針對「抖音上海天味業蠔油吃出蝙蝠」一事,9月21日下午,海天味業相關負責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所有流通產品均可追溯生產過程及源頭。
  • 中國價值第二的醬油企業,僅次於海天味業,價值530億人民幣
    醬油作為我國調味品行業的重要分類,市場規模龐大, 去年上半年規模達到405.62億元,同比增長9.68%。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海天味業、廚邦醬油、千禾味業、李錦記等醬油品牌。其中,廚邦醬油隸屬於中炬高新,是國內價值僅次於海天味業的第二大醬油公司。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食品飲料企業》,榜上只有兩家醬油企業,分別是榜首的海天味業,價值4700億人民幣。還有排在第十的中炬高新,價值530億人民幣。
  • 多地消費者報料海天醬油現活蛆 「醬油茅臺」海天味業回應:公司在...
    9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海天味業品牌部,其工作人員稱,「關於這個事情,我們公司內部還在走流程,要核查出具體的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當天,海天味業的證券部工作人員還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是消費者在開封以後,有蒼蠅碰到過就生蟲了,都是這樣子的。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強犟嘴?2018年海天味業經營數據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海天味業表示,非品質問題成分標識計算有誤。對此,媒體解讀,海天味業間接承認醬油不符國標,但又強調品質沒有問題。
  • 海天醬油吃出有活蛆,官方回應:醬油生蟲在夏天很常見
    據了解,住在湖南的李先生在超市買了一瓶海天醬油,吃了不到一個星期,發現瓶子裡有蠕動的蛆,醬油上飄著一些小白蟲,特別噁心,李先生說,他還專門檢查過保質期沒有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