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 都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2020-12-20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

對此,海天味業新餘總代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醬油含有胺基酸,夏天溫度過高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放在冰箱內保存,或者放在陰涼通風處。

7月13日,海天味業在其官網發布「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聲明。聲明稱,海天味業出場的產品均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在出廠前均經過檢驗合格。因此,未開封的產品不會有活蟲和蟲卵生長。至於醬油開封後出現蛆蟲,海天味業解釋說,不止調味品,酸奶、泡菜等發酵產品在炎熱的條件下也容易生蟲。而醬油生蛆「完全是消費者儲存不當造成,與醬油自身質量無關」。

然而,就在今年6月底時,江蘇崑山消費者陳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僅開封三天的海天醬油也生了蛆蟲。

2017年來被曝6起生蛆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海天味業是一家專門從事調味品生產和營銷企,其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醋、調味醬、雞精等多個品種。2014年2月,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上市。近3年,海天味業營收淨利逐年增加,以2017年為例,海天味業營收146億元,淨利潤35.3億元,是調味品行業的龍頭老大。

然而,綠松鼠梳理發現,近年來,海天味業多次陷入生蛆風波,而海天方面的回應幾乎指向消費者保存不當,除了今年被曝光的兩起外,僅2017年,在江西便有4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被曝光。

2017年9月,江西南昌魏先生、郭先生均發現自家海天醬油有蛆蟲;鄒女士則反映,一歲多的孫女在食用了生蛆的海天醬油後,出現腹瀉、嘔吐等反應;同年10月,江西徐女士在只是拉開了一下塑封、還沒有完全開封和食用過的海天醬油裡發現蛆。當時,此事件風波正盛,律師肖文軍曾對媒體表示,一而再再而三的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共同發力,不久的將來,或向海天醬油提起公益訴訟。

而早在2013年7月,南方都市報曝出拆封3天的海天醬油瓶裡有蛆蟲遊動;2014年,當代生活報曝出消費者購買的1.9升海天金標生抽食用過兩次後出現數十條白色小蟲;2016年,深圳新聞網曝出,深圳男子在海天醬油裡吃出蟲子,維權三個月未果。

專家建議:發現產品問題應積極維權

對於醬油生蛆,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員張宇告訴綠松鼠,原料本身附著蟲卵、生產工藝出問題、包裝不嚴和保存不當等因素均可能導致醬油生蛆。消費者發現問題的時候一般都已經開封了,到底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自身保存不當所致,通常都很難界定。

張宇認為,雖然大企業在生產工藝和安全控制相對嚴格,但生產廠家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將原因歸結於保存不當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對於醬油購買和保存,張宇建議消費者:

首先,在購買調味品時首先要選擇正規商超,確保產品質量;其次,要注意保留購物憑證,一旦發現問題可立即與銷售方協商,積極維權。最後,就保存而言,儘量與固體調味品分開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每次使用後要將瓶口遺留的醬油處理乾淨並密封保存,不給蟲卵滋生的機會。而一旦開封後就要儘快食用,放置過久也容易產生質量問題。

延伸閱讀:

(原標題:海天醬油裡驚現大量活蛆,廠家回應:夏天就這樣)

江西新餘的王女士

近日買了一瓶海天牌生抽醬油,

剛開封用了不到一周,

瓶子裡竟出現了大量活蛆,

畫面不忍直視。。。。。。

王女士說,她家裡大部分調味品都是海天味業的,每次都是定點在一家正規特產超市購買。從包裝上看,這瓶醬油是今年4月份生產的,仍在保質期內,王女士也表示平時都注意封存使用。

海天味業廠家新餘總代理丁某說:「夏天溫度過高,就會出現這樣情況,生抽就像新鮮的肉,含有胺基酸。」

丁某表示,其實只要開封後注意保存,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在冰箱裡保鮮。但一般的人都很難做到,那就儘可能放在陰涼的地方,就不會生蛆。」

記者隨後檢查了超市銷售的同一批海天生抽,並未發現生蛆情況,王女士也接受了經銷商的處理方式,當場退換了兩瓶新的醬油。

但王女士也說,她會將生抽送檢,如有問題,將保留追究海天味業的法律權利。

提醒:

夏天使用這類調味品時,

開封後一定妥善封存,

並儘量放置在陰涼處或冰箱裡,

防止出現變質。

調料保存也是有秘訣的

家裡的廚房,肯定少不了油鹽醬醋糖等各種調味品。一般用了一段時間,不是發現油有哈喇味,就是鹽糖結塊。要知道,不同的調味品存放時要根據其特性採取不一樣的方式。

液態調料

油、醬油、醋、料酒、辣椒油等液態調料,最好用玻璃容器裝,用過之後將容器密封好。

買來的袋裝醬油、醋、料酒等,先倒進乾淨且乾燥的玻璃瓶內,使用時既方便又利於保存。陽光和高溫會加速油脂的酸敗,液態調料要放在遠離灶火、通風避光的地方。

乾貨調料

花椒、大料、幹辣椒、香葉、茴香、桂皮等乾貨調料,要防潮防黴。這類調料不要放在灶臺附近,否則容易沾水、油而產生黴變,也要避免陽光直射。可將這類調料乾燥密封保存。

香辛料調味粉

鹽、糖、雞精、味精等要防止受潮,每次使用後最好密封並放在通風處。如果稍有吸潮結塊不會影響食用。五香粉、胡椒粉、十三香、辣椒粉等香辛料調味粉,很容易生黴長蟲,應將這類調味粉密封保存,遠離潮溼的地方。如果購買的量大,可放些乾燥劑。

新鮮蔬菜

蔥、姜、蒜屬於新鮮蔬菜,最好現吃現買。平時可以用保鮮膜、塑膠袋等把姜包起來,放進冰箱冷藏室。蔥、蒜不要用保鮮膜、塑膠袋包起來,否則容易腐爛、發芽,放在常溫、通風處即可。

醬類調味品

辣醬、面醬、黃豆醬、花生醬、番茄醬等調味品,含有一定的鹽分,短期內可常溫保存。如果保存較長時間,應將容器密封后冷藏存放。因這類調味品中含有油脂,要遠離灶火和高溫,以防油脂酸敗。


相關焦點

  • 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海天回應醬油生蛆系消費者保存不當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
  • 從海天醬油生蛆事件看企業應如何應對輿情
    2018年7月,食品行業熱點不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A2奶粉違規宣傳被罰款10萬元引起自媒體深挖其過往不良記錄等鬧得沸沸揚揚。為了完整呈現食品行業熱點事件的傳播情況,中國網「食品中國」聯合「深眸自媒體智能輿情平臺」,從本月起推出食品行業熱點觀察,不定期對行業熱點事件進行綜合分析與解剖。
  • 海天醬油蛆從何來?到底是廠家質量問題還是顧客保存不當?
    從該網友發出的視頻來看,這瓶生抽的生產日期是2020年6月9日,保質期為18個月。而且她每次做完飯後都會蓋緊瓶蓋。9月19日、9月21日又有多位消費者在微博上反映自己購買的海天醬油出現「蛆蟲」行蹤。2018年7月,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稱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
  • 無解的「醬油生蛆」現象:搞不懂是產品變質,還是真相「變質」
    針對再次出現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9月18日中午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稱。儘管張欣在回覆中表示很多消費者都能正常理解這件事情。但面對「又雙叒叕」的生蛆事件,難免讓人質疑:「為什麼『生蛆』的總是你?」
  • 從海天醬油「活蛆」事件,看食品安全問題
    9月17日海天醬油被曝還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活蛆。嚇得我趕緊看了看我家的醬油是不是也有問題,然後發現我家的醬油是千禾牌的……鬆了一口氣。從2017年起,網上就經常有網友爆料買的海天醬油生蛆,給大家截圖看看。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 海天生抽營養素參考值被指不合標準
    原標題:海天醬油被江蘇省消保委點名近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其中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海天醬油多次陷入風波。而在江西,近兩年連續陷入「生蛆」門事件。
  • 海天醬油曾多次被爆長蛆 另有一款產品檢出不合格
    來源:消費者報導原標題:不是第一次!海天醬油曾多次被爆長蛆,另有一款產品檢出不合格■按:醬油有蛆到底是因為產品質量有問題,還是因為消費者保存不當?海天醬油又「出事」了。同日,微博用戶@輕鎖冬陽在微博上表示,她在用了一個多月的海天生抽中發現了活動的蛆蟲。從該網友發出的視頻來看,該瓶生抽的生產日期是2020年6月9日,保質期為18個月。而且她每次做完飯後都會蓋緊瓶蓋。9月19日、9月21日又有多位消費者在微博上反映自己購買的海天醬油出現「蛆蟲」的現象。
  • 「醬油生蛆」,海天味業回應:不是企業問題,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近日,海天醬油產品多次被曝光生出蛆蟲,讓不少消費者大吃一驚;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海天味業聲稱,消費者開瓶後科學保存就不會出現蛆蟲,生蛆蟲與產品品控無關。在食品安全事故頻出的同時,海天味業的股價及估值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質疑,市值縮水約20%,或超過1500億。
  • 海天回應醬油質量強犟嘴?2018年海天味業經營數據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海天味業表示,非品質問題成分標識計算有誤。對此,媒體解讀,海天味業間接承認醬油不符國標,但又強調品質沒有問題。
  • 海天味業稱醬油生蛆「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屢現食安事件或影響生產...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賈玉靜)面對一個月內數起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603288.SH)方面今日回應稱「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蛆蠕動;9月9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周先生發現其買回家不到兩周的海天味極鮮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蛆蟲;8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數日前剛買的的海天金標生抽,開封後瓶內出現蛆蟲。
  • 海天醬油疑現活蛆 此前遭遇類似案例時回應:「開瓶後保存不當」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冉冉)在廣州日報報導海天醬油疑現活蛆後,9月17日,爆料人李先生又給本報提供了當時自己記錄下來的圖片和視頻。在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
  • 危機公關不熟,海天醬油難打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也一直是消費者最關注的議題之一。然而最近,媒體頻頻曝出海天醬油中出現蛆蟲的事件,著實讓人看得有些反胃。海天也的確挺冤枉的,因為醬油生蛆這類事件是真的時有發生,尤其是夏天,因為儲存不當與溫度適宜,醬油中又有充分胺基酸做「養分」,就很容易變成蛆蟲的溫床。事已至此,已經算得上是一次危機公關了。問題無法被證偽,那就只能自證。
  • 海天味業稱醬油生蛆「不是企業品控問題」屢現食安事件或影響生產...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賈玉靜)面對一個月內數起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603288.SH)方面今日回應稱「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蛆蠕動;9月9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周先生發現其買回家不到兩周的海天味極鮮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蛆蟲;8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數日前剛買的的海天金標生抽,開封後瓶內出現蛆蟲。
  • 知名醬油品牌海天醬油攤上事了!太!惡!心!
    近日,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出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海天味業連續曝出蛆蟲事件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
  • 海天醬油被曝「內有活蛆」!公司這樣回應
    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出... 近日,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出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海天味業連續曝出蛆蟲事件。
  • 海天、加加、李錦記等等你吃的醬油被消保委點名了。
    近日,江蘇省消保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從網絡平臺和實體商超,採購了120批次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醬油,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經常出現在我們家庭廚房中的李錦記,老才臣,海天,加加,都被點名了!(我百分之百全中獎啊,我怕總買一家的萬一出問題怎麼辦?
  • 海天味業股價破百 2700億市值堪比上汽集團:曾遭生蛆事件
    目前,海天味業動態市盈率近60倍,而消費食品板塊的龍頭企業伊利股份、貴州茅臺都只有不到30倍的市盈率,可口可樂靜態市盈率也不過33倍。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海天在資本市場表現一直都很搶眼。除自身發展因素外,整個中國餐飲行業的爆發,給海天帶來重大利好。
  • 醬油真的會長蛆嗎?好醬油該怎麼選?
    然後進行過濾,濾出的汁水叫做「清醬」或是「醬清」,清醬即是醬油的前身。 「清醬」一詞,最早出現也是在東漢。也就是說,在東漢三國時期,醬油已經成為全中國人的調味料了。
  • 近日海天醬油瓶內發現活蛆,真的是質量問題嗎?恰恰相反
    近日多地消費者,曝光海天醬油發現活蛆。9月16日,湖南李先生稱購買的海天醬油,使用不到一周,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8月27日,一位女性消費者,稱購買的海天醬油內發現活的蛆蟲,9月9號日報導顯示,杭州的周先生,在使用海天醬油十天左右,發現瓶內有蛆蟲。
  • 品牌醬油近一個月三次疑現活蛆,全是消費者問題?醬油選擇食用有講究
    最近一個月內海天醬油連續三次被爆疑現活蛆,到底是質量問題還是消費者保存不當問題?目前尚難完全定論,但消費者在選擇食用時還要講究一下。 廣州日報近日報導海天醬油疑現活蛆,9月17日,爆料人李先生再次提供了當時自己拍錄的圖片和視頻。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醬油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