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多年幼兒園老師: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家庭多半是這樣的

2020-12-11 J媽學堂

每年9月份是幼兒園的開學時間,此時抖音上會出現這麼一個專有話題:幼兒園開學季,視頻中的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能喊,或是放聲大哭,或是不斷叫「爸爸、媽媽」。老師哄完這個哄那個,忙都忙不過來,就連看門的保安都得隨時提高警惕,因為總有那麼一兩個「能人」能從教室逃出來,漫無目的地亂跑~

在如此混亂的場面下,某些「沉著冷靜」的孩子就顯得非常亮眼,他們乖乖坐在椅子上,默默看著其他孩子哭,時不時低頭玩一會玩具,像個小大人。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有些孩子喜歡哭,而有些孩子卻一副「上學很久」的模樣呢?二者之間的差距怎麼會那麼大?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哭?

很多家長都表示無法理解,明明幼兒園那麼好玩,比在家有趣100倍,玩伴、玩具、項目,花樣是五花八門,孩子們應該喜歡才對,怎麼會吵著鬧著要回家呢?別人家孩子巴不得天天在學校,玩到壓根不想回家,對比未免也太大了點。

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點:

1.分離恐懼

其實不光是孩子,哪怕是成年人,突然要與熟悉的人分開,也會產生一種「不舍」的感覺,心裡會很難受。

對於年幼、尚不懂事的幼童而言,這種感覺會間接誘發恐懼感,繼而導致哭喊,他們試圖以此來挽回「劣勢局面」。孩子後期不再哭鬧也是這個原因,他們的大腦適應了這種分離感,能將其與恐懼感區別開,所以才不會繼續

2.對陌生事物的畏懼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膽量去面對新事物,父母突然讓孩子去一個陌生環境,面對從來都沒見過的老師與同學,他們害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膽子越小的孩子,所需要的適應時間就越長,反之,膽子大的孩子往往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並且樂在其中。

我的小侄子就是這樣,平日裡在家無法無天,沒人管的話,恨不得竄上天。他第一次去幼兒園就不哭,玩的非常嗨,不過事實證明,這類孩子也令人頭疼。在學校三天兩頭闖禍,老師沒少抱怨,根本管不住。

3.從眾效應

現代心理學認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比如打哈欠,如果周圍的人都在打哈欠,不管我們是否疲勞,大腦都會莫名產生一種「困意」。在這一點上,孩子的表現更加明顯。

某些孩子原本並不想哭,可是周圍那麼多孩子都在哭,他們不由自主地就會開始哭,而且越哭越來勁。

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老師一對一安撫,這樣很快就能讓孩子冷靜下來,不過介於現實條件不允許,人手嚴重不足,她們只能費時費力地一起鬨。

上學不哭的孩子,一般源自於這樣的家庭

據一位從業多年的幼師講述,第一次上學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樣的家庭。

1.從小散養的家庭

某些父母平日裡對孩子的管教尺度較松,在很多問題上都保持「放縱」態度,隨便孩子怎麼瘋,只要不出事兒,家長就不會過多計較。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孩子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髮育程度,都要比一般孩子強得多。

他們有足夠的膽識去面對陌生環境與人,自主性很強。

2.對父母非常信賴

「約定式教育」人人都會,可是做與做好之間,差距非常大。舉個簡單的例子,家長與孩子約定,只要他乖乖不鬧,回頭就會獎勵他一個玩具。為了贏得玩具,孩子確實做到了不吵不鬧,做個「乖寶寶」,可是某些家長的做法就不地道了。

他們會以種種理由推脫,不願意付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不再信任父母,不論他們說什麼都不相信。

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上學,家長說「回頭就來接」,他們能相信嗎?顯然不會。

3.見多識廣的孩子

前文說到,孩子之所以害怕,關鍵之一就是因為對陌生事物存在恐懼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將這種恐懼感消除,或者大幅度淡化,就能讓孩子不再害怕。

方法不是沒有,而且很簡單,歸納下來就4個字「見多識廣」。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多接觸陌生事物,比方說鼓勵其獨自一人做事情,去陌生區域旅遊,放任其求知慾發展等等。

兒時的積累會慢慢演變成一種能力,最後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4.對幼兒園有概念的孩子

我一直認為,育兒是門學問,如今的教育模式早就不再是過去那種「散養式」,順其自然的後果只能是落後。

「寒門再難出貴子」如今已經成為一種現實,唯有精英式教育才能培養出精英式的孩子。

提早讓孩子接觸、認知幼兒園,個人認為,其實是一件好事兒。畢竟少有家庭真能做到不上幼兒園,這是一道必選題,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精益求精,將前期準備工作做好呢?

怎麼才能讓孩子上幼兒園不哭?

既然問題已經找出,那麼只需要按部就班解決即可。

方法其實很簡單:

維護好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讓她們在舒適的心理環境下長大,需要注意的是,維護關係不代表要「巴結」,該誇的要誇,該罰的也得注意罰,一樣都不能少。平日裡注意培養孩子的見識,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也是一件好事兒,孩子懂得越多,未來出人頭地的概率就越大,二者相輔相成。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旁聽,條件允許的話,讓她們自己選擇幼兒園,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讓其放下防備。上幼兒園是邁入真實生活的起始步驟,做好這一點,孩子將受益終身,希望各位家長不要不放在心上,事關孩子的未來,還是小心一點為妙。

今日話題:你們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哭了嗎?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會令家長倍感無奈,比如孩子哭鬧著不進幼兒園,在學校總是不聽話等,也會讓老師的工作難以進行。不過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聽話,有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就很突出,不哭不鬧很懂事,不僅讓家長省心,老師也會很喜歡。
  • 幼兒園園長:讓孩子第一天上學不哭,按照這三種家庭學
    例如,孩子哭鬧,不想幼兒園,在學校總調皮也會使老師的工進行的作艱難.但是,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時都調皮搗蛋.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第一天表現出色.不哭鬧也不惹麻煩。不僅讓父母不操心,老師也非常喜歡他.,經過一些老師的仔細觀察和總結後,他們將在第一天上學.
  • 幼兒園老師總結: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有經驗的幼兒園老師發現,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是來自下面這樣的家庭。第一天上學&34;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這樣的孩子去到陌生的環境也能做好自己能走的事情,不會陷入慌亂之中。有的寶寶與自己的父母有分離的經歷,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回來接自己。這樣的寶寶就會有能力在幼兒園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會耐心地等待再次與父母相見。與之相反的是有些家庭十分溺愛孩子,不捨得與孩子分離,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入學困難。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又到了新的一年,一批適齡的孩子又要開始新的人生徵程,而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他們今年才3歲多一點;而對於這些小寶寶來說,這也是他們與家人第一次分離。但是大多數孩子在和爸爸媽媽分開的時候,情緒都是很難控制的,當他們第一次離開爸媽身邊時,就會哭個不停;有些孩子第一天還好一點,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就會大爆發,甚至不願意去幼兒園。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但是大多數孩子在和爸爸媽媽分開的時候,情緒都是很難控制的,當他們第一次離開爸媽身邊時,就會哭個不停;有些孩子第一天還好一點,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就會大爆發,甚至不願意去幼兒園。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
  • 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3種家庭
    :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孟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了,即將開啟幼兒園生活。在開學前,孟女士曾經問過女兒好幾次害不害怕去幼兒園,孩子都回答說只要幼兒園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就不怕。對於這個「心大」的孩子,孟女士還是半欣慰半擔憂的。轉眼便到了開學日,孟女士帶著女兒來到幼兒園門口,就看到一大片孩子哭得聲嘶力竭,抱著爸爸媽媽不願意撒手。
  • 高級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孩子不哭,一般都有這樣的家長
    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跟老師合作,讓孩子順利進入幼兒園。但是管教孩子並不是那麼內容的,有的孩子去幼兒園第一天就不哭也不鬧,這樣的孩子不僅家長省事,老師也非常喜歡。
  • 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01資深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孟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了,即將開啟幼兒園生活。孟女士直言自己對女兒第一天上學就這麼輕鬆也感到十分詫異,旁邊一位資深幼師直言道,第一天上學不愛哭的孩子,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 資深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大多出自於這些家庭
    每到這個時候,幼兒園門口總能看到小朋友抱著父母號啕大哭,表達著自己對於分離的恐懼,以及對學校的抗拒,而這種情緒往往會持續半個月或者更久,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往往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案例小慧的女兒木木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她和丈夫更是早早就物色好了一個幼兒園,但真到了孩子上學的那一天,小慧才覺得這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第一天上學時,「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出身於這4種家庭
    有資深幼師表示,說這些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都出身於這4種家庭。資深幼師:第一天上學時,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1.充滿愛與安全感的家庭孩子第一天上學時,之所以會哭,無非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害怕父母會因此而不要自己了,拋棄自己,所以才會感到害怕,才會哭鬧。
  • 幼兒園老師:上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
    通過孩子們的情況也大致可以看得出來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有一個幼兒園老師總結了: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大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上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1、言必出,行必果其實,孩子們在幼兒園門口哭鬧,只是因為離開父母感到不安。
  • 多年經驗的幼師坦言:那些入園第一天不哭的娃,多半來自三種家庭
    8月29日,江蘇徐州某幼兒園報到第一天,班級裡的小朋友們一個個都哭著要回家,哭聲此起彼伏,老師們是忙得焦頭爛額。其實家長的焦慮情緒也不比孩子輕,每年到這個時候,總是會出現這樣詭異的一幕。幼兒園門口眾多家長爬上樹或圍欄,對著孩子班級的窗戶望眼欲穿,甚至還有的家長匍匐著趴在窗外往內窺視,或者剛把孩子送進校門自己就哭了。
  • 資深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這個普通的日子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他們即將離開父母的懷抱,鼓起勇氣進入集體生活,也是孩子出生以來第一次與父母分離。這時,總能看到孩子抱著父母在幼兒園門口哭泣,對於離開父母去上學充分的恐懼與不舍,這種情緒通常持續半個月或更長時間。面對這種情況,父母經常陷入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
  • 幼兒園老師透露: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大都出自這3種家庭
    每次幼兒園開學,隨便拿出來一個孩子的表現,都堪稱年度大型哭戲拍攝現場,那是一個聲淚俱下。有的孩子進了教室後,臉上的鼻涕、眼淚還掛著呢,就妄圖「逃跑」。當然,在這個混亂的場景中,有的孩子畫風卻是截然不同,不僅不哭還表現的非常淡定。看到這樣的孩子,有些家長卻不淡定了,怎麼孩子的差距能這麼大呢?
  • 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是出自這3種家庭
    當然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的教育至關重要,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初入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很多不能離開父母懷抱的孩子來說,哭成為了他們不適應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愛哭鬧這種情況而不捨得讓孩子再去幼兒園,其實是很不對的,孩子的勇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有很多孩子似乎天生比較勇敢,適應性比較強,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可以做到不哭不鬧,甚至還能幫老師處理一些小情況。
  • 資深幼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往往來自這3種家庭
    眼瞅著馬上到九月了,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而言,這幾天就要進入到幼兒園生活了。不過還有一道坎擺在了家長面前,那就是第一天上學孩子捨不得離別,上演一場娃哭母傷心的戲份,讓不少家長頗為頭疼。閨蜜心裡也很不是滋味,但是知道這個坎必須要邁過,讓老師連哄帶騙強硬抱進了教室。不過閨蜜也發現,雖然絕大多數孩子第一天都會哭,但是也有幾個孩子表現的非常好,老老實實坐在位置上玩玩具,這讓她非常詫異。後來老師告訴他,有三種家庭出來的孩子,第一天上學不會哭。
  • 幼兒園老師:上幼兒園不哭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4種家庭
    而幼兒園作為學齡前兒童的重要教育場所,對兒童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相當於一個小社會,孩子在其中會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的生活。而第一次上幼兒園對家長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爸爸媽媽一離開,他們通常會哭一天,似乎是孩子進入幼兒園第一天表達自己的唯一方式。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寶寶,多半是來自這3種家庭
    每一次到了上學季,都會出現一番景象。有的孩子流著淚水,拽著父母的褲腳,不讓父母離開;有的孩子直接跑進課室,看著父母的離去都沒有一絲的挽留。很多家長都認為,看著孩子上學更心疼的是自己,因為不願意跟孩子分離,聽起來真的是既心酸又無奈,不僅感嘆:&34;。
  • 資深幼師: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女兒去幼兒園報到的當天,家裡的長輩都想一塊送女兒上學,孫女士一看這個情況立馬阻止了,她表示太多人送女兒上學肯定會導致女兒陷入"分離焦慮",只會讓孩子上學的時候又哭又鬧,這樣沒辦法正常開啟幼兒園生活了。長輩們聽了孫女士的話都表示贊同,最後孫女士就一個人送女兒上幼兒園。
  • 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
    導讀: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