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如何用一封普通書信,送出重要情報,使日軍掃蕩次次落空?

2020-12-15 妙讀歷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紙質的書信和信封差不多都快被人給遺忘了,而寄信必備的郵票也越來越成為一種藝術品,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紀念意義,漸漸失去了原來的價值。

僅僅在十幾、二十年前,郵票仍然是每家每戶的必備物品,誰還不給外地親戚寫個信什麼的,不貼郵票就等著郵電局給你退回來吧。除此之外,郵票在戰爭期間,還起到過許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充當著神秘的間諜角色。

郵票最早被使用於諜報工作,是在一次大戰之際。到了二戰,郵票更是成為非常成熟的諜戰手段。二戰初期,德國人企圖偽造郵票的方式,來刺激或者激化周邊國家的矛盾,從而達到坐收漁翁之利的效果。

德國人通過將英王喬治五世登基加冕周年慶的紀念郵票,換成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的頭像,藉機暗諷英國正向蘇聯靠攏,藉機分化瓦解同盟國的勢力。

盟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英國人決定發起「反郵票戰」。當時,德國經常把希特勒的頭像印在郵票上,英國人便故意偽造了一批德國郵票,用納粹二號人物,黨衛軍首腦希姆萊的頭像,替換掉希特勒的頭像,從而造成德國內亂的假象。

除了英國以外,美國人也來湊這份熱鬧。他們惡搞希特勒,將郵票上希特勒的頭像,全部改印為骷髏頭像,暗示德國納粹即將走向滅亡之路。一張小小的郵票成為諜報戰中「心理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情報史上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中國戰場上,郵票也是被敵我雙方經常利用的諜報工具之一。當時的信息傳遞以人工為主,需要寫在紙上交給自己人,這樣非常容易暴露。而郵票可以貼在信上,公開往來於各地,是非常理想的信息載體。

1939年,廣西南寧的中國軍隊準備反擊日軍,加強了保密工作。中國反情報特工偶然地發現,有一個中年男人每天都向淪陷區廣州寄信,頻率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家信。

中方立馬對其進行調查,但是信件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當地是中國軍隊的集結地,擔負著重要的軍事使命,應該是日本間諜重點關注的地方。反情報部門出於慎重,認為事情並不簡單,進一步擴大的調查範圍。

他們很快發現,那些信上貼的郵票似乎存在問題。郵票本身是從郵局裡買的,沒有任何異常,但作為寄信的資費,一些信上貼的郵票明顯超出了實際需要。

比如按照寄信和收信地址,只要貼面值兩分錢的郵票就夠了,可實際卻貼了四分錢郵票。而且這種「高消費」不在少數,不像是貼錯了,應該是有意而為之。

在取得與軍方的聯繫後,反情報部門終於確定問題就在郵票上。郵票的面值正是我軍的軍力部署,不同面值的郵票,分別對應著不同兵種的數量。很快反情報部門採取行動,抓住那名中年人,並一舉破獲以日本特務松木弘一為首的間諜小組。

敵後抗日戰場的郵票戰同樣激烈,華北日軍出動大批日偽間諜,收集我方的情報,同時策反一些軍政人員。很快,日偽特務發現一個當地一個老人,經常收到在指揮部當參謀的兒子的信。

於是,特務們想方設法引誘當地的郵遞員,要他抄錄郵戳地址。就這樣,日偽諜報組織很快摸清了這個八路軍指揮部的轉移路線和規律。42年的5月,日偽軍根據從郵戳上得到的情報,以及無線電定位,突襲八路軍的這個指揮部,給八路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雖然敵人很狡猾,但是我方情報人員的手段更高明。新四軍曾經利用郵票的齒孔傳遞情報,將城中日偽軍的活動信息傳遞給根據地。比如一個日軍中隊出城掃蕩,郵票左沿的齒孔便會少一個。如果是一個大隊出城,郵票上沿的齒孔就少一個,以此類推。

這樣一來,新四軍每次都能準確掌握日軍的掃蕩兵力,並做好相應的準備。雖然日偽特務對此也有過懷疑,但苦無實證,郵票受損是很常見的事,當時紙張的質量又差,日本人對此也無可奈何,摸不著一點頭緒。

【參考文獻:《黨史縱覽》】

相關焦點

  • 如何化解日軍的八路合擊?指揮員巧用四字妙策,新四軍一舉破敵
    抗日戰爭期間,一支新四軍部隊在消滅一股土匪、建立根據地之後,日軍大為震驚,對新四軍發動了八路合擊的大掃蕩。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化解危局呢?新四軍指揮員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圍魏救趙」的四字妙策,一舉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 新四軍三個團擊退五千日軍進攻,顧祝同得到消息,連說三個「不」
    新四軍在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一直處於艱難困苦而又複雜的環境中,既要面對日偽軍的反覆「掃蕩」,還要面對國民黨頑軍的摩擦。新四軍三個團曾擊退五千日軍的進攻,顧祝同得到消息後,卻連說三個「不」。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 新四軍老兵:粉碎敵人十四路掃蕩大悟山
    老兵徐蓬口述:抗日戰爭進行到第五年,也就是1942年,處在敵後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最困難時期,新四軍第五師活動在敵後鄂豫邊區。當時日本法西斯的侵華部隊,在武漢外圍加緊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連續掃蕩,殘酷地進行「三光」政策,妄圖摧毀抗日根據地。
  • 新四軍名將發明一件冷兵器,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就是這個嗓子略帶沙啞的男人,卻體現了男人的血性,表現出了整部劇想要傳達的「亮劍」精神。當時日軍對晉中地區進行了掃蕩,李雲龍的部隊也在戰鬥中損失慘重。騎兵連在最後對決中,沒有子彈的情況下,用刺刀與鬼子戰鬥到最後一刻,無一人投降,全部壯烈犧牲。
  • 我軍抗擊日寇掃蕩,細心的作戰參謀從一張便紙上發現了重要情報!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向日軍發起了一個又一個攻擊。拔據點、端炮樓、炸糧倉、斷橋梁,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日本鬼子四處找我主力作戰,然而根本不見我軍蹤影。狗跳牆的日軍就把刺刀對準了我抗日根據地,想用「三光」政策逼我軍民屈服。
  • 此人叛變後打入新四軍,司令部險些被他一鍋端,建國後被執行死刑
    此人出生不詳,亦無人知其何年何月加入革命隊伍,他曾擔任新四軍第七師五十六團政治部主任,後來皖江軍區實行精兵簡政,以五十七團為基礎部隊建立了皖南支隊,當時張經武被任命為政治部主任,支隊司令乃是梁金華,政委由黃耀南擔任,參謀長乃是周紹昆。
  • 日本人竟然給新四軍寫信,想要回大炮!王必成回復:想得美!
    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的抗日戰爭中,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跡,至今仍迴蕩在我們的腦海裡;其中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現在想起來仍然會經不住笑出聲來。1944年4月的一個夜晚,駐紮在長興縣溫塘村的新四軍第16旅48團,有個老百姓送來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竟然是日本侵華所謂的榮譽師團、南浦師團向新四軍的討要被繳獲的九二式步兵炮!太搞笑了太無恥了吧?日本侵略者怎麼想到這個主意的?
  • 日軍掃蕩為何總是失敗?因為八路軍用了一絕妙戰術,讓其暈頭轉向
    日軍掃蕩為何總是失敗?因為八路軍用了一絕妙戰術,讓其暈頭轉向,日軍經常被打得雲裡霧裡,摸不清情況。日軍那麼厲害,武器那麼先進,在正面戰場所向披靡,可是面對八路軍的時候為何頻頻吃癟呢?為何日軍針對八路軍的根據地大掃蕩總是無功而返,甚至使用三光政策,鐵壁合圍都無法取得任何的成效呢?
  • 此人向新四軍借道,不料自投羅網,部隊被繳械,本人被活捉
    有趣的是,韓德根雖然被活捉,但與新四軍第三師副團長張愛萍有關。新四軍第四師師長是彭雪楓,怎麼抓住第三師的張愛萍呢?其中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1943年3月12日,日,2萬多名傀儡軍開始瘋狂地「掃蕩」。這次「掃蕩」,日軍相信很多勢力,非常兇猛。先以主力掃平國民黨韓德根部,然後「掃平」新四軍鹽部區。一會兒,日軍帶著韓德根帶著部隊四處奔跑。新四軍因為信息準確,主力提前開始遷移,只有三師副團長張愛玲在人選上與日軍周旋。一天,張愛平速度部門被調到淮安北部。不料韓德根的一位副官急忙趕來,說:「日軍『掃蕩』太嚴重了,太嚴重了!」說。
  • 新四軍千裡馳援八路軍,建百人交通線,歷時1年,安全轉送800萬元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偷襲,而是日軍預謀已久的對華北各主要抗日根據地的一次大「掃蕩」。在日軍持續兩個月的「掃蕩」中,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兼前方總部參謀長左權不幸犧牲,根據地很多村莊被日軍「三光」政策毀滅殆盡,加上百年不遇的蝗災、旱災,根據地生活十分艱難,雖然實行開荒種地、精兵簡政的政策,仍餓殍遍野,度日維艱。
  • 粟裕「侮辱」日寇,招來報復性「掃蕩」,日本兵求饒:不要殺我
    1941年7月20日,日寇南部襄吉指揮日軍第十二旅團各路日偽軍共計17000餘人,以「斬首行動」直撲鹽城的新四軍總部,妄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掉鹽阜軍分區的新四軍指揮首腦。 針對新四軍總部岌岌可危的處境,粟裕採用「轉蘑菇大法」將日寇耍得團團轉。
  • 王徵明的策反生涯:創建吳淞情報組 "一德大藥房"為聯絡點
    而1941年,侵華日軍駐上海的十三軍部隊的江防要衝和海軍基地都在吳淞。吳淞鎮附近的江灣、大場、丁家橋還建有日軍3個軍用機場。  王徵明仔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責無旁貸,「新四軍7個師,唯有第六師在最靠近上海的蘇南活動,第六師有義務、也有必要向中央提供情報!」這事鐵定要做。那麼,情報工作如何開展呢?醫生朱萍熱心支招,他有一位同學名叫徐國璋,寶山大場鄉人,恰好在吳淞行醫。
  • 日寇斬首新四軍總部,陳毅命懸一線,粟裕「轉蘑菇大法」玩哭敵寇
    1941年7月20日,南部襄吉指揮日軍第十二旅團各路日偽軍共計17000餘人傾巢而出,兵分四路向蘇中作出全面「大掃蕩」的架勢。相較於以往日寇對蘇中新四軍局部性、分區性和短時間性的「大掃蕩」,此次的日寇來勢洶洶,無論是從人數、規模、武器還是籌劃等諸多方面,均創下了自徐州淪陷以來的最高紀錄。
  • 戰地黃花分外香———新四軍文化事業小記
    走進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黃花塘的新四軍文化藝術館吧,戰火中的新四軍的文化藝術是近代中華民族不屈文藝的一個縮影。 火熱的年代真情的作品 工作是紛繁的,戰鬥是激烈的。但「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毛澤東語),新四軍一成立就把文化工作列在重要議程上。
  • 如何用英文寫一封很好的商業書信?| 商務英語
    請求的書信如果你要寫一封請求信,你可以用Could you possibly... 或是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告知壞消息如果你想寫一些壞消息或者是道歉,那就應該用禮貌而得體的語氣,並詳細的說明有關的問題。
  • 日語版「四面楚歌」引發日軍暴動
    林副部長告訴我,學會日語,可以策反日軍、審訊日本戰俘、搜集日軍情報,更有效地打擊敵人。我一想,有道理,就同意了。   開班那天,村外走來20多個身穿灰色新四軍軍服的日本人。訓練班負責人陸誠科長解釋,他們以前是侵華日軍士兵,現在是我們「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延安支部」的日本朋友,也是培訓班的日語老師,幫助我們反抗日軍侵略。
  • 70多年前,為新四軍送去1萬兩黃金的青年,後來怎麼樣了?
    但是上級想要交給葉文津一個更為重要的任務,建立地下情報網,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工作,非常人可以勝任,萬一暴露,等待葉文津的就是萬丈深淵,但是為了抗日救亡,葉文津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葉文津假意從原來的報社辭職,來到上海發展,化名為葉德銘,為《新中國報》做記者,這家報社與各方勢力糾纏不清,葉文津憑著自己八面玲瓏的社交手段,討得了不少日本要員的歡心,被他們奉為座上賓,言語之間,便為組織套取了無數重要的情報。
  • 爭取日軍川井小隊起義
    原標題:09:春秋周刊 情報和策反等隱蔽戰線的工作,一點也不遜色於硝煙瀰漫的戰場。抗戰期間,國共兩黨針對日軍和偽政權開展的隱蔽戰場工作,都有力地配合了正面和敵後戰場的武裝鬥爭,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 陳賡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對治安區,以清鄉為主,建立各種偽組織,並實行保甲連坐;對準治安區,以蠶食為主,步步逼上偽化、特務化道路,防止八路軍的深入;對未治安區,是以掃蕩為主,實行三光政策。在治安強化中,日軍使清鄉、蠶食、掃蕩三者配合,以清鄉鞏固其佔領,以蠶食縮小我根據地,擴張其佔領區。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陳賡決定實行長期包圍、戰勝敵人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