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在《惡意》一書中寫道: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是的,我見不得你好,見不得你比我好。
和老闆去見客戶,這位客戶和老闆曾經是同學,一臺法拉利,一臺寶馬,我們到地庫老闆用鑰匙打開了法拉利,猶豫秒刻轉身對我說:今天我們開那臺車吧,我沒多想也不好多問。因為是老同學,談完業務又一起吃了飯,過程中老闆一直低調謙遜,甚至有幾次提出現在的處境不怎麼好。我便有些疑惑,老闆的現階段明明很好,公司業務也可謂蒸蒸日上,怎見得眼前這位明早比不上老闆的老同學竟如此低調。回來的途中老闆對我說,小郭呀,是不是有疑惑。我笑了笑便聽老闆說道:我這位老同學呀樣樣都好,就是上學時開始就很喜歡與人攀比,碰上比自己情況好的同事朋友總不免酸上幾句……
那一刻我的腦子裡自然的湧現了一個詞;妒忌。
朋友前不久買了某高端地產的房子,我們去暖房,出來小區門口碰到了她的老相識,朋友自己付的錢,卻很老相識說:這裡房子這麼貴,我哪裡買的起,東拼西湊如今啊背了一身債,然後對我無奈的示意了一下。在我心裡一直覺得這種人真的很「小人」但這種小人真的很多,很多。多到什麼程度,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堂客表親等你且去看,甚至明面上誇讚你心裡卻暗暗嫉妒。
幾年前看過一個新聞,明星給幾歲的孩子穿名牌用名牌一度引起網友評頭論足,甚至謾罵,有人說是炫富,有人說錢來路不明,有人道德綁架說富人不知窮人苦。大寫的「仇富」字眼撲面而來。我一度很不解,如果該明星真的違法亂紀了可以找證據舉報,如果沒有又何必對別人的生活品頭論足,有時間努力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不好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有了能力選擇了想過的生活與我們又有何幹呢?
可現實中有太多這樣的事情,憑什麼她過的比我好?憑什麼他比我有錢?憑什麼他比我幸福?憑什麼他可以有車有房,憑什麼……殊不知當這種心態出現的時候自己的生活就一團糟了。因為忙著細數別人擁有的就忽略了自己的所得,更無暇向自己想要的生活靠近。
或許人生的所得和所失是有運氣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修行:努力與選擇。有人40歲兩手空空,有人30歲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為什麼?很簡單,小時候讀書同樣坐在教室裡有人每節課有人每節課全神貫注,有人時而呼呼大睡時而望向窗外,有人解不出題目,羞於開口暗自生氣,沉悶自責而後不了了之,有人拿著或難題認真思考或走向老師,這就是努力的程度和選擇的道路。
沒有人可以靠運氣順一輩子,贏一輩子。不必驚羨別人的所得,收穫的背後更多的是我們未曾經歷和看到的辛苦和汗水,更不必妒忌別人的擁有,走好自己的路,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比任何的妒忌心都划得來。
傲慢與偏見只能更加深你的煩惱,更副作用於你的生活。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病,學著自愈你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強者互持,low者互撕。人生這條路上,充滿著偶然與必然。成全與被成全,願你學會成全自己,也學會成全別人,在成全與被成全中找到一個溫暖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