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和一般納稅人是有區別的,因為個人獨資企業是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而一般納稅人是徵收企業所得稅的。那麼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管理辦法有什麼規定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管理辦法有什麼規定?
第一、個人獨資企業應視其經營、發生的業務可能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及個人所得稅。
第二、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對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法有二種;
1. 一種是查帳徵收,適用於會計核算比較齊全的,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根據個人所得稅確定的稅率表中對應的稅率計算應納稅款;
2. 另一種是核定徵收,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規定,採用按企業銷售收入乘上應稅所得率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具體採用哪種徵收方法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1) 核定徵收主要是指由於納稅人會計帳簿不健全,資料殘缺難以查帳,或者計稅依據明顯偏低等其他原因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納稅額時,由稅務機關依法採用合理的方法,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對其生產的應稅產品查實核定產量和銷售額,然後依照稅法規定的稅率徵收稅款的徵收方式。
(2) 核定徵收的辦法;
定額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辦法,直接核定納稅人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由納稅人按規定進行申報繳納的辦法。
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方法,預先核定納稅人的應稅所得率, 由納稅人根據納稅年度內的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辦法。
第三、只要企業有利潤,不論採用哪種徵收方法,也不論企業利潤是否分配,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所得稅如何進行計算?
1.一般的企業計算所得稅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 - 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2.帳務不健全、不能正確核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業戶採取核定應稅所得率的方法納稅: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或
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納稅所得率) ×應稅所得率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也要符合國家規定範圍內的條件才可以進行核定徵收,合法合規才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更多詳情可關注《稅安》,為你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