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演員請就位這一期,他評價黃奕的時候,我估計,其他三個導演以及李成儒應該很想笑吧,作為一個導演對表演的理解竟然是這樣的。他對黃奕的評價大概意思就是黃奕的表演太平了,沒有大的起伏,沒有起承轉合,所以他覺得不好。
請注意,他是在表演方式上挑毛病,而不是結合劇情、人物等戲劇核心要素去評價黃奕對這個片段演繹的如何。僅僅因為表演方式不是他覺得正確的那種,他就否定了這段表演。這相當於什麼呢,一個學生做數學題,這題有好幾種解法,學生用一種方法做完了,老師看後不管結果怎麼樣,而是對解題方法挑毛病,覺得這個方法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就說這學生做得不對。這簡直太荒謬了。
黃奕的這段表演,其他三位導演的發言都是肯定態度,不說誇她演得很好吧,至少是正常水平之上的。而到了郭敬明這,用他的教條主義式表演法則一套,黃奕的表演就啥都不是了。郭導真的不該上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徹底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水平,這對郭導以後的導演事業真是非常不利。本來之前,郭導拍的電影口碑就不太好,這以後要再拍,估計電影還沒出來呢,可能口碑就已經爛了。馬蘇這個角色應該怎麼表現的時候,就讓我覺得他絕對沒看過這部戲。
但是我覺得導演能用這麼短的一段戲,去揣摩出人物性格也是很厲害的。最後,說回郭敬明,其實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是讓我對郭敬明改觀的,尤其是第一季,第一季的時候我看著有些生氣,感覺李少紅和趙薇抱團看不上他,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拍商業片、青春片出身嘛,加上電影口碑不好,本身也是爭議人物,也不是科班導演,所以就能感覺出來他們的很多爭執並不是對影片的探討了,而是添加了對人的看法。
其實她們對他的不屑,何嘗不讓人對她不屑那,當初趙薇拍青春片和郭敬明小時代大火的時候,趙薇也是對郭敬明和顏悅色擁抱拍照的。之前聽過很多說什麼陳凱歌就是僥倖拍個霸王別姬,之後再也拍不出好作品之類的話,但是陳凱歌對電影、演員的犀利角度,和啟發演員演戲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真的是非常有實力,並且他在很多時候都是挺郭敬明的看法的。
說到底就是,四個導演就有四種不同的觀影角度,有四種不同的風格,既然有陳凱歌這樣的國際大導,有爾冬陞這樣的港臺導演,趙薇這樣的有點文藝的女性導演,當然也可以有郭敬明這樣商業偶像風格的導演。郭敬明說得也有道理,不過這個鍋不是黃奕來背,而是劇本的問題。在舞臺上競演的作品應該是完整的,情緒有起承轉合的,黃奕的這段只是最後的合,當然是有問題的。
不過這個問題在競演類解決中沒辦法解決,為了保證觀眾熟悉,所以都是挑選觀眾熟悉的劇情,但是又需要在短時間內,通過一個片段完成整個劇情,所以大部分都需要魔改。《演員的誕生》在魔改劇情上就飽受詬病。 可是這是陳凱歌的作品,人家大佬就座下面,你讓節目組的人怎麼改?以尊重為主,挑選一段最吃演技的段落,就是對作品最大的尊重。 就算是這樣,陳凱歌還不滿意,因為最後黃奕沒有演出來堅毅和決絕。 郭敬明就算懂作品怎樣,但是不懂節目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