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最小的降尿蛋白藥物:沙坦,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2020-12-20 腎病之友

腎病患者的首選降壓藥,是普利/沙坦類藥物。因其不僅可以治療高血壓,還可以減輕腎臟炎症、降低腎小球內壓、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從而改善腎病患者的預後。

普利和沙坦,二者作用機制相似,效果相當,比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小。不過,部分人服用普利會咳嗽,可換為沙坦類藥物——被認為是副作用最小的一類降壓藥。

可是換藥的時候,腎友就糾結了:沙坦類藥物品種繁多,我吃哪種合適?

今天,筆者挑幾種自己有一手臨床應用經驗的沙坦來說一說。

厄貝沙坦

首先說厄貝沙坦,適用人群大。因為它降壓力度中等偏上,半衰期長,11-15小時,降壓效果更持久穩定,容易降壓達標。還有,它價格便宜。

這些優點,使厄貝沙坦常常成為沙坦類藥物的第一選擇。

氯沙坦

氯沙坦是世界上第一種沙坦類藥物,於1994年率先問世,所以積累的經驗和療效證據都很充足。既能降壓,又能治療糖尿病腎病。

缺點是半衰期短一點,只有6-9個小時,降壓力度稍弱一點,一天吃一次,不一定保證24小時平穩降壓。還有就是它比較貴。

纈沙坦

纈沙坦的優點是適應症多,可以降壓,可以降尿蛋白,可以治療心衰,也可以預防血糖稍高的人進展為糖尿病。所以用的人比氯沙坦多,當然也因為它比氯沙坦更便宜。

纈沙坦的降壓力度,和氯沙坦相近,也是屬於稍弱一點的。

替米沙坦

它的優點比較明顯,比上面幾位降壓效果都好。

同時這也是它的缺點,降壓效果太好了。

部分病人吃一片替米沙坦下去,發現降壓幅度太大了,只能改為半片。但是這剩下的半片又容易受潮,常常因此更換為其它藥物。

替米沙坦還有個優點:保護心血管,對心肌梗死後、腦卒中、糖尿病患者都有效果。

至於其它沙坦藥物,筆者的使用經驗並不多,說多了恐貽笑方家,還望各路大佬補充。

對於大部分腎病患者來講,這幾種沙坦差別不大,都可以服用,選擇上不必過於糾結。而有其它相關疾病的患者,需要根據這些細節來做選擇。

換藥時看準劑量

有的患者換了一種劑量減半的仿製藥,那就該吃2片,但還是像以前一樣吃1片,結果血壓沒控制住。

劑量換算:貝那普利10mg=福辛普利10mg=培哚普利4mg=氯沙坦鉀50mg=厄貝沙坦150mg=纈沙坦80mg=替米沙坦80mg=坎地沙坦酯8mg。

有條件的朋友,建議儘量吃原研藥,劑量不會打折扣,效果也較好一點。當然,仿製藥也有它的低價優勢。

不過還要注意:有的仿製藥,劑量只有原研藥的1/4。要是吃1片,那確實便宜,但是要吃4片才能充分降壓,低價優勢就沒了,而且效果還不如原研藥1片。尤其是有蛋白尿的腎病患者,需要2-4倍劑量才能充分降低尿蛋白,服藥體驗不是太好。

相關焦點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總體來講,降尿蛋白藥物的選擇有兩個原則: 1.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2. 此類藥物降壓效果很好,但降尿蛋白效果並不太強,適用於輕中度蛋白尿患者。 2.沙坦類藥物 即ARB,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藥名帶有「沙坦」二字,是晚普利十多年出生的「同胞兄弟」,兩類藥物治療效果和副作用類似。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這部分人要少吃鹽來降低血壓和腎臟網眼的壓力,清淡飲食、規律運動,有助於把蛋白質留在體內,降低尿蛋白。 這時即使是病理性的蛋白尿,也不建議隨意用藥。尿蛋白超標一點點,危害很小,可能比藥物副作用的危害更小。
  • 降尿蛋白最有效的7個方法,贈與所有腎病患者
    降尿蛋白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是這7種:一,低鹽飲食低鹽作為「五低一高」之首,既可降血壓,又可降尿蛋白,可將蛋白尿減少20%以上。如何判斷自己鈉鹽攝入是否超標?看尿鈉,24小時尿鈉超過100毫摩爾,表明食鹽攝入超標。一些患者覺得自己是低鹽飲食,其實吃鹽已經多了,化驗尿鈉是超標的。二,監測血壓這裡指的是在家監測血壓。腎臟病患者,有60%伴有高血壓,這會加重尿蛋白,更會導致腎臟和心血管受損。建議所有腎病患者不管有無高血壓,都在家監測血壓。
  • 尿蛋白要怎麼治?|沙坦類|蛋白|藥物|水腫|腎病|皮質|-健康界
    尿蛋白治療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一些,總的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一般治療,適當休息,避免到公共場所和預防感染,病情穩定者可以適當活動,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給予正常量,每天0.8到1.0每公斤體重的優質蛋白,同時熱量攝入要保證每日不應少於
  • 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降蛋白,劑量越大越好嗎?還需注意2點
    簡單說下,RAS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英文簡稱,RAS阻滯劑也就是針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髮揮作用的抑制劑類藥物。我們知道血管緊張素生成的轉化酶會造成血管收縮,升高血壓,降低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尿蛋白,加速腎臟纖維化進展。而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主要是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活躍的作用。
  • 怎樣才能降尿蛋白?這幾類藥物你需要知道!
    大量蛋白尿,可以導致低蛋白血症,一些患者誤認為血液蛋白低了,那就飲食中大量補充蛋白,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首先,低蛋白的原因是「漏」的多,而不是吃的少,如果不「堵漏」,補充蛋白也無濟於事;其次,大量補充蛋白,更加重蛋白的漏出,反而加重腎小管損害。所以,蛋白尿患者適量蛋白即可。
  • 激素降尿蛋白並不能「高枕無憂」,患者應如何降副作用增強療效?
    一旦出現蛋白尿,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藥物治療,遏制腎病的惡化,避免尿毒症的來臨。②使用激素效果明顯的腎病患者比如患有微小病變型腎病、IgA腎病等的腎病患者,單用激素的降尿蛋白效果就很不錯,必要時也可以加用免疫抑制劑,而且腎病患者很難離開激素,需要緩慢減量並長時間維持激素用藥,能夠長期「合作」。
  • 降蛋白並非激素不可,有3類藥也能獨當一面,且副作用小
    尿蛋白穩定住對腎功能的恢復,還有預防尿毒症都有明顯益處。因此降低尿蛋白水平是護腎、防腎衰的第一步。應對大量蛋白尿時,腎病症候群類型的腎病大多會用到激素搭配免疫製劑的藥物組合,一方面是抑制腎臟內炎症反應,另一方面調節免疫水平,起到良好降蛋白作用。
  • 降尿蛋白與副作用均較強:雷厲風行的中藥免疫抑制劑
    相比於西藥,中藥在人們的印象中普遍帶有「溫和」、「見效慢」、「副作用小」等標籤。其實,中藥和中成藥不都是溫和的,其中也有雷厲風行的「猛士」:中藥免疫抑制劑。中藥免疫抑制劑,和西醫免疫抑制劑頗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一些不同。
  • 腎內科專家已達成共識:此藥降尿蛋白,安全性好且顯效率高
    但我沒意識到的是:新腎友永遠比老腎友多得多,關鍵藥物只講幾遍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再重申一遍這個非常重要的、腎內科專家們早已達成共識的知識點:除非有禁忌症,RAS阻滯劑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降尿蛋白最好用的藥物,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降血壓的首選藥物。
  • 綏化哪家醫院治腎病可以降尿蛋白?
    其中,降低尿蛋白是基礎廣泛的治療需求。   如何降低尿蛋白呢?有3類藥物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1.普利/沙坦類藥物  這類藥物叫做「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高血壓患者也對這些藥物很熟悉,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類藥物剛問世的時候,主要是用其降壓作用治療高血壓。
  • 降尿蛋白治腎病,還在用激素?你的治療方案或已被淘汰!
    但是激素的副作用,尤其是大劑量激素副作用之可怕,促使著腎病醫學向著「擺脫激素」的方向發展,如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就連激素在各類腎病中最穩固的大本營——微小病變性腎病症候群,激素也站不穩了。該研究表明,單用激素或是大劑量激素已經落敗。
  • 這4種沙坦類藥物不只能降血壓護腎,還能降糖或保護心血管!
    沙坦類藥物降壓作用好,副作用小,並且因其降尿蛋白、護腎的作用,也頗受腎內科醫生及腎病患者的喜愛。而且在眾多的沙坦藥裡面,不少藥物也在其它疾病的治療上發光發熱,像一個個天使,減少人們的痛苦,給予人們更多的希望。
  • 此藥降尿蛋白顯效率高,但太多人用法不對,導致效果慘澹
    近40年來最成功的慢性腎臟病治療藥物 治療慢性腎炎,「血管緊張素抑制劑」療效確切,應用者頗多,它包括兩類藥物: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即普利類藥物,比如卡託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等; 2.血管緊張素
  • 尿蛋白降不下來怎麼辦?6個方法降低尿蛋白、防範尿毒症
    低鹽飲食可減小腎小球內壓,從而降低尿蛋白20%以上。2.增加普利/沙坦類藥物的劑量普利/沙坦類藥物,不僅是目前最好的降壓藥(之一),也是近40年來問世的最好的降尿蛋白藥。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少,同時治療尿蛋白的有效率幾乎達100%.
  • 尿蛋白是腎病的「始作俑者」,降尿蛋白,3檢查4方法要記牢
    但如果尿常規檢查出現「+」、「++」甚至「+++」等異常現象,排除劇烈運動、發熱、受寒、精神緊張等「無公害」的生理因素外,患者就要擔心自己的腎臟是不是出現問題了,此時的蛋白尿就屬於病理性蛋白尿。
  • 沙坦類和地平類聯用降血壓,效果好嗎,適合哪些患者?醫生講清楚
    地平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都是醫生比較喜歡應用的降壓藥。對於中-重度的高血壓,很多醫生還主張這兩種降壓藥聯合應用。這兩種降壓藥聯合應用,降壓到底有什麼優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地平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物都是一線降壓藥。對於輕度高血壓,一般選擇單獨應用,都可以取得不錯的療效。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很多患者也致力於尋找降尿蛋白的「特效藥」,治療好腎病,讓自己健康康康的,中青年人好奮力拼搏,老人好頤養天年,小孩也能有個快樂健康的童年,可現實卻是,不少人輾轉多地治療,蛋白尿或是高高在上,或是降下來不久又升高。難道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 降尿蛋白容易陷入的3大誤區,避開能降低腎衰竭,千萬不要犯錯了!
    尿蛋白貫穿於腎病整個治療過程,尿蛋白又會涉及到多個方面,需接受系統性的治療,除了用調節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外,還需重視修復腎小球受損情況。本身腎病易復發,就是此特性而導致尿蛋白易復發,因此一味的降蛋白尿並不是最終目的,還需積極預防病情復發。不過降蛋白尿過程中往往會出現3大誤區,結果增加尿毒症風險。
  • 僅2個月尿蛋白從3+到-?他是如何做到的?2點經驗值得收藏
    慢性腎病治療過程中,最困擾腎友的典型的症狀之一就是蛋白尿。多數病友初次檢查時,尿蛋白多呈現+-或+,但隨著病情的惡化,還可能發展到2+、3+、4+,檢查尿蛋白定量漏出也會相應增加。尿蛋白長期存在會持續對腎臟單位內的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等細胞造成損害,從而影響到整體腎功能的情況,加速腎衰竭的發生。當然很多腎友初次確診腎病後,治療的目標都是尿蛋白轉陰,24h尿蛋白定量能降到0.15g以下,實在不行0.5g以下也是好的。如何才能將蛋白尿持續穩定在較低水平,降低對腎功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