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藥降尿蛋白顯效率高,但太多人用法不對,導致效果慘澹

2020-12-24 騰訊網

近40年來最成功的慢性腎臟病治療藥物

治療慢性腎炎,「血管緊張素抑制劑」療效確切,應用者頗多,它包括兩類藥物: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即普利類藥物,比如卡託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等;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即沙坦類藥物,比如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厄貝沙坦等等。

普利類藥物於1981年作為降壓藥問世,由於它還可以減輕腎臟的免疫炎症,減輕腎臟的腎小球內壓,從而降低尿蛋白,進入臨床治療高血壓幾年後,便順利獲準用於慢性腎病的治療。

沙坦類藥物的問世比普利晚13年,是普利類藥物的同胞兄弟,也是在進入臨床幾年後開始用於慢性腎病的治療。它們作用機制類似,作用部位相近,治療效果相當,連不良反應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普利/沙坦類藥物的缺點:

降尿蛋白幅度不是特別大,不能使大量蛋白尿轉陰,無法勝任腎病症候群的治療主力。

然而瑕不掩瑜,優點明顯:

1. 顯效率高,各種蛋白尿均可緩解;

2. 療效確切,通常可降低約一半的尿蛋白;

3. 副作用少,主要是會小幅降低腎小球濾過率。

這些優點,使它們成為近40年來最成功的腎臟病治療藥物,處方量巨大。很多腎友服用了幾十年,腎功能依然很好。

劑量不足很常見

好藥若是用法不對,便成不了好藥。很多腎病朋友服用普利/沙坦,還是用的「降壓藥劑量」,而不是「降蛋白劑量」。

普利/沙坦用於腎病患者的降尿蛋白治療時,2倍及以上劑量才有較明顯的作用,教科書寫的用藥劑量是2-4倍。

若用常規劑量,僅能降低15%左右的尿蛋白,達不到治療目標。比如一位尿蛋白2g的患者,降至1.7g左右,意義不大,腎病仍然在向尿毒症進展。

所以初始應用的患者,需要在1周內評估腎小球濾過率和血鉀,逐漸加量至最大劑量。最大劑量依個人耐受性來定,原則上只要沒有低血壓、高血鉀等反應,劑量越大越好。權威腎病專著《The Kidney》第10版報導過纈沙坦用到8倍劑量。

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腎病患者、年輕人、血管條件好的患者,建議儘量增大劑量,以達到最好的降低尿蛋白的效果。

如果圖省事,比如某些藥一天就吃一片,這樣確實省去了很多功夫,不用太操心血壓和血鉀,但腎臟依然在高壓下煎熬得不到解脫。

相關焦點

  • 此藥降尿蛋白速度快且顯效率高,但要注意3點
    而他克莫司+激素治療微小病變腎病,效果比環磷醯胺+激素更好。當然,它比環磷醯胺更貴。 2.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 多數FSGS患者對糖皮質激素抵抗,而且有的患者不能承受大劑量激素(如肥胖、糖尿病、嚴重骨質疏鬆症、年紀大),可以考慮他克莫司(聯用或不聯用低劑量潑尼松)。
  • 尿蛋白為什麼遲遲不降?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尿蛋白紋絲不動,沒有什麼效果,這時患者通常會選擇換醫院/醫生治療,改變自己的用藥,或者乾脆擅自把藥停了,去尋找降尿蛋白的偏方土方,但依然降蛋白效果不佳。而且發現腎損害的時期越早,治療越及時,降尿蛋白也更省力。在尿蛋白定量低於1克時,患者一般服用沙坦、普利類降壓藥就能取得不錯的降蛋白效果。當腎損害加重時,出現大量蛋白尿,就得讓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猛藥上場,此時也多結合中藥施治。
  • 尿蛋白轉陰可馬上停藥?關於3個降蛋白常識,不得不看
    包括兩方面原因:內部原因即腎小球發生深度纖維化、硬化後無法修復,大量腎小球壞死最終導致腎功能也無法逆轉,因此容易出現給藥治療就能控制蛋白尿,但如果停藥後就易復發的情況。 外部原因大多數為治療期間護理不到位導致的,比如頻繁發生感冒等感染的情況、飲食不注意攝入太多高蛋白食物,過度勞累等等。
  • 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很多患者也致力於尋找降尿蛋白的「特效藥」,治療好腎病,讓自己健康康康的,中青年人好奮力拼搏,老人好頤養天年,小孩也能有個快樂健康的童年,可現實卻是,不少人輾轉多地治療,蛋白尿或是高高在上,或是降下來不久又升高。難道降尿蛋白真的沒有特效藥嗎?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這部分人要少吃鹽來降低血壓和腎臟網眼的壓力,清淡飲食、規律運動,有助於把蛋白質留在體內,降低尿蛋白。 這時即使是病理性的蛋白尿,也不建議隨意用藥。尿蛋白超標一點點,危害很小,可能比藥物副作用的危害更小。
  • 降尿蛋白沒有特效藥?別急!做好3件「小事」尿蛋白也能乖乖聽話
    小編碎碎念:如今的人生活變好了,但是健康不注重了,賺來的錢都養病,這難道就是我們想要的人生嗎?健康長壽重比金錢,我們養生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飲食和作息時間分配好就比吃藥更有效果。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自己規劃好休息飲食,健康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 尿蛋白降不下來怎麼辦?6個方法降低尿蛋白、防範尿毒症
    蛋白尿是多種腎病的主要表現,也是導致尿毒症的高危因素,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使其緩解。但臨床上經常見到腎病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仍不理想。怎麼辦?做好以下5點可為治療效果帶來較大幫助。低鹽飲食可減小腎小球內壓,從而降低尿蛋白20%以上。2.增加普利/沙坦類藥物的劑量普利/沙坦類藥物,不僅是目前最好的降壓藥(之一),也是近40年來問世的最好的降尿蛋白藥。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少,同時治療尿蛋白的有效率幾乎達100%.
  • 降尿蛋白快的藥就是好藥?答案恰恰相反
    還有部分患者用藥兩三天後,感覺病情沒有好轉,於是擅自停藥。這些腎友對待自己的病情心急如焚,恨不得上午吃藥、下午病情就會好起來。可以肯定地說,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在兩三天內改善慢性腎臟病。它是慢性病,不是急性病,尿蛋白和腎功能得到改善一般快也要1-2周以上。對待慢性腎臟病,要做好治療1-2年的心理準備,病情嚴重者可能用藥時間更長。
  • 尿蛋白高該怎麼吃?記住一點秘訣,輕鬆降蛋白還能護腎
    腎要延緩腎功能的進展,必須要把尿蛋白降下,期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有時候尿蛋白比較「調皮」,容易出現反覆,讓人很頭疼。那麼,都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尿蛋白?其中藥物、感染、血壓等因素決定著尿蛋白能否降下來,而飲食管理的是好是壞除了會影響尿蛋白的下降,更進一步的影響到尿蛋白能否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飲食管理的好,不費勁也能降蛋白!
  • 尿蛋白是腎病的「始作俑者」,降尿蛋白,3檢查4方法要記牢
    尿蛋白在人體中是亦好亦壞的存在。 正常情況下,人的尿液中會存在微量的蛋白質(低於0.15克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尿常規檢查通常顯示陰性,即「-」,咱們不會感覺到不適,對人體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 腎內科專家已達成共識:此藥降尿蛋白,安全性好且顯效率高
    最近又有幾位腎病朋友諮詢我:患腎病了,血壓高,該吃什麼降壓藥? 我以為講過很多遍了,便不用再講了。但我沒意識到的是:新腎友永遠比老腎友多得多,關鍵藥物只講幾遍是遠遠不夠的。
  • 尿蛋白降不下來,全是醫生的責任?還有3種行為也加劇腎衰竭
    臨床上,中度及以上的腎性尿蛋白被視為導致腎功能急劇進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就因為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對自己的治療喪失了信心。、狼瘡性腎炎、FSGS等)本身對激素治療就有效果差異,或者高血壓、糖尿病導致的慢性腎病病情進展本身就更迅猛等等,這些都會使得尿蛋白難以控制。
  • 一次檢查尿蛋白3十要緊不?不同病因尿蛋白,用什麼方法降蛋白?
    不同病因引起的尿蛋白3+: 一:尿道炎 尿道炎導致的尿蛋白3+患者如果疏忽尿蛋白3+,會導致慢性尿路感染,從而損害膀胱和腎盂,並發膀胱炎和腎盂炎,給個人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二:腎臟功能 腎病會影響到尿液的合成。腎激素失衡以及腎臟功能出現衰竭都會導致尿蛋白出現3+。
  • 降尿蛋白容易陷入的3大誤區,避開能降低腎衰竭,千萬不要犯錯了!
    尿蛋白貫穿於腎病整個治療過程,尿蛋白又會涉及到多個方面,需接受系統性的治療,除了用調節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外,還需重視修復腎小球受損情況。本身腎病易復發,就是此特性而導致尿蛋白易復發,因此一味的降蛋白尿並不是最終目的,還需積極預防病情復發。不過降蛋白尿過程中往往會出現3大誤區,結果增加尿毒症風險。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但部分患者總是留錯,導致檢查結果誤差大,定量低,用藥量就會不一樣,往往耽誤病情治療。這也是導致尿蛋白反覆「假象」的重要原因。另外,現在天氣熱,留取尿液儘量密封放在陰涼處,留好後儘量快點送檢,別耽誤。24h尿蛋白定量跟喝水沒關係有些患者複查定量增加了,首先想到是不是跟喝水多有關係。其實真沒有關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濃度×尿量。喝水多少會影響到尿量,但尿蛋白濃度也會被稀釋,但總量是不會改變的。喝水少,尿蛋白濃度高,尿量少,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 腎病降尿蛋白切忌千篇一律!除了激素,這類方法適合多數人
    出現尿蛋白症狀的腎病病理類型不在少數,如微小病變性腎病、膜性腎病、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症等等,這些腎病除了尿蛋白,往往還存在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腫的症狀,呈現典型的腎病症候群,可觀察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大,腎小球纖維化進程加快。
  • 怎樣才能降尿蛋白?這幾類藥物你需要知道!
    正常情況下,腎臟的「篩孔」(濾過孔)只允許水,鈉、鉀、氯等電解質,以及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代謝廢物通過,而血液中的細胞及分子量大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不能通過濾過孔,仍舊留在血液中,所以尿中沒有蛋白質。如果各種原因引起了腎損傷,腎臟的濾過孔增大,一些原本不能濾出的大分子物質比如蛋白質就漏到尿中,就是尿蛋白。
  • 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有4大「元兇」,不少人第一條就中招了
    有腎友留言說:為什麼蛋白尿這麼難降?吃激素1年多了,還是老樣子,有的病友就能降下來,穩定住,我怎麼就那麼難?尿蛋白是腎病最「難纏」的症狀之一,且發症時間早,從腎病初始階段就存在,意味著對腎功能的影響非常大。蛋白尿漏出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病情的預後。因此將蛋白尿控制得越低對腎功能的影響自然越小,尿毒症風險也會越低。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什麼藥能降尿蛋白?」 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被腎病患者問到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離不開臨床上常用的十多種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的藥物。
  • 尿蛋白高的腎病患者,在用藥上需把握5個關鍵點!
    當患者的腎小球硬化比例非常高伴有雙腎萎縮,就算IgA腎病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1000mg,也不一定都得使用糖皮質激素,而應該以保護腎功能及延緩腎病進展為主要治療措施。當患者已有嚴重股骨頭壞死,就算腎病症候群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00mg,也不建議繼續使用較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而應該重新調整藥物,應以他克莫司或其它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