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降尿蛋白切忌千篇一律!除了激素,這類方法適合多數人

2021-01-15 腎病之友

出現尿蛋白症狀的腎病病理類型不在少數,如微小病變性腎病、膜性腎病、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症等等,這些腎病除了尿蛋白,往往還存在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腫的症狀,呈現典型的腎病症候群,可觀察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大,腎小球纖維化進程加快。

改善尿蛋白對糾正腎臟纖維進程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保持尿蛋白較低水平可有效降低腎衰竭的風險,腎病的最終預後結局也會比原有的情況要好得多。

尿蛋白治療只有一種方法嗎?

針對尿蛋白治療方面,相當一部分腎病是以激素類藥物為「主力軍」, 同時聯合免疫抑制劑、利尿劑等藥物的方案,抑制腎臟炎症反應,同時減輕腎小球的損傷,維持尿蛋白處於較低水平。針對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類型的腎病,一般用2周後會比較明顯的結果,隨著時間拉長,尿蛋白大多可以降到1g以下,也有部分腎病會降到0.5g以下,甚至完全好轉。

激素聯合其他藥物的方案目前是毋庸置疑的仍佔有絕對領先的地位。

那麼,要保證長期放激素方案的有效性,腎友們必須要重視兩點:

一、堅持長期服藥,緩慢減藥。腎病發生前身體可以不斷的釋放激素,調節平衡。腎臟受損後體內免疫復發物不斷損傷腎臟組織,導致腎功能下降體內激素水平代謝紊亂,尤其發生腎功能實質性損傷後,需要藥物進行調節。服用藥物後身體激素重新恢復正常,病情也會相對穩定。但長期維持的結果是易出現依賴性,需要緩慢減藥適應這個過程。

如果減藥太迅速,很容易出現尿蛋白反彈的情況,導致病情比較難穩定下來。

二、注意預防感染。一些患者對激素比較敏感,停藥後會易復發,則需要長期維持小劑量使用。還有部分患者是長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差。稍不注意發生感染後,尿蛋白也易發生反彈,因此必須要重視降低感染的風險。

那麼,所有腎病類型的尿蛋白都要用激素嗎?還有其他有效的方法嗎?

目前隨著科研的進步,更多針對腎病引起的尿蛋白方面治療的效果也應運而生。

RAAS抑制劑類藥物,也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抑制劑在改善尿蛋白方面如今也成為了「中堅力量」。

其中主要包括兩類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s)。這類藥物的初始作用是降低血壓,通過對血管緊張素的抑制作用,擴張血管,可改善腎臟的血流量,保證腎小球等腎細胞的血氧充足的供應,進而改善腎小球動脈高壓的情況,降低尿蛋白流失,延緩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效果顯著,阻止腎臟的纖維化發展。

除了適用於常見的腎病類型外,也可用於素有尿毒症「禍首」之稱的糖尿病腎病降低尿蛋白的治療。糖尿病腎病本身進展比較迅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較快,尿毒症風險居於一位。

堅持應用RAAS抑制劑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尿蛋白,且同時起到降低血壓、血糖的作用,對改善腎功能效果顯著。且糖尿病腎病發展到透析或腎移植風險降低可達50%,可改善預後結果。

當然藥物的副作用也局限了部分患者不能放肆的使用,需要評估腎功能後才能「入手」。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除了激素、雷公藤,其實這些方法也可以降尿蛋白!
    很多腎病患者認為腎內科醫生降低尿蛋白只有兩個方法,要麼激素要麼雷公藤。
  • 尿蛋白是腎病的「始作俑者」,降尿蛋白,3檢查4方法要記牢
    涉及到的檢查主要包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電泳、尿蛋白組分檢測3類。 降尿蛋白的藥物或方法主要有:1、兩類降壓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普利類)、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沙坦類);2、激素:如潑尼松、甲潑尼龍;3、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等。
  • 腎病對於「頑固性」尿蛋白,怎麼辦好
    不同病理類型尿蛋白的程度也有差異,比如高血壓腎病尿蛋白並不很高,多為1g以下,腎炎症候群類腎病蛋白尿多為1-3.5g之間,腎病症候群類腎病多數存在大量蛋白尿超過3.5g,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等。多數腎病在於用藥後,對激素比較敏感尿蛋白大多能降下來,但也有少數腎病尿蛋白下降比較慢,需要更長時間治療。
  • 腎病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不少人做錯了,2個建議值得看
    既然尿蛋白對腎病的影響如此大,很多人就認為是不是尿蛋白降得越快對腎功能影響越小,腎臟損傷越少?抱著只要蛋白尿降得快,腎衰竭就追不上我的想法來進行治療。但有時候結果卻並不很好。那麼,尿蛋白真的是降得越快越好嗎?其實有利有弊。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腎病患者同時伴有尿蛋白與血肌酐升高,應該先治療尿蛋白,還是先治療血肌酐?對於如上除了與慢性腎功能不全有關的血肌酐升高之外,如IgA腎病、膜性腎病、微小病變、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與狼瘡性腎炎等多種腎病,只談先降哪一個都是「偽命題」,即並不存在先降尿蛋白或先降血肌酐,而是通過治療原發病,之後患者的尿蛋白與血肌酐也會隨之下降,甚至可以降至正常範圍。
  • 降尿蛋白治腎病,還在用激素?你的治療方案或已被淘汰!
    大劑量激素(十來片潑尼松)、單用激素——曾經在腎內科風光無限的治療方式,如今已基本被淘汰。腎病症候群治療,足量激素已不再是核心70年前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糖皮質激素,曾經是降低腎病患者尿蛋白、防止腎衰竭發生的一張王牌,價格便宜,顯效率亦可。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1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降尿蛋白,首選列淨類降糖藥,包括卡格列淨、達格列淨和恩格列淨等,這一類藥除了具有明確的降糖效果外,還有降壓、減重、降尿蛋白和延緩腎損害的作用,是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首選治療藥物
  • 降尿蛋白最有效的7個方法,贈與所有腎病患者
    降尿蛋白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是這7種:一,低鹽飲食低鹽作為「五低一高」之首,既可降血壓,又可降尿蛋白,可將蛋白尿減少20%以上。腎臟病患者,有60%伴有高血壓,這會加重尿蛋白,更會導致腎臟和心血管受損。建議所有腎病患者不管有無高血壓,都在家監測血壓。尤其伴有高血壓的腎病患者,要記錄血壓變化,這樣去醫院治病的時候,醫生心裡才有數,用藥更準確有效,減少住院時間。
  • 激素降尿蛋白並不能「高枕無憂」,患者應如何降副作用增強療效?
    先來說說和激素(免疫抑制劑)「難捨難分」的3類腎病患者:外向個性的激素常做「男1號」,在長達近70年的時間裡始終活力四射,憑藉其「降蛋白顯著」的個性在腎病的治療上做出了不少貢獻;免疫抑制劑則是「女1號」,常常配合激素打造更好的治療效果。
  • 尿蛋白為何總降不下來?六個原因逐一排查,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尿蛋白總不能完全降下來?這是腎友及家屬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也常常被會發生腎衰竭的擔心困擾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與腎功能的變化發展有直接關係,此外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原因一:原發病處理不當尿蛋白的發生是基於腎小球基底膜出現損失,而腎小球損失基於腎臟內部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的活躍程度與具體的病理類型直接掛鈎。降蛋白還要一步步的來,要先弄清楚是哪類腎病,相關病理類型,再來降尿蛋白就好說了。
  • 怎樣才能降尿蛋白?這幾類藥物你需要知道!
    一、改善生活方式無論什麼原因導致的蛋白尿,飲食上都要低鹽和優質蛋白,避免勞累,尿蛋白越多,越要注意休息。大量蛋白尿,可以導致低蛋白血症,一些患者誤認為血液蛋白低了,那就飲食中大量補充蛋白,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 腎病想尿蛋白降得快,4點秘訣收好,是避開腎衰竭的關鍵
    治療其實並不是第一位的,一些腎友往往著急把尿蛋白降下來,盲目的用藥,反而不是很理想,甚至越治越重,居高不下。降蛋白必須要掌握四點,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而不是只追求一時的下降。第一點:先明確診斷病理類型腎病病理類型較多,且大部分腎病都要尿蛋白的症狀,那麼要想更詳細的針對性治療,明確診斷病理就更有益處。目前診斷病理的方法主要是腎穿刺。
  • 腎病患者必知:12種降低尿蛋白的方法
    下面是 12種降蛋白作用比較明顯的方法:1. 糖皮質激素:比如潑尼松、甲強龍、地塞米松等,激素有抗炎、抑制免疫的作用,當出現中重度蛋白尿時,激素經常是首選用藥。但是副作用大,比如滿月臉、水牛背、妊娠紋等外貌改變,以及血糖升高、骨質疏鬆等。2. 免疫抑制劑:比如嗎替麥考酚酯、環磷醯胺、他克莫司、環孢素及來氟米特等。
  • 全面盤點降低腎病尿蛋白的方法,肯定有你需要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4克以下的膜性腎病患者歸類為「低危」,用ACEI(普利類藥物)或ARB(沙坦類藥物)進行降蛋白、降壓治療,一般不會發生腎衰竭。尿蛋白4-8克/24小時,歸類為「中危」,需要使用激素和細胞毒藥物治療,一般3個月左右尿蛋白下降。
  • 北京腎病專科醫院哪個好?尿蛋白越高越好治?
    事實也是如此,尿蛋白低對腎功能的威脅更小,治療起來難度小。那相反,尿蛋白越高就越難治嗎?先來看看前幾天一位腎病朋友給我發的消息:醫生,我腎穿刺確診膜性腎病,大量蛋白尿12g,經過治療1個月,蛋白尿已經降到了5g多,我覺得不是很理想,為什麼我們那醫生說尿蛋白越高其實好治?還有什麼好方法降蛋白更快嗎?
  • 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5大原因,找到後或可解決難題!
    雖經積極治療,可有的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卻非常難降。這就需要醫生尋找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而後才有希望解決難題。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如下這五大原因。比如腎病症候群患者,同時伴有肺部感染,此時不應馬上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而是應該先給予抗感染及對症等治療,待感染控制後再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比如腎病症候群患者,往往同時存在高脂血症及高凝狀態,此時就應該在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同時,加用降脂、抗凝及其它相應藥物;比如IgA腎病並發高血壓,在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同時必須保證血壓控制達標。若忽視了併發症的治療,必將造成尿蛋白難降。
  • 尿蛋白降不下來怎麼辦?6個方法降低尿蛋白、防範尿毒症
    蛋白尿是多種腎病的主要表現,也是導致尿毒症的高危因素,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使其緩解。但臨床上經常見到腎病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仍不理想。怎麼辦?做好以下5點可為治療效果帶來較大幫助。2.增加普利/沙坦類藥物的劑量普利/沙坦類藥物,不僅是目前最好的降壓藥(之一),也是近40年來問世的最好的降尿蛋白藥。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少,同時治療尿蛋白的有效率幾乎達100%.
  • 綏化哪家醫院治腎病可以降尿蛋白?
    其中,降低尿蛋白是基礎廣泛的治療需求。   如何降低尿蛋白呢?有3類藥物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1.普利/沙坦類藥物  這類藥物叫做「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高血壓患者也對這些藥物很熟悉,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類藥物剛問世的時候,主要是用其降壓作用治療高血壓。
  • 這四種藥物都可降低尿蛋白,不管您是哪類腎病,總有一種適合您!
    因此,控制好蛋白尿是腎病治療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那麼我們該如何控制呢?今天小編就從用藥的角度出發,來給腎友們講講有哪些藥物可以幫助降低尿蛋白,一起來看看吧。、抗過敏、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來減輕或抑制腎病的免疫炎症反應,保護腎小球足細胞濾過屏障,控制尿蛋白漏出。
  • 4類腎病需要更重視降肌酐,而非尿蛋白!不少人給搞錯了
    這五類腎病尤其要多加注意! 典型遺傳類腎病——多囊腎 多囊腎是可以明確遺傳性的一類腎病。通過腎臟B超可觀察到兩側腎臟均勻不同大小的囊腫,且腎臟明顯增大,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腎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