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臺北東區經濟 臺北市研議開徵「空屋稅」

2021-01-14 廈門廣電網

搶救臺北東區經濟 臺北市研議開徵「空屋稅」

  為解決臺北市東區沒落及空屋太多問題,臺北市政府研議開徵"空屋稅",助力商圈發展。不過,有專家擔心,店家恐怕會為了逃避"空屋稅",把店面租給娃娃機、特賣會等業者,反而對商圈的發展沒有實質幫助。

  最近,臺北東區有許多地方都貼出招租廣告,也有不少餐廳店面閒置,卻沒人租。為此,臺北市政府再拋"空屋稅"的議題,規劃不論是住房或店面,只要空置超過一年就開徵"空屋稅",且稅率也比較高。

  臺北市長 柯文哲:這個政策還早,還在討論而已,主要是我們應該是這樣,我有特別交代,單一且自住先做,應該降稅先做,政治上一定要先給後拿,不可以先拿後給。

  有房屋中介業者分析,若店家為逃避"空屋稅",將店面出租給低度營業項目,像是夾娃娃機、特賣會、彩券行,對於商圈沒有實質的幫助。

  臺北市長 柯文哲:過去四年臺北市總金流量,經濟活動12.5兆(新臺幣),四年都沒有增加,所以正確講法應該要講,臺北市經濟發展沒有再進一步發,你總金流量不變,西區上升一定是東區掉下去。

  (新媒體編輯:陳乃嘉)

熱詞: 搶救 臺北東區經濟 臺北市 研議 開徵 空屋稅

相關焦點

  • 綜述:臺北東區店面空置率創新高 因應之道受關注
    臺灣房屋中介機構普遍認為,電商衝擊、租金上漲、商圈人潮轉移等,是導致臺北東區店面空置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杰鳴指出,東區店面價格與租金連年飆漲,不僅每坪(約等於3.3平方米)月租金超過1萬元(新臺幣,下同)的店面不少,最高售價甚至一度達到每坪逾千萬元。
  • 臺北市大動作救商圈 遭疑掩蓋3失策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商圈近年頻爆退租潮,臺北市政府為了拯救該商圈,擬針對房屋、店面空置若超過1年,將開徵空屋稅,稅率逼近擁有多屋的房屋稅率3.6%。然而,臺北市府拯救商圈祭出狠招,卻被房仲業者質疑,空屋稅是不是想要掩蓋臺北市府3大失敗政策。
  • 臺北東區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從事房地產諮詢業務的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東區的忠孝商圈店鋪空置率高達12.5%,居臺北市各大商圈首位。反觀中山南京商圈僅4.7%,站前商圈與西門商圈更維持在3%以下,差別顯而易見。根據瑞普萊坊(臺灣不動產中介公司)市場研究暨顧問部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與2017年第四季度相比,東區實質關店數量翻倍增加。
  • 臺灣房屋稅5月1日開徵 臺北房屋稅額近10年首降
    臺灣房屋稅5月1日開徵 臺北房屋稅額近10年首降 2018-04-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中新網4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房屋稅5月1日起開徵,開徵件數868萬4022件,稅額771億2925萬元(新臺幣,下同),續創歷史新高。但臺北市因標準單價緩漲機制上路及首度實施自用住宅稅基折減優惠,房屋稅額為近10年首降。
  • 失落的臺北
    ,被外界形容為「鬼城」,但除了東區商圈,民生小區近期也爆出店家出走潮,專家分析,當地房東仍未警覺,還認為民生小區經濟狀況佳,若是堅持不降租,恐淪為下一個東區。    ——柯文哲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解釋,臺北總金流量有12.5兆,而全臺灣是36到38兆,在臺北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西門興起東區當然會沒落,重點是改變產業結構,要靠長遠規劃,不要淪落於只仰賴攤販經濟。 >>詳細
  • 16年「糖朝」港式飲茶退出臺北東區
    經營16年的「糖朝」港式飲茶在昨(3月31日)退出臺北東區。(林宜靜 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東區前途茫茫!因電商崛起,消費型態改變,加上房東不願降低房租,近些年來臺北東區空屋率大增,經營40年的江浙菜餐廳永福樓今年2月吹熄燈號後,位在捷運忠孝敦化站,經營16年的「糖朝」港式飲茶也在昨(3月31日)退出東區,從4月起將轉移陣地至微風南京店重起爐灶。
  • 臺北市房屋稅 六類屋主「會嚇一跳」
    臺北市同步調整稅基和稅率,今年修正豪宅認定標準,預計約新增280戶豪宅。(圖/中時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房屋稅即將在5月開徵,臺北市因同步調整稅基和稅率,導致有六大類屋主荷包將大失血,其中符合新屋、豪宅、好路段等定義的非自住房屋,房屋稅最多恐暴增二、三十倍。估計今年總影響戶數約20萬戶,佔所有戶數的13%。
  • 臺北市一囤房大戶鑽漏洞 擁41屋年繳3萬房屋稅
    華夏經緯網3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高呼居住正義,但市議員王鴻薇昨指出,臺北市有位囤房大戶,一人坐擁她說,免稅小套房充斥堪稱是臺北市奇觀,柯須拿出魄力遏止「囤屋族」。    市府稅捐稽徵處表示,這名囤房大戶家住北投區的傳統市場附近,因名下房屋老舊、坪數小,許多房屋現值都低於「法定」的免稅標準;至於免稅標準是否太低,會建議臺灣「財政部」研議修改「房屋稅條例」。
  • 店鋪空置關店潮頻現 臺北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選擇撤離臺北東區的不只有這兩家店。近期以來,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鋪、Swatch表店、糖朝港式茶飲等紛紛離開東區,「店鋪到期,折價出售」「店面招租」等字樣在商圈裡頻繁出現。從事房地產諮詢業務的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東區的忠孝商圈店鋪空置率高達12.5%,居臺北市各大商圈首位。
  •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臺北關店潮恐形成「鬼城」效應
    三月初,位於臺北松山區東興路上的「小南門點心世界」也無預警熄燈。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針對臺北20年老店「威斯汀六福皇宮飯店」結束營業後無人接手的現象表示,這對鄰近商圈也造成傷害,如果長久下來都如此,恐怕形成「鬼城」效應,對市容也有不利的影響。
  • 臺北東區大樓突發火災 幸無人員傷亡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2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sogo百貨旁巷弄一處大樓今晚7時53分驚傳火警,臺北市消防獲報後,出動消防車輛22輛、救護車輛3輛、人員59名。
  • 臺北市資料
    臺北市為臺灣躋身國際都會之列的城市,集全臺灣政治、經濟、教育、娛樂、文化於一身,而臺北市也是臺灣第一大城市,面積272平方公裡,人口為244萬。臺北市位於臺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與臺北縣為界。
  • 臺北東區迷你餐廳
    臺北東區迷你餐廳 2014年08月04日 11:46:03  來源:大臺灣旅遊網 (攝影/石靜怡) 石靜怡臺北市  位在臺北東區有一家很迷你的美式餐廳,店內只有約8個座位,小巧的店面餐點選擇卻很豐富,很多女孩子覺得這間餐廳小巧可愛餐點也很美味而喜歡在此用餐。  這間漢堡店在臺北東區開業至今已有十多個年頭了,可說是東區相當早期的美式餐廳,迷你可愛的店面帶著美式復古氛圍的裝潢設計,湯姆漢堡店面雖然不大,不過非常具有特色的外觀卻很引人注目。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又一10年老店關張 網友:市長不該檢討嗎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臺北東區又一家10年老店悄悄熄燈。開在忠孝東路四段的漢堡王,緊鄰地鐵出口,但隨著商圈沒落,人潮減少,業者稱業績已不敵租金,因此選擇出走。但到底東區該怎麼救,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出考慮開徵空店稅,但專家卻認為這只會讓東區更慘,還不如學學韓國瑜,多發展城市營銷。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 房東5年慘賠950萬新臺幣
    臺灣景氣持續探底,臺北東區黃金店面光環不再。圖為臺北東區不少店面進行封館拍賣或等待出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店面近年頻爆關店出走潮,就連在此開業超過40年的老字號江浙餐廳「永福樓」也確定於2月24日歇業。臺北東區過往榮景已不復見,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臺北市延吉街鄰近東區的一間81平米店面,屋主持有5年認賠950萬元(新臺幣,下同)出場,創下東區周邊少見的店面賠售案例。
  • 呂秀蓮郊區貸款買房 稱買不起臺北市房子[圖]
    呂秀蓮 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民進黨大佬呂秀蓮日前自爆,她當了8年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結果買不起臺北市的房子,現在搬到郊區去住,房子也是20年的貸款  呂秀蓮表示,她當了8年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還是買不起臺北市的房子,現在搬到鄉下去住了。她認為,臺灣貧富差距非常大,而臺當局計劃開徵的奢侈稅,雖主要是為了彌平貧富懸殊,但尚需更多配套措施。  呂秀蓮今(8)日上午前往臺北市立美術館參觀莫內畫展,受訪時被問到買不起房子一事。
  • 陸客縮減 臺北東區精品名店經營慘兮兮紛紛撤出
    臺北東西區大翻轉!東區不少店面待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9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年陸客縮減、店面租金高、加上百貨公司吸走人潮,臺北市東區精品名店如女鞋大牌Miss Sofi、亨得利三寶名表等紛紛撤出。
  • 臺北 | 趕路人—夜未眠的東區
    如果沒有東區,臺北可能不會成為現代都會。東區是商業的、時尚的,是不眠的。臺灣建築大師李祖原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人的吉利話節節高,給這座大樓設計了竹節般節節向上的外形,再加上如意與祥雲的圖案,既富有民族精神,又充滿現代感,美觀且實用。
  • 臺北市經濟受重創!王鴻薇:慘烈直追金融海嘯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重創臺北經濟。臺北市議員王鴻薇27日表示,發生疫情以來,她辦公室調查了臺北市各商圈和夜市來客人數、主要捷運站運量、旅遊業住房率、以及勞動局無薪假通報等四大面向,驚見多項數據都是近年新低,臺北市各大商圈來客數平均下降3至5成,捷運人次更出現十年最慘負成長,市況慘烈直追2008年的國際金融海嘯。
  • 老店被迫「消失」,島內感慨「臺北老商圈已沒落」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環球時報記者 趙雨笙】臺北市東區商圈最近成為島內民眾關注的議題。繼老店「永福樓」撤離後,又一些店鋪「消失」,讓不少輿論感慨「臺北東區商圈已經沒落」。「樹倒猢猻散」,是臺媒用來形容臺北東區「風景」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