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古代戰國時期,齊國的頂級謀士公孫衍的精彩歷史故事。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會說話有謀略的人都是很吃香的。縱然古代的許多王權貴族,沒有什麼頭腦,卻依然過得風生水起,為什麼?因為他們後面都有一個幕僚。簡單來說就是幫助文官和武官在幕後出謀劃策的人,相當於現代的參謀,秘書等職位。有一個這樣頭腦聰明的人在幕後助你一臂之力,還真的是能解決不少難題呢。但是光有頭腦也不行。我們的交流都是靠言語,別人也不能跑進你的腦子看看你的想法再來用腦子和你交流。所以會說話也很重要。就像先給一顆糖再打一巴掌一樣,人們總是喜歡誇他的話,特別是當著別人的面。
從前有個草根出身的皇帝,在民間有過許多朋友。剛剛當上皇帝之後,就有他的朋友來見他,他一想,萬一那個朋友把他以前的糗事都說出來了怎麼辦?這麼多人看著呢,但是又想和老朋友敘敘舊,思來想去,最終讓人把老朋友放了進來。老朋友來了之後,先大呼萬歲,後又把以前皇帝的功績給誇了一遍,惹得眾人嘖嘖稱讚。皇帝聽了也很高興,賞了老朋友許多銀子珠寶。不久,又有一位皇帝的老朋友來覲見,皇帝一想,放了進來。那個朋友進來後,開始和皇帝聊起他們小時候的事情,不是結伴去人家地裡偷菜,惹得別人又打又罵,就是爬樹去掏鳥窩,摔了個屁股朝天。把皇帝的糗事都給抖了出來。當著眾多人的面,皇帝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讓人把那位朋友拉出去了。
在現代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遇見這樣的人。有的領導會和部下說:「你把這個表給我做了」,有的領導會說:「你幫我把這個表做一下」。聽上去,人們都會喜歡後面這樣的說話方式。在求人辦事的時候,也需要動腦子會說話。不能一上去就說我要你幫我做件事。而要先摸清對方的興趣愛好,性格脾性,飲食習慣等等。再從對方的興趣愛好的點切入,慢慢與他拉近關係,當談到興奮點的時候,適時引入需要幫忙的話,這樣對方也樂於幫忙,不至於尷尬。
戰國時期,魏王無意聽見齊威王要與其他三國的宰相商談事宜。於是猜測到是他們想聯合來攻打魏國。因為那時候魏國是幾國之中的大國,仗著強大的國力,到處像餓狗搶食一般瘋狂地欺凌周邊各個國家。周邊的國家對其痛徹心扉,當然想聯合起來幹它。魏王當時就慌了,到處想該怎麼辦。突然他想到一個人,那個人詭計多端又會說話,不如去找他想想對策。於是找到公孫衍,把事情的經過講給了他。他聽後,很有自行的說:「只要大王給我一些金子,我就能辦成這件事」。魏王痛快的給了他金子,備了馬車,公孫衍就出發了。
出發前,他經過了嚴密的思考。他已經想過齊威王會先去衛國,於是趕在齊威王之前到了衛國。用金子賄賂了門衛和侍從,進去見了齊威王。但是,他卻沒有和齊威王談正事,開場先講了幾個「老司機」的故事,之後又把最近各國的風流趣事都說了一遍。無外乎哪個樓的姑娘與哪個樓的姑娘為了一個公子打了起來,哪家子弟又把哪個花魁娶回了家,哪家的姑娘不如哪家的姑娘漂亮等等。最後,兩人在西施和褒姒的胸誰大上面達成了共識。
於是,這次的交談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兩人聊得都沒有盡興。其他三位宰相趕到衛國的時候,聽說了這件事情,還看見兩人面帶笑容。於是質問齊威王,齊威王把他們的聊天內容說了,可是三位宰相不相信。最後,四國的洽談不歡而散,攻打魏國的事情更是泡了湯。所以,腦子和語言同樣重要。計劃好的事情你永遠也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不能因為別人看著你指指點點就以為別人再說你壞話,也許他只是想聲東擊西呢?
好了,小編今天的歷史分享就先到這裡了哦,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筆者,給小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給小編一點小小的動力為大家寫出更好的文章,我們下次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