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集 宇喜多秀家終結日本戰國時代

2020-12-25 騰訊網

這一期是《宇喜多の野望》最後一集,看宇喜多家如何從三足鼎立之勢轉變為一統天下。

三足鼎立之勢

宇喜多家主力大軍在九州島徵戰,其它領地只是防禦。宇喜多家與伊達家的同盟期過了以後,宇喜多家沒有與其續盟了,宇喜多秀家決定要憑自己的力量統一天下。伊達家也開始侵犯宇喜多家的各個城池,但是都沒有效果,反而自損兵力。

伊達家不能兼顧兩個強大的敵人——織田家和宇喜多家。織田家已經和伊達家在小田原城打得不可開交,最終伊達家被織田家擊敗了。伊達家不僅丟了小田原城,還損失了大量兵力。

小田原戰敗後,伊達家開始走向了衰退之路,33萬兵力銳減。伊達政宗出仕比較晚,伊達家擅長的鐵炮技術研發緩慢,根本抵擋不住織田家的大軍。

從此,天下形成了織田家、伊達家、宇喜多家三足鼎立之勢。織田家兵力雄厚,科技過硬,武將眾多;伊達家最弱;宇喜多家兵力少,但是科技鼎盛、謀士眾多。

一統天下

九州,宇喜多家消滅了大友家勢力,也趕走了織田家的勢力,成功統一了九州。宇喜多家從九州島登陸四國,消滅了織田家的四國勢力。宇喜多家集結四國、九州所有兵力,開始發動最後的猛攻,打算一舉推滅織田家和伊達家。

織田家接連丟失九州、四國的城池,兵力銳減到了27萬。

宇喜多家憑藉強大的水軍,成功攻克織田家的港口,作為突破口,勢如破竹。此時,宇喜多家的主力部隊多達8萬,織田家兵力分散,難以匹敵。

織田家的德川家康、真田昌幸、真田幸村、佐竹義重等人死守城池,導致宇喜多家消耗大量時間和兵力。

宇喜多秀家誕下一女,名為錦,從軍上戰場,也是不可多得的武將。

這幾年下來,宇喜多家不少的將領都年老病逝,包括鈴木重秀、本願寺顯如、黑田孝高等等。宇喜多秀家擔心兵權被外人奪去,故一直讓一門武將掌握兵權。

宇喜多家與織田家在八王子城展開激戰,織田家都損失慘重,接連丟失巖付城和小田原城。

織田家奪取了伊達家的巖出山城,伊達家一路退守,毫無抵抗之力。宇喜多家連戰連捷,但是兵力一直在減少,這是與織田家的消耗戰。

後來織田家與伊達家結盟了,他們互相支援,導致宇喜多家進攻受阻,但還是勢單力薄。

1613年,伊達家投降了。

1614年,織田家也投降了

歷經44年,宇喜多家終於一統天下了。

宇喜多秀家建立了新的幕府,連年的戰亂終於畫上了休止符。

宇喜多家不擅大規模戰爭,成功地避開強敵正面PK,奉行15萬兵力後不徵兵政策,兵力強盛的時候高達27萬,最終以12萬左右的兵力結束戰國時代,也是一項豐功偉績。

宇喜多秀家召集了所有家臣,通宵暢飲,緬懷逝去的家臣,宇喜多汀、宇喜多蘭、宇喜多錦受封四國、九州、中國領地,宇喜多秀家定都小田原城,其他將領也論功行賞。宇喜多秀家特意感謝宇喜多家三位女將、黑田孝高祖孫三代、松永久秀父子、本願寺眾僧、毛利家族、柳生家族的支持。

宇喜多直家為宇喜多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宇喜多秀家很好地繼承了宇喜多直家的遺志,在宇喜多家一門眾的領導下,輔以眾多優秀的將領、劍客、謀士,成功結束了戰國時代。

至此,宇喜多的野望就結束了。

PS:關注我,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第6集 宇喜多秀家繼位
    宇喜多直家堅持不徵兵,維持少量的兵力。此舉避免了被周圍大名的針對形成包圍網,也為宇喜多家帶來了長久的安寧,但是直家的野心不止於此! 直家雄圖,宇喜多女 宇喜多直家的計劃是先向東依次滅上杉家、最上家、大浦家、伊達家,在折回向西滅、佐竹家、北條家、武田家、德川家,最後強攻織田家。 計劃不如變化,織田家從能在港登陸攻打吉田郡山城,上杉也來攻打富山城,不過宇喜多家防禦好,幾乎沒有費力就守住了。可憐的武田家腹背受敵,艱難防守!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後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捲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於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後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並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後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8 北條早雲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早年並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邊工作;其實相對其他梟雄而言,北條早雲根本不值一提,不說弱小,但也不強,但他卻是「戰國大名」的先驅,也就是說,他是日本戰國的開啟者;經過了二十餘年的奮鬥,不斷的運用自身優秀智謀來對抗勢力龐大的兩上杉的早雲,終於取下了伊豆與相模兩國
  • 姬路城,日本戰國時代的硝煙與血腥
    室町幕府自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去世後便每況愈下,1467年,應仁之亂與細川政元兩場政變更是徹底將室町幕府自權力之巔拉下,自此日本群雄逐鹿,戰火不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戰國時代。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持續了100多年的戰火是對日本民族最好的洗禮,他們從盲目地跟從變得極富創造力,並且對戰爭環境的變化產生了極其迅捷的適應能力。諸侯割據、國土碎裂之下,是一座座城堡的崛起。城堡的建築模式因地形而異,分為築於高山大地的山城、築於平原闊地的平城、築於小山丘陵的平山城、築於海川之間的水城四種。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戰國大名—石田山成德川家康趁著今川家大亂,從今川家獨立了出來,從新執掌三河一國,並且在往後數年,攻滅了今川家,當然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 「日本戰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期」相差千年,為何總被拿來比較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日本戰國時代的結局是,織田信長的心腹家臣、出身寒微、外號「猴子」的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的基礎之上成功統一日本,但卻因一系列昏招(姑息德川家康、發動入侵韓戰等)未能成功延續下去,僅僅統治了日本8年之後就去世了。隱忍了數十年的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迅速發難,於1603年開創江戶幕府,1615年徹底消滅豐臣氏,結束了戰國時代。
  • 安室奈美惠隱退、濱崎步耳疾、宇多田光情傷,日本歌姬時代結束?
    而不止是濱崎步,昔日日本樂壇歌姬級別的人物,如今無論是銷量還是知名度都在走下坡路,似乎平成時代閃耀的歌姬們只是曇花一現,不禁令人想要發問,日本的流行文化怎麼了?金融危機對於日本的重創,遠比我們想得要深。昔日日本國民標榜的努力、奮鬥、勤勉的社會文化,逐漸被廢柴文化、宅文化所取代。而歌姬時代的終結,也是隨著日本經濟的低迷,從初現端倪,到畫上句點。
  • 日本戰國時代,是在這裡上演了開幕式
    1483年,淨土真宗第8代座主蓮如把大本營遷到京都東邊的山科,建立了山科本願寺。本願寺的勢力從此開始急劇膨脹,逐漸成為可與各地大名分庭抗禮的巨大力量。而擁有5位夫人和27個孩子的蓮如上人,從一開始就把山科本願寺建設成了難攻不落的堅固城堡,顯露了這位法號慧燈大師的高僧慈悲外表下深遠的權謀。 儘管戰亂讓幕府蒙羞,讓百姓受苦,卻也給了許多下級武士出人頭地的機會。
  • 日本戰國時代——窺視當代日本文化的歷史窗口
    就這樣,原先為了穩定地方的大名領主制,便開始向戰國大名領國制不斷發展,朝廷及幕府對此現狀又無能為力,這才最終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紛爭的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研究當代日本文明的窗口實際上,日本戰國時代的影響,遠不止停留在這一層面。日本著名史學家內藤湖南,在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描述時,曾說出過這樣一段話:如想了解今天的日本,只需了解1467年應仁元年發生的「應仁之亂」以後的歷史。
  • 到日本,應該去看看這些戰國時期的城池遺蹟
    翻看日本戰國時代的知名戰例,但凡涉及大名滅亡的戰役,幾乎都以攻城戰的方式結束。而這所攻的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城池。戰國初期日本的城狹義上是指「戰鬥據點」,城內的主要居住者為戰鬥人員,也就是武士。這一時期的城池必須滿足兩項職能:其一,保護武士的日常居住地;其二,戰時在山中作為關隘進行防禦。在戰國時代初期,日本的城池大多數仍為「山城」。
  • 日本戰國時代的美食都是些什麼
    現代,在日本冷凍和加工食品都是日常飲食。在消費商店,超級市場,自動售貨機,餐館等都有的賣。但是,在戰國時期,很少地方賣這些快速方便食物,但是在戰國時代,日本的飲食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飲食又是怎麼樣的呢?
  • 故事:開局一雙萬花筒,拯救忍者宇智波泉奈,宇智波與漩渦的相遇
    宇智波一族簡介團扇宇智波一族,日本漫畫《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氏族之一,它是六道仙人長子因陀羅的後裔族群。家族成員繼承了仙人之眼,擅長火遁忍術與瞳術,團扇是宇智波一族的家紋。宇智波一族傳承千年,在忍者還在戰國時代的時候就威名赫赫,是當時家族是忍者鬥爭的主要力量。隨著千手柱間和宇智波斑建立一國一村的忍村制度之後,處於木葉村的宇智波一族,也是當時大大有名的頂級豪門,甚至在千手一族消亡之後,可以稱得上是忍界第一豪門。
  • 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號稱比中國戰國場面更大?看過地圖後我笑了
    然而最近小解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兒,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歷史上也有一個時期叫做「戰國時代」,它被喻為日本封建社會向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很明顯,這個戰國時代水分比較多,首先我們從兩國對其命名上來看。中國「戰國時代」一詞的出現,最早記錄於西漢末年史學家劉向的《戰國策》中,從此這個名詞開始被後世接受和使用;而日本的戰國時代,則是在劉向之後1500年的15世紀,由日本人武田信玄提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武田信玄是個中國迷,酷愛中國軍事戰略,所以他將中國的戰國直接搬到了日本歷史上用了。
  • 日本戰國時代:近畿——天皇的居所與城郭建築文化的核心
    戰國時代,所謂「上洛」就是指強力大名通過軍事徵服手段前往二條御所得到天皇以及最高朝廷的加封任命從而擁有極大的管轄和行政權力得以鞏固並制霸天下的能力。戰國時代,近畿地方歷經足利氏,三好氏,織田氏,豐臣氏以及德川氏統治,其城郭的特點和形制上與日本其他地區有明顯不同……中世城郭在日本全國有超過40000之多。
  • 日本戰國時代那些價值連城的天下至寶
    但上述的故事出於江戶時代中期的<<茶窗間話>>一書,在信長公記的紀錄中只有松永久秀自焚而死的紀載,後來開掘信貴山城池遺址時發現了這件著名茶釜。被人稱為「流轉的茶器」,戰國時代第一名品茶器。村田珠光以99貫購入,因此得名,曾為朝倉宗滴、松永久秀、織田信長等人所有。室町幕府時期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使用中國產的瓷器。中國產的瓷器罐子被稱作濃茶器,地位高於民間用的薄茶器。濃茶器叫做茶入,薄茶器叫做茶棗。茶入分為"唐物"和"和物"。九十九發茄子屬於唐物,更是其中裡首屈一指的天下名品。
  • 日本戰國時代:東日本城池——集實用性和多樣性於一體的罕見風格
    觀看日本列島地質圖,只有關東獨樹一格,是洪積層的集中帶,因此供城郭用的石材會很難取得。用在江戶城石垣上的石材,是依靠將軍家的指令,從的伊豆國用船隻運輸來的。因此就連作為「德川御三家」居城的水戶城,也沒有辦法採用石垣而是以土壘將就。東北地方雖然位置比關東平原更加遠離日本核心的近畿地區,但在巖手縣和福島縣則有一定能力出產石材。
  • 日本戰國時代的海盜世界:從海盜變成信長水軍的真鍋氏
    室町時代,作為備中守護細川氏的被官,真鍋氏在瀨戶內海地區打下了一定的根基。此後不久,他們的家族勢力便打入了細川氏分郡所在的和泉國以及伊予新居郡、宇摩郡等地。在和歌山藩的史料集成《南紀德川史》所錄的《名臣傳》中,有織豐時代的和泉真鍋氏首領、後來成為和歌山藩重臣的真鍋氏(四千石)之祖真鍋貞成(真入齋)的條目,其中詳細記述了他的生平。
  • 婆媳的戰國時代33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1-40集大結局
    原標題:婆媳的戰國時代33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1-40集大結局  婆媳的戰國時代第15集劇情  趙子泉順利進入輝科集團工作,他信心十足,下班後一心撲在學習上,他要為考研做準備,但李麗娜提出讓陪自己出去轉轉,趙子泉一月工資四千,扣除房租還剩二千五,他安慰李麗娜不要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