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二胎政策開放帶來的人口紅利,兒童市場迎來巨大的發展潛力,一些全球領先的兒童數字品牌迅速佔領市場。2016 年,Peppa Pig 銷售總額近 20 億美元,2017 年,TalkingTom 以 10 億美元價格被收購。一時間,全球對少兒優質數字內容的需求猛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 VR、AR 及 AI 等前沿新技術的有利位置,通過玩具和 IP 進行授權,成為推動品牌快速成長的有效路徑。
「熊貓博士」是一家在動畫、遊戲、玩具和教育領域,開發出多款應用 APP 的兒童數字內容品牌。創立初期主要面向美國、歐洲及全球市場,以遊戲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方式對兒童進行啟蒙早教。
熊貓博士的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熊貓博士遊戲應用,熊貓博士動畫片,熊貓博士教育產品。
熊貓博士兒童遊戲
由 36 款 APP 應用矩陣構成,定位 3-8 歲年齡段的小朋友,提供「角色扮演」、「建造城市」、「講故事」三個方向的主題應用:
「角色扮演」的產品主要幫助小朋友了解實際生活和「成人世界」。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如廚師,醫生等等,在模擬情境中完成對應的工作內容。
「建造城市」主打創造力培養,讓小朋友自己按照自己的想像,動手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城市,包括樓房、街道、綠植、商店等等。
「講故事」主要鍛鍊口語表達能力,設置不同的場景,讓小朋友自己去想像情景中的對話。
2016 年底,熊貓博士在付費應用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應用內購模式。「小鎮系列」APP 是其最受歡迎的一個應用內購系列。主要採取免費增值的模式,家長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可免費下載對應產品,如果想額外購買工具或解鎖「新世界」,則需要付費。
之所以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應用,熊貓博士 CEO 林燕表示,通過應用矩陣更新和付費用戶獲取,將新用戶源源不斷的導入產品「生態系統」中,可以持續進行內容更新,留存用戶並增加當前用戶的收益點。
熊貓博士 2D/3D 動畫片
2017 年,在遊戲產品的基礎上,熊貓博士聯手國際動畫製作團隊,開發出動畫片產品,目前已在 YouTube 和愛奇藝、騰訊、優酷等新媒體平臺上推出了 2D 動畫系列,在中國和美國市場推出了一款與應用連領先接的 AR 玩具。此外,該系列 3D 動畫去年從 600 部國內外動畫片中脫穎而出,入選法國坎城 Mip Junior 優秀動畫片展示單元。
熊貓博士教育產品
2018 年,熊貓博士正式在應用矩陣內中加入教育屬性,包括開發熊貓博士英語課堂、熊貓博士學數學、熊貓博士教識字、熊貓博士學世界等。林燕表示,熊貓博士教育產品將成為團隊未來五年內的重點,以完善從兒童基本技能培訓到數學、英語及閱讀的產品鏈。
據林燕介紹,中國市場目前尚缺乏成熟的 3-8 歲兒童頭部教育應用。美國的 ABC Mouse(估值約 15 億美金)等國外教育類應用對中國家⻓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通常有更高的 ARPU 和更高估值。熊貓博士已經在中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的兒童和家⻓中樹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接下來切入教育市場,可以通過現有的八千萬下載進行導流。
關於接下來教育產品的商業模式規劃,熊貓博士將首先推出英語和邏輯思維等單獨科目的應用,積累足夠的內容後,再匯總到「學習世界」單個訂閱模式應用中。
熊貓博士成立於 2012 年,創始人為荷蘭人 Thijs Bosma 及其中國太太林燕 。熊貓博士的遊戲開發團隊成員一共來自 11 個國家,目前超過 50 人,總部位於成都,營銷和商務拓展團隊位於上海。
美國和歐洲此前是熊貓博士最大的收入市場,分別佔據 30% 和 38% 的比重。近兩年,熊貓博士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量大幅提高,佔總下載量的 25%,單 iOS 平臺中國地區較去年增加 50% 下載量和 22% 的收入,iOS 應用內購付費轉換率高 8%,因此將戰略重點轉到中國。
2012 年,熊貓博士獲得 70 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後,第一年即實現盈利。據 Flurry statistics 的數據,熊貓博士目前下載量超過 1 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 510 萬。2017 年,熊貓博士總流水達到 54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