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角色扮演+情景模擬」遊戲切入兒童早教市場,「熊貓博士」用...

2020-12-25 騰訊網

伴隨二胎政策開放帶來的人口紅利,兒童市場迎來巨大的發展潛力,一些全球領先的兒童數字品牌迅速佔領市場。2016 年,Peppa Pig 銷售總額近 20 億美元,2017 年,TalkingTom 以 10 億美元價格被收購。一時間,全球對少兒優質數字內容的需求猛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 VR、AR 及 AI 等前沿新技術的有利位置,通過玩具和 IP 進行授權,成為推動品牌快速成長的有效路徑。

「熊貓博士」是一家在動畫、遊戲、玩具和教育領域,開發出多款應用 APP 的兒童數字內容品牌。創立初期主要面向美國、歐洲及全球市場,以遊戲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方式對兒童進行啟蒙早教。

熊貓博士的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熊貓博士遊戲應用,熊貓博士動畫片,熊貓博士教育產品。

熊貓博士兒童遊戲

由 36 款 APP 應用矩陣構成,定位 3-8 歲年齡段的小朋友,提供「角色扮演」、「建造城市」、「講故事」三個方向的主題應用:

「角色扮演」的產品主要幫助小朋友了解實際生活和「成人世界」。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如廚師,醫生等等,在模擬情境中完成對應的工作內容。

「建造城市」主打創造力培養,讓小朋友自己按照自己的想像,動手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城市,包括樓房、街道、綠植、商店等等。

「講故事」主要鍛鍊口語表達能力,設置不同的場景,讓小朋友自己去想像情景中的對話。

2016 年底,熊貓博士在付費應用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應用內購模式。「小鎮系列」APP 是其最受歡迎的一個應用內購系列。主要採取免費增值的模式,家長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可免費下載對應產品,如果想額外購買工具或解鎖「新世界」,則需要付費。

之所以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應用,熊貓博士 CEO 林燕表示,通過應用矩陣更新和付費用戶獲取,將新用戶源源不斷的導入產品「生態系統」中,可以持續進行內容更新,留存用戶並增加當前用戶的收益點。

熊貓博士 2D/3D 動畫片

2017 年,在遊戲產品的基礎上,熊貓博士聯手國際動畫製作團隊,開發出動畫片產品,目前已在 YouTube 和愛奇藝、騰訊、優酷等新媒體平臺上推出了 2D 動畫系列,在中國和美國市場推出了一款與應用連領先接的 AR 玩具。此外,該系列 3D 動畫去年從 600 部國內外動畫片中脫穎而出,入選法國坎城 Mip Junior 優秀動畫片展示單元。

熊貓博士教育產品

2018 年,熊貓博士正式在應用矩陣內中加入教育屬性,包括開發熊貓博士英語課堂熊貓博士學數學熊貓博士教識字熊貓博士學世界等。林燕表示,熊貓博士教育產品將成為團隊未來五年內的重點,以完善從兒童基本技能培訓到數學、英語及閱讀的產品鏈。

據林燕介紹,中國市場目前尚缺乏成熟的 3-8 歲兒童頭部教育應用。美國的 ABC Mouse(估值約 15  億美金)等國外教育類應用對中國家⻓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通常有更高的 ARPU 和更高估值。熊貓博士已經在中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的兒童和家⻓中樹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接下來切入教育市場,可以通過現有的八千萬下載進行導流。

關於接下來教育產品的商業模式規劃,熊貓博士將首先推出英語邏輯思維等單獨科目的應用,積累足夠的內容後,再匯總到「學習世界」單個訂閱模式應用中。

熊貓博士成立於 2012 年,創始人為荷蘭人 Thijs Bosma 及其中國太太林燕 。熊貓博士的遊戲開發團隊成員一共來自 11 個國家,目前超過 50 人,總部位於成都,營銷和商務拓展團隊位於上海。

美國和歐洲此前是熊貓博士最大的收入市場,分別佔據 30% 和 38% 的比重。近兩年,熊貓博士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量大幅提高,佔總下載量的 25%,單 iOS 平臺中國地區較去年增加 50% 下載量和 22% 的收入,iOS 應用內購付費轉換率高 8%,因此將戰略重點轉到中國。

2012 年,熊貓博士獲得 70 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後,第一年即實現盈利。據 Flurry statistics 的數據,熊貓博士目前下載量超過 1 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 510 萬。2017 年,熊貓博士總流水達到 540 萬美元。

相關焦點

  • 36氪首發|從遊戲化切入素質教育,「一刻館」完成新一輪融資
    成立於北京的「一刻館」以遊戲化教育內容切入素質教育賽道,以3-8歲兒童為目標人群,按照年齡設計了包括全腦開發,專項練習,詩詞語言,數理思維等維度的教材和課程。2020年初,「一刻館」數千萬人民幣融資,雅勝基金領投,宇澤資本擔任財務顧問,融資主要用於研發產品體系和市場拓展。
  • 「童樂街」萬達寶貝王兒童職業體驗屋定製案例
    穿上消防服,扛起滅火器,衝進火場滅火救人;手持聽診器,身著白大褂,有模有樣地給「患者」檢查……近幾年,「兒童職業體驗」在國內風靡,「小大人」們在縮小版的城市裡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大人的工作,寓教於樂。2008年,中國第一家兒童職業體驗館開業,隨即以驚人的速度在國內擴張,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相繼建成。據統計,這種以角色扮演為主打的兒童「模擬城市」在中國兒童產業市場已經佔有了重要地位,目前已經普遍出現在人們的視線。
  • ...切入兒童啟蒙英語下沉市場,「彩虹堂英語」獲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以沉浸式「繪本閱讀」切入兒童啟蒙英語下沉市場,「彩虹堂英語」獲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作者:36氪 發布時間:
  • 「鯨媒體早報」四川省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好未來全資收購熊貓博士近日,兒童娛樂教育品牌熊貓博士獲好未來全資收購,收購完成後,熊貓博士將作為好未來旗下的獨立品牌運營,原管理團隊保持不變,好未來將在科技、教研、人才資源等方面為熊貓博士提供支持。據悉,熊貓博士成立於2012年,定位於3-8歲孩子,致力於兒童領域原創內容的生產。
  • 「小豬佩奇」:成功兒童 IP 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方法論
    小豬佩奇一家人雖然是動物,而且腦袋長得像吹風筒,但是將角色特徵抽象化了,反而有了代入感,而且人類自古以來都有與動物互相比喻的習慣。2)劇情:故事發生在現實世界,與真實生活稍有不符就是「拼湊劇情」,而《小豬佩奇》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動物世界,若與真實生活有所不符也是「想像力」的體現。
  • 《熊貓博士小鎮:寵物樂園》2.0更新詳解
    從2014年開始,熊貓博士的相關應用就接連入選App Store的年度精選應用,2018年,《熊貓博士餐廳3》和《熊貓博士Plus:家居設計師》榮獲美國最佳育兒產品獎,同年,熊貓博士榮獲華為最佳合作夥伴獎。
  • 熊貓博士聯手8位教育專家打造識字套裝
    國內早教領域的行業探索者——熊貓博士,於8月29日正式上線了熊貓博士識字套裝,其中包含熊貓博士App與熊貓博士分級閱讀繪本,迎來了又一全新裡程碑。一套識字組合拳,創造有趣的教學模式。劇情式互動,邊玩邊學區別於市面上其他識字軟體,熊貓博士識字App在劇情式互動中,開啟識字的遊戲模式,讓孩子邊玩邊學。精良的畫面、精緻的場景,視覺、聽覺、觸覺的多維體驗,告別枯燥的學習方法,增添了識字的互動性與趣味性,增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讓孩子享受識字與閱讀的快樂。
  • 美國兒童早教品牌「Lovevery」獲2000萬美元B輪融資,早教教具或成...
    外媒消息,美國兒童早教平臺「Lovevery」近日獲投2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Maveron領投,Google Ventures、Reach Capital跟投。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Lovevery」的融資總額達2600萬美元。「Lovevery」是一家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兒童早教平臺,其聯合創始人為Jessica Rolph和Roderick Morris。「Lovevery」針對兒童發育階段的特定活動提供玩具,鍛鍊幼兒早期學習能力。
  • 為什麼寶寶喜歡角色扮演遊戲?
    角色扮演是一種遊戲,而孩子卻喜愛遊戲,他們樂意投入到遊戲中去。只要我們巧妙地藉助於角色扮演,可以有助於解決家庭中的一些「疑難雜症」。在這個例子中,媽媽扮演起了孩子的爺爺,而孩子則扮演另一情景中的自己。爸爸把大力和鄰家小女孩一塊叫到身邊,先是分頭讓他們仔細講了最近一次欺負(被欺負)的情景,然後對他們說,現在一起做個遊戲。一聽到做遊戲,大力便來了精神。
  • 在熊貓博士餐廳3,一切由孩子們說了算!
    2018年3月8日,中國上海,全球領先的兒童應用開發商熊貓博士(Dr.Choice Silver Honor)在內的多個重量級獎項和榮譽,在此基礎上熊貓博士餐廳3從各個方面提升了遊戲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 那些消失的索尼第一方日式角色扮演遊戲
    ▲同一個遊戲,日美兩地封面都截然不同 彼時在日式遊戲圈內,有一種說法是「徵服了角色扮演玩家便是徵服了日本市場」。雖然說遊戲 IP 來來去去,有許多經典都遺憾地被埋沒是業界常態;而 SIE 旗下像《戰神》或《GT 賽車》等作品也仍然具備十足的競爭力,但索尼在日式角色扮演這一塊不再那麼熱衷也是事實。導致如今這種局面的因素很多,但終歸來說可能還是因為在市場價值上達不到索尼預期。
  • 關於室內兒童樂園的那些經營模式
    角色扮演型 角色扮演類兒童項目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次有不同的特點,比如: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兒童的心理特點,開發出的相應的遊戲具有相關聯的教育意義,融合了寓教於樂的現代教育理念。
  • 「最美應用」 Toca Life: School :無文字創意兒童遊戲
    隨之而來的就是兒童遊戲市場的開發,App Store 上有專門的兒童遊戲類別,大多數遊戲都是將娛樂和學習進行了結合,而「 Toca Life:School 」一款無文字創意兒童遊戲就是由擅長製作兒童遊戲的開發商 Toca boca AB 出品,其公司多款遊戲受到推薦,遊戲均為付費才可下載,價格18元。
  • 布丁豆豆雙語學習機器人,用AI+教育助攻親子早教
    隨著80、90後逐漸成為父母,在育兒方式上往往與上一輩不同,繁忙的工作、孩子的教育支出負擔,所以在孩子幼兒時期更多年輕人會覺得選購一款兒童機器人或者故事機能很大程度上替代忙碌的父母陪伴孩子。有需求則就有市場,「AI+早教」的概念已成為兒童智能科技企業爭相搶佔的市場。
  • 寶寶巴士用戶報告:85後家長更青睞移動早教產品,佔比73%
    截至目前,寶寶巴士共發布了超過130款產品,其中26%為基礎認知類,16%為智力開發類,14%為藝術創造類,12%為角色扮演類。而國內另一家兒童遊戲研發商熊貓博士共發布了24款遊戲,其中絕大多數為角色扮演類遊戲。究其原因在於兩家公司的產品維度不同,寶寶巴士的產品包括兩個維度:孩子成長的時間維度和知識點維度。
  • 模擬演練:情景模擬面試技巧與模擬
    二、模擬試題   試題一:某市政府辦公廳考試錄用文秘職位公務員模擬測驗   【模擬測驗方法】 實地調查法。   【題目】 寫一篇標題自擬、篇幅不限的有關該市某蔬菜批發市場的調查報告。   【時間】 1天。
  • 重新開始「遊戲化設計」
    ,但實際情況「遊玩 Play」和「遊戲 Game」之間的界限卻並不清晰;比如小孩玩過家家時會交流默契達成一套臨時規則,某人扮演父親,某人扮演母親一起完成某項家庭活動。日常生活與遊戲的交匯很多遊戲都是從自發、即興的遊玩活動發展成規則、目標清晰遊戲,籃球的發明是個很好的例子。奈史密斯從加拿大兒童用球投入桃子筐,被稱之為「Duck-on-a-Rock」的遊戲中受到啟發並改進為最初的籃球遊戲,後續一百年期間籃球遊戲的規則在不斷完善和進步,成為了現今籃球比賽的樣子。
  • 適合2~3歲寶寶的早教遊戲,育兒專家強推!「vol.49」
    0~8歲寶寶身邊的早教專家!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育兒乾貨!他們會把頭腦中各種有趣的場景組合起來,然後用他們非凡的身體活動和口頭表達能力熱情地展示出來。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和記憶時間都明顯延長。
  • 和孩子「瘋」在角色扮演的舞臺上
    在陪C ici玩耍的時候,我常常想,肯定有很多父母和我們一樣,喜歡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但是,也一定會有父母不願意跟孩子「瘋」在一起,也許他們覺得扮演這些幼稚的角色很丟臉,也許,他們覺得還是該讓孩子努力認字、背詩更重要,又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玩。不過,C媽查閱了資料,得知角色扮演遊戲對於兒童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教學診療室」教學 vs. 遊戲化
    這期的教學診療室,Caves Connect 以兒童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遊戲」來探討遊戲在教學上的定位、目的以及課堂設計上該注意的事項。閱讀 Irene 老師回應大家對教學遊戲化各式提問前,先來看看這次的動指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