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

2020-12-20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2019年1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

  經核算,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2萬億元,增加值為7811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6年增長15.7%,增加值增長了20.6%。

  從體育產業內部結構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別為13509.2億元和3264.6億元,增長速度分別為12.9%和14.0%。體育服務業(除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外的9大類)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增加值在體育產業中所佔比重繼續上升,從2016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57%,其中直接與公眾體育消費相關的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閒活動增長突出,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9.2%和47.5%。此外,我國體育場館、健身步道、體育公園等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增長速度達94.7%,反映出我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快速蓬勃的發展勢頭。

  附註

  1.指標解釋

  體育產業總產出(也稱總規模),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體育貨物和服務的價值,反映常住單位從事體育生產活動的總規模。

  體育產業增加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產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常住單位指在我國經濟領土範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生產是在機構單位負責、控制和管理下,利用勞動和資本等要素,創造新的貨物和服務產出的活動。

  2.核算分類

  體育產業核算分類採用《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令2015年第17號)。《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為基礎,根據體育生產活動的特點,將符合定義的類別重新組合而成,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派生分類。

  體育產業核算採用兩級核算分類。第一級分類按照活動特點分為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業,體育場地設施建築業和體育服務業三大類。第二級分類是在第一級分類的基礎上,選取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共130個分別歸屬,其中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業包括37個行業小類,體育場地設施建築業包括3個行業小類,體育服務業包括90個行業小類。在130個行業小類中,11個行業小類的全部活動屬於體育產業活動,119個行業小類的部分活動屬於體育及相關產業活動。

  3.核算方法及數據來源

  按照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核算方法》進行核算。

  核算所需的數據主要來源於三個部分。一是2015年全國體育產業專項調查資料;二是國家統計局有關統計資料,包括2016年有關專業統計年報資料、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調查資料、2016年GDP核算資料等;三是有關部門資料,包括財政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統計資料。

  智美體育集團

  智美體育集團(01661.HK)是一家已經上市的綜合類體育產業集團,藉助在路跑產業上的實戰經驗和優勢,在「體育+」戰略引領下已形成賽事運營、體育營銷、賽事轉播、場館運營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初步完成從賽事運營到健康大消費的產業升級,為中國運動愛好者提供可靠的體育產品與服務。

  智美體育集團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力量,2011年起進入中國路跑市場。截至2018年,智美體育已累計成功運營了200餘場大型城市馬拉松。

  2017年,中央電視臺、中國田徑協會、智美體育共同推出《奔跑中國》馬拉松系列賽。《奔跑中國》匯聚了有影響力城市馬拉松賽事,以文化推動為己任,以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目標,將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與愛國主義精神融為一體,成為彰顯民族自信、民族自強的正能量代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體育文化的魅力!智美體育亦是「一帶一路」馬拉松系列賽IP的發起方和運營商,並已有多個國際賽事加入該系列賽。同時,智美體育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擁有「智慧馬拉松」IP,此賽事配合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已在多地開展。

  智美體育集團將堅持走體育實業化道路,發揮優勢持續獲取賽事運營IP資源,打造多元化線下運動消費場景。智美體育集團將不斷完善賽事運營-場館運營-培訓服務三大商業模式,衍生商業模式、豐富體育服務內容,整合產業鏈、實現平臺化,全力打造「體育消費新生態圈」,以「智其身心、美其體魄」為己任,在國家全民健身的發展中貢獻企業智慧、奉獻企業責任。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p2

相關焦點

  • 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出爐 總產出達千億元
    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出爐  據上海市體育局官網微信,上海市體育局、上海市統計局聯合發布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的公告。  經統計核算,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為1045.87億元,增加值為421.27億元,佔當年全市GDP比重1.5%。
  • 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數據公告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成果顯示,我國體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體育服務業拓展提升,體育製造業實力增強,體育貿易業繁榮活躍,私營和港澳臺外商企業貢獻突出,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一、體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帶動下,我國體育市場主體不斷增加,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潛力加快釋放,體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
  • 2019年河南省體育產業總規模1232.43億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暉記者12月16日從省體育局體育產業處獲悉,根據《國家體育產業分類(2019)》,經河南省統計局批准同意,河南省體育局聯合第三方調查機構,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2019年度全省體育產業專項調查工作。
  • 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新冠疫情將對體育服務...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達到26579億元,較2017年增長20.9%。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10078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較2017年增長29.0%。產業增加值佔當年GDP比重達到1.1%,對標發達國家的2%-3%,我國體育產業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空間。
  • 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44989億元
    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經核算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44989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56%,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44989億元  經核算,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89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56%,比上年提高
  • 「體育產業元年」數據公布,一文讀懂數字背後的意義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我們的體育產業究竟發展的如何了?這是每個體育人都很關心的問題。如今體育總局、統計局公布數據了一組數據:2015年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1.7萬億,增加值5494億,佔GDP比例為0.8%。這數字背後,有著怎樣的規律與趨勢呢?
  • 體育產業成國民經濟新增長點
    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國內體育產業總規模年均增長15.9%,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4%,並在2018年實現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這兩個關鍵指標,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增速均遠遠高於同期全國整體GDP增長速度,凸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 【圖文直播】《貴州省體育產業統計》、《貴州省體育場地普查...
    今天我們集聚在這裡,是根據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2016年全國體育產業專項調查工作的通知》(體經字〔2016〕289號)和貴州省體育局、貴州省統計局《關於在全省開展體育產業專項調查的通知》(黔體辦發〔2016〕33號)文件精神,歷時半年,在我省開展了貴州省體育產業統計和貴州省體育場地普查工作,現就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 上海2019年體育總規模1780億!將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電競之都
    體育大生意第2382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作為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上海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同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和示範意義。根據上海體育局近日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2019年上海市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達到1780.88億元,增加值為558.96億元,佔當年全市GDP的比重為1.5%。
  • 愛奇藝+新英體育加碼體育市場 「騰愛優」體育版權大戰越發激烈(圖)
    到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從業人數超過600萬,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0%,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閒業、場館服務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彩票作為發展的重點行業。如此大的發展空間,難怪騰訊、阿里和百度三大巨頭大力布局體育板塊,未來體育版權市場或又是一場BAT之間的激戰。
  • 體育股集體爆發 大行看好體育用品概念
    來源:新浪港股體育用品股集體走強,特步國際漲超5%,361度、安踏體育漲超2%,李寧漲1.55%。 從行業發展來看,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2.4萬億元,同比增長9.09%;實現增加值8800億元,同比增長12.82%。
  • 哪裡可以查詢到我國體育場館業的從業人數和運營情況等數據
    哪裡可以查詢到我國體育場館業的從業人數和運營情況等數據 發布時間:2020-03-03 來源:總局政府網站 字體:
  • 2018年中國運動服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全民運動熱潮,體育服裝行業快速發展近年大力推廣全民體育健身被納入國家戰略層面,致力於促進國內體育產業良性發展。2014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開啟促進體育運動產業高速、深化發展的大幕,被視作國內體育產業裡程碑式文件。此後一系列旨在加強全民健身意識的指導性文件相繼出臺。
  • 元旦假期,你不可錯過的體育產業大事記
    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數據正式公布經核算,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9483億元,增加值為11248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8年增長10.9%,增加值增長11.6%。伊利首發「北京冬奧會體育圖標珍藏禮盒」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體育圖標正式發布後,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唯一官方乳製品合作夥伴的伊利,正式推出「北京冬奧會體育圖標珍藏禮盒」,向2021年發出第一聲問候。
  • 青鳥體育董事長卞光明 談體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遼寧體育局局長宋凱、青鳥體育董事長卞光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CBA公司董事會顧問馬國力,萬國體育CEO張濤、光豬圈健身創始人王鋒等體育產業業界、學界、投資界大咖共同把脈中國體育產業走向。  根據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體育服務業增加值超過30%。
  • 英派斯擬募資4.9億建設體育產業園 開拓家用、戶外健身器材市場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李順5月21日,健身器材行業唯一A股上市公司英派斯(002899.SZ)公告,擬募資不超過4.9億元用於英派斯體育產業園1.1期建設項目,提高家用健身器材、戶外器材等產能。事實上早在去年英派斯就已提出建設體育產業園。去年10月,為抓住體育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優化公司產品結構,英派斯稱,擬投資建設青島英派斯體育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金額約10.18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7.11萬平方米;建設工期預計24個月,項目達產後,預計實現年均銷售收入約為10億元。
  • 2020年體育人去哪找好工作?我們總結了這三點趨勢
    世俱杯、亞洲杯籌備工作辦公室招聘公告三場大賽、幾十個崗位、吸引數千人報名……要知道,這僅僅只是大賽官方工作人員的招聘而已,如果再加上賽事相關體育公司所需要的人才缺口,頂級大賽對體育產業人才培養起到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
  • 國家統計局關於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
    近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報、財政部財政決算和有關部門年度財務資料等,國家統計局對2017年GDP數據進行了最終核實,主要結果如下:經最終核實,2017年,GDP現價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和各行業數據見附表。特此公告。
  • 2017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增速快於同期GDP增速 呈現逐年加速之勢
    因此,要進一步加快深化改革,幫助新動能更好地形成自我循環、自我造血的良性運轉機制——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核算結果。根據《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增加值核算方法》,經核算,2017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29578億元,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14.1%,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2.9個百分點。
  • 我國休閒體育的時代特點與發展趨勢
    一健身休閒促推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 據國家體育總局和統計局2018年在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的報告,初步統計2019年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約為2.75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了61.76%(註:根據《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2019年國家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的公告》體育產業總產出為1.7萬億元),從結構上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