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文化引領的電力生產部門安全管控模式
一、案例背景
習近平指出,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涉及安全生產理念、制度、體制、機制、管理手段改革創新。向家壩水電站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屬電站之一,安裝8臺單機容量800MW的水輪發電機組,是國內已投運第三大水電站,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灌溉、攔沙及反調節等綜合功能,是「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點,不斷為國家發展提供綠色動能。面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提高員工自覺意識,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嚴守安全生產底線,實現本質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管理在現代企業已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將文化引領納入安全管控措施,實現人、機、法、環的有機統一,使全體員工自覺堅守安全紅線,強化責任意識,達到安全管控水平的整體提升、保障安全生產、實現本質安全的目的,將是一個必然發展趨勢。為此,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向家壩水力發電廠(以下簡稱「向家壩電廠」)電氣維修部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水電行業電力生產部門工作特點,引入基於文化引領的安全管控模式的概念,為實現巨型水電機組「長周期、不間斷、滿負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典型做法
電氣維修部作為向家壩電廠下屬重要生產維護部門,負責電站電氣設備維護,所轄設備涉及專業面廣,作業風險高,安全管控難度大。部門從精神、制度、行為、物質四種形態入手,建立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逐步形成了「一個理念,兩個轉化,三個步驟,四個環境」的安全管控模式,使自覺遵守安全規範、主動治理設備安全隱患成為一種習慣,安全生產得到有效保障。
(一)建立以安全生產為中心的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實現企業宗旨、履行企業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理念、員工職業行為中所體現的安全性特徵、以及構成和影響社會、自然、企業環境、生產秩序的企業安全氛圍等的總和。建立合理的安全生產文化,需釐清安全生產目標及生產特點,構建一致的安全價值觀、關鍵行為準則,並不斷深化和鞏固,以達到使員工明確文化內涵,從自身出發,積極思考自身行為和決策是否符合文化並主動踐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目的。
理念文化——安全文化的精神形態。合理的理念文化能夠使全體員工共同秉持統一安全思想信念和安全價值觀。通過在部門全體員工中徵集、評選,形成了「警鐘長鳴於心安全防範於行」的部門安全文化理念。
制度文化——安全文化的制度形態。是協調各方面關係、規範安全行為的各種安全法規和制度,並通過貫徹落實成為廣大職工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通過編制崗位安全工作清單、設置應急處置卡、開展「雙盲」應急演練等方式,編寫《班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實用手冊》等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部門制度文化。
行為文化——安全文化的行為形態。是在理念文化的引領和制度文化的約束下,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安全思維方式、行為準則、行為模式的具體體現。經過不斷實踐,在員工間形成了「巡檢不留死角,檢修不留盲區,分析不留疑點,處理不留後患」的行為要求。
環境文化——安全文化的物質形態。通過設置可視化安全提示,營造正向的安全生產氛圍,使員工不斷鞏固安全行為意識,在部門內部形成要安全、能安全、應安全、守安全的安全環境。
(二)形成以文化引領的安全管控模式
1.理念文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電氣維修部以人為本,堅持安全文化理念提煉「從群眾中來」,採取全員參與、總結提煉、投票選定的方式提出了部門安全文化理念:「警鐘長鳴於心,安全防範於行」,得到了廣大員工的高度認同。通過積極開展安全文化宣貫,為文化理念紮根於心最終「到群眾中去」打下了良好基礎,使部門上下形成了廣泛認可、一致遵循的安全價值觀。
通過根植「警鐘長鳴於心,安全防範於行」的部門安全文化理念,以紅線意識為指引,以長江電力「精益-責任」文化理念為依託,結合基層生產部門工作特點,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落實風險閉環管控措施,深化安全文化理念內涵,使其完整融入到安全生產全過程,抓好生產、設備、人身風險管控,做到「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確保安全生產平穩有序,達到共築本質安全的目標。
2.制度文化:體系健全,管控科學,實現「兩個轉變」。
部門引入業務流程再造(BPR)的理論,以流程為導向,以優化流程、提高部門安全管控能力為目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科學有效地安全管控,實現兩個轉變。
(1)制度模式化轉變。
制度流程化:通過全面梳理公司及電廠安全生產相關制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標準,細化規章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部門實施細則(措施),將各項制度流程化,可操作性得到極大提高。
流程模式化:建立以安全生產為核心的標準化流程管理機制,從而實現從制度到流程再到模式的轉變,促進生產過程中人、物、系統、制度等要素的安全可靠與和諧統一,使各種危害因素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實現本質型、恆久型安全目標。
以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為例,電氣維修部首先全面梳理公司及電廠相關制度,以制度為準則,制定應急響應處置卡,實現制度流程化,流程模式化;以安全責任層層落實為例,編制崗位安全責任清單,使各個崗位員工明晰安全責任。
(2)行為固化轉變。
以各級制度流程為依託,通過應急響應能力檢測、應急響應演練與實戰等方式,將模式化的制度固化為各層級幹部、員工的行為習慣。
以應急響應能力檢測為例,電氣維修部制定相應能力評估表,設置「XX主變冷卻器全停」等應急響應場景,突擊開展現場「雙盲」應急處置演練,進行應急能力「極限」壓 力測試,開展360度全方位評估,在演練中查找人員安排、機具準備、處置流程、內外部協調配合等方面的問題,並針對性做好持續優化改進。通過在安全管理上應用PDCA管理循環,最終達到了流程固化到行為固化的目的。
3.行為文化:「三個步驟」,從行為糾偏到習慣養成。
細化檢查制度,創新檢查形式,有效防控危險源;不斷優化工藝流程,完善定置管理,從源頭治理危險源;加強日常巡檢,突出重點巡查,將排查治理常態化。部門提出「抓防控、重源頭、排查治理常態化」要求,從三個步驟,將安全管控在制度文化的基礎上,提升為行為文化。
(1)把握生產工作特點,分析行為偏差。
根據自身工作特點,提出巡檢、檢修、分析、處理四個方面標準要求,形成「四不」
行為準則,即巡檢不留死角,檢修不留盲區,分析不留疑點,處理不留後患。通過全員對標檢查,從中分析、找準行為偏差。
(2)糾正行為偏差,縮小安全技能差距。
各分部開展特色安全培訓:如安全知識、應急響應、故障診斷、急救等,通過「互學」、「互比」、「互評」,提升全員履職能力,縮小安全技能差距,糾正行為偏差。
(3)養成良好工作習慣。
幹部帶頭:各級負責人帶頭進行現場隱患排查,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在發揮檢查、督促作用的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設備管理責任到人:為提升設備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員工設備管理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推動設備管理責任的有效落實,部門積極推行「設備管理責任到人」。通過同類設備落實到設備小組,具體設備及區域管理落實到個人方式執行,使安全壓力層層傳導,激發了員工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自覺意識、主動擔當意識。
績效考核精準到位:將安全管理與績效考核掛鈎,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和 「調節杆」作用,促使員工在工作中進行總結和反思、逐步提升履職能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安全管理定期化、常態化:電氣維修部下屬各專業分部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開展設備定期診斷分析與設備狀態動態評估。部門每月召開安全分析會,全面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等問題,對發現的隱患及時整改,做到「強舉措,抓落實」。通過定期化的設備拉網式排查、分析,使設備問題「全覆蓋,零 容忍」,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常態化的定期工作模式。
4.環境文化:打造「四個環境」,強化安全引導。
設備環境:安全狀態易辨。在設備區域設置安全警示隔離標識,使員工明確設備運行狀態;在可能產生氣體洩漏的六氟化硫GIS室等設備環境中設置監測裝置及安全語音告警,確保進入人員人身安全;開展設備及電纜運行環境治理,增加設備監測手段,確保設備安全。
區域環境:安全氛圍可視。在文化布置中添加安全素材,定期製作安全主題展板,總結安全工作開展情況,宣貫安全生產新要求,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強化員工形成一致的安全行為意識。
人文環境:安全理念入心。結合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文化引領 黨員先行 共築安全」、「行走在安全上」等主題黨日活動,「缺陷我查找」、「安全監督崗」等團青活動,黨工團共建,形成部門領導、黨員帶頭,青年員工你追我趕的氛圍,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創新環境:安全創新可為。利用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新孵化器,及下設的自動專業、保護專業、測控專業、高壓試驗、油化試驗等5個創新工作室,監控系統、調速器控制系統、繼電保護、主變冷卻器控制系統、勵磁系統等5個仿真試驗平臺,不斷提高員工技能水平的同時,為安全處理設備隱患、解決設備問題,加強安全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轉化提供了充分的試驗驗證,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三、取得成效
向家壩電廠電氣維修部作為大國重器的守護者,始終堅持恪守「嚴謹 務實 創新 進取」的工作精神。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逐步完善、提升,應用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理論,創新打造四個文化,即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科學提出的「一個理念,兩個轉化,三個步驟,四個環境」的基於文化引領的電力生產部門安全管控模式,是一套可複製,具有巨大推廣意義的安全管控模式。
在這套模式下,「警鐘長鳴於心,安全防範於行」的安全文化理念已紮根於心,員工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自覺意識、主動擔當意識得到極大提高,進一步增強文化引領軟實力與部門安全管理水平,讓員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
截至2019年7月,向家壩電廠電氣維修部及下屬各分部共獲得「四川省電力安全生產先進集體」與「四川省電力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等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及以上級別 安全類集體榮譽稱號17次、個人榮譽稱號23人次。有效促進向家壩電站安全形勢持續向好,連續七年超額完成年度發電任務,連續兩年、累計第五年實現機組「零非停」目標, 設備設施安全穩定性居行業排頭兵,為長江電力做世界水電行業引領引領者的願景打牢安全基礎,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動力。(陸勁松、易亞文、劉仁傑、葉芷君、覃國茂、劉靜濤、常中原、趙靜樸、吳高強、郝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