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立冬了,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總會碰到魚餌不吃鉤,加上天氣漸漸轉涼,好多路亞對象魚咬口輕,收穫很差。但是有些釣友卻例外,收穫還是不錯。那麼遇到這種季節交替的情況怎麼釣才能魚獲更好呢?魚兒不吃鉤的主要原因有:天氣、氣壓、水情、釣點等,接下來,KK將進行詳細解說。
一、天氣原因
溫差對魚口影響很大,特別是在秋末冬初的換季季節。一般魚都比較喜歡待在適合自己水溫的結構裡。如果一天當中水溫沒有什麼變化,則魚兒是比較舒適的。這時候他們比較活躍,會大量出來覓食,魚口比較好。如果溫差超過10℃左右,則意味著魚的活性很低,會減少覓食,甚至不出來覓捕食,如果大幅度降溫和升溫天氣,魚兒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會適應去覓食,這個種情況想要有個好收穫很難!
二、氣壓原因
一般氣壓升高或者降低5帕的時候對魚口就有影響。溫度不變氣壓降低的情況下,釣底可能會收穫不佳,這時可以選擇深釣,找魚層,如果還是沒有魚咬鉤,再往深點地方釣,找魚層,以此類推。確定魚層後,一般收穫還不錯。
溫度降低氣壓升高,這時候釣魚還是不錯的,只是最好不要釣淺水,釣深水收穫更好。根據魚情的變化而去變化,不要一直釣底,多找找魚層,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水情的變化
水情對於魚情影響很大,俗話說「漲水魚、落水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魚兒的生長方式和食性。漲水的時候岸邊灘涂被淹沒,有很多水草、昆蟲、草籽落入水中,這些是魚兒愛吃的,很多魚兒甚至是大魚都會靠岸尋找食物,這也就為我們釣魚提供了方便。假如水域內漲水,這時候我們就要選擇深水區,不然你還在淺水區釣,那收穫肯定不佳。
水情的變化還有一個很容易看出的特點,那就是水體的混濁度,水體透明度高證明魚兒不活躍,這時候應該釣深水。水體透明度低,證明魚兒很活躍,魚兒在水底翻動水草淤泥大量覓食,造成水體混濁,這時候釣淺水比較好。
四、釣點有問題
釣點有問題也是釣魚的時候經常碰到的,特別是水底高低相差過大,或者水底有暗草的釣位。在這些釣位,一般收穫不太好。
如果在不熟悉的釣點,不要到了釣點就拋投,先試試水底的情況,多用幾次亮片試探水底情況,確定水底深淺變化,然後再選擇釣深還是釣淺,如果水底暗草較多,釣水草邊幾十公分處,不要貼近水草。釣草洞的時候先試幾竿,看看掛底不掛底,然後再確定釣位。
總結:釣魚的時候沒魚吃鉤,不要著急換釣位,要分析沒口的原因,是天氣問題、還是氣壓、還是水情,確定原因後,再想辦法應對,靈活多變。這樣才能真正的享受漁之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