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6學霸,5位博士1位碩士,"傳奇"父親說,秘訣是這16個字

2020-08-23 狀元提分筆記

有這樣的一位父親,他被譽為&34;,他的家庭中有6個兒女,每一位兒女都是學霸,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目前共有5位博士和1位碩士。

現代大家看一下他的孩子們的成就:

他的長子蔡天文,在15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杭州大學;19歲的時候開始讀研究生;僅21歲,就考上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生,成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他的次子蔡天武,在14歲的時候,就進入了中科大少年班;18歲的時就考上了李政道主辦的Casper研究生,並由國家公派赴美攻讀博士學位;25歲時,博士畢業就出任華爾街基金管理經理,現為美國高盛公司副主席;

他的三子蔡天師,18歲時便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院;20歲時就被美國聖約翰大學錄取;

他的四兒子蔡天潤,17歲時就考上了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21歲時就被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錄取為博士生;

他的小兒子蔡天君,16歲時就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21歲時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23歲就獲碩士學位;

他唯一的女兒蔡天西,在18歲時就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2歲時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24歲開始執教哈佛大學;28歲時就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果然個個孩子都是天之驕子,拿出任何一個孩子的成績來,都足夠讓大家驚豔,更何況是6個孩子都是如此!

大家想像中的這位父親一定的一生順遂,學富五車,其實這位父親的人生路並不順利,在他考上杭州大學物理系時,因為他的父親猝然去世,加之國內局勢開始動蕩,他不得不中斷了自己的學業。這也成為他一生的痛。為此他將原來的名字改為&34;,希望可以晚年看到孩子們的成功而開心的笑。

孩子們也說,他們今天有如此的成就,和他們父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蔡笑晚先生也總結了自己的育兒觀,那就是:抓注意力、從小立志、獨立思考、言傳身教。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蔡笑晚先生的16字教育方針吧:

1. 抓注意力

蔡笑晚先生說,&34;

事實上他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在孩子們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蔡笑晚就開始了注意力的培養。比如,在蔡天文還不到1個月的時候,蔡笑晚就有意識的從嬰兒床的左邊走到右邊,再從右邊繞到左邊,讓蔡天文看著自己,培養他專注的感知。後來,漸漸大一些,蔡笑晚又用對孩子比較有吸引力的玩具,去訓練延長注視的時間。

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孩子們就會慢慢的養成專注於眼前事的習慣了,這對提升學習效率很有幫助。

2.從小立志

蔡笑晚說,&34;

蔡笑晚從小也在教育孩子們要立志,他的教育方法是巧妙的借用名人和榜樣的力量。他在家長貼了很多牛頓呀、愛因斯坦呀、居裡夫人等偉大科學家的畫像,並且依據畫像向孩子們講解這些科學家的成就和故事。當天講到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候,孩子們都聽得入迷並感慨的說,&34;當女兒聽到居裡夫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了放射性元素時,她就對爸爸說,&34;



3. 獨立思考

蔡笑晚說,&34;

拿破崙說:&34;。事實正是如此,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會有創新能力,進而更好地掌握人生。

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蔡笑晚總是在鼓勵孩子,先試試看,引導孩子自己先思考問題,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還會不耐其煩的認真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被尊重,同時還能讓孩子有被認同感,並慢慢地變成一種鼓勵,鼓勵孩子繼續思考問題。讓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以及動力;

更重要的是他不會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去援助,而是幫助孩子去分析一下現狀,撫平孩子的情緒後,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孩子尋求辦法的過程,不僅鍛鍊了思考能力,找到方法後,還能讓孩子內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一併得到提高。


4. 言傳身教

蔡笑晚說,&34;

蔡笑晚的父親父親蔡勳是一位醫生,由於專業強、待人熱情,在當地很受人尊重。蔡勳先生對於教育極其的看重,蔡笑晚從小耳濡目染,養成了喜歡讀書的好習慣。

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上,蔡笑晚也將這一習慣延續了下來,家裡很少看電視,大家總是自發的聚在一起讀書、寫作做,就像極其正常的事情一樣,有時候還會為了一些學習上的觀點&34;。

不僅僅是六個子女,就連孫輩也極其優秀。長子蔡天文沿用了父親的教育方法,於是蔡笑晚孫女蔡玄嘉十幾歲就獲得了美國總統傑出學生獎,併入選了全美女子數學競賽前十名。

大家怎麼看待這位「傳奇」父親的育兒之道呢?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所以很多孩子都不愛學習。

因為學習是反人性的,孩子們不愛學習是正常的表現。但高考,卻要求我們家長,必須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習、取得好成績,從而為自己拼一個好的未來。

那麼,當孩子不愛學習時,家長們應該怎麼辦?

不愛學習,往往是因為眼界不夠,不知道學習好了之後能看到什麼、擁有什麼,所以缺乏學習動力。

不妨下面這條來川老師專門講給不愛學習的孩子的視頻,無數孩子看完熱血沸騰,當即告訴家長自己要好好學習。

學習方法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

相關焦點

  • 一門6學霸,5位博士1位碩士,「傳奇」父親說,秘訣是這16個字
    有這樣的一位父親,他被譽為"人才魔術師",他的家庭中有6個兒女,每一位兒女都是學霸,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目前共有5位博士和1位碩士。>他的小兒子蔡天君,16歲時就考上了合肥工業大學;21歲時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23歲就獲碩士學位;他唯一的女兒蔡天西,在18歲時就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2歲時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24歲開始執教哈佛大學;28歲時就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 鄉村「赤腳大夫」的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真不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可以說父母就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有這麼一位爸爸,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小村落的「赤腳大夫」,但卻將自己6個孩子都培養成了棟梁和精英。
  • 12位博士、28位碩士!上杭這個村夠牛!
    「學霸」屬性嗎?!古樓村村支書梁瑞富1987年至今,33年來,我們村共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僅燈下自然村就有10位博士、20位碩士。目前,還有2人在讀博士研究生。這些都是博士、碩士的共同點。梁文淵的父親梁桂新如是說。從其口中,記者得知:文淵上小學時,一次周末讓梁桂新騎自行車載他去縣城的新華書店買書,因錢沒帶夠,父子倆只能先回家。但第二天,梁文淵就讓父親再帶他去書店。「村裡能出這麼多博士、碩士,我覺得,除了家庭和個人因素外,氛圍很關鍵。」梁文淵在電話裡表示。
  • 村醫6個孩子5博士,魯豫請教秘訣,博士老爹的回答只有25個字
    近些年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呼聲居高不下,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在很多人眼中也成了富裕階層的專屬物,但浙江的一位老人卻對這種言論做出了最為直接的反駁:這位老人名叫蔡笑晚,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醫,家中有6個孩子,其中5個獲得博士學位,一個獲得碩士學位,無論男女都稱得上是青年才俊。
  • 溫州學霸家族!三代出了11位博士,個個世界名校
    學霸家族 Scholar-lord 在項武德身後,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美籍華人家族,成員求學或工作的地方,不是「耶魯」「普林斯頓」,就是「伯克萊」「賓夕法尼亞」,無一不是世界名校,整個家族中有11位博士。
  • 6個博士4個碩士 台州三門出了個學霸村
    你的小區有幾個博士?有幾個碩士?台州三門有個村,出了6個博士4個碩士!在台州市三門縣花橋鎮上潘村,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出了6個博士4個碩士11個重點大學二三十個普通大學畢業生。其中一家就出了3個博士1個碩士簡直就是學霸村!花橋鎮有34個行政村,上潘是其中一個,目前有368戶,1117人,該村七山二水一分田,村民主要靠打零工為生。說起學霸村的名頭,該村黨支部書記潘道福頗為自豪,「我們村的孩子讀書好,在花橋乃至三門都是有名的,他們不僅讀書好,還孝順。因此周邊老百姓都說我們村風水好。」
  • 6個子女裡5個博士1個碩士,說到這位父親的育兒經,只有短短6個字
    在他的身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父親」對於一個男人、一個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叫蔡笑晚,用自己的遠見和膽識,培養6個子女走上成材之路,令無數人嘆服。 他的6個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碩士,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人才魔術師」。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 教出七位棟梁的中國父親,四個清華,兩個同濟,教育方法20個字
    ,用20個字的教育法則培養出了7位國家的棟梁,其中的4個兒女考進了清華大學,兩個考進了同濟大學,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成功,那麼這位父親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一、優越出身的傑出學者這位傳奇的父親名叫王季同,他是出生於中國民國時期1875年,雖然家庭背景不算非常寬裕,但也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曾經考中進士,當上了朝廷的三品官員,他的母親在當時更是一位傳奇的人物,是被人們稱為「王老虎」的女中豪傑
  • 《我的事業是父親》:6個娃5個博士,這位父親的育兒經火了
    我們聽說過很多成功的父母,他們自身可能並不是很優秀,但是對待孩子有非常好的方法,所以他們教出了非常優秀的孩子,蔡笑晚就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爸爸。蔡笑晚本來是一名村醫,自己也沒有什麼特別高的文化,但是他的育兒觀非常好,一共生了6個孩子,其中5個都是博士,另外一個也是碩士,可以說他的孩子個個都是精英。孩子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與蔡笑晚的育兒觀有密切的關係,蔡笑晚曾經透露,自己教育孩子的秘訣只有24個字,那就是「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先學做人、快樂教育、愛與溝通」。
  • 傳奇母親!將13位子女培養成博士,晚年道出教子秘訣
    相比於父親的嚴厲,母親的溫柔總是我們更加喜歡的,也更喜歡呆在母親身旁。母親的教育更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有一位傳奇的母親,不僅自己一個人將13個孩子拉扯長大,更是將他們都培養成為了博士。而對於自己如此成功,她在晚年卻說自己教育孩子成功的經驗只有15字秘訣。
  • 6個孩子,5博士1碩士,父親暢談育兒方法:關鍵在早期教育
    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其實學霸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5個是博士,1個是碩士。老三蔡天師16歲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到美國讀博士,自己創業開公司。老四蔡天潤16歲考入華西醫科大學,到美國讀博士,在上海有自己的私人醫院。老五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在中國建設銀行上班。
  • 浙江溫州這個項家學霸家族出了11位博士!家中對聯藏教育秘訣
    在溫州樂清也有一個超級學霸家族!項昌權先生有三子二女,兒子項武忠、項武義、項武德是國際頂尖的數學家。項家家族成員求學、工作的學校,不是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是伯克利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無一不是世界名校,整個家族中有11位博士。
  • 小山村考出12位博士28位碩士 被稱「博士碩士的搖籃」
    開學第一天,上杭縣湖洋鎮古樓小學校長梁文斌在辦公室裡認真謀劃著新學期教學管理工作,一年前到古樓村這所小學任職的他始終自豪滿滿,因為這裡是「博士碩士的搖籃」。古樓村距湖洋集鎮約5公裡、距上杭縣城約10公裡,如今交通便捷,曾經卻是窮鄉僻壤。窮則思變。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村民意識到,子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讀書。
  • 小山村考出12位博士28位碩士
    9月14日據媒體報導,福建龍巖古樓村是閩西一個小山村,全村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村支書介紹,村裡1999年開始成立獎學基金,村民自發捐款獎給優秀學生,考上大學的孩子名字刻進祠堂,以前村裡窮,讀書才有出路是學生和家長的共識。
  • 艾米是真博士 好萊塢的5位女星學霸
    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當中,僅有外貌絕對是不夠的,近年來好萊塢演藝圈當中有越來越多女明星,除了擁有漂亮臉及精湛演技外,連智商也很高,甚至有些是握有名校學位的畢業生,以下就來盤點5位擁有高學歷、多才多藝的好萊塢女學霸。
  • 6個子女5個博士1個碩士,「家教專家」蔡笑晚,如今過得怎麼樣
    他是人們口中的「魔術師」,將將家庭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經過他的悉心栽培,他和妻子生下的六個子女中,有無謂成為博士,有一位成為碩士。他的事跡,曾經轟動全國,受到了不少媒體的關注,他還曾自己寫書,到各個城市去做演講,將自己的家庭教育經驗傳授給廣大的父母,他就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專家蔡笑晚。
  • 不識字農村婦女培養出,9個博士2個碩士1個院士,學霸家庭秘訣
    important}很多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虎父焉能有犬子」!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就是出身寒門的典型代表之一。而他目不識丁的母親竟然教育出了,9個博士,2個碩士和1個院士!學霸家庭的秘訣,到底在哪裡呢?
  • 農村醫生養育6個孩子,教出5個博士1個碩士,被稱最成功的父親
    一家六個孩子,就出了5位博士、1位碩士,這樣的家庭,該是多成功?而締造這個神話的,正是蔡笑晚。蔡笑晚出生於1941年,自學考入杭州大學數學系。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蔡笑晚的高學歷並沒有起到改變生活的作用。此時妻子懷孕,本就愛好讀書的他,萌生了"將孩子培養成才"的想法。正是這種想法,蔡笑晚對六個孩子展開精心培養。
  • 三代人出了11位博士,個個名校畢業
    在項武德身後,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美籍華人家族,成員求學或工作的地方,不是「耶魯」「普林斯頓」,就是「伯克萊」「賓夕法尼亞」,無一不是世界名校,整個家族中有11位博士。近日,記者用微信採訪了項武德教授,將這個傳奇家族的故事展現給讀者。  1903年,項武德的父親項昌權先生出生在樂清智仁大臺門上岙自然村一個貧苦農家。聰明過人的他自小便被鄉人看好,認為他將來會有大出息。項昌權青年時期出去留學,後來去了臺灣。他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子女相繼成才。「我們兄妹大家庭一共出了8名博士。
  • 神探李昌鈺的傳奇母親:從小信佛 培養13位博士
    那個年代,人們都相信兒孫滿堂,李家也不例外,王淑貞替李家生了8個女兒5個兒子。在富人家裡帶孩子、洗衣做飯、家教音樂,只要是能靠一雙手掙到錢的活兒,她都沒日沒夜地做。王淑貞經常跟孩子們說:「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因為這種樂於助人的性格,在孩子們的記憶裡,母親是屬於家裡吃完這頓沒下頓還會把這頓米借給別人的人。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做人要刻苦、堅強、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