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李雲龍看到日軍穿著皮鞋,立馬下令撤退?網友:太神了

2020-12-24 烽火瞭望塔

很早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亮劍》,當時電視劇中有一個小情節瞬間吸引了我,也正是因為這部劇深深的喜歡上了李雲龍。想必當時這部劇,也深受網友們的喜歡把,畢竟當時這部劇一播出,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軍迷們對此更是紛紛讚不絕口。劇中的李雲龍,雖然不是正規軍校畢業,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在和日軍一次次的鬥爭中卻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素質和豐富的作戰經驗。

其中,吸引我的場景是這樣的,當時李雲龍帶領自己的部隊,做好準備襲擊日軍。然而,在日軍部隊即將到達襲擊地點的時候,李雲龍通過望遠鏡,發現這些士兵腳上穿的都是皮鞋,然後他毫不猶豫命令部隊馬上撤退。記得當時有很多人都在吐槽,說李雲龍一向都是日軍最忌憚的人物,為何當時看到皮鞋便馬上撤軍,不是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麼?要知道當時在劇中,李雲龍的部隊可是令日軍聞風喪膽的,然而這次卻慫了。

對此,有軍迷說道,李雲龍太聰明了,這就讓大家非常不解,穿皮鞋的日軍怎麼了?莫非穿皮鞋的都是高官?那麼皮鞋和膠鞋有什麼區別呢?可能細心的觀眾會看到,李雲龍一般交火的日軍部隊,都是穿膠鞋的,而這種軍隊是最普通的軍隊。這是因為,當時,日本資源匱乏,裝備非常有限,普通部隊根本是穿不上皮鞋的,只能穿普通的膠鞋,只有精銳部隊才有資格穿皮鞋。

也就是說,穿皮鞋和穿膠鞋的日軍的確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還特別大。除此之外,這種穿皮鞋的部隊一般裝備精良,戰鬥經驗豐富,他們的實力遠遠超過那些普通部隊,甚至要比那些普通部隊高上五倍不止,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必然有及時調整然後進行反撲的能力。這也是李雲龍聰明的地方,不會去盲目的死拼。

正是因為李雲龍看清這一點之後,隨即意識到,如果貿然出手,那麼這場戰鬥的結果就是戰敗,會讓自己的部隊遭受重創,甚至全軍覆沒。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部隊,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李雲龍及時命令部隊撤退。對此,有不少軍迷說道,認為編劇和導演用心了,因為這麼小的細節都做得這麼到位,難怪深受大家的喜愛。不過也正是這部劇,讓我們了解到當初抗戰的英雄有多厲害,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李雲龍看到日本兵穿皮鞋,立馬慫了下令趕快撤退,網友:佩服!
    並且這一部抗日片不像之前的抗日神劇,要拍得毫無根據並且裡面的神劇情也讓人無法接受,亮劍的整個劇情飽滿高昂,讓人感覺到了當時抗日人民的奮鬥精神。我們都知道裡面有個非常厲害的人物,那就是李雲龍他傳奇的一生讓我們不得不敬佩,並且雖然說他平常像一個粗人一樣,但是打起仗來就是一個有著非常強大的軍事素質,作戰經驗豐富讓人不得不敬仰的一個人。
  • 李雲龍正在埋伏,看到日軍穿的是皮鞋,下令立馬撤退,手下都懵了
    導語:李雲龍正在埋伏,看到日軍穿的是皮鞋,下令立馬撤退,手下都懵了抗日神劇一直是被人調侃的存在,因其荒誕的劇情,誇張的表演,不符合歷史的情節,所以被詬病。既然有抗日神劇的出現那肯定會存在優秀的抗日劇,比如說《亮劍》,這部劇就受到了觀眾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被奉為經典之作。一部好劇的誕生跟導演、演員都分不開關係,他們私底下也做了不少的功課。畢竟這種題材的電視劇必須要符合史實,才能夠對觀眾,歷史、還有抗日老兵有一個圓滿的交代。在《亮劍》中,有很多鏡頭讓人非常的難忘。
  • 李雲龍天不怕地不怕,但為何看到日軍穿的皮鞋,就立刻下令撤退?
    這齣戲中有許多情節讓我們懷疑,主角李雲龍看到穿著皮鞋的日軍,為何立即下令撤退?大多數人不能理解這一細枝末節,但這位老兵說:「明智的決定。」曾經,李雲龍率領軍隊伏擊日軍,當然打仗不是兒戲,他早有計劃,等日軍進入包圍圈,早已埋伏的我軍部隊,開始圍殲。
  • 李雲龍看見穿皮鞋的日本軍人,毫不猶豫下令撤退,這是為什麼?
    電視劇《亮劍》播出距今已經有十幾年了,人們似乎從未忘記這部影視劇,有人說這部劇拍得實在是太成功了,也有人說全是同行襯託得好。人們很喜歡討論《亮劍》中的各個場景,比如說有這樣一個情節,李雲龍的老對頭楚雲飛前來觀摩他的隊伍,李雲龍帶著楚雲飛準備去虎亭據點打一場伏擊戰。目的說白了很簡單,李雲龍想去撈點油水,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雲龍發現對面的日本兵腳下穿的都是皮鞋,於是乎毫不猶豫的命令士兵立即撤退。
  • 當今抗日神劇雷到誤人子弟,《亮劍》是難以超越的良心經典
    另外說一句,現在大大小小的電視劇,各種神狙擊手,各種瞄準鏡。八路軍能玩得起這個就不叫土八路了……有過一張相片,繳獲了日軍一把安裝了瞄準鏡的步槍,然後建國後身居要職的大首長們(比如副主席,元帥)都來圍觀一把狙擊槍,一個小兵是不可能的……其實都是導演的YY罷了。有網友說:這麼多抗日神劇,我也就喜歡看《亮劍》這部劇!李幼斌版的!
  • 日本侵華期間,日軍途經這個村子,為何下跪磕頭後立馬撤退?
    日本侵華期間,日軍途經這個村子,為何下跪磕頭後立馬撤退?日本侵華戰爭發動以後,憑藉其訓練有素的軍人素質,精良的武器裝備,在中國大地上肆無忌憚。可以說,只要是日本大軍經過的地方猶如蝗蟲過境一般,立即變得土地荒蕪。
  • 《亮劍》中九二式重機槍,到底有多稀罕,李雲龍從中透露出來
    首先李雲龍經過幾次對日軍的打擊,最後引起了日軍的高度重視,因此日軍的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對晉中地區進行大掃蕩,而我軍也制定製定了一些列的戰術。但是由於日軍的人數眾多導致八路軍傷亡慘重,而騎兵連的全體將士全部犧牲,後來這個李雲龍率領其餘將士準備的突圍的時候,這個李雲龍使用手中的九二式重機槍對日軍進行攻打,可是後來由於日軍的人數眾多。
  • 亮劍:觀摩團被消滅,山本為何放棄天賜良機主動撤退,目的何在?
    何況觀摩團已經被消滅了,而且目標近在咫尺,如果觀摩團還在負隅頑抗,山本一木放棄進攻還有意義,可以去救出服部直臣,可是服部直臣已經死了為什麼他還要撤退呢?如果說是彭總的撤退才使得山本一木撤退那就更說不通了,山本一木又沒有大疆無人機怎麼知道彭總撤退了?
  • 《亮劍》中山本特工隊為何會全軍覆滅?只因山本做錯了三件事
    作為日軍精英中的精英,山本特工隊為何會被一群土八路消滅呢?其中不乏有李雲龍集結大部隊打縣城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山本一木的失誤。第一個失誤:把卡車停在西集據點。在《亮劍》中,山本放棄襲擊師部旅部的計劃,而對李雲龍的團部情有獨鍾。
  • 腦洞∣《亮劍》穿越版2:運大炮李雲龍絞盡腦汁,搶油庫獨立團火力驚人
    李雲龍狠下心,來讓每個獨立團戰士每人打30發子彈,熟悉武器。可當他在看完一營的射擊訓練之後,看到一地銅色彈殼的場面,心疼了半天。事後,按照魏和尚透露出來的口風——向來神經大條的李大團長,嘴裡念叨了一個晚上「你還讓不我活了!」第二天,老李立刻就把襲擊鬼子炮樓的計劃硬生生提前了,下令部隊立刻出發!!!
  • 中國軍隊穿了幾十年的膠鞋,1985年,為何都換成了皮鞋?
    除了新軍服以外,大家還在關注將士們腳上穿著的三接頭皮鞋。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換發皮鞋,在此之前,都只有中高級軍官才會配發皮鞋。至於廣大的官兵都穿解放膠鞋和棉鞋,那麼,為何到了1985年,中國軍隊才開始換發皮鞋呢?在解放戰爭時期,由於物資匱乏,自然沒有軍靴和皮鞋。當時,後方的婦女們負責給將士們製作布鞋。估計很多朋友都穿過布鞋,小編上學時穿過。
  • 將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臉色突變,立刻下令讓士兵撤退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抗戰時期,我軍一位將領率隊打遊擊,休息時無意之中發現了落在樹上的一隻小鳥,憑藉自己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生活經驗, 他馬上判斷出周圍有日軍活動,然後立即下令士兵撤退,結果日軍煞費苦心布置下的陷阱就此「泡湯」!這位聰明的將軍是誰呢?他又是如何知道附近有日軍的陷阱的呢?
  • 打山崎大隊時,李雲龍一次使用3600枚手榴彈,怎麼沒人說不靠譜呢
    抗日類型的電視劇,最近一段時間是個比較尷尬的題材,其實原本這應該是比較正面積極的,但是因為之前出現了太多粗製濫造的電視劇,讓所有人都調侃是抗日神劇,所以加大了對此類型作品的監管力度。要說抗日劇中,比較受大家喜歡的,《亮劍》絕對可以算一部。那麼這部劇中就沒有比較不合情理的情節嗎?
  • 《亮劍》李雲龍新一團的裝備符合歷史嗎?剿鬼子械很難
    但總體上,對於有人將《亮劍》放入「抗日神劇」的觀點,我有些不贊同。雖然略顯誇張,但電視劇對原著非常高明的擴容、加量非常好。讓人們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我很喜歡這部電視劇。特別是電視劇中的丁偉、騎兵連連長孫德勝的擴容乃至創作。專門針對新一團的裝備,我要說明兩個問題。
  • 史上最狂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
    史上最狂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古往今來,兩兵相接勇者勝,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上,一支兇猛的部隊總是壓得敵人喘不過氣來,而在《亮劍》中,李雲龍所帶領的獨立團就是一支打硬仗的部隊,李雲龍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其部下在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很多能徵善戰的猛將,如有一位最為狂妄的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1944年5月,由於抗日戰爭局勢發生變化, 國軍部隊開始對日軍據點發起反攻,衛立煌率領的滇西遠徵軍奉命強渡怒江,協同民國駐印軍夾擊緬北日軍。衛立煌下令由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負責渡河作戰,周福成第五十三軍一馬當先突破日軍高黎貢山防線,打通了前往騰衝的道路。
  • 中國老百姓「歡迎」日軍進城?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我們眼睛有時候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相。1931年9月18日,中國抗日戰爭打響,面對日寇的進攻,作為東北邊防軍的司令官張學良,不僅不積極迎戰,反而下令東北軍撤退,丟下數千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日寇蹂躪。從1931年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日本侵華部隊一直都是按照此種方法做的,日本部隊佔領一座城市之後,會擺拍一系列照片,並通過武力威脅,讓中國老百姓站成街道兩邊歡迎日軍進城的假象。如果有人反抗,會被日軍當場開槍打死,並處死其他家人,這種連坐之罪,讓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掀不起反抗的勇氣。
  • 抗日戰爭上級讓他守城7天,他聽成47天,把日軍打到懷疑人生
    在衡陽保衛戰中,儘管我軍拼死堅守,但是因為和日軍實力相差太大,所以為了顧全大局保存實力,只能讓主力部隊先行撤退,於是薛嶽將軍就向方先覺下令,讓他率領兩萬將士一定要守住衡陽城七天
  • 《狼牙山五壯士》為何被小學課本刪除?專家提出見解,卻令人氣憤
    其實這個歷史我們的孩子們必須要好好的學習,而學習從哪裡來,無疑最初的還是學校,還有從老師的教學當中,可是為何當下的學生課本中會把魯迅、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這類的英雄給刪除呢? 前些天我們介紹了「救火英雄」賴寧,確實引起了許多網友們的爭議,其中大部分的網友還是覺得賴寧精神絕對不能從課本中刪除,他的精神值得發揚;也有少數網友賴寧精神過於的沉重了,那麼小的孩子為何要去當英雄呢,難道不該讓大人去嗎?
  • 日本在二戰中也入侵了印度,為何只打一場戰爭,就灰溜溜的撤退!
    但是到了中後期,美國恐怖的實力讓日本人恐懼,他們為了轉移美軍的注意力,牽制盟軍的兵力,於是決定試探性的進攻印度,緩解太平洋日軍的壓力。 日軍大本營在拍案確定這次戰役之後,便要求緬甸日軍最高司令牟田口廉也大將制定作戰計劃,進攻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