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黨內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 蔡英文陣腳大亂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抗議民眾高喊蔡英文下臺,表達心中的不滿。(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6月20日電 民進黨內近日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起來,「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20日上午稱,很明顯地,民進黨內政治明星的「各自表述」,是否意味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所以黨內紛紛項莊舞劍?

  據中時電子報消息稱,洪孟楷認為,蔡當局沒能力讓島內民眾過好日子、又沒辦法維持兩岸正常交流,所以挑戰四起。

  邱義仁曾鼓吹「模糊,是現在兩岸策略最好的態度」,「還要模糊到中國也清楚我們的模糊」,洪孟楷直指,這根本就是為過去一年蔡當局錯誤的兩岸政策打模糊仗。「連蔡的重要幕僚都只會模糊,那民眾想問,這個當局從上到下,到底誰對兩岸政策清楚?」說不清、講不明,每天只會「文青口號治國」,就是過去一年多蔡當局最大的問題。

  賴清德近日常提「親中」,此次美國之行仍是兜售「親中愛臺」,外界對其譏諷不斷。

  臺灣著名作家王豐認為,「親中愛臺」只是賴清德新買的一瓶古龍水,他只是暫時收起「臺獨」的口號,收起「臺獨」的旗幟,但不代表他放棄了「臺獨」的那顆心,更不代表他反棄了「臺獨」,還有他的八田與一。賴清德的「親中愛臺」除了用來掩蓋他身上的「臺獨」氣味外,就只是一張華麗的包裝紙。

  新黨新思維部主任侯漢廷19日在臉書稱,民進黨向來為了政權與政治利益,「髮夾彎」如同呼吸般自然,立場反覆,完全不顧民眾信任與感受。

  對此,洪孟楷批評,賴清德是想爭「大位」之人,就應該說明清楚,自己的兩岸政策到底為何?不要在臺南說一套、在美國講一套。

  另外,他認為,除了賴清德要說清楚自己的立場,蔡當局更不應該閃躲。民進黨現在內部群雄並起向大陸轉向,實際上就是凸顯兩岸關係根本沒有維持蔡英文「保證的現狀」。他認為,不管是「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就是代表要正視大陸和臺灣的關係,連民進黨立委郭正亮都說美國調整對中政策,那臺灣又該裝聾作啞嗎?

  洪孟楷指出,我們希望能繼續參與國際組織、兩岸穩定和平交流發展、臺灣人民安居樂業、過好日子,「請蔡英文的見識和高度不要不如縣市長,這些過去的現狀,請蔡當局還給人民一年前的現狀,請還給人民國民黨時期的兩岸交流的順暢現況!」

  洪孟楷這麼提不是沒有緣由的,島內對蔡當局怨聲載道。

  日前,巴拿馬選擇與臺灣「斷交」,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就稱,這是臺灣「外交」重大挫折。自此,臺灣目前僅剩下20個「邦交國」。

  另外,臺灣方面陸委會近日公布民調顯示,有45%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

  19日,蔡英文參訪並視察宜蘭縣的老人長照成果,場外聚集了2、30名不滿年金改革的退休警務人員,抗議民眾除了高呼「蔡英文下臺」等口號,甚至有人朝蔡英的文方向丟擲拖鞋。

  抗議民眾說,這個當局真的很無能,臺灣交給你蔡英文,就是要你去好好增加收入,搞好臺灣的經濟,結果卻還是在搞意識形態、一上臺就搞對立,弄到每天都有人在抗爭,蔡英文不知民間疾苦,還當什麼領導人?

  當前兩岸官方往來中斷,洪秀柱日前稱,國民黨關切臺灣迷失可能產生的危機,以及從認同錯亂所衍生出的未來走向混亂與擺蕩。「兩岸問題不解決,對大陸的發展影響也許沒那麼大,可是對臺灣的影響卻極為深遠。」

  關於民進黨常提的「親中愛臺」,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14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本質不過是一碗迷魂湯而已。

  文章提到,民進黨向來把「親中」跟「賣臺」捆綁,如今「親中」竟然跟「愛臺」並列?這個「髮夾彎」轉得太大太快,令人猝不及防。「親中愛臺」是自相矛盾的笑話。在賴清德們的語境中,「愛臺」實指「愛臺獨」。兩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礎,是雙方都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主張「臺獨」本身就是最大的「反中」,還談什麼「親中」?「臺獨」和「親中」水火不容,無法兼容並存。

  面對兩岸論述,綠營內部「內訌」不斷,蔡當局更是被諷「黔驢技窮」,陣腳大亂,只會打嘴仗。

  日前的「斷交」危機,蔡當局更是抱怨說是大陸方面強奪了臺灣所謂「邦交國」,口口聲聲說要「報復」大陸。對此,有分析認為,這些做法反映出蔡英文當局自亂陣腳,才會表現出進退失據、左右為難,一種所謂的小丑心態。分析稱,像現在的蔡英文當局,嚴格來說就是無計可施,而只流於一種情緒性叫囂,揚言「報復」。可是這些「報復」手段對大陸而言不痛不癢,反而傷的是臺灣。用一句中國的成語來形容就叫做「黔驢技窮」,反而自己自曝其短,曝露出來蔡英文當局杯弓蛇影,缺乏自信、心裡不安。所以才會去打嘴仗。(綜編/海外網 龐晟)

相關焦點

  • 綠營政治人物兩岸論述紛紛轉向 國民黨: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
    綠營政治人物的兩岸論述近期紛紛轉向(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20日報導,針對臺南市長賴清德以及一眾綠營政治人物圍繞著「九二共識」的表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20日上午表示,民進黨常說不清楚什麼叫「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民進黨內近日對兩岸論述卻
  • 評蔡英文兩岸論述:濃妝難掩「臺獨」真面目
    中國網8月26日訊 日前,蔡英文拋出「十年政綱」「國家安全戰略」篇和兩岸經貿篇,正式亮出兩岸政策底牌,這是蔡在角逐「大選」進程中首次系統、全面地論述兩岸議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島內主流輿論強烈質疑蔡英文公布的「十年政綱」兩岸論述不僅未獲綠營全力相挺,更遭到藍營及島內主流輿論的強烈批評。綠營較為低調,僅就ECFA部分表示認同。此前,蔡英文零星發表的兩岸論述遭部分黨內人士的質疑為「空心政見」,「十年政綱」兩岸論述出爐後,綠營批評有所減少,但支持的力道並不明顯。
  • 學者:綠營兩岸政策的亂與困
    民進黨內的「務實」派與「保守」派的路線之爭,恐怕才剛開始。  評論全文如下:  臺巴「斷交」已有一月,仍持續震蕩島內政壇。蔡當局在「錯愕與對抗」情緒下,藉機加速「臺獨」布局;對兩岸僵局不滿的綠營諸侯,則以「親中新論述」向蔡發難。在現實的逼仄前,綠營兩岸政策陷入了困頓與混沌,也激發了多種形變和話語權爭奪。
  • 民進黨內「兩岸鴿派」出來說話了,蔡英文聽得進去嗎?
    畢竟長期以來在高漲的「反中」民粹下,兩岸關係理性務實的聲音在民進黨內處於非主流。無論是早期許信良「大膽西進」、謝長廷提出「一國兩市」,還是後來謝系推動「憲法各表」、柯建銘拋出「凍獨」提案,民進黨內兩岸論述的溫和聲音總是一閃即逝、曇花一現。
  • 中評:蔡英文大陸政策新論述 虛與實
    蔡英文提出大陸政策新論述的相關意涵   蔡英文在1月21日中國事務委員會上的致詞雖然非常簡短,甚至可以用「三個有利」與「三個堅持」來概括其內容,但卻不可低估蔡英文新論述的相關影響。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現任黨主席,特別是作為黨內最具實力代表民進黨在2016年角逐大位的政治領袖而言,蔡英文在這次中委會上對兩岸議題的相關論述,顯然不是隨口而出,而是有其政治盤算。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首先,我們可以回顧2011年蔡英文的美國行,她當時會見了國務院副國務卿、亞太助理國務卿;時任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最近即將抵臺履新出任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的梅建華(Kin Moy)也在座。蔡英文2011訪美主要是推銷她用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臺灣共識」,會晤後民進黨釋出的訊息很正面,但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美方憂慮蔡英文當選的兩岸關係,被認為是美方私下放話。
  • 蔡英文4大挑戰 民進黨內鬥壓力最大
    外界關注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否在520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中評社》撰寫快評,認為蔡英文最大壓力在於民進黨內鬥,日前《中評社》訪問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他指出,蔡英文「新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
  • 蔡英文面臨4大挑戰 民進黨內鬥壓力最大
    華夏經緯網5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外界關注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否在520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中評社撰寫快評,認為蔡英文最大壓力在於民進黨內鬥,日前中評社訪問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他指出,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
  • 蔡英文宋楚瑜開閉門會議 兩岸論述是綠橘合作關鍵
    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今日(3月9日)上午將拜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儘管兩人特地選在「第三地」見面,又強調是「個人拜會」,但「綠橘合作」的氛圍從選前延續到選後。 「蔡宋會」成局,親民黨繼續成為蔡英文對泛藍陣營的突破口;在民進黨極欲有所進展的兩岸領域,蔡英文也會想借重宋楚瑜的經驗與關係,試圖打破現在的僵局。
  •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隱晦與瞭然
    從蔡英文送出「鼎革鹹亨」癸巳春聯,到代天府抽出「武則天坐天」乙未運籤,加上「九合一選舉」的藍綠翻轉之勢和國民黨內鬥不已,使一些民進黨人士似可期待小英「躺著勝選」。對於其避之不能的兩岸議題,蔡英文一直在玩「太極」。蔡英文的兩岸論述究竟如何?看來需認真剝離辨清。
  • 賴清德調整兩岸論述「救初選」?
    2020民進黨黨內初選民調的時間已確定為6月10日到12日,這也意味著最快在9天後(12日),蔡、賴兩人到底由誰出線,將塵埃落定。看得出來,賴清德在兩岸關係的口徑上已不斷收縮,從「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到主張「兩岸之間應該求同存異,不如統『獨』放一邊,雙方對話交流」,顯見他正絞盡腦汁調整「論述方式」向中間靠攏。只不過,勁敵蔡英文反倒是「拋棄」了她一度標榜的「維持現狀」,大砸「反中牌」,近期又是操作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又是抱美國大腿要求「緊密合作加入印太戰略」,氣焰格外囂張。
  • 蔡英文應有大膽的兩岸新思維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自己沒有表態,卻有人早早地硬把她與蘇嘉全配上去爭奪下屆高位。呂秀蓮、蔡同榮等「公媽派」成員要求蔡英文下臺,牢籠內的陳水扁卻一味地力挺,弄得民進黨內一時愕然,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不過儘管黨內一時鬧得不可開交,但蔡英文態度底定,並未跟著吹捧或打壓的聲調起舞。畢竟是黨主席,她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大膽的設想,那就是她要領導民進黨準備與共產黨接觸商談。
  • 港媒:蔡英文上檯面臨四大挑戰 最大隱憂是民進黨內鬥
    對此,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日前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即將「執政」的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其中最大隱憂是民進黨的內鬥。楊澤泉說,蔡英文新當局的「內閣」能力不被看好,卻沒有聽到黨內嗆聲,主要原因是組閣過程還在進行中,現在還聽不到黨內的批評;等新當局大大小小人事完全定案後,最快在未來兩個月內,民進黨內鬥的風潮就會浮上檯面。蔡英文對於國際情勢及如何妥善處理與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這三者的關係,需要具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但是,現在臺灣卻有一個能力被質疑、易於內鬥的新當局,蔡當局最大的隱憂是民進黨的內鬥。
  • 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原標題: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2016「大選」候選人蔡英文近期提出多項兩岸論述和主張,港媒指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的相關提法上還在不斷修正,說明她的思考還沒有成熟;臺灣已無法切割大陸,但蔡受到黨內「臺獨黨綱」限制,加上骨子裡「兩國論」傾向,導致她左右搖擺。
  • 網友:如何鑑別蔡英文兩岸論述的真心與假意?
    日前,蔡英文在美國對兩岸政策的論述被視為有了新說法:「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與二十多年來的協商、交流成果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並推動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人們對其進步表示更多的期待和鼓勵的同時,也毫不掩飾疑惑和不信任。有的認為是真正的進步,有的認為是半真半假,有的乾脆認為是騙選票的權宜之計。究竟應該如何解讀,蔡英文兩岸政策新提法的真心假意?
  • 中評社: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不當直接影響臺灣發展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外界關注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會否在5月20日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指出,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內鬥。
  • 蔡英文提「兩岸維持現狀說」 蘇起籲其拿出誠意
    據臺灣媒體報導,在這場探討民共交流的新書發表會上,立場偏綠的學者、大老、前官員齊聚,創造「九二共識」一詞的蘇起則是「萬綠叢中一點藍」,綠營學者連番質疑,句句衝著蘇起而來。    臺灣政大預測市場研究中心執行長洪耀南,曾是蘇起的學生,發言時聲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隨即對「九二共識」提出尖銳質疑。
  • 鼓勵執政縣市擴大兩岸交流》蔡英文重在「有效控管」
    臺海網1月22日訊 (記者 劉強)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在海峽導報撰文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重啟召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中致詞表示,「擴大執政縣市處理兩岸事務的能量,是現階段的優先事項,也是強化人民對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信賴的重要起點;『中國事務委員會』也有責任為強化民進黨兩岸論述及未來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作更多準備,一步一步地穩健面對兩岸議題
  • 梳理昨夜慘敗對蔡英文打擊:她會成臺灣省「最短命領導人」嗎?
    這一天民進黨遭遇了慘敗,22個縣市長僅拿下6席,丟掉的縣市包括高雄這樣被綠營「經營」了20年的南部重鎮。面對慘敗,蔡英文當晚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不過,慘敗歸慘敗,民進黨內「穩定軍心」的聲音也第一時間傳了出來。據臺灣《聯合報》25日的報導,民進黨內有人士稱,蔡英文勢必會爭取連任,若不連任,那就非同小可。如果民進黨內有人把蔡英文拉下來,也要經過一番惡鬥廝殺,一定大亂,肯定未選先輸,因此,民進黨內不太可能有人會出來挑戰蔡英文。
  • 解讀臺灣大選:洪秀柱異軍突起 將對壘蔡英文
    當仁不讓當了候選人後,還是要團結黨內的人,集合資源,消除雜音和牽絆,一心一意拼一次。黨內一些大佬的態度也很關鍵,比如王金平也說過「義不容辭」,那麼下一步洪秀柱如何跟這些黨內大佬搞好關係,互動起來。洪秀柱的選舉風格有點像新選上的臺灣市長柯文哲,有個性,在年輕選民中容易套歡喜。但如何說服黨內「立委」,號召大家跟著我這「老母雞」一起幹,在「立委」選舉中立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