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蔡英文兩岸論述:濃妝難掩「臺獨」真面目

2020-12-13 中國網

中國網8月26日訊 日前,蔡英文拋出「十年政綱」「國家安全戰略」篇和兩岸經貿篇,正式亮出兩岸政策底牌,這是蔡在角逐「大選」進程中首次系統、全面地論述兩岸議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儘管蔡對此層層包裝,試圖淡化民進黨「臺獨」立場,爭取選民支持,但其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底線,否認「九二共識」等做法暴露其頑固的「臺獨」本質,遭到島內主流輿論一致批評,不僅難以為民進黨開拓票源,還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埋下隱患。

島內主流輿論強烈質疑

蔡英文公布的「十年政綱」兩岸論述不僅未獲綠營全力相挺,更遭到藍營及島內主流輿論的強烈批評。

綠營較為低調,僅就ECFA部分表示認同。此前,蔡英文零星發表的兩岸論述遭部分黨內人士的質疑為「空心政見」,「十年政綱」兩岸論述出爐後,綠營批評有所減少,但支持的力道並不明顯。與蔡心結甚深的蘇貞昌僅表示,蔡提出的「臺灣共識是很對的方向」。謝長廷支持蔡關於不廢除ECFA的論調,認為「民進黨過去反對ECFA,但隨著環境改變,政策也可以改變」。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琅替蔡辯解稱,蔡「從未說公投廢ECFA,而是主張以民主程序檢視ECFA條文」。

藍營高調堅持「九二共識」,批評蔡的政見「空、變、亂」。在蔡公布政綱後,包括馬英九、吳敦義、「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等在內的「府院黨」高層人士高調表態堅持「九二共識」,質疑蔡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論述如何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時,「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向蔡提出措辭強硬的「十八問」,批評蔡的兩岸政綱是「空」與「變」,結果將造成政經環境的「亂」,在此基礎上推出的政策都將「如同沙堡上加蓋閣樓」,一定是「危樓」。國民黨發言人莊伯仲批評蔡「說法反覆,莫衷一是,像初一、十五的月亮不一樣」。海基會痛批蔡的政綱「並無新意,方向抄襲,思考錯誤」。「立委」趙麗雲、吳育升、邱毅等表示,蔡否認「九二共識」,主張要有新的結構,卻又講不清楚新結構是什麼,根本就是「鴕鳥肉炒空心菜」。

島內各界強烈批評政綱不切實際,擔憂兩岸關係倒退。一是主流媒體批評「新聲老調」。《聯合報》指出,蔡將「兩岸政策」一分為二,企圖以「政經分離」的手法收割兩岸交流成果,但這不過是「新聲老調」,明眼人一瞧便知無法奏效。《聯合晚報》表示,蔡推出「山寨版臺獨」希望獲得大陸認可,但陳水扁執政的實踐證明,「大陸根本不和民進黨玩這種意識形態遊戲」。《中國時報》認為,蔡的說法「彷佛言之成理,實際前後矛盾,近乎詭辯」。《旺報》指出,蔡的論述只會導致「人民不安心,大陸不放心」。二是島內學者質疑「平淡、空洞」。淡江大學教授趙春山指出,政綱是「見樹不見林」,甚至連樹都看不到,完全無具體內容。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周世雄稱,「政綱內容華而不實」。中山大學教授汪明生指出,蔡有心妥協表示不再反對ECFA,但其「左派治『國』的方向沒有改變」。三是大部分臺商表示憂心。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林富男表示,蔡稱「要互惠不要大陸讓利」,根本是「起肖」(閩南語發瘋之意)。多數大陸臺商對蔡否認「九二共識」感到擔憂,「希望民進黨為了臺灣人的利益,重新思考政綱」。

未來影響:陰影重重

「十年政綱」兩岸篇的推出,亮明了蔡英文角逐「大選」的兩岸政策底線,儘管有助蔡鞏固綠營基本盤,但恐難藉此說服中間選民支持,更將為兩岸關係帶來極不穩定因素。

其一,蔡競選「總統」的兩岸政策底線基本明確。儘管外界普遍質疑蔡兩岸論述模糊不清,但從蔡一系列論述推斷,其實際是「戰略上明確,戰術上模糊」。一方面,政策底線的戰略高度清晰。在政治定位層面,蔡堅守「臺灣前途決議文」底線,主張「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決定」,強調「維持臺灣獨立的現狀」,與國民黨「維持『中華民國』不獨立的現狀」相區隔,基本是「扁規蔡隨」。同時,在處理兩岸關係層面,把兩岸關係視為「國際關係的下位關係」,具有鮮明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色彩;在兩岸互動方面,視大陸的「威脅」成分遠多於「合作」成分,強調「與世界各國平衡經貿,而非深化與大陸經濟合作」;附和西方霸權國家提出的「新幹涉主義」,將臺灣問題推向國際化,暗中尋求國際外部勢力的介入。

另一方面,兩岸議題的競選戰術高度模糊。一是準備揚棄「操縱族群、省籍等激進式臺獨」,轉向「價值理念認同等柔性、溫和『臺獨』運動」。二是順應民意要求,展現務實態度,將不斷拋出類似「臺灣共識」、「兩岸戰略互利」等具有高度彈性空間的論述,混淆視聽。三是採「政經分離」的「鋸箭手法」,將否認兩岸互動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與維持兩岸社會、經貿交流相區分,企圖攫取兩岸和平交流成果。

其二,恐難獲得中間、經濟選民的支持。蔡英文的「十年政綱」一拖再拖,很大原因在於很難擺平黨內「基本教義派」和「務實派」。事實上,蔡刻意淡化「九二共識」的論調僅是「基本教義派」所能接受的「保守牌」,對鞏固深綠的效果未必明顯。更重要的是,蔡雖模糊、抽象「臺獨」思想,強調不反ECFA,但與馬當局的大陸政策相比明顯保守,「反商」意味仍濃厚,可能讓中間、經濟選民對「臺灣前途何去何從」、「兩岸和平紅利能否維繫」等抱有較大疑慮。加之,藍軍以「表態歡迎蔡向馬的大陸政策靠攏」反制,可能讓外界產生民進黨政策與國民黨同質化印象,甚至被中間選民解釋為蔡同意馬當局的政策,將對民進黨造成一定殺傷力。島內輿論認為,蔡意欲解開ECFA與「九二共識」的「政經連環套」,讓ECFA走上「經濟歸經濟」之路,但恐造成「既難固深綠,又易失中間」的結果。

其三,可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埋下「未爆彈」。當前兩岸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根基就在反「臺獨」和「九二共識」,儘管蔡英文對其兩岸論述多加粉飾,但各種情況表明,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仍未改變「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套政策既不現實,大陸也不能接受。同時,蔡英文大肆宣揚要與「世界一同走向中國」,不排除其若上臺將重燃類似「烽火外交」式的做法,將臺灣推向國際社會「麻煩製造者」的境地,兩岸關係再度出現動蕩不安的局面。誠如國臺辦發言人指出,這套政策一旦實施,將導致兩岸現有的協商交流受到衝擊,兩岸關係出現倒退,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受到損害,和平發展的成果遭到毀棄。(呂存誠)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隱晦與瞭然
    不同角色的蔡英文  兩岸論述小異大同   其實,徵諸蔡英文從初入政壇到走向高位,從幕僚作業到層峰指揮,從邊緣配角到中心主角,其以「臺獨」為核心的政治理念有跡可循且愈益明晰,縱使刻意模糊,也難「使人昏昏」。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李登輝的幕僚角色——「兩國論」的寫手和推手。
  • 賴清德:「臺獨」論述蔡英文事前知情 願服從她處理兩岸關係
    賴清德聲稱蔡英文對其「臺獨」論述事前知情(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公開聲稱自己是所謂「務實的臺獨主義者」,「臺獨主義」不管在哪個職位都不會改變的論述,傳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事前並不知道,並引起「總統府」的關注
  • 聯合早報: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困境
    四年後的現在,蔡英文雖然提出「維持現狀」,但究實而論,這樣地兩岸論述,其實還有不少的質疑聲音,也還未能獲得多數的認同與信任。究竟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陷入了哪些困境?  文章摘編如下:  「獨派」的纏繞  四年前蔡英文敗在兩岸論述之後,一直苦心想要跳脫未能達陣最後一裡路的陰影。
  • 綠化「文化總會」 蔡英文露出「文化臺獨」真面目
    蔡英文心中只有「臺獨」,臺灣經濟危機,兩岸關係惡化,人民深受其害,她都不會在乎 蔡英文任後,臺灣不論於內於外都明顯且快速的向下沉淪,關鍵原因,是因為蔡英文競逐政權的唯一目的─「推動臺獨」。    她多次口稱「轉型正義」,且強調落實這個理想「只有一次機會」。她心中的「正義」,就是「臺獨」;「機會」就是執政。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首先,我們可以回顧2011年蔡英文的美國行,她當時會見了國務院副國務卿、亞太助理國務卿;時任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最近即將抵臺履新出任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的梅建華(Kin Moy)也在座。蔡英文2011訪美主要是推銷她用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臺灣共識」,會晤後民進黨釋出的訊息很正面,但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美方憂慮蔡英文當選的兩岸關係,被認為是美方私下放話。
  • 美媒體:蔡英文「臺獨」論述更迂迴,更具欺騙性
    民進黨主席、也是該黨參與大選提名初選的競爭者蔡英文,日前在初選最後一場政見會上正式拒絕承認兩岸之間的「九二共識」,明白指出這就是臺灣的「歷史框架」。這種反歷史的取向,等同要從文化上去中國化。社論說,蔡英文雖然沒有明白提及「臺獨」或類似的表述,但強調兩岸和國際關係並重不可偏廢,要「與世界一起走入中國」。這非但是蔡英文草擬的「兩國論」的進一步發展,也是陳水扁「一邊一國」的延續。
  • 蔡英文露出「臺獨」真面目
    當兩岸民眾希望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能夠做出改善兩岸關係的舉動時,卻被其9月29日給全體民進黨員發的一封公開信給徹底地阻擊了。這封公開信指出:「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這封信明白地表述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蔡英文當局重回「一中一臺」、「兩國論」的老路,向「獨派」歸隊;第二層,向中國大陸明白地指出,蔡當局不會調整「臺獨」路線,要與大陸對抗到底;第三層,進一步突出兩岸政治對抗,要把2300萬臺灣民眾的利益一意孤行地綁架在蔡當局推行的「臺獨」這輛戰車上。
  • 美國、大陸施壓蔡英文擠兩岸論述
    臺海網4月13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能否符合美中期待,影響著2016「大選」,她9日表示,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現狀」,臺灣淡江大學教授陳一新今日投書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認為,雖然與馬英九的主張一樣,不過,同意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也許正是她逐漸朝中間路線靠攏、讓美國放心的選戰策略。
  • 中評:蔡英文大陸政策新論述 虛與實
    蔡英文提出大陸政策新論述的相關意涵   蔡英文在1月21日中國事務委員會上的致詞雖然非常簡短,甚至可以用「三個有利」與「三個堅持」來概括其內容,但卻不可低估蔡英文新論述的相關影響。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現任黨主席,特別是作為黨內最具實力代表民進黨在2016年角逐大位的政治領袖而言,蔡英文在這次中委會上對兩岸議題的相關論述,顯然不是隨口而出,而是有其政治盤算。
  • 綠營黨內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 蔡英文陣腳大亂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6月20日電 民進黨內近日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起來,「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20日上午稱,很明顯地,民進黨內政治明星的「各自表述」,是否意味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所以黨內紛紛項莊舞劍?
  • 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原標題: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2016「大選」候選人蔡英文近期提出多項兩岸論述和主張,港媒指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的相關提法上還在不斷修正,說明她的思考還沒有成熟;臺灣已無法切割大陸,但蔡受到黨內「臺獨黨綱」限制,加上骨子裡「兩國論」傾向,導致她左右搖擺。
  • 韓國瑜兩岸論述之爭三箭 直攻蔡英文軟肋
    韓國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對兩岸關係的表述,逼得蔡英文親上火線反擊。有媒體直言,韓國瑜在兩岸論述之爭三箭,直攻民進黨及蔡英文的軟肋,更扭轉國民黨在論述上的軟弱頹勢。在習近平於《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的對臺政策論述後,韓國瑜是國民黨內率先提出「兩個不要懷疑」。包括不能懷疑共產黨收復臺灣的決心、及不能懷疑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似乎藉此提醒國民黨和臺當局認清困難處境。而後,在春節接受《美國之音》的專訪,韓國瑜直言兩岸關係是指腹為婚,應該要打開心胸交往。
  • 國臺辦回應熱點事件 駁斥蔡英文賴清德兩岸關係論述
    中新網9月27日電 國臺辦今天上午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馬曉光駁斥了蔡英文兩岸關係論述及賴清德關於「臺灣現狀」的表態,並對《中國新歌聲》遭「臺獨」勢力衝擊、墨西哥地震5臺胞遇難等熱點事件進行回應。資料圖: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
  • 徐博東:蔡英文「臺獨」立場無任何鬆動
    徐博東表示,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
  • 賴清德調整兩岸論述「救初選」?
    看得出來,賴清德在兩岸關係的口徑上已不斷收縮,從「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到主張「兩岸之間應該求同存異,不如統『獨』放一邊,雙方對話交流」,顯見他正絞盡腦汁調整「論述方式」向中間靠攏。只不過,勁敵蔡英文反倒是「拋棄」了她一度標榜的「維持現狀」,大砸「反中牌」,近期又是操作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又是抱美國大腿要求「緊密合作加入印太戰略」,氣焰格外囂張。
  • 臺學者:蔡英文對兩岸沒有「新論述」也沒有「新模式」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0月11日訊 島內2017年「雙十慶典」於10日上午9時登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致詞時向大陸重申「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呼籲尋求兩岸「新模式」。
  • 蔡英文的兩岸題,答錯了!
    然而,讓兩岸失望的是,這篇用了大半篇幅講兩岸的講話,表現的卻是蔡英文堅定的「臺獨」立場、僵硬的兩岸政策和為兩岸交流設障的決心。蔡英文的兩岸題,絕對答錯了。&nbsp&nbsp&nbsp&nbsp去年11月的島內「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一舉奪得15個縣市,特別是公開宣稱支持「九二共識」的韓國瑜以15萬票的優勢贏得民進黨連續執政22年的高雄市。
  • 黃智賢等人是「臺獨」分子的眼中釘,就連蔡英文都無可奈何
    在18年6月底時,張安樂攜眾人一起向蔡英文發聲,稱蔡英文你要知道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徐照雄,先後加入了民進黨、臺聯黨,因為不屑與惡人為伍,經歷了入黨退黨後,在2011年時,徐照雄創建了中華聯合黨,開始了為祖國統一為目的的鬥爭。最後一位黃智賢,在2003年宋美齡去世,民進黨竟用十分惡毒的語言去辱罵宋美齡。
  • 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大陸對蔡英文有清醒的判斷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中對蔡英文執政有一個高度清醒的判斷,強調了大陸在涉臺問題上的紅線,就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六個任何」則劃清楚了大陸在「臺獨」問題上底線。
  • 蔡英文「過境」美國:外銷「臺獨」,破壞兩岸關係
    此次蔡英文「出訪」並「過境」美國的目的十分清楚,即以美國為「平臺」,將民進黨的「臺獨」立場從「內銷」轉為「外銷」,在國際上高調顯示民進黨孤注一擲,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心。在時機選擇上,利用中美貿易衝突間隙和國民黨面臨因「大選」出現的分裂態勢,營造民進黨有能力「聯美抗中」的假象,以「引導」2020年「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