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首詩:《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首詩肯定大家都知道,這是宋代詞作家李之儀的一首表達情愛的詩。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在文壇就有很多的經典的有關感情的詩詞。從最早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始,情愛就開始被人們廣泛的解讀並描寫。今天開頭提到的這首詩就是這方面題材的優秀作品之一。這首詩其實很好理解,而且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首詩都非常的受歡迎。而且其中的句子還經常被人用來表白求愛。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理解一下這首詩吧!
說起這首詩之前,先來看個有趣的小故事。詩詞大會上,有個相關的問題,它的題目是這樣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和"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這兩句哪句是錯的。這個題確實很容易混淆。當時回答這個問題的是一個小學生,他很簡單的就把整首背了出來,這讓人很佩服。這其實也說明了這首詞確實很深入人心。而這首詞背後的這段愛情故事,確實也很不一般。
故事是這樣的:當年作者的結髮妻子去世了,他當時悲痛欲絕,加上仕途也不順,所以這接二連三的讓人發愁的事情一下就讓他承受不住。但是有一天,他去看自己的好朋友黃庭堅的時候,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才女楊姝。兩個人一起彈琴說愛,就這樣,一段相差40歲的感情就這樣展開了。當時這個被愛上的女孩子才十幾歲,這段感情雖然年齡跨度大,但卻很純粹。
這首詞本身也與兩宋大多數詞不大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風格在那時候是非常少見的。這首詩基本上沒應用什麼很複雜的寫法,但是卻處處都有一種不一樣的美感。其實對於李之儀來說,這種感情在他那個年紀來說就已經不是風花雪月了,而是洗盡鉛華的那種美好。雖然說不是花前月下的膩膩歪歪,但是卻是和長江水一樣的相知相愛。雖然這首詞的架構簡單,但卻十分地道,比如首尾的"我"和"君"相互呼就,就令全詞讀來朗朗上口。而幾處比喻,也很是生動形象。這首詩帶著很多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的味道,這是很難得的。所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唐宋詞鑑賞集》卻評價它:有較高的藝術性,很耐人尋味。
最後,說到這個關於愛情的題材,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寫這方面的內容呢,其實是因為愛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題材之一。但是真的要寫好,寫到大家心裡卻是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這首詞做到了,真情實感讓人動容。後來這首詞也被收錄進《宋詞三百首》,現在很多的人也都很喜歡用"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來對心愛的人表達自己愛意。你有沒有用過呢?
參考文獻:《宋詞三百首》《唐宋詞鑑賞集》
文:追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