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儀和相差四十歲的女子戀愛,寫下這首詞,被後人表白用

2020-12-20 小佛說史

先來看首詩:《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首詩肯定大家都知道,這是宋代詞作家李之儀的一首表達情愛的詩。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在文壇就有很多的經典的有關感情的詩詞。從最早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始,情愛就開始被人們廣泛的解讀並描寫。今天開頭提到的這首詩就是這方面題材的優秀作品之一。這首詩其實很好理解,而且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首詩都非常的受歡迎。而且其中的句子還經常被人用來表白求愛。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理解一下這首詩吧!

說起這首詩之前,先來看個有趣的小故事。詩詞大會上,有個相關的問題,它的題目是這樣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和"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這兩句哪句是錯的。這個題確實很容易混淆。當時回答這個問題的是一個小學生,他很簡單的就把整首背了出來,這讓人很佩服。這其實也說明了這首詞確實很深入人心。而這首詞背後的這段愛情故事,確實也很不一般。

故事是這樣的:當年作者的結髮妻子去世了,他當時悲痛欲絕,加上仕途也不順,所以這接二連三的讓人發愁的事情一下就讓他承受不住。但是有一天,他去看自己的好朋友黃庭堅的時候,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才女楊姝。兩個人一起彈琴說愛,就這樣,一段相差40歲的感情就這樣展開了。當時這個被愛上的女孩子才十幾歲,這段感情雖然年齡跨度大,但卻很純粹。

這首詞本身也與兩宋大多數詞不大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風格在那時候是非常少見的。這首詩基本上沒應用什麼很複雜的寫法,但是卻處處都有一種不一樣的美感。其實對於李之儀來說,這種感情在他那個年紀來說就已經不是風花雪月了,而是洗盡鉛華的那種美好。雖然說不是花前月下的膩膩歪歪,但是卻是和長江水一樣的相知相愛。雖然這首詞的架構簡單,但卻十分地道,比如首尾的"我"和"君"相互呼就,就令全詞讀來朗朗上口。而幾處比喻,也很是生動形象。這首詩帶著很多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的味道,這是很難得的。所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唐宋詞鑑賞集》卻評價它:有較高的藝術性,很耐人尋味。

最後,說到這個關於愛情的題材,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寫這方面的內容呢,其實是因為愛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題材之一。但是真的要寫好,寫到大家心裡卻是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這首詞做到了,真情實感讓人動容。後來這首詞也被收錄進《宋詞三百首》,現在很多的人也都很喜歡用"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來對心愛的人表達自己愛意。你有沒有用過呢?

參考文獻:《宋詞三百首》《唐宋詞鑑賞集》

文:追風少年

相關焦點

  • 柳永、蘇軾、李之儀,他們藏在詞裡的愛情:愛是珍惜眼前人
    傷心之餘又寫下了另一首詞,最後一句是「試與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我們本該朝夕相處,如今你到何處去了呢?質問她的變心。謝玉英看到詞,被他的深情所感動,於是賣掉全部家當後去尋他。經過一番周折,謝玉英終於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他,兩人得以再續前緣。戀愛時,戀人們最難忍受的就是分離。
  • 宋 · 李之儀《卜算子 · 我住長江頭》配套音樂、講義、講解、朗誦
    只希望你我心心相印,我定不會辜負你對我的思念(1)休:停止(2)已:完結,停止(3)意:心意【創作背景】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仕(shì)途不順的李之儀被貶到太平州。禍不單行,先是女兒及兒子相繼去世,接著,與他相濡(rú)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去世了。事業受到沉重打擊,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 李之儀:他曾遇到過,最好的老師和愛情
    他既擅詩詞,又能屬文,《四庫全書》稱其文章「神鋒俊逸,往往具有蘇軾之體。」李之儀原拜範仲淹之子範純仁為師,後投蘇軾門下。他稱讚蘇軾之文乃「大作斯文」,與天同行,而且「光時顯被」,堪稱「百世之師」。1071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杭州、密州、徐州、黃州等地,顛沛流離長達十餘年。作為蘇軾的門生,蘇軾每次被貶,李之儀總是憤憤不平。
  • 七夕表白詩詞深情卻不肉麻,總有一句能打動你
    「山無稜,天地合」這些都是完全不可能會出現的,也就是說女子對心上人的情意永不改變。 這要有多大的勇氣,多熾熱的深情,多堅定的信念,才能說出如此驚心動魄的誓言。 如此驚天動地的表白,無論男女聽了,想來都會感動。 3.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這一句出自馮延巳的《長命女》。
  • 柳永有首詩詞千古傳唱,卻暗藏戀愛的技巧,教會多少後人處對象
    這首詞寫得真好,好在哪呢?好在柳永為後人提供一種低成本談戀愛的方法,巧妙利用天時地利人和,製造煽情的氛圍。一二句:選擇戀愛的地點很重要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雨霖鈴》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詩詞,柳永開篇點明地點。
  • 他的情人比自己小40多歲,因為寫了這首肉麻至極的情詞而名流千古
    李之儀做到了。李之儀22歲就進士及第了,可謂少年英才,後來更是和蘇軾、秦觀、黃庭堅等文人墨客交往甚密。生活和事業的雙重打擊讓這個男人身心俱疲,萬念俱灰。或許也正是這種悲慘的人生經歷才讓一個女子的出現顯得更為珍貴。這個女子就是當時的絕色美人楊姝,雖然這個楊姝是一名歌姬,但是卻很有正義感。當年黃庭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時,楊姝就曾彈奏《履霜操》來開導黃庭堅。
  • 千年才女李清照,寫下這三首詞,雖冷門,可訴盡女子柔情
    她用敏捷的才思和堅強的品格打動了很多人。她在文學上造詣非常高,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詞大多談及男歡女愛,今天這三首冷門詞也都訴盡女子柔情,堪稱婉約派的佳作。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的譯文如下:天空在颳風下雨,蕭條的庭院之中層層院門又緊閉著。春天柳樹即將冒新芽,而花朵也要盛開了。寒食節就快到了,又到了令人煩躁的時節。
  •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李之儀
    今天我們來品讀的是北宋詩人李之儀的名作——《卜算子》,詞云:「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詞簡直平白如話,其實不需要翻譯。「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詩和詩裡的情感就像江水一樣滾滾而下,自然而然就流淌在我們的心中了。
  • 20歲的蘇軾洞房後,偷偷寫下生平第一首詞,才子哄妻果然有一套
    蘇軾最早題的一首詞叫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由於蘇軾出名的詞太多了,所以這首詞自然就被淹沒在眾多名篇之中了。不過說來這首詞頗有意思,因為這是蘇軾初次嘗試填詞,而且時間點非常微妙,正是在他洞房花燭之後偷偷填的一首。那時的蘇軾還不到20歲,而這首詞是他用來哄妻用的,不得不說蘇軾小小年紀還是很有情商,說起情話來更是一套一套的。
  • 蘇軾19歲難忘新婚夜寫下這首詞,盡情傾瀉,果然還是年輕人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勇氣和瀟灑,千百年來有幾人?我更喜歡蘇軾對王弗的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種刻到骨子裡的愛情,怎能讓人不羨慕?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蘇軾新婚夜寫給妻子的詞,這也是他們甜蜜愛情的見證。
  • 想要表白別直接說出,用這幾種文言文的表達方式,成功率大增
    戀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年輕人在荷爾蒙的刺激下會產生一些青春期的懵懂,在戀愛之前,表白是在所難免的,很多人習慣上喜歡說「我想你了」來表示自己的思念,不過,如果直白說這樣的話,肯定會被人視為沒有文化水平的人,因此,其實可以考慮用比較文雅的方法來對心儀的女子進行表白。比如下文介紹的這六句表達,可以讓女生頓時出現春心萌動的情況,都有哪些經典的文言文表白呢?
  • 宋代一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相思詞,堪稱千古絕唱
    就在宋代,有一位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的相思詞,通過這首詞,寫盡了相思的美好。這位詞人是李之儀,這首詞就是他所寫的《卜算子》。《唐宋詞鑑賞集》:李之儀的這首詞,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而我對他的相思也就如這江水一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在這裡,作者用江水東流悠悠不斷,比喻相思之情綿延不已,進一步突出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和執著追求。
  • 在22歲時,他寫下了這首詞,轟動了大江南北,贏得「詞聖」美譽!
    姜夔雖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複雜、尖銳。姜夔苦有報國心而無用武地。連年的戰爭讓人民的生活變得痛苦不堪,也令姜夔感到無比的痛心。但是由於他身份的局限,也只能對這樣的現狀發出自己的聲音,將自己對於社會的不滿與對國家的赤誠之心全部寫入了他的作品中。
  • 《憶江南》春光無限,但作者白居易的這兩首詞更勝一籌!
    今天我們分享的古詩,取材自《三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中的《憶江南》,通過這首詩了解一種叫「詞牌」的題材,也通過這首詩走近江南之春。在任期間,愛旅行的白居易曾漫遊江南,對江南有一段特殊的感情,後來因病卸任,回到了北方的洛陽,12年後,也就是白居易67歲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憶江南》。詩的開頭是一句簡單直白的」江南好「,可見白居易的直率,也用一個好字概括了江南春色。到底是怎麼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