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蘇軾、李之儀,他們藏在詞裡的愛情:愛是珍惜眼前人

2020-12-25 南沐柒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些從古代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的詞句,總能在電影、電視劇中出現,它們是美好愛情的象徵。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藏在詞句裡的愛情故事。

01柳永:露水姻緣,難捨難分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寒蟬悽切)

這是柳永寫給意中人謝玉英的一首詞,表達了他對戀人的不舍和留戀之情。

柳永,字景莊,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他一生鬱郁不得志,直到50歲才金榜題名,卻因不受皇帝待見只得了個杭州縣令。

在仕途上不作為的柳永,在愛情上卻是如魚得水。他在上任縣令途經江州時,聽聞當地有一位叫謝玉英的歌妓色藝超群,便慕名前往。

當到達女子的住所時,柳永看到房內一個女子正在紙上寫著什麼。他輕輕地推開了房門,朝著女子走去。

聽到推門聲,女子緩緩抬起頭來。柳永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她的容貌美豔動人,於是舉手作揖報上自己的姓名。

女子乍一聽,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後轉為欣喜。原來她桌子上擺放著的正是柳永的詞作,手裡書寫的正是詞上的字。

女子早就仰慕柳永的詞,此刻看到眼前的人正是心中崇拜的人,自然喜上眉梢。

相互仰慕的兩人一見鍾情,便如膠似漆地纏綿了數日。可是柳永終究得上任,他們終面臨離別。

在一個清秋的早晨,謝玉英來到岸邊送別柳永。一邊是急忙催促的船家,一邊是戀人的依依不捨。他們手牽著手,眼角噙著淚看著對方,想說些什麼卻又哽噎在喉嚨說不出來。

三年後,柳永任期滿回去找謝玉英,卻發現她陪別的男子喝酒去了。傷心之餘又寫下了另一首詞,最後一句是「試與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我們本該朝夕相處,如今你到何處去了呢?質問她的變心。

謝玉英看到詞,被他的深情所感動,於是賣掉全部家當後去尋他。經過一番周折,謝玉英終於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他,兩人得以再續前緣。

戀愛時,戀人們最難忍受的就是分離。身處異地,對彼此的思念之情就會更加濃烈。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每時每刻,珍愛眼前人。

02 蘇軾:相濡以沫結髮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首詞是王弗去世十年後,蘇軾為思念亡妻所作。這首詞體現了蘇軾對妻子的專情與無盡的思念。

蘇軾,號東坡居士,與柳永不同,他是北宋的豪放派代表詞人。

蘇軾在中巖書院讀書時,老師是進士王方。書院外有一個天然的魚塘,人們只要在譚上拍打,魚兒就會聽到聲音遊到水面來。

王方想為魚塘取一個美名,於是便廣邀文人學士前去揮毫潑墨。一來可以為魚塘取名,二來他也想從才子中挑選女婿人選,因為他有一個待嫁閨中的女兒。

受邀前來的才子們各顯神通,可是所取的名字均不合王方的意。王方的女兒王弗也在魚塘邊屋子的帘子後,她也想為魚塘取名。

見無人想出美名,蘇軾便沿著魚塘邊踱步,若有所思後便脫口而出:「喚魚池」。王方聽到後頗為滿意,認可了蘇軾的取名。

而與此同時,王弗也在紙上寫出了同樣的三個字,他們竟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名字。

王方器重蘇軾的才學,便將女兒許配給了蘇軾,蘇軾和王弗得以喜結連理。那時蘇軾19歲,王弗16歲。

婚後,蘇軾和王弗過起了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生活。王弗知書達禮、睿智聰慧,她給了蘇軾很多幫助。

蘇軾和王弗雕像

蘇軾為人豁達而直率,這種性格令他廣交好友,但也讓他很容易相信別人。王弗不放心,於是每當有客人來訪時,她總是藏身於屏風後面偷聽。

通過傾聽客人和蘇軾的談話,她就能判斷出那個人的性情和品性。她常常勸誡蘇軾要遠離小人,免得遭到小人的暗算。

可惜天妒紅顏,王弗才二十七歲就因病去世了。失去愛妻,蘇軾痛不欲生。

蘇軾後來又娶了兩任妻子,都通情達理,對他體貼入微。可是他對結髮妻子王弗始終難以忘懷,她在他心中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他永遠將她放在心上。

喚魚池景點

就算你不在了,你依然活在我心裡,這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深情。

03李之儀:相互取暖,跨世俗愛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說起蘇軾的好友,李之儀當之無愧,這首詞便出自李之儀。詞中傳達出了他對亡妻的無盡想念,也表達了他期望與新人楊姝心心相印,共度餘生的心願。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

李之儀的老師範純仁去世時是戴罪之身,李之儀卻不顧危險,向朝廷上呈老師的遺表,結果得罪了權貴蔡京,被構陷入獄。

李之儀的妻子胡淑修四處託關係為他求情,尋找他無罪的證據,才使他免於牢獄被貶太平州。

屋漏偏逢連夜雨,被貶天平州三年後,李之儀的女兒和兒子不幸先後夭折。還沒從喪女、喪子之痛中走出來,李之儀相互扶持了近40年的妻子也在重擊之下去世。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他悲痛欲絕,陷入了痛苦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就在這時,歌女楊姝出現了。她感受到了李之儀的痛苦,為他彈奏一曲《履霜操》,撫慰了李之儀受傷的靈魂。一首曲子,讓李之儀感同身受,心靈得到了救贖。

一個是被貶荒涼之地,沉浸在喪失親人的痛苦中的鰥夫。一個是流離失所,靠賣藝為生的孤苦歌姬。同是天涯淪落人,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惺惺相惜,他們相互取暖,彼此慰藉。

此後,李之儀便為楊姝寫詞,楊姝則為他彈曲。他們常常一起攜手到溪水旁邊垂釣或者彈奏歌曲,儼然一對神仙眷侶。

李之儀鬢角已經長有白髮,年近六十,而楊姝只有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精神上的共通卻讓他們忘了彼此年齡和身份上的差距。

李之儀不顧楊姝的歌女身份,公開迎娶她。楊姝也不嫌棄李之儀年過半百,毅然決然選擇嫁給他。他們敢於為愛挑戰世俗,恩愛相守。

真愛逾越了年齡,也逾越了身份和地位。儘管李之儀和楊姝門不當戶不對,但是他們對彼此的愛意卻真摯而感人。愛你我會為你不顧一切,這大概就是真愛的力量。

柳永和謝玉英因為身份地位,不得不忍受分離之苦;蘇軾和王弗恩愛有加,卻無緣白頭到老;李之儀和楊姝之間年齡、地位懸殊,卻大膽走到一起相濡以沫。

他們的故事都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人,珍惜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

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白頭偕老,也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但是兩個人如果相愛,就要努力爭取在一起的機會。這樣才能不留遺憾,不負此生。

作者簡介:南沐柒一個有溫度的南方姑娘,感謝閱讀!歡迎加關注哦。原創作品,歡迎轉發。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只有珍惜愛情才會長久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可能對於當下很多的人來說,會覺得愛情很不真實,但是只要我們真誠,相信一定可以尋找到真正的愛情。但是我們還是要記住,當擁有了愛情之後,那麼一定是要珍惜,只有這樣愛情才會長久,那個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才會一直倍伴的我們身邊。
  • 李之儀與《姑溪詞》
    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考中進士,蘇軾很敬重李之儀的才華。元祐八年(1088),蘇軾出知定州,以李之儀為籤判,朝夕唱酬。元祐初,李之儀為樞密院編修官,後通判原州。元符年間(1098-1100),李之儀監內香藥庫,尋被停職。宋崇寧二年(1103),李之儀提舉河東常平,後被除名,編管太平,被赦免以後,李之儀定居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
  • 李之儀:他曾遇到過,最好的老師和愛情
    李公麟 《西園雅集圖》局部與蘇軾、李清照這些詞壇巨擘相比,李之儀的名字對於大家來說,或許有些陌生。李之儀,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原州通判。他既擅詩詞,又能屬文,《四庫全書》稱其文章「神鋒俊逸,往往具有蘇軾之體。」李之儀原拜範仲淹之子範純仁為師,後投蘇軾門下。他稱讚蘇軾之文乃「大作斯文」,與天同行,而且「光時顯被」,堪稱「百世之師」。1071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杭州、密州、徐州、黃州等地,顛沛流離長達十餘年。作為蘇軾的門生,蘇軾每次被貶,李之儀總是憤憤不平。
  • 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蘇軾就是後起之生的典型代表,他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簡單的詞,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與寂寥。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總是會特別留意像蘇軾這樣名氣很大的人,而一些名氣小的很少察覺,「柳永」這個名字一定有人感覺陌生。
  • 抱歉,北宋詞的「正宗圈」,柳永蘇軾都沒資格進
    需要分清楚的是,當今我們對一些古代文人的評價,並不能等於他們當時所處的語境。現在我們提起柳永、蘇軾,多半會認為他們都屬於一流的詞人。但是在北宋,他們卻是毀譽參半的,甚至是遭到極大的鄙視與惡意的。岔個題,許多人已經注意到王國維以《人間詞話》為代表的評論性集子裡有不少在今天看起來有失偏頗的話語,但墨醬卻以為,王氏的價值判斷何嘗不是受古時語境的影響呢?言歸正傳,柳永就是屬於那種被所謂「正宗圈」瞧不起的詞作者。當然,「正宗圈」也的確很小、很排斥。
  • 它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宋詞,用詞簡單明白,幾乎人人皆知
    宋詞中,愛情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題材,詞人們對愛情的感受、體驗也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在柳永眼中,愛情是一生的牽掛,「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在秦觀眼中,愛情是堅貞,更是尊重與信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柳永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一氣之下寫下一首詞,通篇更是牢騷滿腹!
    柳永是天才型的詞人,他的才華還一度連大名鼎鼎的蘇軾都羨慕,據說有一次蘇軾問身邊的朋友,自己與柳永相比,誰的詞寫得更好?那蘇軾的朋友回答模稜兩,柳永的詞最適合江南女子演唱,那蘇軾的詞則是適合關東大漢來演唱。
  • 蘇軾問:我的詞,跟柳永的比,誰高誰低?幕士的回答頗有玩味!
    小編說所謂造化弄人,有些人雖不在一個時代,命運卻十分相似。例如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同是文壇大佬卻最終都成了亡國之君。又例如今天咱們要說的北宋柳永和歌手刀郎,其作品都曾被人鄙夷,認為其」俗「,卻又同樣在民間名氣甚大,頗受喜愛。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宋代初期對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無疑是柳永(984年——1053年),他出生在江南水鄉福建崇安,被文學史家譽為北宋第一位詞作家的集大成者。柳永因為參加科舉考試屢次落榜,在仕途上壯志未酬,所以,他索性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詞的創作上,他是北宋時期第一位對詞進行全面革新的作家。
  • 那漸遠漸去的青衫和青煙一樣的背影:柳永的詞,人,事
    從這首詞詞中你可以看出,長安古道,高柳亂蟬,可離別的古意總是讓人憂傷,而自己的志向,則不能伸張,於是他就這麼漂泊,但他不想漂泊,他開始對漂泊的孤寂感慨,開始無所適從。但柳永也不是一味地低沉悲傷的,他也確實有過豪邁的一面,比如下面的這首《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全詞寫道: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 解讀柳永(3):在宋朝比閱讀量,蘇東坡的詞為什麼難超柳永?
    宋朝多數人認為柳永的婉約詞才是詞壇正宗,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蘇軾的詞不是詞,只是「(長短不齊的)詩」。雨巷由於後蜀與南唐詞風的慣性延續等原因,宋朝「多數人認為詞應該以婉約為正宗」,他們覺得「詩剛詞柔軟」「詩莊詞媚」,詞本身就應該婉約,至於豪放的風格應該由詩來完成。
  • 關於愛情,人世間最美的表達,真的已被說完道盡了?
    延續五代「詞為豔科」的傳統,北宋前期詞壇全是卿卿我我的低唱。在酒宴之上,讓歌女淺斟低唱的小調,雖然顯不出多少個性,但那朦朧的意境、婉約的風格和優雅的品味確實讓人痴迷。而第一個放開歌喉、用市井語言唱出世俗愛情的人,勢必會轟動整個詞壇。此人非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莫屬。
  •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李之儀
    ,後來又在定州跟隨了蘇軾,拜入蘇軾門下。當然,蘇軾對李之儀也是亦師亦友,朝夕唱和。在蘇門弟子中,李之儀的文採不算是很高的,比黃庭堅、比秦少遊都差不少,但唯獨這首詞,像蘇東坡、黃庭堅、秦少遊、張耒「蘇門中人」紛紛都有唱和之作,可見大家都認為這首詞極精彩。至於這首詞到底寫給誰,還是只是簡單地模仿漢樂府?有學者認為是李之儀寫給自己的妻子的。
  • 英雄兒女各千秋:柳永《雨霖鈴》與蘇軾《念奴嬌》|說詩文
    英雄兒女各千秋柳永《雨霖鈴》與蘇軾《念奴嬌》之比較 南宋時期的俞文豹在筆記集《吹劍錄》中記載了北宋詞壇的一件趣事: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 晏殊很感人的一首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彼此在一起一定要懂得珍惜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也就是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這首詞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裡面所傳遞出來的情感,那都是很令人感動。當時詞人正是由於失戀了,於是寫了這麼一首詞,通篇借景抒情,同時又是告訴了世人,對待愛情一定要珍惜,等我們擁有了愛情之後,一定是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之後再追悔莫及。
  • 一代詞聖蘇東坡,為何對柳永的詞如此推崇?
    蘇軾完成此詞後,十分得意,寫信給好友鮮于子駿說,這首詞「雖無柳七郎(柳永)風味,亦自是一家,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與鮮于子駿簡》)。這裡「柳七郎風味」系就柳永音律諧雅、情致婉約的豔詞、俚詞而言。
  • 李之儀最能表達相思的一句詩,思君不見君,心底盡悲涼
    愛情中最圓滿的莫過於兩個人可以在一起生活,一起做飯,一起做喜歡的事情。當然最讓人難受的便是單相思了,這次我們聊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因為相思之情作出著名詩句的詩人,大家也知道古代詩人最能表達情感的方式便是作詩了。這位主人公說出名字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甚至沒聽過他。但是他的詩歌大家卻耳熟能詳,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會出現。
  • 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不是蘇軾,也不是柳永,乃是這樣一個詞人
    唐詩宋詞雖然,宋詞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以蘇軾的「大江東去」為代表的豪放詞,但其實,婉約詞才是宋詞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即便是以豪放詞名世的蘇軾,本身也是婉約詞的創作大家,寫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等膾炙人口的婉約詞。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那麼,若要提及北宋婉約詞的集大成者,很多人都會想起柳永。
  • 【名家解讀】柳永《蝶戀花》
    像蘇軾一生跌宕起伏,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數都數不過來。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位詞人啊,發生在他身上的所有故事幾乎全部都和詞有關,換句話說此前我們講到過的所有詞人,除了姜夔其實沒有一個是專業詞人,或者更準確的說沒有一個是職業詞人。像唐代的白居易,劉禹錫,五代的李煜,馮延巳,宋代的晏殊,歐陽修,蘇軾,辛棄疾,清代的納蘭性德,顧太清等等。對於這些詞人來說,填詞不是他們最重要的專業,更不是他們賴以謀生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