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些從古代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的詞句,總能在電影、電視劇中出現,它們是美好愛情的象徵。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藏在詞句裡的愛情故事。
01柳永:露水姻緣,難捨難分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寒蟬悽切)
這是柳永寫給意中人謝玉英的一首詞,表達了他對戀人的不舍和留戀之情。
柳永,字景莊,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他一生鬱郁不得志,直到50歲才金榜題名,卻因不受皇帝待見只得了個杭州縣令。
在仕途上不作為的柳永,在愛情上卻是如魚得水。他在上任縣令途經江州時,聽聞當地有一位叫謝玉英的歌妓色藝超群,便慕名前往。
當到達女子的住所時,柳永看到房內一個女子正在紙上寫著什麼。他輕輕地推開了房門,朝著女子走去。
聽到推門聲,女子緩緩抬起頭來。柳永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她的容貌美豔動人,於是舉手作揖報上自己的姓名。
女子乍一聽,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後轉為欣喜。原來她桌子上擺放著的正是柳永的詞作,手裡書寫的正是詞上的字。
女子早就仰慕柳永的詞,此刻看到眼前的人正是心中崇拜的人,自然喜上眉梢。
相互仰慕的兩人一見鍾情,便如膠似漆地纏綿了數日。可是柳永終究得上任,他們終面臨離別。
在一個清秋的早晨,謝玉英來到岸邊送別柳永。一邊是急忙催促的船家,一邊是戀人的依依不捨。他們手牽著手,眼角噙著淚看著對方,想說些什麼卻又哽噎在喉嚨說不出來。
三年後,柳永任期滿回去找謝玉英,卻發現她陪別的男子喝酒去了。傷心之餘又寫下了另一首詞,最後一句是「試與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我們本該朝夕相處,如今你到何處去了呢?質問她的變心。
謝玉英看到詞,被他的深情所感動,於是賣掉全部家當後去尋他。經過一番周折,謝玉英終於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他,兩人得以再續前緣。
戀愛時,戀人們最難忍受的就是分離。身處異地,對彼此的思念之情就會更加濃烈。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每時每刻,珍愛眼前人。
02 蘇軾:相濡以沫結髮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這首詞是王弗去世十年後,蘇軾為思念亡妻所作。這首詞體現了蘇軾對妻子的專情與無盡的思念。
蘇軾,號東坡居士,與柳永不同,他是北宋的豪放派代表詞人。
蘇軾在中巖書院讀書時,老師是進士王方。書院外有一個天然的魚塘,人們只要在譚上拍打,魚兒就會聽到聲音遊到水面來。
王方想為魚塘取一個美名,於是便廣邀文人學士前去揮毫潑墨。一來可以為魚塘取名,二來他也想從才子中挑選女婿人選,因為他有一個待嫁閨中的女兒。
受邀前來的才子們各顯神通,可是所取的名字均不合王方的意。王方的女兒王弗也在魚塘邊屋子的帘子後,她也想為魚塘取名。
見無人想出美名,蘇軾便沿著魚塘邊踱步,若有所思後便脫口而出:「喚魚池」。王方聽到後頗為滿意,認可了蘇軾的取名。
而與此同時,王弗也在紙上寫出了同樣的三個字,他們竟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名字。
王方器重蘇軾的才學,便將女兒許配給了蘇軾,蘇軾和王弗得以喜結連理。那時蘇軾19歲,王弗16歲。
婚後,蘇軾和王弗過起了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生活。王弗知書達禮、睿智聰慧,她給了蘇軾很多幫助。
蘇軾為人豁達而直率,這種性格令他廣交好友,但也讓他很容易相信別人。王弗不放心,於是每當有客人來訪時,她總是藏身於屏風後面偷聽。
通過傾聽客人和蘇軾的談話,她就能判斷出那個人的性情和品性。她常常勸誡蘇軾要遠離小人,免得遭到小人的暗算。
可惜天妒紅顏,王弗才二十七歲就因病去世了。失去愛妻,蘇軾痛不欲生。
蘇軾後來又娶了兩任妻子,都通情達理,對他體貼入微。可是他對結髮妻子王弗始終難以忘懷,她在他心中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他永遠將她放在心上。
就算你不在了,你依然活在我心裡,這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深情。
03李之儀:相互取暖,跨世俗愛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說起蘇軾的好友,李之儀當之無愧,這首詞便出自李之儀。詞中傳達出了他對亡妻的無盡想念,也表達了他期望與新人楊姝心心相印,共度餘生的心願。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
李之儀的老師範純仁去世時是戴罪之身,李之儀卻不顧危險,向朝廷上呈老師的遺表,結果得罪了權貴蔡京,被構陷入獄。
李之儀的妻子胡淑修四處託關係為他求情,尋找他無罪的證據,才使他免於牢獄被貶太平州。
屋漏偏逢連夜雨,被貶天平州三年後,李之儀的女兒和兒子不幸先後夭折。還沒從喪女、喪子之痛中走出來,李之儀相互扶持了近40年的妻子也在重擊之下去世。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他悲痛欲絕,陷入了痛苦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就在這時,歌女楊姝出現了。她感受到了李之儀的痛苦,為他彈奏一曲《履霜操》,撫慰了李之儀受傷的靈魂。一首曲子,讓李之儀感同身受,心靈得到了救贖。
一個是被貶荒涼之地,沉浸在喪失親人的痛苦中的鰥夫。一個是流離失所,靠賣藝為生的孤苦歌姬。同是天涯淪落人,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惺惺相惜,他們相互取暖,彼此慰藉。
此後,李之儀便為楊姝寫詞,楊姝則為他彈曲。他們常常一起攜手到溪水旁邊垂釣或者彈奏歌曲,儼然一對神仙眷侶。
李之儀鬢角已經長有白髮,年近六十,而楊姝只有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精神上的共通卻讓他們忘了彼此年齡和身份上的差距。
李之儀不顧楊姝的歌女身份,公開迎娶她。楊姝也不嫌棄李之儀年過半百,毅然決然選擇嫁給他。他們敢於為愛挑戰世俗,恩愛相守。
真愛逾越了年齡,也逾越了身份和地位。儘管李之儀和楊姝門不當戶不對,但是他們對彼此的愛意卻真摯而感人。愛你我會為你不顧一切,這大概就是真愛的力量。
柳永和謝玉英因為身份地位,不得不忍受分離之苦;蘇軾和王弗恩愛有加,卻無緣白頭到老;李之儀和楊姝之間年齡、地位懸殊,卻大膽走到一起相濡以沫。
他們的故事都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人,珍惜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
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白頭偕老,也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但是兩個人如果相愛,就要努力爭取在一起的機會。這樣才能不留遺憾,不負此生。
作者簡介:南沐柒一個有溫度的南方姑娘,感謝閱讀!歡迎加關注哦。原創作品,歡迎轉發。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