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一氣之下寫下一首詞,通篇更是牢騷滿腹!

2020-12-15 塵世曉書僮

柳永是天才型的詞人,他的才華還一度連大名鼎鼎的蘇軾都羨慕,據說有一次蘇軾問身邊的朋友,自己與柳永相比,誰的詞寫得更好?那蘇軾的朋友回答模稜兩,柳永的詞最適合江南女子演唱,那蘇軾的詞則是適合關東大漢來演唱。其實對於蘇軾來說,他非常的自負,也極為驕傲,能夠讓他羨慕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至少柳永是其中的一位。

宋詞裡很多的作品都是在描寫風花雪月,這其中柳永對於宋詞的貢獻最大,他的筆下描寫的愛情感人肺腑,他的很多愛情名篇,那都是膾炙人口,這也正是柳永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個地方。柳永的愛情詞,並不像別的詞人一樣只是一個形式,他詞中的那個她,應當是真實存在,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他的詞也不可能寫得如此的深情。

柳永的很多的詞都有一種感傷之懷,其實他除了描寫愛情之外,對於自身悲慘命運的描寫,那也是同樣的令人感動,譬如他的這首《鶴沖天·黃金榜上》,更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詞人由於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之後,他一氣之下寫下了這首詞,通篇更是牢騷滿腹,把自己內心的滿,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鶴沖天·黃金榜上》宋代:柳永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古代的科舉考試可謂是有利有弊,也的確是為當時的朝廷選拔了很多的人才,但是也同樣的遺漏了很多的人才。歷史上一些大名鼎鼎的詩人和詞人,他們一輩子也沒有高中過,儘管他們都有很才華,可是他們的才華在科舉考試中則是不靈,例如唐朝的羅隱,他一生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可是十次都名落孫山。柳永其實也是一樣,他也沒有考中過,這對於詞人來說,那無疑是一種重大的打擊。

柳永的詞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那就真實,從他的作品中,無論是他的愛情詞,還是他描寫自身命運的詞作,那都描寫的極為真實,也非常的傷感,這也正是詞人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雖然這些詞作只有寥寥數語,但是詞那種深刻的描寫,使得人們讀來更是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這首《鶴沖天·黃金榜上》其實也是最能夠代表柳永的性格,畢竟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對於這麼一位有才華的詞人來說,那就是一種致命的打擊,所以他在詞的上片就描寫的很是悲傷,皇帝提名的榜單上,對於我來說只是一個意外,使得我沒有得到這個狀元,這並不是我不行,而是時運如此。即使是在一個清明的時代,那些英明的君王也是會錯失人才,現在我沒有中狀元,未來我應該怎麼辦呢?現在沒有考中狀元,那麼我為何不就此痛快地玩樂呢?為了所謂的功名,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現在這樣做一個風流的才子,為那些歌女寫一寫歌曲,那也是人生一大樂趣,即使是沒有功名,我同樣的能夠活得很快樂。

詞的下片,柳永描寫的就更加的從容,正是由於他失去了功名,內心悲痛不已,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以一種非常含蓄的方式,描寫了內心的失落;現在我就住在這歌女的小巷裡,那裡有丹青和屏風。最令我幸運的是,裡面正好有我的心上人,值得我為她付出一切。我們相親相愛,過著神仙般的日子,其實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畢竟青春太過於匆忙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寧願用功名去換一杯薄酒,聽一聽歌女演唱我的詞,那也是一大幸事。

柳永的這首詞,雖然通篇看似寫得很隨意,但其實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失落,正是由於自己落榜,詞人是非常的悲痛,可是他又無能為力,只能是過著這種看似很快樂的生活,但是詞人無疑內心是非常的悲痛,這也正是柳永高明的一個地方,雖然很悲痛,但他並不直接描寫。

相關焦點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其實除了《雨霖鈴》之外,還有一首柳永的詞也被人們長期傳誦,最後一句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被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被列為古今成大事業者必然經歷三種境界中的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詞便是《鳳棲梧》(又名《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 柳永最特殊的一首詞,滿滿的彩虹屁,卻惹得龍顏大怒
    今天咱們就來欣賞一首「失敗」的應制詞,這首詞是柳永晚年在朝中任職時所作,本想借應制的機會拍皇帝的馬屁,結果卻慘遭貶官。眾所周知,柳永原名柳三變,據說他第一次參加科舉就被宋仁宗呵斥「屬辭浮糜」而落榜,因此憤慨之下作《鶴沖天》詞。不想第二次參加科舉又因《鶴沖天》被宋仁宗斥責「且去淺斟低唱」。所以柳永後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雖然如此,柳永出仕之心卻不減,多年後他改名為柳永再次參加恩科,一舉中第。
  • 北宋第一音樂家柳永,為何四次落榜,卻堅持考試直至50歲及第?
    擁有如此多頭銜的柳永為何非要執著科舉?而又為何多次落榜50歲才及第?接下來跟著小畢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吧!如此家庭背景下,柳永自幼便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可是因為生性好玩,又正值青春年華,鹹平五年(1002年),18歲的柳永離開家鄉,本計劃進京參加禮部考試,因迷戀山湖美色、都市繁華,遂流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 50歲的柳永終於考上了進士,興高採烈地寫了一部得意之作,相當水平
    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不管是為了實現理想抱負或者單純只是想飛黃騰達,最好的出路便是科舉考試。只有這條路才能實現他們身份的轉變,階級的躍遷。所以即便再怎麼推崇「寵辱不驚」,面對科舉考試的結果很少能有讀書人能夠保持淡然。
  • 他是大宋憤青,落榜後寫下一首牢騷詩,雖狂妄自大,卻流傳千古
    柳三變是一個屢次落榜的考生,是滿腹牢騷的憤青,桀驁不馴;是浪蕩的風流才子,與歌姬為伴,以青樓為家,「豔」名在外;是士大夫眼中的「卑俗」、「聲態可憎」、「辭語塵下」,不被容納,備受輕視;可同時,他也是「大宋第一流行歌手」,「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 唐朝秀才科舉落榜,寫下一首千古名詩,學生都會背卻很少知道作者
    《楓橋夜泊》這首詩,想必我們都聽說過,有的人更是倒背如流,對於這首千古名詩,我們對他的作者卻是所知甚少。甚至在提到這首詩時人們都不記得是誰所作。其實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一位秀才,名字叫做張繼。而此詩也是張繼最為有名的一首詩。對於此人就算是書籍記載的事情的不多,只知道是唐朝人,生卒不詳。
  • 趣讀丨1000年前落榜的那個考生,後來怎麼樣了?
    本文來源於博物館丨看展覽(ID:atmuseum)▼公元1018年,北宋天禧二年一個三十五歲的中年男人——柳永默默回想著禮部考試的結果,憋了一肚子氣因為這是他第三次落榜了 第一次落榜是因為聖上不喜歡浮華文章
  • 「縱有風情萬種,更與何人說」:文化人撩妹,我只服柳永
    考場失意 柳永第一次信心滿滿地去參加科舉考試,以為不過是囊中取物。結果在榜單上反覆核查,卻是榜上無名。 彼時的柳永,年少氣盛,提筆就寫下了一首著名的《鶴沖天·黃金榜上》。 少年人的煩惱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次沒考中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大不了復讀一年嘛,他對自己的信心一如既往,從未消減。 果然,第二年,柳永的考卷得到考官的賞識,送到了宋仁宗的面前。
  • 48歲的柳永獨自漂泊異鄉寫下一首詞,將所有景色都用來襯託孤獨感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篇《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也是詞人獨自漂泊異鄉寫下一首詞。這首詞的作者是柳永,自從科舉落第後他便一直四處漂泊,當他48歲時來到湘中地區,在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獨自佇立在夕陽之下,想起了昔日的故人,寫下這首詞: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 這首《鶴沖天》,反叛精神強烈,柳永更是因為它,與功名失之交臂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原名三變。柳永的一生,極富才氣,尤其在作詩填詞上尤為出色,但是他的人生,卻仕途坎坷,壯志難酬。而傳聞,這與他的一首詞作有關,這首詞作,便是《鶴沖天》。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據說,此詞寫為柳永一次落第之後,功名未取,他心中憤懣抑鬱,故而做此詞來安慰自己。然而就是這首詞,使他的人生路出現了變化。宋仁宗在一次放榜的時候,看到了柳永的名字,因為仁宗好詞,故而對柳永的詞也熟悉,放榜之時,他想起了柳永《鶴沖天》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柳永:揮筆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卻成其一生寫照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柳永一步步走向了「放浪形骸」,逐漸沉迷於燈紅酒綠的歡場。 樂不思蜀的柳永漸漸忘記了自己遠行的初心,甚至錯過了科舉考試。歌舞昇平之中,柳永就在杭州蹉跎了兩年的時光。待的時間越長,他就越喜歡杭州,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留在杭州。
  • 柳永:因思念妻子,寫下一首宋詞,後10字經常被後人用來寫情書!
    唐詩宋詞一直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古人寫詩很多時候是抒發情緒跟寄託情感,像宋朝有名的詩詞作者柳永,人不僅長得帥又有才華,主要是娶了一個美麗賢惠的娘子,小兩口恩愛如斯,常常以詩詞傳情,看得旁人羨慕不已。而柳永在給他娘子寫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特別的浪漫,後10個字無論怎麼看都是感動人的甜膩情話。大家知道是哪一首詩詞嗎?
  • 約兩萬首詞中這首鶴沖天最狂妄,作者落榜了還不可一世,曠古未聞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雖然出身官宦世家,然而他年輕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卻屢屢落榜,這激起了一個熱血青年心底的不滿與憤慨。因此,在他第一次落榜的時候就滿腹牢騷,寫下了這首《鶴沖天》。這首詞雖然是他抒發感慨之作,卻很鮮明地表現了柳永的性格特徵和思想狀態,與他後來的《雨霖鈴》、《八聲甘州》等作品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要知道,「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他的詞作千百年來人人傳唱,而這首《鶴沖天》也為無數人提供了自我安慰和心靈放逐的港灣。
  • 劉過最經典的一首詞,通篇描寫得生動有趣,更是成為千古名篇!
    而他的這首《唐多令》詞牌,也是他的獨創,此詞也被後世稱為正體,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憂愁,當時整個國家更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詞人當時已經是一位垂垂老者,可他依舊心繫天下,表達了一種感傷之懷,為此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成為了宋詞裡此詞牌最經典的一首作品,通篇不僅抒情,更是表達了一種感傷之懷,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讀來扣人心弦
    柳永在世時,放蕩不羈,終生潦倒,他極力想融入到士大夫階層,可是多次科舉都以失利告終,直到51歲時才考中進士。他的仕途也是沉沉浮浮,做過幾任縣令和判官,66歲時在潤州以屯田員外郎的身份退休,最後只得到一個「奉聖旨填詞」的美譽。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柳永在世時,放蕩不羈,終生潦倒,他極力想融入到士大夫階層,可是多次科舉都以失利告終,直到51歲時才考中進士。他的仕途也是沉沉浮浮,做過幾任縣令和判官,66歲時在潤州以屯田員外郎的身份退休,最後只得到一個「奉聖旨填詞」的美譽。
  • 北宋詞人柳永為何被宋仁宗拉進黑名單?
    柳永的仕途之路並不順遂,青年時期的柳永,有著一腔熱血、滿懷抱負,曾經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期望在功名路上實現自己的一番宏圖,但是這個理想,並不容易實現。初次參加科舉考試時,柳永並沒有因驚豔的才華脫穎而出,而是像大部分苦讀的才子一樣遺憾落榜。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
  • 「奉聖旨填詞柳三變」,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風生水起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東京上書,授全州通判,柳永隨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調任揚州,柳永隨行。正是在這種常年陪同父親外出做官的經歷中,柳永大大增長了見識,對北宋初年汴京和揚州等地的市井繁華有深入了解。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18歲的柳永計劃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由錢塘入杭州,迷戀湖山美好、都市繁華,遂滯留杭州,在這裡住了很久。
  • 柳永的一首詞,情景往復交織,遣詞鍊字更是出神入化
    北宋詞人柳永的作品經常表現出仕途失意、以及詩酒浪漫,其實這都與他的身世經歷有關。他生活在一個有儒學傳統的仕宦人家,父親曾當過工部侍郎,兩位兄長也都是進士出身。青年時期的柳永深受家庭環境薰陶,可是幾次應考失敗後,對仕途便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