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組建14人援鄂醫療隊 90後醫生出發前剪頭髮

2020-12-20 慢新聞

「奧司他韋,抗病毒顆粒,N95的口罩,還有換洗的衣服。多放防護裝備和藥品,千萬不要遺漏了。」26日上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4人開始收拾行李,與家人告別後,他們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整裝待發。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

「科室所有人都報名了」

24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4人的援鄂醫療隊組建完畢,他們平均年齡33.5歲,分別是重症醫學科的李蕊、隆毅、李文均、江璐璐、唐直、胡小娟、黃倩,心血管呼吸內科的羅玲、陳月、蘭花、高麗、蔣曉梅、楊玲、陳誠。

24日晚,醫院接到重慶市衛健委的通知,要求立即組建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後一刻,重症醫學科和心血管呼吸內科的微信群就炸開了。

「值此新春佳節,疫症肆虐,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擋在病毒前面是我們的職責,請有意向前往湖北的同事報名。」當晚18點過,信息剛發出時,心血管呼吸內科護士長蘭花正在前往成都的路上,她和老公、7歲孩子晗晗以及父母5人備好年貨,準備回老家過年。

「報名,隨時可以出發,義不容辭。」蘭花沒有跟車上的家人做任何商量,立即在群裡報了名。21點過,科室確定人員,蘭花的名字赫然在列。

重症醫學科的微信群叫「重情重醫家園」,18點過,67名醫務人員將消息列表不斷刷新。「算我一個。」「我單身,我報名。」「時刻準備著,不辜負重症人的使命和責任。」報名的時候,隆毅還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修。他毅然報了名,等待組織的召喚。「我進修的老師也報名去武漢,作為一名醫生,責無旁貸。」

「科室所有人都報名了。」經過篩選,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蕊也在最終出徵的名單裡。「你問我為什麼報名?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是這個職業必須的選擇。」

李蕊這兩天收到了很多同事和親友發來的關心和祝福,她有放不下的牽掛——8歲的女兒。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期加班,和女兒相處的日子總是聚少離多。「這個春節,她原本希望多陪陪女兒,但在人民健康面前,個人的事也就不足為道了。」

收拾打包行李

「頭髮可以慢慢長出來」

此次出徵的14人中,有2名90後。

心血管呼吸內科的醫生陳月是91年3月出生。接到報名通知,她正在銅梁老家和父母吃年夜飯。

「一定要去嗎?聽說很危險。」看到女兒主動報名要求去湖北,出於母親的本能,立即擔心起來。「我是醫生嘛,我應該去。」陳月回答。

「我同意女兒去,醫生不去救助患者,那她還能幹什麼。」一旁的爸爸發話了。

很快名單確認,陳月在內。

「你多帶點吃的。」「一定不要感冒。」「有什麼隨時給媽媽打電話。」「祝我美麗的女兒身體健康,平安歸來。」從陳月離家的那一刻,媽媽的關心便通過微信不時的傳遞過來。「我知道她是極其愛我的,我也想陪在她身邊,但我不行。」

25日上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動員和培訓會,陳月仔細記錄著每個細節。

陳月的長髮柔順飄逸,乖巧的臉蛋搭配馬尾,讓人印象深刻。「剪短一些,不然工作中不方便,還難得洗。」同事高麗拿起剪刀,幾下就去掉了一大把。陳月對著鏡子梳理了頭髮,笑了。「頭髮可以慢慢長出來,等勝利回來再去修個造型。」

與陳月同為90後的陳誠前兩天也剪去長發。報名前一天,她預感自己要趕赴一線,提前做好了準備。父母不善於表達,只能不停告訴她注意自身安全,保護好自己。

方便工作,她剪掉長發。

「我們只有萬眾一心,才能打贏戰鬥」

作為這支14人醫療隊的組長,李蕊的擔子更重一些。

40歲的她是組裡年紀第二大的,既是組長,也要扮演知心大姐姐,給全員做好保護,以及心理的平復工作。「有些沒有經歷過重大突發應急救援的隊員,現在情緒非常激昂,但上了戰場直面疫情時,很可能出現心理波動。」李蕊說。

李蕊牽頭組建了微信群,制定了群規,要求出現任何問題第一時間與組長、副組長聯繫,有任何困難也要立即在群裡與大家溝通,「千萬不能憋在心裡。」

詢問了多位隊員是否帶上了日常牽掛的物品,比如家人照片、貼身物品等,大家都搖頭表示沒有攜帶。「我們就希望多帶一些藥品和防護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去了那邊,我們就一門心思做好救援工作,我們只有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才能打贏戰鬥。」李蕊說。

26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已經整裝完畢,帶上家人的關心,做好一切準備,等待當晚出發。

準備出發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熊志翔 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組建14人的援鄂醫療隊 90後醫生出發前先剪頭髮
    26日上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4人開始收拾行李,與家人告別後,他們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整裝待發。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 「科室所有人都報名了」 24
  • 已出發!四川省腫瘤醫院抗擊「新冠」援鄂醫療隊赴武漢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3日訊 接四川省衛健委統一部署安排,四川省腫瘤醫院抗擊「新冠」援鄂醫療隊已於2020年2月2日中午集結完畢,14點30分正式出發。 圖為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郎錦義攜院黨政領導班子為援鄂醫療隊送行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郎錦義說:「作為腫瘤專科醫院,我們的醫護人員面對的都是患大病、重病的腫瘤病人,危重症病人的處置是我們的強項。
  • 四川高校援鄂醫療隊速寫
    (四川省中醫院)第二批赴武漢救援隊出發……截止2月18日,該校附屬醫院已有86名醫護人員分批參加了四川省六個批次的援鄂醫療隊。1月25日,西南醫科大學第一批35名醫療救援隊員放棄休假、告別家人離瀘馳援武漢;2月2日,第二批援鄂醫療隊14人再次集結出發;2月13日,西南醫科大學再次向湖北派出一支由2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鄂抗疫醫療隊。截至目前,已有69名來自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附屬中醫醫院的醫務人員戰鬥在湖北疫情防控戰場。
  • 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
    中新網上海新聞2月9日電 (陳勤奮 陳靜)2月8日是傳統的元宵佳節,當晚,華山醫院的員工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療隊逆行援鄂
    除夕之夜,第一批勇士出發援鄂。大年初四,第二批戰士毅然逆行。2月9日,月圓之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又一批戰士,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36人援鄂醫療隊,再出徵。「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
  • 1224名精銳盡出:上海援鄂醫療隊大「檢閱」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由醫生、護士、醫技、管理、後保等醫院各部門骨幹人員。這支救援隊將以「整建制」「移動野戰醫院」的形式為提高武漢當地疫情防控醫療水平做出努力。2月7日,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帶隊的中山醫院136人醫療隊出發前往武漢投入醫療援助。
  • 上海中山醫院第四批赴鄂醫療隊出發共136人,至今規模最大
    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大合影 本文圖片均為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供圖2月7日下午,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帶隊的中山醫院136人醫療隊,出發前往武漢投入醫療援助。此次,該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羅哲主任醫師任隊長,醫療隊由30名醫生、100名護士、6名行政管理人員組成,涵蓋重症醫學科、呼吸科、傳染病科、護理等學科,均為科室骨幹,隊員裡有將近一半是90後,還有很多80後。
  • 申晨間|我已剪短我的發,即刻就出發!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
    今天一早,華山醫院門診樓12樓門庭若市,並非是前來就診的病人,而是即將出徵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在此進行著一項特殊的備戰——理髮。從昨晚到今晨,華山醫院緊急下達召集令,要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短短90分鐘,214人集結完畢,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行前準備,即刻踏上徵途。
  • 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
    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我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杭州市2支隊伍、寧波市2支隊伍,於2月9日抵達武漢,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四個重症病區,開展重症病人救治。也是我省首支攜帶呼吸機、ECMO等重症救治設備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醫療隊。
  • 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在前線一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重要回信精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姜保國指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既是對青年黨員的鼓勵,更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鼓勵。
  • 堅持愛溫暖傳遞,「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關愛活動」溫暖...
    本文轉自【大眾新聞網】;2020年6月4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辦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關愛活動。出席本次活動的有: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施南昌先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馬昕先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髮起人顧建華先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徐雄心先生,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華山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張繼明先生,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聖青女士,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主任殷小凡女士
  • 浙大二院援鄂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武漢協和腫瘤中心ICU 醫院門診住院...
    記者提問:請問浙大二院援鄂醫療隊目前開展情況如何?大家到醫院就醫如何做好防護?重症醫學專家、浙大二院綜合監護室主任黃曼:2月14日,由454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湖北,我們浙大二院171人,整建制接管武漢協和腫瘤中心ICU。
  • 廈大附屬翔安醫院援鄂醫療隊今日出徵!
    在馳援的隊伍中,就有12名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的醫護人員。「凌晨12點半,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出發去武漢。9點半,大家就集結完畢,醫院也為大家打包好了物資行囊。」急診醫學科護士郭培鋒接到指令後,急忙打電話告知姐姐。但還有好幾名隊員沒來得及跟親人告別。
  • 勇士逆行|重醫附二院援鄂醫療隊出徵!她為隊員背包綁上紅絲帶
    醫院領導與援鄂醫療隊合影(通訊員 李嬌)2020年2月2日下午,根據市衛健委指示,重醫附二院1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火速集結出徵。這是院黨委在前期志願者中篩選20名援鄂隊員的基礎上,最後再篩選出的出徵隊員。
  • 重慶大學3所附屬醫院全力奮戰防疫前線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星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1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3所附屬醫院全力奮戰防疫前線。這其中,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部分醫護人員隨重慶市級醫療隊前往孝感。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是市衛健委公布的渝東北片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90後」過半,最小97年出生
    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和援鄂醫療隊隊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超針對此次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的青年力量進行了介紹。
  • 援地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醫療隊今早出徵
    6月14日中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5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本市近日連續暴發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病例,且都與新發地批發市場關聯,北京已進入非常時期。為應對疫情,北京多家醫院先後支援地壇醫院。
  • 武漢美髮師宋忠橋:為援鄂醫療隊義務理髮2476人次
    與停業前不同的是,店鋪裡掛上了鮮紅的錦旗,贈送方是一支支援鄂抗疫醫療隊;店鋪醒目處貼著通告:三年內,本店將為抗擊過疫情的醫護人員免費理髮。  4月8日武漢「解封」,全市理髮店當日起陸續恢復營業。全國技術能手、國家一級形象設計師宋忠橋本可以選擇儘早開業,但他沒有。因為,還有一些援鄂醫療隊沒有撤離,他要為這些白衣戰士義務服務到最後。
  • 遵義醫科大學援鄂醫護人員集體剪髮上「戰場」
    據了解,第六批援鄂醫療隊共137人,分別來自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呼吸、重症、急診、感染科及其他相關科室,從遵義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職能部門中嚴陣以待的360名醫務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中選拔抽調組成。其中包含醫生45名、護理人員90名、領隊1名、聯絡員1名。
  • 再次扛起責任,衝鋒在前!浙大一院援鄂「鐵軍」轉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孫韻3月17日零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40位成員接到了一個緊急通知:「醫療隊留下,接管武漢協和西院的一個重症病區」。浙大一院援鄂醫療隊20人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踩點休艙僅24小時,他們再赴新的戰場聞令而動,應聲而起,趕赴下一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