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導師:隋朝名將韓擒虎

2021-02-23 海納萬川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海納萬川」,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中國古代名將濟濟,但要問誰配得上軍神之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大唐李靖。

他南平蕭銑、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妥妥的滅國專業戶;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八位,出將入相,79歲高齡去世,身後極盡哀榮。到了明代,他則成了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託塔李天王的原型。

仰望之餘,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李靖的才能是天生的嗎?他的人生導師是誰?

出類拔萃者,大多是天才;但若要成為李靖這樣的人生贏家,自小的成長環境、所受的言傳身教不可或缺。李靖確實出身勳貴世家,而且受到了一個長輩的直接影響,那就是他的親舅舅韓擒虎。

「外甥多像舅」,韓擒虎、李靖舅甥倆,在外形、氣質上高度神似:《舊唐書》對李靖描寫是長相「姿貌瑰偉」,從小就「有文武材略」;《隋書》中的韓擒虎則是「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基本就一個意思。

身為北周、隋朝名將,韓擒虎對李靖的理論知識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舅甥倆經常討論、研究兵法,韓擒虎每次都大感欣慰,拍著外甥的背感嘆:"當今世上,能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也就只有這個孩子"。

而在人生成就方面,韓擒虎不僅毫不遜色,甚至還更加傳奇:

公元589年,隋朝數十萬大軍南下攻陳,韓擒虎身為先鋒,率領500精兵長驅而入,直接殺入建康城、活捉南陳後主陳叔寶,在千餘年前就上演了一出特種兵突襲戰。

而韓擒虎的身後事,則堪稱玄幻。魏徵主編的《隋書》中,堂而皇之的記載:韓擒虎死後,成為了地府的閻羅王;「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正是出自韓擒虎本人之口。

當然了,這只是傳說而已,正史中這樣記載,是以藝術誇張的方式體現韓擒虎的影響力。這體現出,在隋唐時期,民間已經對韓擒虎頂禮膜拜。

然而,在封建時代,功勞越大、風險越高,畢竟向來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何況在史官的眼中,楊堅是出了名的「猜忌苛察,信受讒言」,隋煬帝楊廣更是心狠手辣之輩,史稱隋朝的「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沒什麼功臣能得以善終。(這種說法其實值得商榷,但不是本文重點,略過)

事實貌似也佐證了這一點:與韓擒虎並稱隋朝四大名將的同僚中,史萬歲被楊堅當朝亂棍打死;賀若弼多次被楊堅擼掉職務、關進大牢,在楊廣時期直接被砍頭;善於逢迎的楊素,因為懼怕楊廣的猜忌,生病後不敢醫治、活活等死。

那麼,獨善其身的韓擒虎,究竟有什麼獨到之處?咱們從史料中找一找。

韓擒虎出自北周勳貴世家,父親韓雄官至大將軍、歷任八州刺史。而小時候的韓擒虎,在人才濟濟的北周貴族群體中,已經體現出了出類拔萃的軟、硬體素質。

首先,長相威武、氣場強大、為人慷慨,上文中已經提及。

其次,富有謀略、文武全才。他生性愛好讀書,經史百家、三教九流,都「略懂略懂」。

連閱人無數的一代梟雄宇文泰,都對韓擒虎「見而異之」,並吩咐宇文氏諸子弟跟他好好相處、互相學習。

在北周時期,韓擒虎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以軍功官拜都督、新軍總管,曾勸降北齊的金墉城,還多次擊敗陳軍,威震南朝。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後,有志於一統天下。在高熲的推薦下,他起用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韓擒虎為廬州總管,安排倆人在南邊潛心經營、厲兵秣馬,策劃吞併南朝的長久之計。

在隋朝蒸蒸日上的同時,陳叔寶卻把南朝攪得面目全非,統一中原的時機逐漸成熟。公元588年底,時任晉王的楊廣率領51萬大軍,由西往東全線南下,向陳朝發動全面進攻。韓擒虎兵出廬州、賀若弼出廣陵,成為直搗陳朝腹地的先頭部隊。

與賀若弼的穩紮穩打、循規蹈矩不同,韓擒虎僅僅帶領500人發動奇襲。這支精兵悄無聲息的推進,兵不血刃拿下採石(馬鞍山市西南)、姑熟(馬鞍山當塗縣姑孰鎮),幾乎神兵天降般出現在建康城西南20裡的新林。

之前在與陳朝對峙期間,韓擒虎恩威並施、信義卓著,大名早就威震江南,此時早已對陳叔寶失望透頂的南朝父老鄉親紛紛前來迎接,「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多支陳朝軍隊也隨之望風而降。楊廣得知大喜,加派人手與韓擒虎會師。

其後,韓擒虎率軍直逼建康城,陳軍毫無鬥志、分崩離析。韓擒虎率領精騎五百進入朱雀門,並抓獲了躲在一口井裡的陳叔寶。

陳叔寶被俘後,南陳上下更是爭相投降,分裂了近三百年的中華大地,就這麼風清雲淡般歸為一統。

此次出徵南陳,隋文帝楊堅的宗旨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戰前的檄文中,他對陳叔寶的倒行逆施大加痛斥,聲稱要解救南朝百姓於水火;

開戰後,各支隋軍紀律嚴明、高度克制,不僅不濫殺、不屠城,甚至連俘獲的陳朝士兵,都贈送衣物、錢財後遣送回鄉;進入南陳境內後,隋軍約束嚴格、秋毫無犯,曾經有一位士兵私自在市場上買酒,就被賀若弼當眾斬首。

這就是隋軍所到之處,陳朝軍民望風而降、無心抵抗的重要原因。當時的隋軍,配得上文明之師的稱號。

然而,投身行伍數十年,一向治軍嚴整、號令嚴明,威信讓江南心馳神往的韓擒虎,在佔領陳叔寶的皇宮後,卻無視紀律,幹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暴行:他放縱士卒侮辱宮女。

他這是本性暴露?還是一時昏了頭?都不是。

在韓擒虎奇襲健康時,賀若弼從正面推進,一路上經歷了幾場惡戰、吃了點小虧。因此,當他辛辛苦苦進入健康城、卻得知陳叔寶已經被韓擒虎俘虜後,心裡相當的不平衡,甚至與韓擒虎發生了爭吵、抽出武器憤然而去。

回京論功行賞時,他倆更是在楊堅面前爭得臉紅脖子粗。

賀若弼義憤填膺:「我拼死血戰,擊垮陳朝的主力、俘虜一眾名將,打出了我大隋的國威和軍威,這才是平定陳國的關鍵。韓擒虎壓根沒跟敵人正式交鋒過,怎能與我相提並論!」

韓擒虎毫不示弱:「原本接到的指示很明確,令我和賀若弼聯手攻打建康城;但他貪功冒進、獨自行軍,導致所部將士傷亡較重。而我帶領奇兵五百人,兵不血刃,直取陳叔寶。要不是我打開城門,賀若弼連健康都進不去,沒被追究罪過已屬僥倖,哪來的勇氣跟我爭功?」

實際上,他們的作用都很關鍵,楊堅樂呵呵的和稀泥:「兩位將軍都是上等功。」隨後給予他倆同等獎賞:進爵上柱國(北朝最高武勳),賞賜布帛八千段(段是古代布帛的專用量詞)。

但隨後,有關部門彈劾韓擒虎放縱士卒淫亂陳朝皇宮,由此被懲罰不按照爵位的提升增加食邑。也就是說,官爵提高了,但物質待遇維持原狀。

不過咱們不要為韓擒虎感到可惜。

這事過了以後,韓擒虎就恢復到了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狀態,幾乎沒有再次提及自己滅陳國、擒皇帝的光輝事跡。在擔任涼州總管期間,他曾被徵召回長安,享受了楊堅親自宴請、重重賞賜的殊榮。

公元592年初,有鄰居發現,韓擒虎的家門前有一隊人馬大排依仗,規格之高、器械之華麗,與王族沒有區別。好奇的鄰居上前詢問,對方回答:"我們來迎接大王。"但一眨眼,整個隊伍憑空消失不見。沒多久,又有人跑到韓擒虎家門口大聲嚷嚷:"我要求見閻羅王。"

韓擒虎得知後感嘆:"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沒多久就病死在家中,享年55歲。(這段記錄出自《隋書》)

韓擒虎算是功德圓滿、全身而退,我們看看賀若弼的下場。

客觀而言,賀若弼並沒有被楊堅虧待。滅陳之後,他的兄弟們都被封為郡公,身居要職,家中的珠寶財物數不勝數;即使家裡最底層奴婢都滿身綾羅綢緞,讓同僚們豔慕不已。

然而,對於未能親手抓獲陳叔寶一事,賀若弼一直耿耿於懷。為了體現自己的居功至偉,他甚至寫了一本書,系統整理了自己在出兵南陳之前向朝廷進獻的所有計策,命名為《御授平陳七策》。

這既是要邀功:你瞧,我多麼的先知先覺;也是要拍馬屁:自己雖然提出了這麼多精妙的建議,不過都是皇帝陛下指點的。

這馬屁拍的太低級了。楊堅對這本書看也不看,對賀若弼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你想提高我的名望,但我並不想求名,你自己把它記載到家史裡吧。」

楊堅控制住了情緒,但賀若弼仍不知眼色。擔任了右領軍大將軍的他,一直憤憤不平;特別是當楊素擔任宰相後,他的不滿更是怒形於色、出言不遜。楊堅忍無可忍:能不能當宰相,是你自己說了算的?!憤而將他免官。

但這並沒有讓他清醒。賀若弼待在家裡仍舊罵罵咧咧、口出狂言,楊堅忍了許久,終於把他抓進了大牢。但最後還是心懷惻隱,把他放了出來,甚至恢復了爵位、時不時給些重賞,但再也不敢讓他任職。

一直到楊堅去世,賀若弼仍舊安安穩穩,雖無大權在手,但總算富貴無憂。楊廣即位後,給予了他光祿大夫的職位,但這位仁兄還是管不住嘴巴。

公元607年,楊廣招待附屬國東突厥的啟民可汗。以他的性子,那自然是要鋪張浪費一番,以體現大隋天威。但賀若弼卻在私下吐槽:這也太奢侈了吧!

楊廣可沒他父親那份耐心,聽說這事後,以誹謗朝政為由,把賀若弼誅殺;其妻女,也被賣為官家奴婢。一代名將,落得如此悲涼的下場。

現在我們知道,韓擒虎為啥要放縱士兵欺辱南陳宮女了吧?自汙減功,避免功高震主,向來是功臣們的安身立命奇招。但這一招並不是人人都能用的,而且還得看面對的皇帝是誰。

北齊的蘭陵王高長恭、明朝的藍玉,平日裡不注意收斂,意識到危險才臨時抱佛腳,偏偏遇到的又是不講理的高緯、決絕的朱元璋,他們自汙,等於是自尋死路;

蕭何故意貪汙、韓擒虎放縱軍士,然而人家平日裡就比較低調,何況面對的是劉邦、楊堅這種願意接招的皇帝,雙方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巧的是,後來李靖滅東突厥時,也故意放縱將士大肆掠奪,被李世民一通訓斥後,雙方相安無事、不亦樂乎。

伴君如伴虎,成長過程中如果有韓擒虎這樣的長輩諄諄教導,可謂是人生一大幸事。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隋朝年間,一代名將韓擒虎,死後為何會成為閻王爺?
    主管人間生死,鎮壓地獄惡鬼,坐鎮九冥陰界,手握六道輪迴,一代名將韓擒虎,勇武異常,戰功赫赫,是幫助隋朝開疆拓土的開國功臣。民間傳說韓擒虎死後變成了閻王爺,並對其有著「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讚譽。此時楊堅認為韓擒虎文韜武略,而且威名遠播,所以授予韓擒虎為廬州總管,負責平定南陳。隋朝大軍南下之時,韓擒虎為先鋒,當夜僅僅率領500士兵渡江攻下採石,之後僅用半天的時間攻下姑蘇,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攻取新林。南陳的將士們聽說過韓擒虎的威名,而且又見他勢如破竹,所以紛紛投降,根本沒有過多的抵抗。
  • 唐朝初年名將的最低標準是什麼?李靖:滅一個國都不好意思提
    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嘗謂所親曰:「丈夫遭遇,要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韓擒虎每與論兵,輒嘆曰:「可與語孫、吳者,非斯人尚誰哉!」這是《新唐書》中對唐朝名將李靖的描寫。李靖第一位唐朝名將「戰神」李靖,李靖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他出生在武學世家。李靖接受了軍事思想的薰陶,從小就在軍事方面,表現出過人的天分。後來,在舅舅的推薦下,進入隋朝為官。
  • 「歷代名將」隋朝大將離世後做了閻王
    581年,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所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開皇初年,隋文帝打算吞併江南的陳朝,因為韓擒虎文武雙全、頗有聲名,因此任命他為廬州總管,並把平定陳朝的任務交給了他,這讓陳朝非常害怕。在隋朝大軍南進之時,韓擒虎為先鋒,他率領五百人連夜渡河,襲擊採石城。
  •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中這倆人的結局各是什麼
    晚唐詩人杜牧一生創作了許多著名的七言絕句,其中有一句詩直接將兩位歷史名人概括了進去,那就是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明面上的一句詩,實際上指代的是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隋滅陳,分裂幾百年的中華又歸於一統。那麼作為勝方與敗方的韓擒虎、張麗華其人生結局各是什麼呢?陳亡後,張麗華隨陳後主去長安了麼?
  • 麻叔謀被伍雲召扎一槍,又挨韓擒虎四十軍棍,只因他不是宇文成都
    隋唐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而隋唐系列的小說或評書,也描寫了大量的英雄名將,特別是對於那些可以根據武藝高低,排進前十幾名好漢的名將來說,更是讓人對他們的設定記憶猶新。當然了,這個排名是根據各位英雄一生的戰績總結出來的,而不是書中的人物,當時就知道的,如果是那樣的話,這仗就不用打了。
  • 唐名將李靖:用「空船計」俘敵國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臣服半個中國
    在洛陽大戰結束後,唐軍軍力強盛,巴蜀地區望風而降,秦王府大將李靖根據敵我局勢的變化,上疏請命解決梁國問題,李淵隨即下詔讓他擔任行軍長史,輔助趙郡王李孝恭徵討梁國,堅決拔掉這個阻礙統一的大釘子。 李靖此人,原本是隋朝大將韓擒虎的外甥。隋煬帝時他任朔州郡丞,在太原留守,也就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手下帶兵。
  • 有4個虛構人物,為何誰也不敢惹靠山王楊林
    隋朝的開國將帥,都是老傢伙,所以在評書和傳說中,他們被稱為開隋九老。這九老分別由5個真實人物,和4個虛構人物組成。其中5個真實人物分別是:高熲、賀若弼、魚俱羅、韓擒虎、楊素。賀若弼複姓賀若,是鮮卑族人,同時也是隋朝的開國名將。他們家也一直都是北周官員,他老爹是北周金州刺史賀若敦。賀若弼早年跟隨韋孝寬平定淮南,立下戰功,所以在北周時期就被封為襄邑郡公。後來站隊站到了楊堅這邊,參加了南徵南陳的戰役,立下了大功,所以被封為宋國公。
  • 中國古代史上十大名將,三國竟無一人上榜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名將層出不窮,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將星閃耀,如果要選出十大名將,都能有誰?第十名:徐達徐達,明朝開國大將,被稱為開國第一功臣,自小與朱元璋熟識。第九名:霍去病霍去病,西漢名將,衛青之甥。在十七歲時,就被漢武帝封為嫖姚校尉,隨衛青一起遠徵漠南匈奴,更是俘虜單于叔父,被封為冠軍侯。元狩二年,十九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與衛青各率軍五萬,深入漠北。霍去病輾轉追擊兩千餘裡,與匈奴左賢王遭遇,殲敵七萬餘人,俘獲匈奴高官幾十人,追到狼居胥山,進行祭天。
  •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西楚霸王項羽墊底,韓信名列第四?
    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敗只能讓他屈居第十。9、明朝第一大將——徐達明朝開國名將,智勇兼備,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被朱元璋譽為「萬裡長城」,俘虜陳友諒,克大都滅元,和王保保的戰役堪稱經典,平內亂,抗北元。被傳功高蓋主,被朱元璋送鵝所害,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 某網友心中的古代十大名將排名,我想說:為何有常遇春沒有徐達?
    中國古代實在太過輝煌了一點,如果真的要說名將的話,加上事跡等,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出十之一二;所以對於古代名將的排名,自然爭議頗多,畢竟對手水平不一樣、時代不一樣、士兵裝備及素質不一樣等等,實在難以比拼。
  • 熲訂新律修新都平尉遲迥滅陳,為隋朝立下大功,為何最終遭殺害
    高熲,隋朝著名宰相、軍事謀臣。一名敏,字昭玄,鮮卑名獨孤熲,渤海蓚(今河北景縣東)人,隋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派上柱國韋孝寬率軍攻討起兵反抗的相州總管尉遲迥,大軍與迥軍隔沁水(今山西、河南境沁河)相持,高熲自請前往監軍。隨即架橋於沁水,當迥軍於上遊縱火爆企圖焚橋時,高熲令制土堆於水阻之。大軍渡沁水後,下令焚橋,使士卒無反顧之心,奮勇進擊,大敗尉遲迥軍。繼而與韋孝寬等乘勝攻破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很快平定了相州之亂。
  • 富於傳奇色彩的一生的李靖
    李靖長到12歲,不幸父 母雙雙病故,遂寄養於貝父韓擒虎家。韓擒虎乃隋朝名將,有文武才略,此時被隋文帝拜為 廬州軍事總管。李靖隨舅父習武射獵,學習兵書及八卦il甲之術。不出幾年,爭靖臂力過 人,姿貌俊偉,韓擒虎與他談用兵之法,曾嘆道:「可與論孫吳者,非此子而誰?」李靖常對 人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不作尋章摘句的陋儒!」
  • 連閻羅王都不敢收的3個狠人,其中一人13歲打死猛虎,你認識嗎?
    第一位:韓擒虎 這位爺,可不得了,他出生於538年,是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繼承了父親優良的基因,韓擒虎從小就生得虎背熊腰,並且膽識謀略樣樣拔尖,一看便知前途無量。
  • 哪些人可以稱之為十大統帥?光看清朝以前的話,左宗棠不可被遺忘
    第一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殺神白起。白起實在是太猛了,早先被秦國侯魏冉看中,逐漸從行伍中提拔了起來。一輩子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斬殺的敵軍多達一百多萬人之多。因為功勞白起被封為武安君,從此以後,整個戰國時期,在戰場上有建樹的將領都會被封為武安君,因為大家怕了這個稱呼。第二名:秦國滅六國的主帥王翦。王翦實在是太牛了,秦始皇滅六國的戰爭中,王翦和王賁這對父子直接主導了其中五國的戰爭,可以說秦國一統江山,那就是老王家幹出來的。
  • 王者榮耀中那些人物的歷史原型都是誰(上)
    曾為融州黃水縣令,後升為朝散大夫。貞觀21年,王玄策帶領使團出使印度,當時的印度中天竺大臣阿羅那順篡位,這阿羅那順做賊心虛,於是半路伏擊大唐使團,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被捕,其員使團成員全被被殺,王玄策和蔣師仁趁夜色越獄而出,這兩個人沒回大唐直接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以大唐名義向尼泊爾借了七千騎直接出發滅阿羅那順,王玄策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兵不卸甲的直奔中天竺,與阿羅那順的十萬大軍展開了激戰。